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生观中国机长优秀观后感心得合集【一】
《中国机长》观后感 ——五一班 马浩森今天晚上,我们全家去看了我期盼已久的一部电影——《中国机长》,观看整个影片的过程,我的心好似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终于,电影开始了,首先机长他们进行了飞行前的准备工作;乘务员及乘务长也做了详细的检查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后,飞机起飞了,机长冷静的驾驶,飞机慢慢升高,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条不紊。
突然,飞机产生了轻微的颠簸,乘务长随即告诉乘客,飞机正在穿过七六层,不要惊慌,三个机长不慌不忙的平稳渡过了这次小风波。突然,飞机前面的挡风玻璃出现了小裂纹,紧接着裂纹更大,后来只听啪的一声,整个玻璃都碎掉了,副机长一下子被吸出窗外,幸好有安全带才没有被甩出来,但是上半身危险的飘在窗外,头磕破了,脸划伤了,一只眼睛也肿了,机长一只手拉着副机长,一只手操控着飞机,飞机开始剧烈的颠簸,当时我害怕极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害怕有不好的事发生。这时,专业的乘务长仍用平静的语调对大家说:“请大家相信我们,我们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好不容易把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影片中最让我激动得是,在飞机冲过厚厚的云层时,机长凭借着他那精湛的技艺,杀出重围,保住了飞机上一百一十九位乘客的性命。
就这样,一部精彩的电影结束了。这部电影也告诉了我遇事不要慌,沉着冷静的去想问题的答案,就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
2024年小学生观中国机长优秀观后感心得合集【二】
观看完献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电影《中国机长》,《中国机长》拍得十分精彩。张涵予、欧豪、杜江在驾驶舱临危不惧,乘务组袁泉、张天爱、李沁、雅玫、杨祺如、高戈各司其职,安抚全体乘客,而西部战区空军、中国民航西南空管局、成都双流机场各单位均众志成城,为3U8633航班的成功备降通力协作。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现实中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通过“英雄机组”先进事迹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一名基层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日积月累学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航班机组人员时强调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5·14’事件成功处置绝非偶然。”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深刻印象。在当今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都有许多新科技新事物新理论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各个行业的干部群众不断加强学习,及时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只有在工作中多流汗,这样才能赶超时代步伐,及时应对新事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使我们的工作事业取得成功。
真抓实干谋幸福。现阶段正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2024年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各级干部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脱贫工作者,我们会牢记总书记和各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原则,一切工作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谋出路、找项目;同人民群众一起生活、一起劳动,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到党的温暖关怀,早日过上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生活富裕的幸福生活。
2024年小学生观中国机长优秀观后感心得合集【三】
《中国机长》是献礼祖国七十华诞的一部航空作品,根据20xx年5月14日真实发生的事件改编,在飞机破损、机舱释压、遭遇强气流、偏离航线等各种情况交织在一起时,机长、副机长以及全体机组人员的脸上从头至尾没有出现一丝的慌张,即使眼睛里含着泪水,却依然用镇定的声音对惊慌的乘客说:请相信我们,因为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
“请相信我们,请配合我们,请大家支持我们,我们的机长一定会带我们回家!”
每一个生命都弥足珍贵,当死亡近在咫尺之时,人类最初的本性便显露无疑,乘客们哭喊、咒骂,歇斯底里的情绪充斥着整个机舱,甚至有人解开安全带,吵闹着要下去……但更多的人是在倾诉对亲人的爱意,那个一个人去拉萨溜达的小姑娘后来勇敢的为人们鼓劲,那个不敢表白聋哑女孩的小伙子在飞机冲进云团最后一瞬喊出真心,那个欺骗老婆自己是大厨师的大汉跟妻子道歉,那个自己都呼吸困难的乘务员紧紧的拥抱小孩,温柔的告诉他:别怕!
别怕,这是一群日复一日接受专业训练的人儿,他们有能力带你们回家;别怕,就近的机场、军方的训练场都已清空、静默,只待你们降落;别怕,救援队、医护队、武警紧急出动,已在跑道边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第一时间冲向前;别怕,我们的亲人虔诚的朝拜,默默的祈祷,认真的等待,积极聚拢各方资源,只为知道你们好不好;别怕,我们的国家——中国,世界上唯一的最厉害的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会带你回家!
