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弘扬坚持以人为本学习个人心得体会汇总【一】
XX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才能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的全局。
一、以人为本的三个理论基础
(一)人的存在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1)人作为人这个种群而存在,即人类;(2)人作为群体意义上的社会而存在,即人民群众;(3)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体而存在,即个人。
(二)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来评判历史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由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自由个性的发展历史,这样的社会历史就是不断解放人的历史,也是不断表现对人终极关怀的历史。
(三)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二、以人为本的三层基本涵义
(一)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肯定。
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没有人就没有发展,没有人就没有进步,发展的过程只能依靠人,发展的目的只能为了人。人创造了知识、人创造了科技、人创造了历史,归根结底,是人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
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为了人和塑造人。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尊重人的个性、权利、需要、独立人格和能力差异,尊重人性发展的要求,尊重弱势和需要帮助的群体。解放人,就是不断冲破一切束缚人的潜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人从对物欲的追求、对意识形态的执着中解放出来,以追求人生幸福为目的,充分发挥人的体能、机能。为了人,就是一切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能为“人”所享受,明确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社会的主体。塑造人,就是说要在道德与法制的框架内,把人塑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主体。
(三)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
我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既要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也要运用合乎人性发展的方法论,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内心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确立起终极关怀,要关注人的普遍性(共性)和特异性(个性),要树立起人的权利并承担起相应的义务。
三、以人为本的三种解读
(一)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着由相对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的曲折过程。
在原始社会,人类过着野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群居生活,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几乎等同于零,人类对自然界与自然现象的认识还相当的模糊,人类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孩子、奴仆,人与自然相对“和谐共处”,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到农业文明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不断发展,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整体上却依然保持和谐,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与自然对人类惩罚间或有发生,如丝绸之路上楼兰古国的消逝就是楼兰人破坏环境而遭受自然惩罚的恶果。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人类对于自然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利用”变为“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伴随着能源的日渐减少,各类污染物却大量增加,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全球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全球气候变暖、河流污染、淡水资源短缺、耕地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发展到了一个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生存、发展的时候,这就是生态文明。要想构建这个文明,就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坚持以人类利益为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二)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为人民服务,目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受益者。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群众,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群众,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做到群众利益大于天,不与民争利。努力做好以下“四个建设”:
1、在经济建设上,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扩大就业范围与力度,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投入,加紧建设中西部地区,扶持东北地区,转型东部沿海地区,加强对国内中小企业、高新科技企业、高环保企业的扶持,落实农村土地政策,始终关注、关心“三农”问题,减少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降低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控制物价稳定,维持社会安定,整体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2、在政治建设上,要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加大对执政党的监督、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严厉惩处那些侵犯人民群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组织与个人、惩处那些置群众利益而不顾玩忽职守、贪污腐化的政府人员,全方位、多层面深化执政为民、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3、在文化建设上,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立足科技文化成果为民所享,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群众们的精神力量。
4、在社会建设上,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快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各方面的机制,以期建设全体人民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具体的“人”的利益为本,尊重人权,目的就是实现个人的当下幸福。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因而既有自然需要,又有社会需要。作为一个具体的独立个体而言,首先是一个生命体。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苍白无力的、没有价值的,所以说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借口而换取其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所倡导的革命主义牺牲精神,是在当时革命战争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历史发展与中国实际所决定的,是中国革命发展所必然的选择,是作为中国人在民族矛盾、反抗侵略、阶级对立中追求民族独立(民族)、国家主权(民权)、人民幸福(民生)而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是个人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奋斗的表现。当社会趋于日渐稳定、和平、繁荣的时候,为了延续生命、为了追求人生幸福,人第一位的就是吃、喝、住、穿,因此必须满足的人的自然需要,主要体现在个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方面,就是要珍惜、爱护、保障个人的生命,保护人身安全,强调个人的生命权、健康权、休息权、劳动权、报酬权,满足个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促进个人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总是在积极、自主、创造性地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人的社会需要不仅包括政治的需要,还包括感情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认同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等。所以,以人为本就是要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尊重个人的民主权利、政治权利,尊重个人的自由,维护个人的尊严,关心个人的感情需要,满足个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关注个人的价值、权益,关注个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个人的当下幸福。
