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观后感参考模板【一】
好久没有正儿八经的写影评了。不想推卸责任说没时间的屁话,确实是现在的自己过于怠惰,而且很多时候都喜欢用简练的短评来表达内心的想法。今天去看了《芳华》,突然之间觉得很受触动,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好好聊聊我的观影感受。
其实我是对冯导的电影抱着很复杂的心态去看的,毕竟近年有很多电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失望往往会降低一个人的期待值,很显然,我没想过这是一部多好的片子,但更显然,我错了。
开场的红色字幕是这么多年越来越少见的形式,但是我却感受到了港台老电影里导演认认真真的要告诉观众,“这都是台前幕后真英雄”的感觉,也可能很多人觉得是情节所致表现什么又红又专,随你便咯。
我记得第一幕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张国立提着油漆桶在画大字报,红色的油漆异常鲜亮。我突然意识到,芳华可能要说的,不仅仅是时代和青春了,冯小刚悄悄埋下的故事线里,从第一幕开始,就在讲他自己的故事。可能多数人不知道,冯导高中毕业就进了x军区文工团,是个舞美设计,通俗点讲就是现在美工组,所以他刚入行也是从美术组一点一点混迹开始的。我记得他在访谈节目里提过,自己曾经就是终日画大字报,爬上天桥往下看,才知道哪里画的好不好。同样的,《芳华》的原著严歌苓的出身也是文工团的军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整个片子并不矫情,但情怀处处可见的原因了吧。说到这更是想多提一嘴,黄轩扮演的刘峰给我最疼的感触,也让我觉得看到了冯小刚和黄轩本人的影子,其原因大约也是黄轩从x军区的文工团大院出来的,所以耳濡目染考上了北舞(这段历史我忘了从哪看来的,别问我可信度,我只敢保证他是x人)。所以看黄轩跳舞真的毫无违和感,我甚至在观影的时候无数次的感叹冯导太会选角,黄轩舞蹈科班出身,演技也自然,长了一张具有北方汉子的特点却又温润如玉的脸,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比他更适合这个角色。
电影开场就是一段超有历史感的红色舞蹈,钟楚曦饰演的萧穗子在排练厅里几近完美舞蹈身段,镜头拉到一个逆光的角度,简直美得不像话。这也就是我特别想给摄影和后期疯狂打call的地方,一个年代感那么重的题材,却拍的帧帧美如画,后期色调把饱和度和对比度调的那么高,甚至让一个深知那个年代苦楚的年轻人,都无比为那种青春和美好而动容。《芳华》有在讽刺政治的地方,有在说明青春逝去结局萧瑟的地方,但多数是在向一个青春回忆的追溯和致敬,所以色调一直处于高饱和状态,通俗点说,蓝就是蓝红就是红绿就是绿,颜色干净纯粹饱满,仿佛那段岁月即便存在一两个人悲剧惨淡的命运,但终究是灿烂而且闪着光的。
也不是说没有经历就没有共鸣。谁没有过青春,谁没有过集体生活,《芳华》的视角虽然选取在文工团,但故事内核,都同样是一群十六七的年轻人。苗苗饰演的何小萍从第一幕出现的时候,就带着一种灿烂却悲哀的生命力,她在火车站第一次跟刘峰敬礼的那一幕,就透漏出一种特别难以言喻的悲伤,这种悲伤可能来自刘峰之前对她家庭情况的告知,也有可能来自她脸上太过于灿烂所以显得不真实的笑容,总之好像从始至终,每一个时代里,每个人的回忆里,都有那么一个“丧的人会一直丧下去”,何小萍就是这种存在。
——“不完整的家庭,不干净的背景,被所有人耻笑欺辱的存在,喜欢的人从来不敢去靠近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对所有人失望换来的是更加失望的发配前线,远离深爱的舞蹈看清生死的重量,却承受不起过于巨大的褒奖,父亲去世喜欢的人残疾,甚至自己也疯掉,最后在荒破中度过一生。”
我在电影院泪流不止,仿佛每一刻都有着轻柔却浓郁的悲伤在悄悄绽开,既不炸裂也不矫情,就是安安静静的跟你讲故事,安安静静的看你哭,等你哭完再继续安安静静的讲。所以由此看出编剧和剪辑的功力,哀而不伤,每一点感情都把控的特别精准。我不是觉得何小萍惨才哭,我是觉得真实。我向来不信影视和戏剧作品里那些从谷底绝地反击突然之间一夜成就辉煌人生的故事。这世界上最多的,绝不是影视剧里那些美好而且鸡汤的happy ending,真正的生活,是多数人只能碌碌无为度过一生,永远没有能力去证明自己,去绝地反击。大多数人能在生命里完成的,不是如何成就非一般的辉煌,而是被命运迫使去卑微的活着时努力乐观坚持下去。我始终相信,好的人会越来越好,丧的人会越来越丧,感谢编剧把一个越来越丧的何小萍和刘峰,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纵使时代多么光辉耀眼不食人间烟火,总有那么些微尘要用平凡人的眼光努力的活。这才是真正的心灵鸡汤。