带你安全回家,是对生命的最高的敬畏,是对职责最深刻的阐释,是对规章最严格的遵守,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的每一份工作,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规章界限,以往只是模糊的有个大致概念,如今,才真正明白,将职责和规章刻在心里,才能身心一致做到敬畏生命!
2024年小学生观中国机长优秀观后感心得合集【四】
这应该是中国民航史上乃至世界民航史上的一大奇迹,高高原,右侧挡风碎裂脱落,FO飞出窗外,据我有限的知识,航空史上最接近的一次事故是1990年英航的5390航班由于维护人员安装风挡玻璃时使用不合规的螺栓造成挡风玻璃整块脱落,机长被吸出窗外贴在飞机上直到降落,全员生还,当时被称为奇迹;另外一次类似事件,则是1988年Aloha航空243航班,整个前部机身顶部脱落,变成敞篷飞机安全落地,除了乘务长被吸出飞机丧生以外,其他乘客轻重伤。而3U8633在2024年这次风挡碎裂,相比英航情况更加恶劣,除了同样是风挡碎裂,更重要的是,事故发生在四川小金县上空,属于青藏高原边缘高原高山地带,当地海拔平均都是3000米以上,更不要说还有无数高山。按照客舱释压标准程序,机组应该紧急下降至3000米左右高度,以确保氧气供应和温度不至于过低,但受地形影响,又不能快速下降到3000米。考虑到飞机故障高度在9700米,温度应该在-40度左右,至于风力,你开个800km时速的敞篷跑车就能体会到。并且自动驾驶全毁,飞机仪表显示除了PFD和ND以外全部短路失灵,这架A319是处于全手工目视飞行状态,并且巨大的风噪导致机组根本很难沟通。要从那一堆群山中寻找到正确的方向,要求对航线异常熟悉,并且高度冷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在最后落地环节,由于飞机航油消耗不大,飞机必然是超重落地,这对于机长的驾驶技能也是巨大考验,考虑到落地以后反推还失效,无法及时制动,所以这次8633没有人员损失安全落地,实在是奇迹中的奇迹。并且从故障发生到落地一共34分钟,通常客机的供氧系统也就能为乘客提供20分钟左右氧气,幸好飞高高原航线的A319大概有60分钟左右的供氧时间,也是不幸中的万幸。所以你看,机长在超低温、800km风速(最高等级台风也不超过300km)、全目视手动操作、高原、仪表短路、飞机故障、带油超重降落……所有这些因素合在一起的情况下,全机降落,这不是奇迹,什么是奇迹?
这样好的料,用来烧个菜,应该是精彩纷呈的,然鹅,在第一时间兴致勃勃去电影院贡献完银子以后,我觉得被侮辱了……
首先,《无间道》你好,这到底是部什么电影?或者说,这个电影的主题到底要表达啥?看前面半小时以为是时尚小鲜肉言情剧,中间好不容易正经了一下,又跑出脑洞超大的穿越云区,还有更夸张的下高度掠过山峰,进入了抗日神剧的套路;等到落地,除了煽情还是煽情,然后……没有然后了。
所以看下来,从头到尾不知道导演要表达什么。你可以选择把这部电影拍成一个纯粹的灾难片、英雄片,反映事实,突出各方面通力协作,这是最传统的电影套路,不需要太高的技巧,既有娱乐性,又振奋人心,好莱坞传统主旋律,多好用啊。而且料这么足的情况下,足以拍得惊心动魄。这其中空管,塔台,空军等等各方如何协作和通讯,地面人员如何准备配合,都是戏。更不用说飞机上那34分钟,让观众明白这件事情有多难,而不是靠低端的煽情和一堆零碎而多余的无关吃瓜群众镜头来让大家出戏。作为普通观众,观影结束大概不觉得机长多厉害,只觉得机长,运气真棒。而且如果导演野心大,还可以拍得更高杆一点,看看Sully,全剧中心线是事故调查和责任判定,第二线是内心戏。就算咱照猫画虎,也是可以端出一盘不错的菜吧。
然鹅,刘导以为自己还是在耍帅耍酷拍《无间道》,飞机居然可以提前下高度到山里,注意哦,是在云区里面,啥都看不到的情况下,这不是脑残是什么。如果刘机长这么脑残,这一飞机人估计死十遍都够啊。最后还来个“卷起千堆雪”,立即让我想起80年代港台电影发哥杀完人吹吹枪口青烟的感觉。这是民航客机,事关生死,不是用来耍帅的。更不用说编剧加入的那段穿越云区的蹩脚得不能再蹩脚的桥段。事实上那天航路天气非常好,不管是能见度还是风力,对于飞行都是极度有利。如果真的像电影演的那样,穿越雷雨云,估计十个刘机长都不够挂的。更离谱的是,雷雨云中遇到大雨,没有风挡玻璃的飞机就这样华丽丽穿过去了,穿过去了,过去了,去了,了……编剧大人,应该把你的大脑袋放在800km时速的雨里面去打一打,看看它会不会进水。估计进不去,因为里头都是水。更厉害的是,穿过去以后,机舱里面都是干的,干得像北京的冬天。
