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总结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X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七大战略”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根本遵循。为贯彻落实X的十九大精神,补齐乡村短板,助推转型升级,通过开展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构想。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现状及成效
xx县地处xx,全国商品粮、茶叶、生猪生产基地,全国重点油茶县,省烟叶生产基地县,全省农田水利综合改革试点县。全县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X万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扣“发展农业、提升农村、富裕农民”三农工作主题,致力农业增产、农村升级、农民增收目标任务,推动“三农”工作呈现三大转变。
一是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和“一村一社”、“一村一品”战略,以提高农业合作组织化程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xx个,种植面积30亩以上的大户xx户,新型家庭农场1000余家。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24家,打造洣江街道、严塘镇、腰潞镇、xx镇4个乡镇19个行政村30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龙华农牧、万樟园林、虎源生态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生猪、黄牛、“一叶三茶”等特色产业势头良好。
二是农村由散乱型向城镇化转变。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为抓手,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提质工程和“一五十百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解决xx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改造xx个自然村电网,25户以上自然村达到了通达的标准,4G信号、光网实现全覆盖。积极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启动项目103个,筹集建设资金达1.05亿元,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6个省级、19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镇卧龙村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三是农民由农耕型向多元化转变。举全县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XX年至20XX年底,贫困人口减少至xx户xx人,累计减贫xx户xx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至xx%,贫困村全部退出。大力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分别培育科技示范户xx户、新型职业农民xx人,切实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强力推进小额信用贷款、农村宅基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流转土地52.85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明显增多。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预计xx年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723元,同比增长10.2%。
二、存在问题与困难
1.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结构不优、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链建设延伸较短。比如,20XX年全县水稻总产33.17万吨,实现了连年粮食增产的大好形势,但优质米率远远满足不了新兴需求下的稻米多样化、高标准、高品质消费要求和加工需求。再比如,xx紫皮大蒜和xx黄牛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紫皮大蒜单位面积纯利只有山东大蒜的50%,黄牛养殖存栏量、出栏量分别仅有9.07万头和3.30万头,产量低、效益差降低了市场竞争力。还比如,“xx三宝”是极具特色的农业产品,但目前只有“xx馥蒜”“豆腐乳”“火焙鱼”等几种样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2.乡村治理亟待加强。一是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我县劳动人口30余万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达11万余人,留守在农村居住和生活的基本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号称“386199部队”,这些人员不仅无法承担起农业生产的重任,更使乡村治理主体乏力,不能承担起乡村治理的重任。二是村民自治局部弱化。村委会过度依赖乡镇政府,没有充分发挥自治作用,村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现象普遍,个别村组干部作风不实、以权谋私,“雁过拔毛”式腐败时有发生,导致农民与基层干部之间的矛盾加剧。三是不良社会风气抬头。乡村中存在赌博、迷信、仇“官”仇“富”仇“社会”、人情世故冷淡、不孝等不良社会风气,不稳定因素增多。
3.环境整治任重道远。近年来,全县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农业生产、家禽养殖、生活垃圾等问题依然突出。调研发现,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已经严重影响我县耕地和水环境质量,20XX年,我县对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总预算资金达8399万元,涉及全县17个乡镇(街道),共xx亩。畜禽养殖污染日益严重,我县每年的畜禽养殖投诉占环保投诉的近三分之一。此外,农村百姓环境卫生意识淡薄,“乱扔乱丢,脏了扫扫”的习惯根深蒂固,农村建设杂乱无章,破败空心房还普遍存在,极大影响村容美观。
4.基础设施仍需完善。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生活性基础设施两个方面。据统计,xx县近三年累计投入xx亿元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大、涉及面广多,加之许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等原因,在洪涝设备、水利灌溉、田间道路、农业机械设备等方面依然比较薄弱。在生活方面,农村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建严重滞后于城区,乡村卫生室医疗条件比较差,配套设施不全,启用率比较低。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等现象。比如,我县村组公路基本实现通达,但由于建设标准较低,缺乏道路管理和养护,存在“返砂”现象。
5.农民增收愿望迫切。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但是与城市居民收入相比,农民增收的任务还很艰巨。全县目前还有部分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这些人口大多生活在农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4%,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2.55:1,不平衡问题逐步显现。究其原因,一是观念落后。对国家、省市新出台的有利政策认识不足,比如农村土地流转,部分农民怕土地流转会失去承包经营权,对此心存顾虑。二是要素制约。缺钱、缺技术等问题比较普遍。三是信息不畅。缺乏招工求职信息,存在“想出去打工,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三、有关对策与建议
1.深化农村改革,让乡村“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X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落实这一要求,必须扎实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夯实“三权”分置改革基础;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不断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盘活农村集体财产,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持续不断在土地、资产上做文章,让农村的资产资源由“呆资产”变成“活资本”,以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2.大力发展产业,让乡村“旺”起来。经济发展靠产业,没有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就相当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巩固发展粮食生产,抓好“一叶三茶”、“xx三宝”、生猪、黄牛等特色农业,通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全面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广“xx+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共营制”等经营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延伸产业链,不断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产业、创意文化产业、农村电子商务、农村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乡村田园产业综合体。
3.抓好生态建设,让乡村“美”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加快乡村土地综合整治和空间重塑,推进“空心村”改造,加强传统民居、老旧院落改造提升;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把“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大力发展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乡村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的可持续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和合理布局,把农村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区域。
4.健全治理体系,让乡村“稳”起来。“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社会治理体系中,乡村是最基本的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充分发挥基层X组织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下大力气抓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村民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充分发挥新乡贤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把基层X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发展农村协商民主,强化X务、村务公开;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持续开展普法教育,促进乡村长治久安与文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