在写这篇观感前我看了很多大家的影评,多数是在嘲讽冯导把一个年代题材的剧拍成了青春片,逃不了“小”的命运。把《芳华》换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成了《致青春》,换到现在就是《小时代》。碰巧这些大家拿来对比的三个电影我都看过,但我确实不觉得他们有可比性。《芳华》从大体来看确实是在讲青春,确实把文革这么敏感痛苦的时间点一晃而过,随着时间消逝在讲每一个男女的命运走向和男女主半生的轮回羁绊。有人说《芳华》它在用苦难和幸福做对比,用惨状和欢快做文章。我不否认,但这种对比是真实存在而且普遍存在的。但是说到底这个故事有幸福吗?在我眼里没有。《芳华》说到底是在描述一个凄惨的时代,是在脱离了所有俗套之后用每个人的命运在讽刺这个时代。
刘峰喜欢林丁丁,不过冲动的一抱,换做今天不值一提的举动,成了思想问题和作风问题,一个优秀青年一夜之间打上烙印,从此再也抬不起头。甚至在战场上只能通过一个想要牺牲的意愿,能成为英雄让心上人哪怕有一分钟的惦念。在任何时代,我始终觉得好人没有好报,虽然我坚持让自己保持善良,但我却不信所谓的善有善报。刘峰是公认的活雷锋,也是公认的笑话,这个笑话被所有人把善意透支,看做理所当然,这个笑话被使唤去公路上抓猪,应该去接纳所有人都讨厌的人,像他应该去吃一锅里所有的烂饺子一样平常。这是一个会被漂亮女生腐蚀的笑话,最后残疾了成了更多人眼里的笑话。
说起抓猪,我突然想起了《老炮儿》。冯小刚在电影里饰演的六爷最后看着那只鸵鸟在公路上飞奔,一个超现实的意向,有人说鸵鸟象征六爷本人,有人说鸵鸟代表胆小怕事。但归根结底这个鸵鸟是代表了某种含义,我更愿意相信一个被禁锢在胡同里的六爷说,“把你丫弄到这么个地方来也不容易。”所以看着它跑一个劲笑,是六爷的内心外化。那么抓猪呢?大街上人人高举旗帜,一群文艺兵从旗帜下钻过去,显得诙谐可笑,但又似乎在隐喻什么。或者说这是一种戏谑手法,让你不由得轻松起来。但这样的轻松和调侃,完全是一个陷阱。美好与悲情的冲突、反差越大,撕裂人心的力量自然就越大。
何小萍因为看透了这个时代的人心,因为对所有人失望透顶所以理所当然的被调遣到前线,跟古时候的流放一样。一个会鼓励刘峰,会替她说话,会带动所有人唱离歌的好政委,说的最好的一句话是,“你们所有人都替我保守这个秘密,我看何小萍这出戏演到什么时候。”她反抗不了任何人,反抗不了父母的离异,反抗不了红卫兵抓了她爸,反抗不了其他女兵的欺负,反抗不了文工团对刘峰和她的不公,她的反抗只有那一句,“替我告诉林丁丁,我永远不会原谅她。”苍白又无力。她能做的,只有在月光下独舞,来纪念她死去的,凄惨的青春。
萧穗子羡慕林丁丁眼里那种她诠释不出来的复杂情绪,是因为她自卑既没有郝淑文干部子弟的家室,也没有林丁丁那种被男生宠爱喜欢的长相气质。甚至连那个时代陈灿对她的一点点好,都让她忘乎所以认为是爱。可最后,放弃了自己藏起来的糖,放弃了妈妈买的项链,为灿做的一切,都抵不过郝淑文笑着跟她说的那句,“我们门当户对。”
郝淑文当然也没有想到,富婆的生活意味着孤单和寂寞,在跟老友炫富的时候,所有的底气来源于她随便出得起的一千块钱,而不是幸福的家庭。但我很喜欢郝淑文结尾的那句国骂,“操你妈,你们敢打战斗英雄。” 所有的生活际遇,都会在这一刻涌上每个人的心头,时代的变化和冲撞,在这一瞬间迅速迭化起来,让人五味杂陈。这样一句粗口,让你觉得是那么亲切、那么自然,甚至那么美好、那么正义。
林丁丁似乎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终究会成为老友嘴里“一只假手都不愿摸”的笑料。
石林峰不过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一个在今天这个时代被爸妈宠在怀里送进学校胆战心惊生怕学坏的年纪,却已经在战争里面目全非,临死前只想看看照料自己的护士是什么样子,果丹皮是什么味道。
如果细究起来,那个闪着光,被人歌颂,留恋的年代却又成了每个人悲惨命运的始作俑者。时代的冲击和张力,让人物的命运,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一样,无法掌握。冯小刚用一场长达六七分钟的长镜头,将战争的残酷炸裂般推出来,那样的极其粗暴,似乎有一只大手,在将人物的命运进行搓揉。甚至没有任何过度,画面在一瞬间转向鲜血淋漓的战争现场时,我甚至冲邻座的朋友说,“太直接了。这镜头切换的太快了……”
现实如同战争一般残酷,但这才是现实。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谁都躲不过。
所以《芳华》真的在讲青春吗?由此不见得。
那个时代多么美啊,文工团里的女孩子们个个面容姣好身材有致气质非凡,跳起舞来美得令人移不开眼,穿着泳衣躲雨时美好的不真实。可是那个时代又多么惨啊,每个人都抵不过时代的变迁,就连那个貌似能左右一切的政委也没料到,有一天文工团会解散,有一天伟大领袖会纷纷如星辰一般陨落。
我对音乐没有太多了解,能说的只是觉得冯导很会做情绪的递进。每一次的音效都恰到好处,我在思考这些的时候影片中的音乐旋律《世上有朵美丽的花》还在耳畔久久回荡……
电影结束的时候,我的心里很复杂,一直等到字幕结束,等到下一场的客人开始进场,才想到要离开。我问同坐的朋友,“你什么感觉。”
“我很难受,但是说不出来为什么。”
