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小学音乐教学反思(优秀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篇一: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一
《音乐课程标准》特别注重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等等。作为实验区的一名音乐老师,我深刻体验到了新课程对教学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面对进行了许多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虽说也取得了一点的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一些困惑。下面我就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的合作化教学方式作一些教学反思。
[现象]这是一年级上册的一课有关音的强弱的教学。教师问:“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强的声音、有哪些弱的声音,学生分组讨论。学生马上分成四个小组,然后学生们展开了十分激烈的讨论。小组汇报时每组说一种,自然答案只有四种。我想这样的小组合作不用也罢,不仅没有必要用上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很快地想出各种办法),而且还让很多学生没有发挥的空间。
[分析]音乐课程的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合作式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学习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达成和实践共同的学习和教学目标。最近,无论是在语文课、数学课,还是美术课、音乐课,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小组合作这一课堂组织形式。说起来是令人欣慰的,这说明新课程理念已融入教师的教学教育观念,并正由观念层面向课堂教学层面转换。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能采用一些流于形式的学习方式。
[策略]
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如何?一堂课有没有必要非得用上小组学习?怎样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一、合理安排合作小组
按音乐素质、能力和性别划分小组。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脾气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要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即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即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正是因为每个组内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
二、把握好合作的时机
(1)当某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体验结论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比如说在欣赏《小象》的教学中,说说你听到的是什么动物在走,你是怎样听来的?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通过讨论让学生充分体验、各抒己见。
(2)合作表演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通常在这时,我都是叫同学们自由组织,自己选择自己组的成员。在教学完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后,根据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编写出一个小小音乐剧,通过歌唱和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用相应的自制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的场景。
(3)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三、合作教学与其他教学相结合
并不是所有性质的教学内容都可以使用合作学习方式,所以合作学习要与班集体教学、个别化教学相结合,做到取长补短。
篇二: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二
过去,中小学音乐教育以教音乐知识、技能为主,如今新课标强调通过音乐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强调让学生感悟、理解音乐、喜欢音乐,为学生一生爱好音乐打下基础,这一点十分重要。音乐不是一种技能教育,应当通过音乐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组组长于润洋认为,这次课程标准的制定,从根本上理解了音乐课的价值,突出了艺术教育的特点。回归艺术教育的本质,使艺术课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强调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融合,发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使艺术课程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大大开拓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既有艺术知识技能,更有艺术制作、艺术表演、艺术批评、艺术欣赏等方面的内容,并强调这些内容与日常生活、情感体验、文化背景和科学知识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体验式、探究式、对话式等教学方式,丰富了艺术课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着眼于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艺术教育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创新,使艺术教育的本质真正回归到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层面。
快乐无限一:把快乐带回“老家”(课前准备)--让同学们回去收集草原、蒙古族舞蹈等的资料
师: 孩子们,下一节课我们要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老师希望大家能收集一些资料,行吗?
生:行!
师:这首歌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快乐生活的情景。请你们回家后(1)收集一些有关蒙古族的资料,例如:服装、草原、生活起居、习惯等等。
(2)有条件的同学学习一两个舞蹈动作回来。
(彭可荧一2班)生:老师,我妈妈在育新幼儿园当老师,她会跳蒙古的舞蹈!我回去学习一两个动作……
(刘子健 )生:老师,我们家有很多的民族图片,是上次妈妈旅游的时候买的,我到时候带回来,好吗?
(温梓源)生:我爸爸去过蒙古旅游,我把它的旅游照片带回来给大家看看……
……
师:太好了,我们大家一起找资料,下一节课一起带回来好吗?
生:好!
