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生“廉洁”主题征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不知道你们身边是否出现过这样的事:竞选班干部时,有同学为了获得更高的选票,用零食贿赂同学;有的课代表因为同学的请求,不将他没做作业的行为上报老师;有的校级干部看见自己班的同学违纪,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扣班分……面对这样的事,你是如何看待的?很明显,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做不是清廉的表现,而是让不公正的行为侵入了校园。

  关于清廉的定义,无数人说出他们的回答。兰居幽谷幽雅而香,人处闹市清廉而贵。自古以来,清廉总是回荡在不少人心中。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到主张以廉理政,倡导“国有四维,礼义廉耻”的管仲,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诸葛亮,到唯有两袖清风的于谦,廉洁的故事总是在不断地上演。

  春秋时期,孔子有一名弟子叫子罕,一次有人献了一块玉给他,说这是十分珍贵的宝玉,然而子罕却道:“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石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都失掉了自己的宝。还不如各自都保留自己的宝。”子罕以不受贿赂,廉洁清白为宝,成就了一段“子罕辞玉”的佳话。清代的张伯行曾有过这样的名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中国共产党更是坚定不移地走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红军建立初期,毛泽东就提出了“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方针,十八大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可以说,清廉之风已在社会上久久回荡。

  忆往昔,看今朝。老师是校园清廉的最好体现。一身正气清白执教,两袖清风明白做人。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名前往乡村支教的老师,在悉心指导孩子们学习的同时,自费为他们购买文具与书籍,而面对他们的父母为表示感谢,送来的农产品,她却婉言谢绝,让他们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这不仅是一种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更是将“清廉”二字深深烙印在了心中,这就是真正的好老师。

  为了建设清廉校园,需要学校每一个人的努力。校领导廉洁无私、克己奉公,以身作则,老师双手不染铜臭,只沾墨香,潜心教学;作为学生,我们应做到正直诚实,“出淤泥而不染”,也要多向他人提建议,让他人同样认同并践行清廉,真正让人人心中都有廉洁的一杆秤,让廉洁之风吹满校园!

  自古以来,君子的品行中必有廉洁之义,一生清正廉洁的人可称为君子。清廉美德自古传承,君子不断践行,如周敦颐所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北宋有一清官包拯,铁面无私,公正廉洁,一生勤勤恳恳,被世人尊称“包青天”,至今人们仍将德行端正、两袖清风的官员称作“包青天”。更有一位治理漕运的官员汤斌,众所周知这个官位“油水”很足,可尽管有那么多商家贿赂他,他仍旧恪守本分,为人清廉,死后家中仅有八两遗币。清朝的于成龙由于杰出政绩与廉洁作风深受康熙皇帝器重和百姓的爱戴,被誉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死后他仍受世人怀念。

  所谓清廉,便是一辈子清清白白、公正廉洁,不偷拿一分一毫,若你贪污了一角钱,虽数值不大,可此后便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贪污,并加大数量,数年后的结果将不堪设想。

  正因为有这些清官存在,百姓才得以安居乐业,正因为有这些大公无私的先驱者,才有当代人从政的廉洁楷模。

  可尽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座右铭,有无数清官作为楷模,现在社会上仍有一些贪污腐败的“污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全面从严治党不能见好就收,必须把管党、治党的螺丝钉拧得更紧。”是的,一个国家的繁荣兴盛与国家的官员密切相关,必须抓严抓实。有些官员宁愿看人民饿死也要把自己撑死,他们不管手下百姓吃穿住行,只在乎自己的财产如何变得更多,他们贪污了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拿着这样的黑心钱,他们能心安理得吗?这样的贪官污吏,会永远被世人唾弃!

  我们身处校园,廉洁距我们就真的很远吗?我们虽是学生,可身边的小事也能看出我们自身是否清廉。例如,有些人在班干部竞选时用好处去买通同学为自己投票,作为一名学生,却也在做这样违规的事情。这也是不廉洁的行为,可能你不以为然,但小错酿成大错,终究会毁了以后的自己。

  君子自然就是有着公正廉洁作风之人,他们就如同莲花一样挺立在这万千世界之中。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学者喜爱莲花,喜爱她廉洁的高尚品德,喜爱她身处乱处怡然不动,喜爱她清高雅致不同凡响,喜爱她纤尘不染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而我们该如何做一个这样的君子呢?我们应该放下内心的贪婪,争做一个诚实、守信、友爱、廉洁的新青年。我们要让廉洁之风吹进校园,让我们都成为廉洁的君子。愿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都拥有一颗廉洁之心,使生活更好,社会更好,整个世界更好!