至于电影中的更多细节,难以一一吐槽,随便捡两个说说。风挡破裂之后,800km时速,人的脸是必然吹变形到你妈都认不出来的,但是主角光环护体,个个脸都很俊俏;同样这么高风速下,人的任何逆风动作都会非常困难,但是主角们在驾驶舱内行动自如,丝毫不吃力;落地之后,机长的白衬衫就像熨烫过一样,笔直笔直的,真是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最不能忍的是,机长居然在9700米高度不戴氧气面罩潇洒地开了很长时间飞机。建议导演编剧都去补补中学物理,学习一下人在9700米海拔没有氧气大概多长时间会昏迷,多长时间会挂掉,我真的觉得你们在侮辱刘机长和观众的智商。全剧唯一的亮点是袁泉,演技始终在线,女神虽然老了,但演绎的乘务长无论从专业度还是气质上都无可挑剔。
吐槽已经无力,我还是去X Plane里面再飞一次重庆-拉萨航线吧,用川航涂装,压压惊。对了,还有那一堆和情节完全无关的玩模拟飞行的,你们又是什么玩意,跟情节有啥关系,还是跟导演有关系吧。
2024年小学生观中国机长优秀观后感心得合集【五】
什么是英雄?也许很多人都会想到电影里那些拥有超能力的英雄。其实,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中国机长》中的刘传建就是其中一位。
20xx年5月14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一如既往飞向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中,驾驶舱右侧的挡风玻璃忽然破裂。能击穿耳膜的狂风迎面而来,气温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类根本无法生存,况且,机长和副驾驶员穿着单薄。“冷风如利刃,凛凛狂风折”,在这种危机下,机长从容不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将119位乘客送回重庆!即使会有生命危险!
这就是英雄,他虽不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也不是“林暗草惊冈,将军夜引弓”的英雄。他是“狂风利刃艰难险,定护生命备周全”的英雄!他在随时会被冻死,耳膜贯穿的情况下,成功创造了一个“起死回生”的奇迹!他热爱生命,永不言弃;他在多人的生命与自己的生还中,选择了群众!这就是英雄,历史的书上印有他辉煌的一个盖章。
“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对付万分之一的隐患”。111分钟的电影,119条鲜活的生命,是中国民航对生命的敬畏和执着。这就是中国机长,这就是中国坚守!
2024年小学生观中国机长优秀观后感心得合集【六】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电影《中国机长》,我感觉这部电影超级的.棒,《中国机长》这部根据2024年5月14日四川航空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飞行事故的事件改编的影片,讲述的正是新时代中国英雄的故事。川航3U8633在重庆飞往拉萨途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
千钧一发之际,机组人员合理的操作,使飞机紧急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机上人员除几位轻伤外均平安落地。驾驶飞机成功迫降的机长刘传健运用自己娴熟的飞行技术赢得一片赞誉,川航8633创造了万米高空的‘幸存奇迹’。通过此次川航事件,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到:
1、我要好好学习才能像机长刘传建一样懂得更多的知识。
2、我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不容易受伤。
3、我要乐于助人,在别人遇到危险的时候我能去帮助别人。
4、我要提高写作业的速度,不能因为我的掉队而影响到其他的同学。
5、我要做一个活泼开朗的新一代少先队员,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成为一名优秀的像刘传建机长一样的英雄。
2024年小学生观中国机长优秀观后感心得合集【七】
《中国机长》作为中国首部大制作的空中灾难救援电影,我们都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2024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
2024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前往拉萨,当飞机来到9800米高度巡航时,机组发现飞机右侧内挡玻璃出现裂纹,立即申请下降高度并返航。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机组成员驾驶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有乘客平安。