总之,真正、切实、准确理解以人为本是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运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精编弘扬坚持以人为本学习个人心得体会汇总【二】
经过一个月的间断性的培训,学习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之后的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1、要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就是要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心理学家认为,所有人的行为都是打算达到一定的目的和目标。这个一定的目的成目标作为导向行为又总是围绕着满足需求的欲望进行的,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而其中最基本的需求是物质需求。
2、要着力培育员工的献身精神和忠诚度,在市场为导向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管理者不仅要知道用人,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样才能使人为你所用。这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去研究和探讨企业员工的思想和心理因素,更好的和员工沟通,使各位员工尽职尽责的为企业服务。
3、要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作用。
其一,要进行有效的利益激励。
其二,要注重感染性的情感激励,现代科学管理认为开发人的潜能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感情投资”强调管理必须尊重人的本性,要有“人情味”。
其三,企业应遵循市场竞争法则实行淘汰制,任何事物都有正负两面,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正面激励的同时也需适当的负面约束。
精编弘扬坚持以人为本学习个人心得体会汇总【三】
推进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4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记“初心和使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标准,把深度贫困村作为主战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扶贫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特别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始终牢记和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依靠广大人民的磅礴力量,共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涿鹿县、万全、崇礼和宣化区率先摘帽脱贫,341个村出列,9.05万人实现脱贫。但是,全市仍有张北、康保、沽源、尚义、阳原5个深度贫困县,99个深度贫困行政村。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处在贫困边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还面临一些短板制约。2024年,还有“8+1”个县区面临脱贫摘帽的硬任务。为此,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必须认清形势,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继续坚持目标标准不动摇,突出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多措并举防止返贫和出现新的贫困,确保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三、实施精准扶贫,动态管理
一是切实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在全面深入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全力找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病灶、病根儿,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以最精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实施精准扶贫。二是做好动态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及时做好数据对比,完善资料。进一步核实贫困户家庭拥有城镇住房、车辆、经营实体、财政供养人口等情况,做到该出的一个不留、该进的一个不少。特别是对贫困户档案资料不全、数据逻辑错误、信息录入错误多、贫困户资料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请乡扶贫办督促各驻村工作队及早检查、及早整改、及早做好数据录入,绝不能到脱贫验收时搞突击入户、突击填表。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真心”、“真情”扶真贫
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用“真心”、“真情”扶真贫,真扶贫。作为一名扶贫干部,一定要将民情冷暖挂在心头,将民众关心的问题落到实处,做到心中有民,执政为民,处处心系于民,善做密切联系群众的“贴心人”,主动深入群众之中开展精神扶贫,通过交心谈心,讲政策明道理,帮助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长久耐心的教育引导,逐步改变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提升自主脱贫和自我发展能力。
“动真感情”是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内在动力,唯有对贫困群众怀着深厚感情,深入群众之中,坚持群众路线,把贫困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家人一样真情对待,真心实意去帮助他们、扶持他们、带领他们,用激情和热情去影响他们向贫困“宣战”,方能更好地感化激发他们积极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
五、扎实推进“双基”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深度贫困村“双基”提升工程作为推进深度贫困县脱贫摘帽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抓手,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在去年部分工程建设完工的基础上,继续发力,扎实推进涉及水利、交通、电力、通信、住房、改灶、改厕、农村面貌改造,以及农村教育、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和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等11个方面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为全面打好打赢全市脱贫攻坚这场硬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编弘扬坚持以人为本学习个人心得体会汇总【四】
近些年城镇化热潮中的种.种不良倾向已不可忽视,农民被城镇化的窘境、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规划随意更改、城镇服务功能欠缺、大拆大建、房地产绑架城镇化、古建筑和历史街区被毁严重等问题,学_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以人为本。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中无人”的城镇化是本末倒置,也是不可持续的。
快速城镇化过多的注重GDP的增长,简单地将城镇化定位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大规模的城镇化相当于投资大跃进,在城镇化的大旗掩护下,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将会更加有恃无恐;被城镇化的“农转非”居民虽然“上了楼”,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提高。政府和开发商在城镇化进程中都收获颇丰,但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实惠,甚至利益受损。被城镇化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又无一技之长,生活没有保证,日子过得很苦,比征地之前的生活水平降低太多,长远生计更没有保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迅速加快,失地农民这一群体迅速膨胀,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虽然现在年过60岁的农民每月能领到几十元的养老金,但由于数额所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问题;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被弃置的“半拉子”工程,不仅工程没有修好,反而浪费大量资金。
_届三中全会《__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作为深化改革重点目标之一。城镇化建设是使农村向城市发展,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解放劳动生产力,让农村百姓过上城镇似的生活。然而近些年来的城镇化似乎已经遗忘了城镇化的最初目的,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部门多方努力。