嗯,我相信这才是我心里的标准答案。因为我也感觉有什么话想说,却又说不出什么来,《芳华》像它讲述的时代背景讲述的故事一样,给了我们帧帧美如画的视觉感受,给了我们不炸裂却又难掩的泪点,却终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情绪和感受。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会对不同的片段记忆犹新,会有不同的理解吧。但强烈的带入感,将会超越身份、年龄甚至时代,让观影者在电影中触摸到一种美好的情绪。至少我觉得很高级。
我觉得《芳华》既是有过军队文工团经历的冯小刚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部怀旧之作,也是他在以这种艺术方式向一个渐行渐远的时代的致敬之作。有位哲人说过,真正的英雄是,认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被时代遗忘的悲凉透彻心扉,但人性的美好,却又如一抹温暖的亮色,让人重获生活的勇气。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矫正我们被过度商业化的情感和生活,我们需要打捞沉没在时代水底的美好人性,我们需要反思我们过往的粗粝和愤激,我们更需要用一场酣畅的泪水来洗涤我们麻木了的情感。这一点,《芳华》做到了。
感觉自己说了很多。又感觉自己什么也没说。我不能把发着光的,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样美好的青春展示出来,也描绘不出我觉得后期渲染做的太精致的色调,甚至我都说不清我为什么会在刘峰去医院看望得了神经病的何小萍时,仅仅一句,“小萍你怎么了,我是刘峰啊”就泪流满面。我能说的,只有一些浅显的感受,比起大家,可能多了些稚气和平凡吧。感谢《芳华》让我愿意再次写点什么。
电影芳华观后感参考模板【二】
冯小刚把严歌苓的《芳华》拍出了比小说更有视觉冲击的震撼力,电影院里,看哭一众看客,雾眼朦胧处,皆是写满故事的脸。是啊,没有故事的人,是不会哭的,冯导不愧是擅长用画面叙事打动观众内心隐密的大导演,包括他的《老炮儿》,彼片一出,激起多少隐在市井烟火里的老炮儿的唏嘘。
那个年代的青春,太过清纯,可那个年代的风云,太过诡异,于 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就有了比这个年代出生就霓虹的人,多了一层更跌宕的人生起伏。就像小说《芳华》里,作者所说的:黑色,最丰富,最复杂,最宽容的颜色,它容纳了最冷和最暖色谱,由此把一切色彩推向极致。
听说,编剧时,严歌苓起了至少三个片名,冯导一眼就相中“芳华”二字。冯小刚是那个年代的过来人,真知道他要表达的是什么,多好的名字:芳华。不由就让人想到青春的美,花一样的年华,芳香,易逝,刹那的珍贵。因为短暂易逝,也就成就了永恒。因而,看完电影的我,泪光烁烁里,没有感慨自己的芳华曾经沧海难为水,却脑海里不由冒出几个清晰的人影,引出埋在少年记忆里的他们带殇的芳华。
我出生的山乡,或许离齐国故都近,卧虎藏龙者众多,虽相对别处,物质生活要贫寒一些,可老百姓吃煎饼就咸菜,啃地瓜干喝玉米糊糊的日子里,却有着一种耐琢磨的文化底韵。 有一例可寻,那就是,在那时不时还添不饱肚子的穷山僻壤处,竟还有一个二胡扬琴唢呐锣鼓等家伙什和演戏行头齐全的戏班子。我们老家有一传统戏种“吕剧”,这个戏班子就专唱吕剧。
这个专唱吕剧的戏班子,也不知成于何年何月,啥人组织发起的,单知晓 ,舞台上那些化了漂亮的戏妆,着了抖抖索索的戏衣,媚眼横飞,俊秀倜傥 ,唱腔婉转的演员,可都是四邻八村的农民;可他们的穿着打扮,唱念做打,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绝不输当下电视里那些科班出身的演员。在我很小的记忆里,趴在父亲背上去听戏,似乎到现在想想,也感觉是最幸福最浪漫的事。
那些上了妆的小姐公子,把我迷的,看完戏,久久不肯离去,还曾央求父亲带我去后台看看,那戏上的小姐公子下台后都是什么样子的;回家后则意犹未尽,穿了父亲 的白衬衣挥着长长的衣袖,咦咦呀呀的一个劲瞎模仿。唱戏的感觉,有点飘飘若仙。
我那时候,最喜欢扮相上的一个脆生生的公子,无论是戴着白色书生帽,穿着白色戏服,上面绣着一丛新绿的竹子;还是头发束在头顶,绑一个粉白的长绸带,穿同粉的上面绣着一丛墨兰的戏服;那丹凤眼微微上吊,顾盼生风,五官阔朗,妆容精致,一点儿不马虎,一出场,气宇轩昂,一开腔,字正腔圆,音宇宏丽,从内到外凝然一股英气。不用说把富家小姐迷的后花园私会,就是我这六七岁的小丫头,都眼睛追着他的身影,整个晚上,心再容不下旁个。
回家心心念念不忘这位“公子”。一日,与母亲去供销社买东西,出来,碰上一位穿着黄底子白碎花衬衣,青的确良裤子,干净的青布鞋,一对麻花辫垂在两肩上,眉眼少女子的弱态而多一些男子英气的俊秀女子,跟母亲打招呼,然后低头冲我和气的笑了笑,我看到那净丽的笑脸,总觉的有点眼熟,可就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等她与母亲说了会话,两下散去,我才问母亲,那位大姐姐是谁,母亲说,你不是天天念叨那戏里的公子吗,怎么,演他的人到眼前不认识了?哎哟!听母亲如此说,当时就瞪圆了眼睛,女的扮男的竟这么英俊!