通过这件事情,作为航空人我觉得要从以下方面完善自我:
精湛的技术:相信每个人都惊讶,刘传建机长凭借手动飞行安全着陆,没有了自动驾驶,自动油门,手动飞行要求飞行员对飞机的性能非常熟悉,还有横滚,俯仰,油门的掌握,绕飞天气,颠簸,风切变不可预知的处变能力等等,就这一项,就够学一辈子。
心理素质:飞行这个职业,是锻炼心理素质的,只有冷静下来,才能不错不漏不忘的把飞行程序完成,但光靠飞行锻炼心理素质,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压力和困难作斗争,建立自己坚韧的品质,临危不乱的果敢,只有这样才能安全飞行,胜任机长,同时给人生也带来诸多好处。
身体素质:相信很多业内人士,都会感叹,面对如此极端的飞行环境,刘传建机长还能掌握飞行,释压,低温,氧气稀薄这些致命的条件,仿佛在告诉我们,没有身体的飞行,只会是纸上谈兵,这也警告我们,飞行员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的必要性,和拒绝不良嗜好,戒掉伤害身体习惯的重要性。
团结协作:任何一次飞行,都不是机长个人能完成的事,包括了太多太多,驾驶舱,客舱,安保,机务,签派,管制,餐食,排污,现场,拖车,机组车等等,飞行圈仿佛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或者小社会,它需要一环扣一环的合作,少了任何一环都不行,这就需要机长对运控的掌握能力,机组在飞机上的协同能力,而这次刘传建机长领导,从风挡玻璃损坏到飞机安全着陆,乘务,管制,地面都是完美的配合,完美处理,不得不佩服。
态度作风:飞行是一个严肃的工作,好比军人一般,保卫国家安全,不敢丝毫懈怠,但就飞行态度和作风而言,却是非常难以坚持的,就像刘传建机长,在航前依旧对熟悉的航线,机场天气,航路天气,油量,飞行通告,身体状况等都做到了具体了解,没有丝毫松懈,我想这是飞行一辈子需要坚持的品格,也是人生需要坚持的。
最后,感谢《中国机长》,让我感悟学习到很多,非常感谢!
2024年小学生观中国机长优秀观后感心得合集【八】
看了电影《中国机长》,感触最深的就是对于专业的阐述。
在电影中有一个经典场景,就是一名头等舱旅客对空乘人员报以不友好的态度,并且口口声声称他们是端茶倒水的服务员。但在最紧急的关头,就是这些所谓的“端茶倒水”的“服务员”用专业的应对方法让整个机舱的旅客保持了镇静状态。最激动人心的还是袁泉扮演的“毕男”那一句话“我们受过专业的培训,有能力、有信息保证大家的安全”。
是呀,我们看到的是端茶倒水,但我们没看到的是紧急时刻他们表现出来的规范与镇静,以及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能以专业的态度来找寻办法。有专业所以才有能力和信心。
但对于专业最大的基础还是“有信任”,飞机驾驶是一项专业的技能,这不可否认,可是就是如此,还有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一定是驾驶员没有做到什么什么,或者故意什么什么。换一个行业,看看医生这个职业,就能知道了,他们是专业的,大家都知道,但现在的医患关系,很多人还是认为医生就是唯利是图,就是想多挣钱不负责任,将患者的生命置之不顾,这样的人到处都是。
没有信任,就没有专业,再看看很普通的行业,例如我们地产服务行业,服务于开发企业,很多开发商找到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利用专业的技术实现他们开发链条中的某一环节的落地,但这个行业壁垒小,会一点营销知识的人,或者什么也不知道的人都能大胆的做这些事情,鱼目混杂,同时地产商也是懂得一点营销知识的,而这样不牢靠的信任基础,造成了这个行业的苦逼。很少的信任,最后沦为一种“人力服务”,更谈不上有能力与有信心。
专业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中国机长》已经证明的这一点,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也看到了民航业对于规范操作的展示,我们也从机长原型人物中听到了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规范的敬畏。专业是用规范与训练奠定起来的,正如“毕男”说的那句话:我们经过了无数次训练,就是为了此时此刻存在的意义。
川航事件是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更重要的一点还有信念,而这个信念也来自一种信任与专业,正如那个细节所表现的,当第二机长示意机长乘客舱没有问题的时候,机长开始有了信心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