首先,城镇化的正确定位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有心有所属、心安定下来,让老百姓过得踏实、过得安心,城镇化才能稳步推进。这就需要加速推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收入分配体制、养老统筹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真正解决进城农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要将城镇化与政府职能转变紧密相连。变政府主导型城镇化为政府引导型城镇化,拒绝人为提高城镇化速度,既要尊重人也要尊重GDP。要规划先行,既前瞻又可行,首先考虑百姓民生、集约土地利用和环境。依法有序分步进行,坚决杜绝强拆、逼拆。根除政绩工程,设立监督机制,确保公正公平;最后,城镇化建设需要及时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莫让失地农民失掉未来。政府切不可只注重拆迁时执行了政策,农民得到了一定补偿就完事了。关键是要为失地农民着想,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要帮助身无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找好未来发展之路。政府可以组织培训,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培训实现再就业。以创业促就业,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公共福利的城乡共享,城镇化的主旨是以人为本。政府应当拿出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让进城农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城镇化才能稳步推进.
精编弘扬坚持以人为本学习个人心得体会汇总【五】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以人为本,可以诠释为“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但前者的涵盖面更广。以人为本的提法,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没有任何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内涵十分丰富,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我感到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不能把其中的以人为本单独抽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命题到处套用,导致这一概念在使用上的泛化。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所取得的重要认识成果,是发展观上的重大突破。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是因为我们所讲的发展,其外在形式虽往往表现为物质的、经济的方面,但它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这个目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忘记了就会迷失方向,就会使发展偏离正确的道路。一段时间内,一些人把GDP的增长当作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片面认识,在实践中带来了危害。当然,GDP指标还是应当重视的,只不过不能把它当作指标、标准。如果说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那么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只有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不偏离健康的轨道。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的含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含义没有实质上的不同,两者都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可以诠释为“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没有必要把以人为本改为“以民为本”。那么,为什么不提“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而是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呢?因为后者的涵盖面更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涵盖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外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在今天谈发展,不能不考虑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平衡,这不但涉及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能否持续发展,而且关系所有人能否生存。这样的内涵比“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为广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当然也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有其特定含义,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没有任何关系。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源远流长,一直到今天影响仍然很大,并且产生了不少分支和变种。这一思潮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人说成是超越历史、超越阶级、超越各种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在本质上是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的。因此,决不能认为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有什么渊源关系。当然,也不要一看到以人为本的提法,就敏感地认为这种提法和人本主义思潮没有划清界限。
精编弘扬坚持以人为本学习个人心得体会汇总【六】
凝心聚力的强国梦想,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凝聚改革共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只有植根于人民、生长于社会,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和深刻认同,才可能将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13亿国民熔铸成一个稳固的价值共同体,把价值导向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形成崇德向善的价值风尚。
社会转型期的多元多样多变,为我们这个古老国家和民族注入了空前活力,也在精神价值层面给人以巨大冲击。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有激动、有振奋,有实现精彩人生的无尽热情,也有困惑、有怅惘,有难以言说的精神迷思。什么样的中国,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伟大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怎样的人生,才有内心的安宁和恒久的幸福?契合人们心灵深处对精神信仰的渴求,我们就能以寄寓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待、诉说共同愿望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广泛的社会共鸣。把握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我们就找到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
找准情感的共鸣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亲和力。一辈子追求信仰的将军夫人龚全珍为什么感人至深?刹那间抉择生死的最美教师张丽莉为什么粉丝无数?因为她们的选择,击中了人们心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价值观的认同不仅体现在理性认知,也反映在情感认同上,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找寻思想道德情感的交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入浅出、情理交融,核心价值观就会在这样的引导中成为心灵的罗盘、情感的寄托。
切中利益的关注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吸引力。如果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怎么理解富强文明?如果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门,老百姓又从何感受平等公正?夯实“三个倡导”的社会基础,必须关切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只有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形成有利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法治环境和体制机制,才能进一步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和感召力。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是主体。在坚持以人为本中提升价值认同,以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就有了最深厚、最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就一定能描绘出这个时代最美丽的心灵图景。
精编弘扬坚持以人为本学习个人心得体会汇总【七】