快乐锦囊: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让学生回家收集资料可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并且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发挥各个同学及其家庭成员的所长,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促进亲子关系。
快乐无限二:快乐大家庭聚会(上课学习)--游戏课堂、边学舞蹈边学歌曲
片段一:
(上课前同学们教室门口列好队)
师:同学们请你们骑着马儿到“大草原”……
生:模仿骑马的动作进入教室……
生:哇好漂亮的大草原呀
师:是呀,老师上网下载了蒙古这块美丽的草原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小学音乐教学反思范文:让音乐课成为“快乐老家”
篇三: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三
《小树快长高》是二年级下册第二课的一节以唱歌、表演为主的新授课,对于二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激发培养音乐兴趣、引导体验音乐美感、鼓励参与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是本阶段总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的教学思路是从听觉入手,教师以提问题为前提,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积极主动而富有创造性的进行歌曲学习活动。首先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嘀哩嘀哩》是学生们最最熟悉的歌曲,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兴趣,师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共同在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活动活动筋骨(师生律动),创设一种氛围、情境,学生们积极地表现,抓住时机我以春天是一个植树的季节为话题,为学生们种上一棵“快乐成长树”很自然得导入了新课。其次在音乐互动中充分感受体验歌曲:在这一环节中我非常注重学生的歌词朗读,因为正确、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演唱。
教师首先让学生自读,然后再让一个学生朗读,最后教师有节奏地朗读,让学生来仿读,这时学生再来学唱歌曲就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在歌曲处理部分,首先通过老师动情的范唱,来感染学生、激发学习歌曲的欲望。
紧接着教师转过身去让学生聆听,区分哪一种声音好听。用游戏“你是我的小镜子”的形式让学生知道好的表情就会发出好的声音。我们唱歌的时候应该以情带声,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篇四: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四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本教学设计重视整节课的音乐性,听赏、唱、编等环节始终贯穿以音乐。各教学活动体现音乐的“情感体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活动等,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组织各项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同时还注重教材的整合和拓展,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本课共三课时,下面我从教法、学习模式、流程三方面作以下反思。
一、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体验法、实践法、探究法等进行教学。
1、体验性音乐教学法。通过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小白菜》、《母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等,使学生在音乐的听赏过程中获得母爱是伟大的,我们要爱护、疼惜我们的妈妈的情感。本教学法以音乐情感体验、感受为主,通过创设情景“妈妈的歌”,陶冶学生爱妈妈的情操,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安静的、投入的听赏音乐的习惯,提高其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2、实践性音乐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听——听赏歌曲体会母子深情;说——说说妈妈让你特别感动的地方;动——模仿妈妈辛勤的劳动;唱——唱唱疼惜妈妈的歌;编——情景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等活动,学生亲身参与各项音乐教学活动,提高其音乐的技能技巧,发展其音乐的表现力。
3、探究性音乐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我设计模仿妈妈劳动,妈妈工作、学习,妈妈累得伏案而睡等,妈妈多伟大啊!
二、学习模式。
本教学活动涵盖的三个主要学习模式为:
1、参与——体验模式。“参与”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体验”是指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直接亲身体验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参与——体验模式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模式之一。本教学活动中,基本实施程序是:
欣赏《小白菜》,唤起思念妈妈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欣赏《母亲》,爱妈妈的情感深入(感知体验理解)——学唱、创编《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情感外化(创造)
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师生的角色是平等的,教师起到主导的作用,学生突出了主体地位。
2、情景——陶冶模式。运用音乐、语言、多媒体等,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教学活动中,基本实施程序是:
利用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多媒体展示等,创设情景——学生听音乐、唱歌、表演等,参与活动——学生领悟母子情深,情感体验内化
本课时中,创设情景“妈妈的歌”作为主题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小白菜”没有妈妈孤苦伶仃,《母亲》中妈妈的孩子真幸福,学生沉浸在音乐中,心智受到感染和启迪。情景教学不仅为学生开拓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促进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而且促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获得主动发展。