后来,这位在台上女扮男装,倾倒一众看客的女青年,出嫁了,嫁到我们村,那男的在公社木器厂上班,眉眼舒朗,与她倒也般配,但不知为么,我小小年纪的心里却莫名有些失落感。之后时常看到她,全然一副农村妇女的打扮,不是肩上扛了农具要去地里干活,就是胳膊肘挎了盛粮的簸箕与石碾上碾粮,不过落在一众灰头土脸的女人堆里,还是难掩她独特的气质,而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总是她在戏台上那飘逸俊秀颇有英武之气的公子貌。后来看《女驸马》不由的就会想到她。不知烟火深处的她,夜里辗转是否梦回舞台,那里可盛着她一世芳华啊!
脑海里依稀还有这么一位丽影。那芳华正貌的她,可称得上是大家闺秀。人不仅长得端庄秀丽,穿戴整洁,凝脂般的肤色,在那个山里一群还穿补丁衣服的女孩子中,真是鹤立鸡群,且巧笑倩兮,言语温婉得体,很不像是出生农家。我常痴想,她若演戏,不用化妆就是一位极美的小姐。还曾为此问过母亲:那位娟姐姐长得那么美,怎么不去演戏呢?母亲说,她们家家风严谨,父母比较传统,可不会让她抛头露面的。
我知道她住的房子有高高的门楼,我进去过,一个院落套一个院落的,最外面的院落,还曾养着一头毛驴,有一盘石磨,就像书中描述的解放前的大户人家。她的母亲,也是位皮肤白皙,中年的眉眼里,还透着美人影子的女人。她的父亲,似乎在公社里任什么职,个子很高,有些瘦,穿的蓝布x装,左侧的上衣口袋里总是别着钢笔,走路衣服后摆摇来晃去的,瘦削的脸上有着不苟言笑的素寂。
上学的路上有一条宽宽的四季河,常年有清水从山里流下,成了河两岸村民浆洗乘凉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这位娟姐姐是位极爱干净的女子,我们放学上学,经常见她独自在河上游,离桥挺远的地方,洗个不停。有时候,我吃完午饭去上学,会看见放学就在这里洗衣服的娟姐姐,还在那洗衣服,只是,她旁边多了位着青布装的男子,远望去背影非常魁梧;此时的娟姐姐,似乎是快乐的,灿烂的阳光下,看到她因笑而前仰后合,那男子似乎喜欢看娟姐姐笑,手里拧着衣服,头却朝向娟姐姐。有段时间,经常看到这一幕,我觉得这是放学上学路上最有趣让心情最愉悦的一景。有时候路上碰到娟姐姐,总见她眉含情唇含笑,走路都是轻盈的似河边的杨柳。那时刻,我真有种想快快长大的感觉。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温馨浪漫的一幕再没出现过。小孩心头便有了惦记,留了心,终有一日,问母亲,怎么好长时间不见那位爱干净的娟姐姐去洗衣服了?母亲说,她被她父母软禁起来了。为什么?!少年的脑海里,听到软禁一词颇为惊讶。因为她和河对岸那个村的一个男青年要好,她父母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呢?那家实在太穷了,那男青年除了会唱两句戏,平时就是个种地的。又过了一段时间,娟姐姐出嫁了。听说嫁了位军人。那个年代,嫁军人是时尚。再后来,见过一次出嫁了的娟姐姐,头发烫了卷,穿戴洋气,衬得人少了清丽而多了少妇的妩媚,只是脸上不见那盈盈笑意了,眉眼间似乎氤氲着一种说不上来的情愫,感觉人呆了不少。不过,她应是幸福的。后来听说她去了x,做了官太太,有一双儿女,只是不怎么回山里来了。现在的她,也应是奶奶辈了,不知魂牵梦绕里,有没有家乡那一条小河,还有那河水倒影里一对纯情男女?
这是无疾而终的爱情。只不过在他们青春的画布上,有可能滑下了深深的墨痕而已。可有那性子刚烈的,就没有这么和风细雨的惆怅;那是小学三年级的秋天吗,有些记不清了,但清晰地记着的是,玉米长势最旺的时候,一对热恋的男女,因为双方家里阻挠,而喝了剧毒浓药,相互抱在一起,惨死在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这事,当时,轰动不小。大人们边议论着此事时,边叹息不已“唉!真是可惜了两个年轻人!”
我听说此事时,骇得好长时间不敢走夜路,脑海里,总是萦绕着他们在戏台上飘逸的身影。少年清浅的心里,对死还是有天生的恐惧感的,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怎么就那么无畏于死亡?!男青年长的一表人材,他弟弟我认识,是父亲单位的司机,虎头虎脑,机灵能干,中等个,性格开朗;女青年长的也是百里挑一的俊,戏台上常演女一号的角,俩人是邻村的,在戏班里唱戏唱出感情了,只是好像两家成分不好,双方父母互相瞧不上,就苦了这对相爱的人了。想起他们,正当青春年华,却以那么一种方式结束了生命,我小小的人儿也不禁在心里,一个劲地惋惜,年纪轻轻的就这么死了,太不值得了!怎么不会学戏里的人物,出逃呢?逃哪里也比死了强。我那时候,正迷《水浒传》。
现在想,那时候人小看的书不多,还不会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想去看看这么豪迈的话,要不,我或许说的更豪情。但我没有说得出的豪情,却真有人去做了。在我脑海里,这位女子,最突出的一点,不是她相貌个子在一帮山里女孩中都特别出挑,而是她的一对乌黑油亮的大长辫子,着实让也是女孩的我羡慕的不行。她秀眉大眼,鼻梁端正,皮肤成健康的红润色,挺拨的身姿,若放在现在,绝好的模特,山里的女孩,从小什么活都干,所以,很少豆芽菜。她是学校的运动健将,长跑,跳高,虎虎生风,生气勃勃,常拿第一;走路都一阵风似的,风风火火,听说在家一众五个兄弟姐们中,也是最能干的一位。上学晚,到初中就成十六七的大姑娘了,自然情窦大开,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有妇之夫,父母知晓后,打骂,圈禁,她依然我行我素,最后,被关在家里的她,撬开窗子跑了!在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还相对贫穷落后的山里,这一做法,颇有些惊世骇俗,所以轰动也不小。
这轰动可比那轰动要让人兴奋的多。因为,这样跑出去,还有后续的故事,让大家期待。听说,跑出去的女子,真有点“闯九州”的架式,什么工都打,任凭道听途说的乡亲们渲染,反正她的青春,真是折腾地够精彩,虽然最后也按部就班地结婚生子,并与父母和解,过年过节提了大包小包,带了孩子老公风风光光回来。她之所以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印象,也许就是她活力叛逆的青春,呈现出的,洒脱率性和稀有的胆量,让少年孤陋寡闻的我,又见识了一段不一般的芳华故事吧?