  春暖花开,__的街头巷尾,落英缤纷,芬芳的清香散发在春日和煦的微风里。在这香风之中,我的心里,也悄然绽开了一朵。

  母亲是一位语文教师,也是学校德育主任。小时,每逢新春佳节,家中总是会来许许多多的客人,他们是母亲的学生,也有学生的家长,他们总是提着各种物品上我家来。每次看到那些精美的玩具、美食时,我眼馋不已。可是母亲却从没收过那些礼物,如果是一些实在推脱不了的家乡特产,母亲也会回复一份来自我们老家的心意。尤其是过年时,母亲从来不许我收任何人的红包,可是她却总会给来家的学生发红包。那时我总觉得母亲对学生比对我好,所以小时的我特别逆反,总是各种理由跟妈妈作对。

  直到有一天,我忍不住把我心中的不满愤怒地讲出来,还记得母亲当时温和地告诉我:“我是老师,教书育人是我的本职工作,我的一言一行是学生的学习榜样,所以,必须守住道德的底线。”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懂这番话的真正含义,不过,从母亲那一脸坚定中,从母亲每年被评为“师德标兵”的证书中,我知道,母亲做的事一定是对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逐渐明白了母亲所做的正是清正廉洁的表现,一颗清廉的种子也播种进了我幼小的心灵。

  母亲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学生给她做的明灯,有学生亲手刻的“感恩老师”的相思豆,有各地特色的小物件……那个百宝箱是我不能碰的。还记得有次,我好奇打开,不小心把里面的物品都掉到了地上,摔坏了好几样,妈妈这一次却生气地朝我吼起来。事后,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些小物件,虽不贵重,却都是学生的一份真挚的情义,不能随意糟蹋。”

  后来,母亲还曾说起:“一个老师的成就感就是多年后还能被学生铭记,这是一种幸福。妈妈希望你以后也做一个清正廉洁、心怀感恩的人。”母亲的话滋润了我心中的那颗清廉种子,让其开始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当我现在每次去不同的地方旅游,也总会带一些当地的小物件送给我的老师、朋友表达自己的心意。每次我要购买超出我零花钱的礼物时,妈妈总会告诉我,心意最重要,坚持做自己的同时也不要给他人造成麻烦,这个社会的清正廉洁需要我们每个人从点滴小事去守护。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内心更坚定了。也是在这一刹那,我内心那朵清廉之花欣然绽放,散发出一股独特清香。

  清廉之风,自古有之。从杨震深夜“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却金;到包公铁面无私的廉洁奉公;再到海瑞一身布衣,一口素食的清廉为官。清廉的种子一路播撒至今,我愿这清廉之风,成为家风、国风,永远吹拂下去。

  沐春风十里,望柳绿花红,在这春光中,我敞开心扉,让内心深处清廉的花香,成为十里春风中一股圣洁的清香。

  风,皴皱了竹林的心弦,一片碧绿的海洋,缓缓地摇动起来,晕出一片天籁之音。月光倾泻,濯洗大地,吹过竹林的风声,十分清明。走过竹林,身心都变得宁静,于竹下,我轻轻闭上眼,万籁俱静,只听风声。

  幼时,爷爷曾栽过满后院的青竹,风声又起,思绪万千。

  那时,夜色铺满天际,余下的繁星是夜色的缝隙。月,一如既往地照着,竹林氤氲在月色里。爷爷立于竹下,你可知竹象征着什么?他突然发问。君子。我不加思索地回答。是怎样的君子?他笑着追问道。这……我只知道君子是令人爱戴的人物,并不知道君子到底有什么品格。

  夜雨下起来,翠竹却拥住了,当雨接触到地面时,悄然滑入土壤里。我问你,人做官,是为了发财吗?爷爷手中捧着一本书,低头翻着。做官,能做好多自己想做的事,发财那不轻轻松松?我歪着脑袋,立马答道。

  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南北朝北齐年间,苏琼受命担任清河太守,上任伊始,即向全郡告示,不接受任何名目的馈赠。汉代华阴人杨震风雅清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这都是两袖清风之人,做官可不是为了发财。爷爷转过身来,望向我。

  不仅做官,做人也要两袖清风。竹林随风舞动起来,好像在附合他的话。夜雨阑珊,只看见天边又泛出点点星光。做人就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不求功名,只一心为民,你可知道?我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的确,正如儒林外史中所说: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功名富贵总是虚无缥缈,费尽心机去追求,只是虚度光阴,白费心思。又如黄庭坚所说: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人死后留下的只是一捧黄土和满目乱草而已,不如在生时留下一世清明,两袖清风,造福百姓。当人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已不在乎身外物,两袖清风,反而是他所乐于做的,他所忠于做的,更是他所习惯于做的。

  我的爷爷,一个小村长,此生没有什么大的功名,但也得到了乡亲的认可。正如后院那一汪翠竹,随风摇曳,也会奏出令人心悦的天籁。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