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合集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扶贫是我国改变农村二元结构,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重要举措。扶贫的重要任务不仅仅在输血,更在于造血。科研人员到基层参加扶贫工作,不仅对农村的发展起到短期“输血”的作用,更能将新知识、新文化、新想法带到农村去,起到“造血”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科研工作者应当在完成本职教育和科研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农村、走到农村、支援农村。76范文网为大家提供“关于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合集”,欢迎阅读。

关于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合集【一】

  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我国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x农业大学名誉校长、x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朱有勇的大半生和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于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合集

  “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朱有勇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家”安在田间地头,时常穿着一身沾满泥土的迷彩服带领一帮农民群众在田里耕作,被农民群众亲切地称为“农民教授”“农民院士”。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

  朱有勇,这个看上去黑黑瘦瘦的六旬老人,紧盯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创新性开启了不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探索之路,用30多年的时间和精力潜心钻研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系列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在《自然》杂志封面全文发表,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植保界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同时,在他的努力下,世界性难题“大宗中药材品种三七连作障碍”也迎刃而解。

  他总是心系群众,始终全身心融入到贫困群众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尽心尽力为群众解决农业生产问题。2024年,中国工程院对口x省x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开展脱贫攻坚,召集在x的工程院院士开会决定由谁来牵头承担这一重任。当时60岁的朱有勇毅然决然地说:“我最年轻,我来干!”接到任务后,朱有勇二话不说便带领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研究当地自然条件,科学制定了产业发展措施。每次下乡,他总是第一个冲下车,有时直接跪在田里双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质、肥力及农作物根系发育情况;为找到适合当地的优势项目,他清晨就下田,深夜仍在研究问题,殚精竭虑,带领团队科学制定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措施。4年多来,随着科技的注入,曾经搁置的“冬闲田”变成“效益田”,平均亩产3300公斤的冬季马铃薯,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在未曾开发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实现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每亩产值可达10万元;在全国首创的院士专家技能扶贫班上,1440名农民学到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中药材、冬早蔬菜等种植技能;昔日人畜共居、污水横流的山村,变成了亮化、绿化和美化的美丽村寨。

  从农民子弟到院士,从院士到“农民教授”,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广袤的希望田野上。

关于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合集【二】

  驻拉祜山村、带老乡脱贫,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10月,一场竞买会在x省x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塘子村进行,朱有勇院士扶贫工作站科技扶贫项目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现场,各企业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价,他赶紧叫停,“我们要种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价格太高,不是我们种植的目的。”

  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各种重大科技奖励18项,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头衔众多,但他最喜欢村民们叫他“农民院士”。“更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2024年,中国工程院决定对澜沧县开展对口帮扶。这里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讨论会上,院士云集,环顾一周,当时已经60岁的朱有勇发现自己最年轻,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轻,我来干。”

  进村考察,朱有勇连连叹气,漏风漏雨的篱笆房,放上几张床,堆着点玉米杂粮,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当。“是真的穷,但是不该这么穷。”朱有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以种植野谷、玉米和打猎为生。在中国工程院进驻之前,这里的很多村民还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

  全面调研之后,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以此为突破口,朱有勇率领百余人的教授、博士专业团队,正式进驻蒿枝坝。

  2012年,蒿枝坝就实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却并没有让当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这里不是资源贫困,是典型的素质贫困。”信息闭塞、语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当地贫困的根源。这里的贫困让朱有勇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

  “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

  调研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降雨后,冬季马铃薯成为朱有勇及其团队试点扶贫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但在项目推广初期,却吃了闭门羹。院士的名声,在这个小坝子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们怀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间,村里尝试种植新品种却惨遭市场“滑铁卢”,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阴影。

  “难道院士比我们农民更会种地吗?”“种地就是挣口饭吃,还能指望着挣大钱?”“冬天种了,卖给谁?院士还能管你卖土豆?”