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之后,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关注。这是一种历史进步。但在理论界和社会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一些需要澄清的认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有人认为,提出以人为本,是由于过去过分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出现不少问题,现在应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有人说,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提出以人为本有点为时过早;有人指出,以人为本具有人本主义的嫌疑;有人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的同义语,最好用以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有人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一切为了人,而不能再把人当作手段;有人主张,以人为本就是关注弱势群体。这些看法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简单化的倾向,需要进一步弄清。
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
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以人为本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而不是否定,是为了更好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基础和手段,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经济越发展,物质条件越充分,就越能实现以人为本。在当今时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越来越成为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因而,以人为本也是实现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需要确立的一种理念。马克思指出:“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是社会个人的发展,” “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发达的生产力。”提出以人为本,就意味着要通过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注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方式,通过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或者应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代替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为特征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人越是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同时,我们不能以经济条件落后为借口来弱化以人为本,认为提出以人为本有点为时过早。因为以人为本又是一种精神、一种作风、一种态度、一种要求,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亲民作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关系
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有根本的区别:一是对人的不同理解。人本主义主要从人和动物相区别的类的意义上来理解人,更多看到的是人的类存在和类价值,相对多的是强调人的共同性、普遍性而忽视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而以人为本是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同社会群体的人的之间的区别、个人和个人的区别三种意义上来理解人,既看到人的类存在和类价值,也看到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价值,还看到人的个性存在和个性价值,尤其是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或社会的人,特别强调并关注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二是理论基础不同。人本主义以唯心史观为理论基础,以人为本则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原则在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具体要求和实现形态,是唯物史观的一种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关系
在党的执政活动过程中,在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在当代中国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本质上就是以民为本。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但也不能把以人为本仅仅理解为就是以民为本,或用以民为本代替以人为本。提出以人为本,具有与以民为本不同的特殊内涵:第一,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仅包括人民,而且还包括人民以外的如下一些意义上的人:类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个人。“人”比“人民”的外延更宽泛,更具有包容性。第二,以人为本包含着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它意味着对任何个人的合法权利都应给予合理的尊重;也意味着对人的活动所面临的对象,都应注入人性化的理念。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的内涵更丰富。第三,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合理要求的不尊重人的现象进行反思和超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具有超越精神。第四,以人为本,要求关注人们之间作为人的共同性和个性的差异性,要求统筹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整合不同社会阶层的合理要求,要求实现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的共同发展。因而,以人为本比以民为本更能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一切积极力量。在这里,以人为本主要就是以人民为本,因此,任何个人不能借口以人为本来谋取个人私利;同时也不能借以民为本来否定个人的价值。
为了人和依靠人的关系
以人为本,既强调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同时又不否认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手段,历史就是依靠人并且为了人的人类创造活动过程。因此,以人为本就是既要使我们的发展为了人,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又要使我们的发展依靠人,使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首先创造社会发展成果,强调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通过发挥其能力而为社会多做贡献。由此,我们既要反对见物不见人,也要反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关系
这里的强势群体,主要指靠能力、业绩而在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精英群体。以人为本蕴涵着社会公正原则,它既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基本需求和独立人格的尊重,因而,它要求公正合理地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和贫富分化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努力降低弱势群体发展的脆弱性,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机会;以人为本,又要求尊重强势群体的独创个性、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如果因关注弱势群体而否定强势群体的能力和业绩进而搞平均主义,如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和尊重,如果社会不能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那么,以人为本就是片面的。
精编弘扬坚持以人为本学习个人心得体会汇总【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重要思想也是《建议》贯穿全篇的核心理念之一。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指导原则,才能学深悟透全会精神和《建议》的重要论述、重要举措,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唯物史观的鲜明体现
毛泽东同志说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回答了“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这一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彰显了党热爱人民、服务人民,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和感情。