3、探索——创造模式。探索——创造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活动中,创造性思维往往与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活动联系在一起。本教学活动中,基本实施程序是:
提出设想:创编的形式——探索: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创编:采纳成员的意见编排情景——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表演
创造活动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验到由创作带来的成功和快乐,也促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表现手段给予主动的注意,对音乐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流程:
教学目标:
1、对比欣赏《小白菜》、《母亲》,体会不同的速度、力度、声音等表现歌曲的情绪会不同,了解没有伴奏的合唱称无伴奏合唱、男子一个人唱称男声独唱。
2、通过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小白菜》、《母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学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妈妈的爱恋。
3、初步学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感受摇篮曲轻柔、较慢的音乐风格,指导学生用轻柔、缓慢、深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篇五: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五
这是一首很优美、动听的春天歌曲,歌词很简单,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幼儿在学唱时就显得更加的容易,为幼儿记忆歌词内容,我还准备了图谱,力求使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更能理解音乐、乐意表现音乐。本次活动的目标在于了解歌曲的乐句,学习用清楚、明亮的声音唱出春天的美好、愉悦的情绪;按图谱的提示唱准歌曲,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感受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首先我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提问来导入课题:“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里都有些什么景色?”根据幼儿的回答我展示出图片,吸引了幼儿的注意。然后根据图片所表现的内容教会幼儿记歌词,下面一步就是加深难度,在记忆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歌曲的节奏型。就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通过语言引导,孩子们就像在“闯关”一样,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最后结合《小朋友的书》上的相关图谱,小朋友们学起来很快。
最受小朋友欢迎的还是最后的歌表演环节,因为表演的动作简单形象学起来容易,再加上男孩、女孩的动作稍有不同,所以他们表演起来也觉得很有趣。在自由结伴表演环节一开始有点混乱,他们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伙伴,但在商量4个人中谁唱哪一句时,由于他们还没有过这样的经验还缺少合作精神,所以一直商量不好,有的队伍起了争执,最后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明白了只有合作才能使游戏更有趣,开始学习自己分配,由组内成员轮流着唱不同的句子。
篇六: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六
这是一节综合音乐课,由南师大附小尹润萍老师执教。听完我们与会的老师们都发出了由衷的感慨:“上的真好!”而我不禁又思考起来了,她的哪些地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这节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在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说、听、唱、玩、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最后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该课教学中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戏与音乐的紧密结合。
始终把音乐放在重要的位置,游戏、动作、情节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例如:教师把整节课的时间设计成了有意思的五块:听《运动员进行曲》走进运动场。在音乐的氛围中创设运动场这一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对不同的运动项目的特点和音乐的表达产生初步的联想;听赏《乒乓变奏曲》让孩子们觉得在观看一场乒乓球大赛。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孩子们从音乐中找到了打乒乓时球发出的节奏型,并在跟着音乐律动时感受到音乐在不断地变化,在老师的又一次指引下,孩子们发现音乐的变化来自节奏型的变化而不是速度,从而揭示了又一个音乐知识“变奏曲”的含义。
接下来的环节是本课的重头戏:学唱新歌《拍皮球》。教师则巧妙地将它设计成让学生来参与运动,拍皮球。只见老师拿出了一个皮球,当场边拍边唱,让学生立刻就掌握了歌曲的节奏;紧接着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做拍球的动作又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听赏活动,部分孩子还真的边听边拍了球,这又一次大大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四个环节是让学生去参加比赛了。教师将《拍皮球》的歌词换成了《拔河》的歌词,并让学生看了视频。孩子们马上感到了音乐的力度有所变化了,于是在演唱时立刻就表现了出来。这里教师有别具匠心地设计了一个啦啦队有节奏的呼喊声,并做了两声部的练习,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自然,孩子们正全身心地投入在音乐游戏中。
最后一个环节被设计成了“载誉归来”。视频歌曲《五星红旗》,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将,体会当国旗升起时激动的心情。孩子们当时庄严肃穆、激情暗涌的场景现在还浮现在我的脑海了。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比教师单纯的说教要有力得多!