  村民的疑虑,是摆在朱有勇面前最实际的问题。为证明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选择了用事实说话。

  在当地政府和云山村村委会的支持下,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正式上马。带着新研发的马铃薯品种,朱有勇扛起了锄头。每天一大早,就在田里扎了根,有时候甚至直接跪在田里,双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质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2024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正式在蒿枝坝种下。从播种、看护、浇水,每个环节,朱有勇和他的扶贫团队都精益求精。2024年3月,密密麻麻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产值达90万元。

  刘扎袜是第一批贷款入股种植的村民,这个项目让他增收上万元,“没想到院士还真的管我们卖土豆啊。”过去的冬季闲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门槛快被村民们踏破了。“要让村民们真正看到效益,我们可以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朱有勇的科技种子在这里结出了果实。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

  冬季马铃薯只是当地致富的一块敲门砖。“冬闲田”变成“效益田”,不曾开发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于科学种植有机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种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转化,让朱有勇的理想一点点实现,“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

  从2024年驻村蒿枝坝以来,朱有勇一大半时间都在村里度过。很多当地村民不会汉语,为能顺利沟通,他还从头学起了拉祜话。

  朱有勇有晨跑的习惯,绕着蒿枝坝,每天5圈,雷打不动。开始,只要听见村里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来的扶贫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里的狗不叫了,来蒿枝坝参与扶贫的教授、专家也加入晨跑。

  好几次,每当朱有勇要离开村子,村民就跟在后面,一起唱当地的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朱有勇说。

关于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合集【三】

  科学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时代楷模的精神也在一直传递。被人们称为“农民院士”的时代楷模朱有勇,利用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毒害,并且多年潜心研究,获得了多个奖项,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潜心研究、科研报国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当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还有在工作中,是否也做到了守初心、固本心。尤其是当我们在学生会的工作中,也应该做到时刻提醒自己进入学生会的初心,是什么让我们坚持下来,并为之努力。当对待学生会的每一项工作时,我们都要做到耐心和认真,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注重细节,明白问题关键所在,克服困难,不断创新,不断努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每次工作和任务都做到最好。

关于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合集【四】

  “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在x市引起强烈反响,干部群众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以“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为旗帜标杆,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

  朱有勇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情怀深深打动了干部群众。“科技扶贫项目基地建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脱贫致富,哪个村寨就整村脱贫,造福广大群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元昕说,朱有勇院士怀着对边疆少数民族贫困群众的深情,扎根边疆、大爱无疆,用心、用功、用情开展了卓有成效又感人至深的科技扶贫事业。他的事迹与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是我永远的榜样和楷模。澜沧县教育科学研究室李泉说,朱有勇院士扎根基层、无私奉献,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当地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朱有勇院士与他的团队用科技的力量,带领当地人民群众把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为我们直过民族贫困群众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我将以他为榜样,时刻牢记自身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以身作则带领贫困乡亲发展脱贫产业的“主业”,认真持续做好科技教育扶贫工作,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澜沧县扶贫办副主任李平说,朱院士作为一名顶尖的科研工作者,能够深深地扎根于贫困地区,把论文写在边疆大地上,他鞭策着我们一线的扶贫干部砥砺前行,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农民的专家院士,是无愧于时代的楷模。作为扶贫部门的干部,将以朱院士为榜样,带领贫困群众爬山过坎,相信我们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带领广大贫困群众与全国其他同胞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x市委组织部组工干部万丽说,我们基层党员要以“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为旗帜标杆,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学习朱有勇院士不怕苦、不怕累,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展现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与作为。

  朱有勇的事迹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扎根基层,投入脱贫攻坚事业。

  3个月前,受中国工程院委派,何朝辉来到澜沧县竹塘乡,担任云山村第一书记。“与时代楷模一起奋战在扶贫一线上,我是幸福的。”何朝辉跟随朱有勇上山下田,与农民朋友大碗吃饭、大碗喝酒;看着他手把手教农户如何切薯、播种、理墒……“我深深地感悟到了他崇高的爱国情怀和对农民的深情厚谊,感悟到了他坚毅执著的科学精神和真诚质朴的杰出品格,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会是我终生追随的目标、学习的榜样。”戴晓海从x大学硕士毕业后考取了选调生,回到家乡x市工作,今年年初,他光荣地加入了扶贫工作者的队伍,成为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双相村一名驻村工作队员,他说,我们年轻的共产党员应当向朱有勇院士学习,向这样的榜样致敬,在平凡岗位上甘于奉献,把中国梦从蓝图变为现实。

关于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合集【五】

  朱有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11月出生,x个旧人,中国工程院院士,x农业大学名誉校长、x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作为一名农业专家,他扎根云岭大地,奉献三农事业,始终恪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科学技术改变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落后面貌。

  近5年,朱有勇在xx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躬耕山野科技扶贫,让上千农民学会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等种植技能,带动了一批深度贫困中的拉祜族群众脱贫致富。2024年,中国工程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开始结对帮扶澜沧县。年富力强的“60后”院士朱有勇选择到距x近600公里的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科技扶贫,他和团队利用科技创新的“利器”,确定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脱贫致富模式:构建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新技术,院士、专家和公司抱团帮助农户解决技术、物资及销售方面的问题,农户专心学技术搞种植,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坚持“不准施用一粒化肥,不准使用一滴农药”的品质控制标准种植林下有机三七,探索出一条依托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促进农户大幅增收……实现了从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到“x省科技扶贫示范县”的跨越。

