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最新10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有哪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最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最新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篇一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历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反之,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使国家和人民都饱受动荡之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总根源,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70多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放眼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导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甚至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肯定会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图谋从未停止、愈演愈烈。美国参众两院出台直接涉华法案、决议共37项,大多是这类议题。他们以“人权”之名行“霸权”之实,执意炮制涉港、涉台、涉藏、涉疆等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昭然若揭。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是要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国近14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1亿多,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的对象;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中,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64%,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地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必将迎来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把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篇二: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篇二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种精神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作为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我们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及时跟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习工作之中,切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坚定理想信念,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携手同行共筑中国梦。

篇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 篇三

当今世界,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多民族国家都面临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问题和任务。70年来,我国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迅猛,充分证明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自治的前提是统一,统一的基础是自治,这不仅强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能破坏国家的政治统一,而且突出了在确保国家法律和政令实施权威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的特殊问题。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团结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我国多民族的国情和民族分布特点以及我国“大一统”的历史渊源,选择在单一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才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各族人民的真正平等,让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事务,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向前发展。二是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区域因素是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载体,所有的民族自治地方都不是纯粹的、单一的某个民族的“聚居区”,或多或少都有汉族或者其他民族聚居。也就是说,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亦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区域,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二者的统筹结合、相辅相成,共同托起民族区域的自治。

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取得了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的巨大成就,不断昭示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性。同样,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凝神聚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所在。站在70周年这一历史里程碑旁,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要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篇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感悟 篇四

为教育引导全旗广大教育工作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1月10日,我旗教育系统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副旗长薄志慧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薄志慧指出,全旗教育系统要自觉强化理论武装,打牢思想基础,增强政治担当,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政治任务,坚定坚决践行“两个维护”。

薄志慧要求,要高度重视此次学习机会,推动全旗教育系统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坚决做好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工作,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开班仪式后,自治区宣讲团成员张希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为题做专题报告。此次培训为期3天,分批次覆盖全旗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工,通过集中封闭学、个人自主学、交流研讨学、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教育引导全旗广大教育工作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旗教育局党组成员、全旗中小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教育局机关、教研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全旗各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幼儿园全体教师参加开班仪式。

篇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篇五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历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反之,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使国家和人民都饱受动荡之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总根源,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_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放眼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导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甚至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肯定会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图谋从未停止、愈演愈烈。美国参众两院出台直接涉华法案、决议共37项,大多是这类议题。他们以“人权”之名行“霸权”之实,执意炮制涉港、涉台、涉藏、涉疆等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昭然若揭。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是要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国近14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1亿多,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的对象;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中,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64%,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地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必将迎来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把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篇六: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篇六

中华文化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各民族文化集大成,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党员教育,不断增强广西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不断传承弘扬广西各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发展八桂文化,创作更多的民族文化精品力作,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要进一步促进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认同,铸牢各民族共创、共享、共传中华文化意识,从中凝练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和归属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基础。

篇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篇七

团结就是力量,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还记得,上学以后,我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中国人”慢慢又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强大”。

从小,我就为我能生活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而自豪骄傲,因为我知道,这片土地,汇聚的56份热情;这片土地,汇聚的是56种希望;这片土地,汇聚的是56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我知道,我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各族儿女都团结一心,共同推动社会繁荣的发展大国。

人多又怎么样呢?我们中国是一个最团结的国家,十三亿人口,手牵着手,心连着心,与祖国共同迈向繁荣,人民强了,团结了,还怕国家不强,不团结吗?

有句话说得好“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自古以来,钓鱼山本来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一个小小的日本,想买我们的领土,不买就抢,全国与世界的人民,我相信,现在都看得清日本是一个怎样无耻、霸道的、小到用一百个日本,才低得中国的领土。

在这一点上,足够证明中国人民的团结,比团结,比人力我们样样赢你,小小的日本,你不要嚣张,最后的胜利是要靠民心所向的。

篇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八百字 篇八

五十六颗“石榴籽”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

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新时代,各民族也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共同走上伟大的复兴之路。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凝聚团结奋斗的基石。团结固则百业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对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指明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方向和目标,对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工作,事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汇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当前,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对于各族群众来讲,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民族团结奋斗梦、民族繁荣发展梦。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正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这更将会让我们复兴路上汇聚起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合则俱荣,分则俱损”,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实现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和带领下,各族人民必然将扎实奋斗、共襄伟业,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前行,因此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我们复兴路上的最坚实的保障。

篇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篇九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20__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历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反之,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使国家和人民都饱受动荡之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总根源,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70多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放眼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导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甚至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肯定会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图谋从未停止、愈演愈烈。20__年美国参众两院出台直接涉华法案、决议共37项,大多是这类议题。他们以“人权”之名行“霸权”之实,执意炮制涉港、涉台、涉藏、涉疆等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昭然若揭。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是要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铸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国近14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1亿多,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的对象;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中,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64%,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地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必将迎来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篇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篇十

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精髓,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既要深刻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更要强调共同性,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有利于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照自身也曾出现过一些思想偏差,如曾经在组织文化活动中过度强调民族元素、把草原文化等同于内蒙古文化等。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没有以是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政治标尺和根本标准,没有准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内认真整改,不断提高,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兼容并蓄、共生共荣的文化共同体,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能更好地提高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向心力。新时期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创新载体和方式,精心组织以弘扬民族团结进步,讴歌民族团结先进典型等为主要内容的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努力把文化文艺激发的精气神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像一盘散沙失去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党员干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主动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思想道德觉悟,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牧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农牧民群众形成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促进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不断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