二、用音乐来解决音乐的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节课一系列的听赏学唱活动中,教师始终没有离开音乐去泛泛而谈,而是让学生将心中的疑问都放到音乐中去寻找,极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习惯与能力。也正因为有了一个良好的听赏感知,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即兴创造力都在这节课中有了很好的展示和发展。
例如:在让学生找出《乒乓变奏曲》中音乐是怎样变化的,教师分别作了节奏和速度的对比。起先学生都认为是速度在变化,这时教师让学生找到两段音乐的主题节奏先拍一拍,孩子们突然发现速度根本没有变化,那是什么让音乐旋律听上去好象快了呢?学生的好奇心上来了。这时教师让他们再感受了一下节奏型,孩子们这才发现原来同一个主题只要将节奏型作改变,即使不改变速度也会让人觉得情绪有所变化了。这时教师才揭示了这是“变奏曲”的特点和含义。将复杂枯燥的音乐知识融入有趣的音乐游戏中,用音乐的形式来解决音乐的难题,是尹老师教学的又一大特色!
三、舒展自如的教学风格深入人心。
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观摩研讨会,无论是谁多少都会有些紧张的。我相信尹老师肯定也有这种感觉。但是在整个一节课上我们却谁也没感到她紧张、拘束,相反她舒展自如的教学风格,与孩子们玩到一起的自然和谐让我们心生敬意。我想,只有一个真正热爱音乐、尊重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的教师才会在课堂上忘记紧张、抛开拘泥,跟着音乐、跟着学生,似乎她已不是一位老师了,而是孩子们的伙伴、指挥、队长,这样的教师才能产生最具魅力的教学。
四、缺憾,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当然,没有一节课会是十全十美的,这节课也有几个地方值得商榷。而尹老师的遗憾,会是我经后教学中难能可贵的财富。
1课中教师的评价还是不够及时。音乐教学属于美育的范畴,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艺术不容说教,审美不容灌输”,这节课中应该说
篇七:小学音乐教学反思 篇七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叙事性极强的歌曲,歌曲表现了主人公对妈妈的热爱之情,所以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启发培养尤为重要。
让学生在歌曲中既得到情感陶冶,也在从中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的辛苦。我的预设是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爱。可以把这种感情放到表现歌曲当中去。首先我给大家欣赏轻柔、优美的《摇篮曲》,然后又说说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爱我们的。然后又让孩子们联想小时候妈妈的关怀。接着导入歌曲。在教学当中,为了启发学生对妈妈的关爱,对妈妈的深情,我先用多媒体播放FLASH展示妈妈因为在辛苦工作在桌子睡着了的情景。
给学生以视觉冲击!接着再播放录音,视觉和听觉的交替的展现,引发学生由表象进入形象思维。在进行教学时要把握歌曲深情、轻柔、宁静的基本情绪,多媒体再次展示:布满星星的夜空,我给妈妈披花袄情境,讲解歌曲中的结束句,虽然只有一个字,是用哼鸣来演唱的,但是简单的一个字,却包含着我们对妈妈深深的感情,因为我们对妈妈的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经过画面的展示和老师的启发,学生情弦被拨动了,想象的大门也随之打开,眼前不由自主浮现妈妈工作的辛劳和平时对我们的种种关爱。合理的想象不仅渲染了歌曲的情境,表达了歌曲的情感,而且使学生对歌曲的艺术性、思想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演唱时,学生能用轻柔的歌声完美地唱出对妈妈的一片挚爱与真情。
篇八:小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八
二年级的小同学爱唱、爱跳,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 在这节音乐课上,我就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点爱好,开展了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表演体会音乐的情境,感受音乐的动态,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鼓励他们大胆的表现歌曲。 本单元的歌曲《小红帽》,孩子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认真准备想给孩子上一堂精彩的音乐课。我问:“你们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那就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一听吧!”我请了一位班里成绩好的女孩子,顺势导入今天学习的歌曲《小红帽》,学生们带着极大的兴致和热情很快就学会了《小红帽》这首歌。然后,我又将学生的活动引入高潮,带学生玩起了在《小红帽》的音乐中传帽子的游戏。一顶小红帽在学生手里交替地传,谁要是在的笑声充满了课堂,他们的音乐细胞也跟着手中传送的帽子活跃起来。他们边传边唱,兴致可高了。歌曲在无形中得到了巩固。 最后,我播放了《小红帽》的音乐,让大家唱起歌,跳起舞,进入高潮。学生体会到了乐学的快感。 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学好,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教态、语言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
上一篇:素质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优秀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