发展以什么为中心,或者围绕什么中心来发展,涉及的是发展的性质和本质问题,体现的是对待发展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这是发展思想的核心问题,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决定发展思路、发展决策、发展战略、发展着力点的总开关。只要有经济社会的发展,只要有发展理论、发展思想、发展理念,都会有一个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都会涉及到以什么为中心这一发展的性质和本质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建议》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原则来着重阐述的原因所在。正是从这个指导原则出发,《建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强调并通篇贯穿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条主线。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所遵循的根本原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催生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是引领和推动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核心。离开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就会失去或者偏离发展方向,就会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决策中出问题、走弯路。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建议》提出的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体现了我们党90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唯物史观。众所周知,唯物史观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石,是我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世界观方法论。唯物史观把唯心史观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确立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历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空前焕发、极大增强,人民主体地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更加显现、更加重要。《建议》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正是源于并牢牢立足于唯物史观这一理论基石,鲜明体现了我们党所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追求美好生活的客观现实和美好愿望。
由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指导原则,也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是党的立党之本,党的本质特征、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无论在什么时候,也不论环境条件、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永远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一根本原则是始终不变的。可以说,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围绕实现人民利益而展开的,因此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也是始终不渝、坚定不移的。
党的90多年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奋斗历史充分说明了这点。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也同样如此。我们干革命、抓建设、搞改革,尽管任务不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工作导向也自然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中心,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须臾不可偏离。显而易见,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无可置疑、不可动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前后制定和实施了十二个五年计划和规划,具体的计划和规划因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差异,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贯穿其中的主线。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这样的历史进程和巨大的发展成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造福人民的价值理念,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优越性,也正是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有力践行。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发展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之基、制胜法宝。在“十三五”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攻坚克难,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实现党的执政理念与发展规律新认识的高度统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同志在《建议》说明中指出:“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并把它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指导原则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既表明我们党坚定不移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为民的价值理念,同时又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实现了党的执政理念与发展规律新认识的高度统一。
发展思想、发展理念是历史的、具体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发展实际、特征、矛盾和问题也都不尽相同。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立足发展实际、发展特征、发展问题,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思想、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党的发展思想、发展理念随着发展实践的深化,不断发展变化、不断深化提升,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指导原则则是始终不变的。这是贯穿不同发展阶段、发展时期的一条鲜明主线。它涉及的是党的性质宗旨、党的执政为民理念、我国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是不能变、也不会变的。这种“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党的发展思想、发展理念上的继承与创新,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任务、要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我国经济正处在“三期叠加”的坐标方位上,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任务艰巨繁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7800美元左右,处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必然面对经济体制、发展模式、增长动力、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等一系列的转型升级问题。其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消除贫困任务艰巨,人口老龄化加快,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消极腐败现象多发等。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既是发展的难题和瓶颈,也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受到老百姓和全社会的极大关注,集聚着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所需。
正是从这样的实际出发,《建议》就“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规划谋篇布局,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这既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需要,同时也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突出了人民群众关心的国计民生等热点、难点问题。例如,《建议》明确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把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这些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方面作为工作重点。既有宏观上保障基本民生,提高百姓福祉的指导意见,又有如“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等具体的实招、硬招。因此,坚持、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就是坚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指导原则。“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建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和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