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路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大学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文章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新时代的背景出发,深刻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并结合高校育人的成功经验,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论述了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意义,并期望通过研究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新担当,帮助其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三有”新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文章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新时代的背景出发,深刻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并结合高校育人的成功经验,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论述了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意义,并期望通过研究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新担当,帮助其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三有”新青年,最终建成和谐校园文化、形成校园文明新风尚,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和要求。
关键词:素养;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伴随着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而当今世界,校园文化已然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是学校与社会展开互动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把握建设新时代校园文化的意义,并集中研究建设新时代校园文化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文的核心概念集中在新时代校园文化上。新时代的校园文化主要是指紧跟教育发展步伐,以教育发展新要求为出发点,在校园作为主要活动空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课外文化活动,并内蕴校园精神,以促进学生文化观念、思想特征、行为方式上的素养的一种新型群体文化。
(二)高校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多种文化也不断碰撞、冲击、交融,多元文化的时代格局正在形成。在各种文化思潮的洗礼之下,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也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大学校园是知识交融的海洋,是思想文化的发祥地,必然也会被这场多元文化浪潮涤荡冲刷。因此,校园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一些问题,如校园文化价值取向偏离、存在形式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缺乏交流融合等诸多问题。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误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认识误区主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地位主次颠倒。不可否认物质文化在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它可以说是一个学校精神文化的体现,是精神文化深刻发展的平台,但推动物质文化建设的初衷,在于推动精神文化发展。而许多高校往往只看表面而忽视了事情的本质。第二,对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定位不准确。许多高校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简单的开展一些文化娱乐活动,只要定期的开展一些诸如“科技月”“文化节”“艺术节”“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校园文化就建设好了。第三,校园文化建设效果的评价体系不全面。许多高校在衡量校园文化建设效果的指标体系设定上,仅仅把物质文化建设和娱乐活动开展的效果作为唯一指标,忽视了精神文化这一校园文化真正的核心和灵魂。2.弱化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这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思潮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传播到世界各地。而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培育的第一阵地,是各类文化产生、融汇、传播的重要场所,身在其中的学生必定会受到各类负面思潮的影响,比如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非理性主义、享乐主义等。大学校园从不缺乏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缺乏的是真正具有高品位、高质量的文化活动。不少校园文化活动还处在单纯反映大学生个人感受的低层次状态,并且有些高校存在文化氛围比较低俗,文化发展趋向功利性、实用性,文化品味商业化、低俗化,并最终导致教育功能的弱化。3.校园文化建设趋同校园文化应共性和个性并存。不同的发展历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定位使得每个大学都会有其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校更愿意去模仿名校文化而忽视了自身的特色,导致全国范围内的校园文化建设趋同化。文化建设的趋同性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办学定位趋同。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办学理念和传统、发展目标等因地制宜地体现办学特色。但现在许多高校只会盲目地攀比、模仿,在学校各类机构设置以及文化定位、职能服务等方面刻意模仿世界知名大学,忽略、抛弃了自己的传统和特色。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趋同。许多高校只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在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上千篇一律,不能与社会需求、本地环境、学校特色有效接轨。
二、建设新时代校园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营造优良的学风校风
校园文化无处不在,它体现在高校的历史传统、校训、校歌上,也蕴含在学风、教风、作风之中,更是存在于校园绿化、基础设施、文化景观等物质载体之上,并集中体现为高校师生思想道德素养、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校园文化对校园范围内广大师生甚至周边地区的信念理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营造优良的学风校风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水平
当今世界,全球性的多元文化的交流融汇导致校园文化内涵的建构问题吸引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校园文化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成为学校与社会沟通交往的重要链接。高校校园文化综合体现了一个学校地教风、学风和作风,加强其建设有利于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体系,它可以包括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乃至后勤服务人员、学生等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多层次多方位地培养大学生的校园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筑牢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效能。
三、新时代下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转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一方面,不能将物质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主次颠倒。校园各类独具风情的教学楼、办公大楼、雕塑等建筑虽然能美化校园环境,增强校园风情,但如果被过多地赋予象征意义就会阻碍真正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在正确目标的引领下展开:在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下,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就意味着,高校应当以培育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科学文化素养为最终目标,并站在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的高度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此外,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富有特色,一所校园文化内涵丰富的高校是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优秀的办学理念和清晰的办学定位的,这体现出校园文化的本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所在。
(二)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保障作用
高校的一整套系统完备的规章制度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依据,是校园内的一切学习、工作、生活正常开展的保障。高校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立足与学校自身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反映师生员工的心声,做到民主、广泛、合情、合理,同时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完善规章制度的内涵和范围。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公平、公正、公开,并以规章为准则,特别是领导应该发挥模范作用。
(三)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对于高校而言,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性和特色是最重要的。学校校园文化的精髓就在于保持学校的独特“风貌”和“个性”。就像国外许多世界著名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融传统性与现代化为一体,这些个性文化的存在使这些大学能够独树一帜,源源不断地吸引广大学子。值得注意的是,建设具有个性化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同时不应该抛弃学校的传统文化,要在创新的同时尊重传统文化,适宜地保留传统文化的印迹。一些体现出高校高雅艺术风格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标志性景观应该被及时地修缮、继承并充分地发挥作用。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清华大学的清华园等,都是一个学校的历史韵味、文化个性的彰显。
(四)推动形式创新,建设网络文化平台
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人被网络影响着,尤其是作为青年主体的大学生更是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媒介,以其开放性、虚拟性、互动性和浩瀚的信息海洋无时无刻不在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造成影响。随着大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发生了新变化,我们要善于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型网络平台,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实现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要加大对校园网站建设的力度,增加财政和人力投入,争取将网站建设成融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习平台,有针对性地建设一些理论网站和健康论坛,牢牢把握住主动权,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进行积极引导,积极发挥网络这一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新渠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的作用。此外,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加强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帮助学生抵御网络垃圾思想、垃圾文化的侵蚀,自觉维护网络秩序。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偏离育人为本这一基准,要立足于高校的历史传统和本地特色,并辅以网络文化平台的建设,创新文化宣传方式,最终落点于精神文化的建设,以迎接校园文化发展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陈泽.美国高校校园文化研究及其启示[D].吉林大学,2024.
[2]胡新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24.
[3]侯丽波.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4.
[4]宋志华.关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24.
[5]张星博.普通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4.
作者:范慕乔 赵晨曦 单位:黑龙江大学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下一篇:局机关干部下沉社区网格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