都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可戏哪有人生精彩。后来也融在精彩人生里的我,却越来越怀念那小时候看戏的时光,和那戏台子上锣鼓唢呐催唱的虚幻故事,以及台子上他们缤纷的芳华。我常想,他们大概最后都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地道道的农民,那戏台子上的时光,是不是就是他们一生最美的记忆?就像电影《芳华》里,那帮年青人在文工团的时光。而这一舞台穿绫罗戴珠冠,咦咦呀呀浸在一种虚化的美好里的演员,又是如何与残酷的现实生活转化的呢?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故事,那都是带殇的芳华,除却时代不同,思想有所不同,人性亦没变,美好的东西也一直都在,所以令人怀念。就像我的父母念念不忘他们的偶像严凤英,文革被迫害至死的黄梅戏名角一样,我之所以想到他们,也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芳华,既鲜明又短暂,给一个成长路上风景太单调的少年,留下太惊心的感触。当走过多少寒暑,那些生命的凛冽,早已在斑驳的阳光下释为软甲,青春的原色系里,暖色调少得可怜,尤其令人珍视。等时光机慢慢穿梭,那点暖色被放大,就被时光细细打磨成怀旧二字。
就像《芳华》主题曲中唱到的:
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
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我忽萌生一个想法,很想去访访当年那些在戏台上一展芳华的青年农民,散在那山脊的褶皱里,是否还能唱得出一台《姊妹易嫁》或者《小姑贤》?
电影芳华观后感参考模板【三】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华
铮铮硬骨绽花开
滴滴鲜血染红它
当片尾响起韩红富有穿透力的嗓音,伴随着《绒花》优美的旋律,看着女主角何小萍靠在男主角刘峰肩上的那种归依感,我感觉自己眼泪要掉下来。
平时很少看电影的人都去贡献票房了,听说上了年纪的人尤其多,可见口碑的重要,触动观众情感的电影无需大肆广告。
这个看似一个文工团几个演员的遭际,却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面貌、烙印,展现出社会的纷繁、复杂,刻画出人情、世故。
男主角刘峰是个“活雷锋”,集中了那个年代纯真年轻人的优点:无私谦让——很想上大学,却把让大学名额让给别人;勤俭节约——为结婚战友省钱,帮助做沙发;乐于助人——没人愿意与何小萍做舞蹈搭档,他站出来;经常为同事们做勤杂工,乃至团里一有事情,首先想到让他去干,包括追逃走的猪。
但是,当刘峰因为喜欢林丁丁,在房间门口刚拥抱她时被人发现,犯了作风错误,于是被发配到伐木连,他离开时,除了何小萍,居然没有其他人送他。或许他们心理其实想送,但就怕界限不清;同样,林丁丁为了撇清自己的作风问题,也在表面上装作很排斥刘峰;何小萍的父亲改造期间,妻子离他而去;得知陈灿父亲是某军区副司令,本来不喜欢他的郝淑雯主动追他;昔日的战斗英雄刘峰由于残疾且不大会赚钱,老婆跟长途司机跑了;何小萍因为家庭因素,造成性格孤僻,经常受人孤立、欺负;这就是现实。
这一手法与严歌苓另外一部小说《陆犯焉识》改编的电影《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张艺谋执导的《归来》中,陆焉识女儿因为父亲原因失去当芭蕾女主角机会,心存怨恨,就报告父亲和母亲偷着相见的踪迹,导致陆焉识再次被抓。
不要说同事、战友,就是自己的骨肉都会叛变你、出卖你,何况其他人。在这里,严歌苓再一次展现了这样的无情现实。当然,这是一种特定年代才会高机率产生的现实。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纯朴真挚的情感一直存在并陪伴我们,何小萍与改造中的父女之间的真情传递;当一名战士陷入沼泽地,战友们拼命救援的场景;身负重伤的刘峰坚持要独自一人陪伴牺牲的十几位战友,不怕自己牺牲要等待将烈士运送回祖国时的毅然神情;当文工团解散时大家在一起含泪吟唱《驼铃》时的感人场面;更有那何小萍对刘峰的一往情深,最终走到了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正如《绒花》所唱:铮铮硬骨绽花开,滴滴鲜血染红它。每个人就像一朵花,在岁月的吹打中,有时因为我们的纯真、天真,像何小萍那样,不谙世事,总要付出代价,经受磨炼,但磨难并非全是坏事,苦难会让我们懂得更多,真情会激励我们砥砺前行,所谓的人间正道是沧桑。
最近,看到一篇言辞激烈的文章,有人感慨我们的文艺作品少了改革开放之前30年历史的反映,《芳华》的热映给予了较好的回答。很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用掠影式的片段,展现了那个年代的一场战争,篇幅不长,但震撼人心,而后出现的战斗英雄刘峰回到地方后,生活不尽人意,受人讹诈的镜头,至目前的社会中应该是越来越看不见了,因为一切都在改变、在改善。