  “看到科研成果在千万户农民家里开花结果,比拿多高的奖金、发表多重要的文章都更高兴”,朱有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作为扶贫干部,我们要向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学习,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于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合集【六】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过去30多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两项控制农作物病害技术,可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增产20%-30%,这两项技术造福了上亿农民。2024年,60岁的朱有勇来到家乡x最贫困的地区,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目标:用科技改变贫穷。

  在x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朱有勇这样手把手地教当地村民种地,已经快五个年头了。2024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60岁的朱有勇到这儿长期驻村,澜沧县地处中缅边境,主要生活的是拉祜族。

  朱有勇刚刚来到这里,发现当地村民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有20万亩的松林,却没有任何利用,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怎么才能让当地农民脱贫?朱有勇首先用了半年的时间走遍了各个村寨。在走访调研中他发现,这里冬天不冷、林木茂密,非常适合种植三七等中药材。

  三七怕光,人工种植都在大棚里。朱有勇要在松林间种三七,面临病虫害增多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勇带领团队开始“林下三七专项研究”课题。最终他们发现,在松林间的腐殖土里可以种三七,这样不会损害松林生长,不打农药同样可以解决三七感染病虫害。这项研究成果让林下三七从10%的成活率,大幅提升到70%以上。而天然无公害的三七,市场价已经卖到每公斤5000元。现在,当地采用合作社管理,贫困户出工出力,还能参与分红。

  林下三七种植让村民有了额外收入,怎么才能更好地利用耕地,朱有勇也在思考。澜沧县没有四季,只分雨季和旱季。雨季种水稻,旱季土地闲置时,最适合种植怕雨水的马铃薯,如果每年11月份播种,三个月后就可以收获,不但使冬闲地得到利用,错峰上市的马铃薯,每亩地收入可达到近万元。

关于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合集【七】

  朱有勇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寄语农大学子们,“人倦了,天远了,唯有山水相依,守候着那束透过红尘的梯田之光。”与土地相亲,与农民相亲,是农家儿子朱有勇的普通情怀,也是科学家朱有勇从未变过的人生坐标。因为热爱土地热爱农民,他才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回到x搞科研;因为热爱土地热爱农民,他独辟蹊径找到了作物品种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有效方法,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新技术,30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该科研领域,将这项技术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应用,使百万农民从中受益。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正应该像他学习。因此,我们要在大学好好学习,把专业学好,学精,学透,这样才能在自己的一技之长上为祖国的发展与未来奉献一分力。

关于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心得体会合集【八】

  12月3日,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座谈会,学习《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朱有勇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观看朱有勇事迹视频。实验室部分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座谈会并畅谈学习体会。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x农业大学名誉校长、x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x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事业,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朱有勇院士与我校交往密切,目前担任我校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实验室主任康振生院士谈道,朱有勇院士五年来奋斗于脱贫攻坚第一线,将农业、农村和农民作为个人工作的核心点,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科学的办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作为农业科研工作者,我们要有朱有勇院士这种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把个人的科学梦融入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实践中,让科研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韦革宏表示,朱有勇院士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全校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我们应当作牢记农业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在基础理论研究上瞄准学科前沿,产出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同时注重科研成果的落地应用,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谱写实验室新时代“顶天”和“立地”的新篇章。

  “973”首席科学家黄丽丽谈道,朱有勇院士把自己变成了农民,获得了农民的信任;他又将农民变成自己,成为懂技术、能致富的农业专家。朱院士的事迹充分表明,科学家只有与人民走得更近、与广大土地走得更深,将个人融入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大潮中,才能更好地施展人生抱负,实现人生价值。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沈锡辉表示,以前做科研时只想着做了实验,发表了文章,但科研工作很难与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朱院士的事迹为我们科研工作者指出了一个方向,尤其我们农业院校的科研工作者要走到农村里面去,这样才真正把科研成果与农民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青年长江学者王晓杰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胡小平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管清美、刘慧泉教授,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吉万全教授,实验室副主任胡银岗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郭军教授,农学院韩德俊教授,青年科研人员赵晶、聂小军,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x,高级实验师简利茹等都在座谈会上发言,回忆与朱有勇院士交往的故事,一致表示学习他的科学家精神,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作出更大贡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