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近年来,乡关工委在上级关工委的正确指导下,充分发挥乡村关工委的主导作用,突出学校主阵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尽关工委所能,依托“五老”作用的发挥,积极助推和谐社会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证
我们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按上级要求,做到“四纳入”、“四统一”,即:将关工工作纳入党政领导议事日程。将关工工作纳入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将关工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之中,将关工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之中,与各项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总结、统一考核。做到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活动上参与。同时,积极开展“五好”基层关工组织创建活动,全乡关工组织健全了班子、完善了制度、组建了“五老”骨干队伍,做到办公有地点、办事有人员、活动有经费。
二、结合实际,开展教育活动
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关工工作的落脚点是学校。近年来,乡、村关工组织依托学校主阵地,运用多种活泼生动的教育形式,扎实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初中及时调整成立留守儿童之家领导小组,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工作制度,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更新留守儿童之家布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2024-2024学年度留守儿童工作计划;组织党员干部联系学生谈心谈话,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和部分老师参与暑期大家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谈心谈话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在中、小学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举办模拟法庭,切实增强了学生遵纪守法、遵守校规的自觉性;通过开展“一日常规”等行为规范教育,使青少年明礼诚信,增强了青少年文明道德素质。每年组织学生聆听派出所警官的安全讲课、法制副校长讲课,使校园长期安全稳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学雷锋”活动开展和爱心教育,培养青少年助人为乐、服务和奉献精神。通过开展黄梅戏、书法、武术进校园活动,增强少年儿童的文艺素养。
三、搭建平台,关爱留守儿童
乡总人口1.9万,外出务工人员有9000余人,300余名孩子成了留守儿童,部分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无人监护、教育脱节等,造成学习成绩较差、心理问题较多等。为此,乡关工委在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上做出一些探索和尝试,达到了一定社会效果。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动态管理体系。对全乡留守儿童基本信息、监护人、联系方式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与家长密切联系,做到动态跟踪。
二是丰富留守儿童文化生活。利用假期举办两邓故居“小小讲解员”选拔赛活动、留守儿童免费书法培训班、国学班公益课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及文体活动,曰公社区添置了儿童游乐设施、体育器材和图书,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乡文化站还提供了网络交流场所,通过视频互动增加亲情交流。配置了不定期开展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暑假读书等活动。
四、扶贫济困,关注弱势群体
乡关工委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力所能及地做好帮困助学工作。在“六一”儿童节、春节等节日,都争取资金对贫困学生进行慰问和帮扶。尤其是对全乡孤儿,我们进行了全面的摸底登记,确定一名村干和老师作为其结对帮扶联系人,进行“二对一”帮扶,时刻关注孤儿的学习、生活和情感需要。为切实保障孤儿最基本的生活和受教育权利,我乡将4名孤儿全部纳入民政低保和孤儿定期救助。取得良好的效果。党委、政府班子成员每逢节日也对孤儿进行走访慰问,了解其生活成长状况,让孤儿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实现孤儿不孤。
五、整合资源,发挥“五老”作用
为充分发挥“五老”余热,实现他们老有所为,乡关工委对全乡“五老”人员进行摸底登记,把有工作能力、责任心强的骨干人员全部吸收到关工组织中。并按照实际需要,发挥“五老”人员个体优势和整体优势,承担起法治宣传员、义务安全员、关爱工作团成员、帮教小组成员等工作,全乡中小学生中,无赌博、无网瘾、无打架斗殴、无刑事犯罪、无失学现象,“五老”在青少年“五教两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我乡“五老”还义务参与人居环境提升、政策法规宣传、民事纠纷调解等工作,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美好乡村建设之中,带头宣传发动,带头清杂清障,带头流转土地,带头改造房屋,带头筹资筹劳等,在美丽乡村、“三大革命”等建设中积极发挥着群众主体作用。
我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创新思维,扎实工作,选准着力点,找准结合点,推动全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