纯真不仅仅只属于过去,眼前的现实需要更多的纯真——那种做人的底线、对别人的热心、对真爱的追求、对友谊的珍视、对伟大祖国的捍卫。
电影芳华观后感参考模板【四】
如果非要给《芳华》写一句观后感,我觉得没有“人性”“历史”什么的,唯有“命运”。
看到前面部分何小萍被集体排斥甚至被欺负的时候,我都有点不忍心再看下去。但是不忍又能如何,这人世间上有很多这样命运的人。在当事人看来,这份压抑难以承受,觉得自己也够善良,为什么到哪里都不受待见?在当事人之外的人看来,她无疑是有缺陷的人,是另类,言行都让人嫌弃。
其实我不想说起周易的,因为也显得很另类,但是我感觉这个解释是最科学的。比如八字官杀重而无力承受的人,活着就是有压抑感, 压力大口舌事多;比劫多而无用的人,不容易有朋友;伤官见官,容易和领导有冲突等等。
这剧最后的时候,刘峰和何小萍,这两个有“残缺”的人聚在了一起,我想这美好的结局应该是剧情的需要了。
不想说人性,林丁丁当时如果不举报,也许这辈子被命运之神打上叉叉的就是她,可是剧情如果不是那么发展的,是刘峰飞黄腾达了,而林丁丁沦落了,那人性就有了吗?只能说是命运了,而且林丁丁的所谓的人性不完美,才让她活得很滋润,而完美的刘峰,老天必定也要让他的一生有残缺。
芳华岁月流逝,留下一串串故事。自古以来,最美的故事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不完美。
电影芳华观后感参考模板【五】
《芳华》讲述了文革后期文工团中的故事,团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在经历过战争、解放、改革开放后,应和平年代的需求而被解散。在解散前,了解时局的人已开始准备转业,一个接一个离开了军人队伍;而穗子不愿面对改变,坚持要留下来,并用自己的金项链给战友做了牙托,只为他能继续留在军人队伍。但解散文工团势在必行,直到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她依然不愿接受现实,好在最后考上了大学。
在我们的时代里,同样有很多人只愿固守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愿接受大环境的改变,但外面的生活日新月异,你不改变,必然被社会抛弃;而当你站在社会队伍的后面时,你眼里的社会一定是非常悲伤的,因为你只能看到和你一样被社会抛弃、跟不上队伍的人,每天牢骚着对社会的抱怨、对生活的无奈、对命运的咒骂,你绝看不到走在时代前沿的人对自己的追求。而力量总是向着努力的人的,你接受时代的改变,并努力跟随它,你的眼睛才会看到更多的机会。
主人公刘峰,是文工团公认的活雷锋,每年都会得到军人队伍给的各种奖项、荣誉,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做;别人做不了的事,他做;只有他有的进修机会,他却让给别人……他是不折不扣的好人,却因为爱情被下放连队。我不想说是邓丽君的歌害了他,也不愿责怪林丁丁的落井下石,她只是想保护自己而已。但是看到组织审讯刘峰的时候,我是真的觉得“恶心”。
影片中对此事有一段解说是这样的:“一个总做好事、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突然对你说他惦记你很久了,让你感觉惊悚、恶心、辜负。”对于这件事,我同样感到惊悚、恶心、辜负。在偶像剧中,每一个女生都巴不得被这样的男孩子惦记上吧!东华帝君爱上小凤九不是也让我们拍手称赞、心动神移吗?!怎么到了刘峰就是被腐蚀了呢?这大概就是年代的力量吧,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思想的力量。直到现在依然流传着一句话:“贞女失节不如老妓从良”,千好万好的一个人,犯一点点错似乎都应该被千刀万剐。但是刘峰爱上林丁丁又有什么错?活雷锋不能有爱情吗?在我看来,应该是他错误的表达方式吧,毕竟他强行抱了人家……唉,还是邓丽君的歌害了人家呀……
“铮铮硬骨绽花开,滴滴鲜血染红它。”那是多么令人可歌可泣的史诗。一部影片,让我看到时代前进的车轮碾压出悲痛的辙印。我不禁想,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会怎样?会不会也在希望中努力、在努力中绝望、在绝望中呐喊、在呐喊中死亡?在我们回头看过去的年代的时候,忍不住唾弃他们的愚钝,但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又好到哪里去了呢?
或许,我们的时代已经很好了,虽然铺天盖地的真假消息在身边炸开了花,快节奏扰乱了步伐,但信息时代让我们更便捷地认识了世界,比起改革开放前,已经好太多了,比起我们的父辈、祖父辈,已经太幸福了。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如何能不享受当下,不感恩前人建设的和平年代,不珍惜现在的美好岁月?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又如何能不奋斗,不致敬鲜血染红的历史,不为建设更美好的未来而奋发图强?
我们的青春该绽放,体现自己的价值,追随自己的心意,将眼前的苟且变现幸福;
我们的芳华当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让诗和远方现在就来。
电影芳华观后感参考模板【六】
昨天看了严歌苓编剧,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这部反映历史现实的作品让我既感动,又心理很不是滋味。
感动之一:我国军人服从战争需要,不畏牺牲,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在这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电影主人公“活雷锋”刘峰受到不公正对待而被派到野战部队,或是何小萍因怠慢出演“A角”被贬到野战医院,还有萧穗子被临时留到前线充当战地记者,他们都毫无怨言,坚决服从命令,充分体现了军人的天职,弘扬了军队的正气,这是本片最值得弘扬的精神,这是最出彩的地方。
感动之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惨烈。本片中战争片段仅仅6分钟,相比全片136分钟占比不多。但这是全片中最令人震撼的最精华的6分钟,也是让观众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难以忘怀的6分钟。这6分钟让所有观众感受到我军在越战中付出的巨大牺牲,更让我们由衷感受到战争中军人舍生忘死的伟大。影片从刘峰带领的运输队遇袭过程展示我军指战员作战的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壮举;从野战医院接伤员的军车后箱门打开的刹那看到面目全非的伤员和军医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只有一个活的。”,还有被严重烧伤致死的十六岁的小战士石林峰,这些场景都深深震撼了观众。也上我联系起八十年代反映越战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这两部电影在战争场景设置及战后退伍军人及军属回归正常社会后命运多舛的深刻刻画何其相似,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两部写实风格的战争电影都堪称伟大。
感动之后最伤心之处在于我国对退伍伤残军人及军属的抚恤太不尽人意。看看刘峰和联防队员那场戏,让每个观众都感受到英雄的无奈和可怜!这是多么不应该发生的现实。没有以刘峰等为代表的这些伟大战士的牺牲哪有联防队员的嚣张?哪有普通人的正常、平静生活?伤残军人及遗属的生活困境从《高山下的花环》延续至《芳华》,三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看看那些西方军事强国(美、俄、德、法、英),他们是如何对待伤残军人及军属的,再比较一下我们是如何做的,差距何其之大!战争是战士用鲜血和生命塑造的,没有战场上血肉模糊的身影哪有伟大的统帅和后方安逸的生活!和平并不廉价,因为战争代价高昂!和平没有被珍视,因为英雄没有被敬仰!如果再有战争,谁还愿意送孩子上战场?这难道不应该引起全社会的深切反思吗?我想只有全社会形成军人优先,英雄优待,崇敬感恩英雄的良好社会风气,我们才有希望成为真正的军事强国,
建国以来我国对外战争规模比较大的有三次,其一是1951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其二是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其三是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我国文艺作品方面,反映这三场战争的作品并不多。其中反映中印边界战争的影视作品就没有。即使当时年满十八岁当兵参战,参加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也已经进入耄耋之年,参加中印边界战争的老战士已年逾古稀,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战士已年近六旬,他们的芳华都已经留在了战场上,但歌颂他们的文艺作品却凤毛麟角。这些参战士兵的战友很多埋骨异国,或者军人遗属因经济原因无法祭奠,这些都是军人及其家属们永远挥之不去的痛,许多退伍兵因收入低面临生活困境,他们在战场中成为影讯,却在退伍后不能享受优待,我们的有关部门拿什么去抚慰他们深切的忧伤?
正义的战争永远值得颂扬!看看俄罗斯每年的红场阅兵,那些老战士溢满胸怀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都深信俄罗斯民族是不可战胜的?相比较而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最大的中华民族却缺乏这种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原因是我们是有英雄却不会真心珍惜和敬仰,有光辉历史却不会完美弘扬和传承的民族!这是中华民族的可悲可气之处。但愿我们民族的精英好好反思,认真学习和纠正我们在历史教育中的不当之处,重视对全体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全社会崇敬军人,感恩英雄的良好风尚,形成中华民族敢战、善战、为国家和民族利益不畏牺牲,敢于牺牲的良好风尚!那是我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国!我自众志成城,试看美帝谁能敌!
联想到张泽石先生写的《我的朝鲜战争》和《战俘手记》,王志军先生写的《对越战争亲历记》,这些当事人都以战士的身份亲历战争,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就历史的真实,这是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真实素材,真心希望有关当局鼓励文艺界多出反映历史真实的作品,这是我们历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特别是张泽石先生揭示的我国对待战俘的有关错误政策时刻警示我国有关政府部门有必要彻底检讨和修改相关规定,让战俘不受歧视,回归正常生活。没有真实的历史教育,就一定有歪曲历史的现象出现,甚至扭曲年轻人对历史的正确认知。我国建国以来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走过了一些弯路或错路,对当时的许多国人造成了程度不一的伤害,国家应有勇气去正视和回顾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让真实的历史时刻警示未来,我们会永远铭记那段令人心痛的历史教训,对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家庭以适当的方式予以抚慰。只有我们的国民被国家和人民善待,我们的国民才会真正爱国。只有他们真正感受到当中国人的尊严和自豪,才不会在诱惑下当叛徒或汉奸,这都是我国在落实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基本国策中应该在有关政策中应切实体现和落实之处!
影片的感处之二在于勇于揭示人性的多样性!影片中真实烘托出主人公刘峰之善,何小萍的无助,郝淑雯的强势与自私,林丁丁之嫁祸于人,萧穗子的善良与无奈,联防队员的仗势欺人。影片从多角度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真实描摹了当代人在历史变迁中人性的善恶,完美诠释了“冯氏审丑”的犀利与独到。
影片中的瑕眦在于:何小萍掉包温度计之说实在太假,不堪推敲,这个细节处理有失当之处。既使不用温度计,而仅就可能的高原反应来消极应对“A角”也于情于理,温度计画蛇添足。
芳华易逝,值得每个人好好呵护!军人伟大,值得全民族好好珍惜!
电影芳华观后感参考模板【七】
《芳华》展现的不是一个人的青春,而是一群人的青春。一群正值芳华的青葱少年,满腔热血,本应去享受爱情萌动的心悸而忐忑。隔着一个时代往回看,感觉很不一样。
一群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去面对鲜血和生命的消逝。残酷的现实不断的伤害着他们的身体和心灵。面对时代巨大的变化,他们在迷茫,徘徊,又在坚持。一边失落着,一边怀念着。一边天涯海角的寻找着。当市场经济到来的时候,一切的一切又回到来的重新的起点。一个怀揣梦想热爱生活的年轻人,一个在战争中对生死淡然处之的英雄。
那个年代出了很多英雄,也出了很多极恶之人,结果英雄终于还是经不住真理的考验,恢复了本来的丑恶和地位,所谓的极恶之人却能脱颖而出,为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你把最好的芳华献给了你的祖国,却承受了被抛弃的命运;你本身是个热爱自由的人,你本身也向往爱情,你本身天真烂漫,却把芳华送给了战场…你本身可以变得更好,你只是活错了时间……
不管是林峰还是小曼,于他们而言,爱就是,我喜欢你,我愿意为你,至始至终,保留那颗初心,不管你如何对我,但我知道我的心想怎么对你。不计较得失,不计较过往,只想单纯的守住那段美好,回报那点你为我。 人性是时代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人是有思维的,也是有思想的,人类集体思维和思想推动时代变化、发展和进步,因此,应该是人性冷漠让时代变得残酷和冷漠。
所以,人,不论在哪个时代,内心不能没了自己! 时代大环境下的人们,非常容易迷失自我,总是迫使自己相信大众观点都是对的,无法反驳的,可是当你回首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都是背叛了自己。
《芳华》让我们在眼泪中唏嘘中,深深缅怀自己终究早已逝去永不复返的青春,花样年华、情窦初开、飞扬文字、指点江、中流击水、豪情万丈......谁的青春不芳华?“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电影芳华观后感参考模板【八】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看《芳华》我是冲着冯小刚导演去的,我想看看透过冯导的手笔,理解一下他意念中世界的样子和他的观点。说实话,《芳华》观后虽不是太满意,但却还是很有收获的!
《芳华》这部电影描述了平凡人们之的友情、爱情和日常生活的习性,同时又赞颂了我们身边那些做着平凡工作却善良、善待他人的“雷锋”型的好人,同时也诠释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爱和懂得,同时电影《芳华》展现了在那个红色年代,人们的价值观、感情、个性和心理是怎样的被大环境所拘所限所影响的心路历程。 在《芳华》这部电影中,正是解读到了在那特殊年代中不同的人性中的使命感、价值观、命运、性格、个人梦想、爱情怎样受大环境所拘所限,从而深感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感恩这个时代吧! 正如电影《芳华》告诉我的:“如果足够努力,一定能够收获更好的人生,因为这个时代更自由、更宽容也更鼓励我们个性的成长和发展!”
《芳华》有几个细节,给我触动很深,我觉得很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第一,当刘峰把小萍从x带到军队文工团的那天,刘峰对小萍说:“因为你爸正在劳动改造,你的姓就改成你继父的姓吧,以后没事也不要多与人讲此事”,这是刘峰用自己的善良为何小萍种下的第一颗温暖的种子,也是他们之间这份友情或爱情的开始。看到这里时,我的心也被温柔的撞了一下。
第二,舞蹈排练场景,当身体容易出汗,又兼有不太爱洗澡的习惯,因此而遭舞伴嫌弃的小萍,面对无人愿意与之伴舞的尴尬情况下,又是刘峰挺身而出,主动陪小萍练舞,而且刘峰当时还腰部受伤,而这一切刘峰并不是因为其它,而仅仅是因为同志、战友之情,这便是他的可贵之处。我们或许都有期待过在重大困难或尴尬中上天赐予我们一个好人出现,而刘峰正是上天赐给何小萍的那个好人,刘峰也是上天赐予部队文工团的那个好人,不管是谁有问题,刘峰都会挺身而出,哪怕是炊事班的猪跑了,也不忘记叫上刘峰去寻找,而刘峰放下才刚吃了一颗的饺子便在大家的哄笑中起身去追那只走失的猪了,而作为观影者的我,在大家的那片哄笑中陷入唏嘘且无语中……
第三,当刘峰这枚好人向文工团战友黄丁丁表达爱慕之情时,那个真诚又炙热的拥抱恰巧被人撞见了,而黄丁丁便被战友冠之为“腐蚀我们的活雷锋”之后,这个姑娘在既害怕又幻灭的复杂感情的挣扎后,竟然为了自保出卖了一个好人的爱情,刘峰即从雷锋标兵的身份转化为一个猥亵女战友的流氓形象,从而被下放到了更艰苦更遥远的部队前方,那一刻我的心也被扎疼了,这个好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想拥有一份爱情的权力竟然也被“好人”这个身份剥夺了,真是够奇葩变态又使人愤恨不已吧!
第四,十几年后,退伍残疾军人刘峰与何小萍又相逢了,小萍对刘峰说:“当年你下放到部队走的那天去送你,我有一句话想说却没说出口,十几年了我一直含在嘴里,现在我想说出来可以吗?我想让你抱抱我,” 电影放到这一刻,我的眼泪瞬间奔涌而出,是的,这句迟来的告白不仅仅是何小萍对刘峰的友情或爱情,更是对一个好人的理解和懂得!
正如片尾曲中韩红所唱的那样:“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我们也许无法预见和改变我们存在的时代,也许我们无法太多的改变我们所处的大环境,也许我们无法预见每一个际遇和机会,但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人生路怎样走是自己的选择,唯愿当青春走远,繁华阅过,我们不曾后悔走过的每一段路程……
上一篇:电影《秘密访客》观后感范文模板
下一篇:电影《黄大年》的观后感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