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力资源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xxxx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帮助企业接返员工xxxx人,协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xxxx家企业输送劳动力。疫情期间为xxxx余家企业减轻租金压力xxxx万元。
(二)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稳中求进。城镇新增就业x.x万人。完成上级下达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需达xx%的目标。举办首届“东进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吸引含粤港澳地区xx所院校的xxx个项目参赛。转移靖西、那坡两地xxxx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x就业,超额完成任务。为xxxxxx名外省贫困劳动力提供稳岗就业服务。“送岗上门,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项目荣获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活动优秀就业服务案例三等奖。
(三)人才人事工作扎实推进。共完成“深龙英才”认定及备案xxx人,资助各类创新创业人才xxx人,资助在站和出站博士后xxx人,培育xx家高技能人才载体。圆满承办第四届深创赛国际赛有关赛事,吸引全球xx个国家xxxx个项目参赛。
(四)劳动关系平稳可控。实现xx%的劳资纠纷通过调解处理,xx%的劳资纠纷在基层化解。完成省人社厅关于仲裁案结案率需达xx%的指标。省级维稳示范点创建工作受到省委政法委肯定。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工作成效被人社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表扬(全市唯一)。
(五)人力资源领域改革创新实施。劳务派遣机构三类事项实现“无感办理”,“即来即办”事项达xxx%。备案首家营利性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率先出台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创新出台信用综合评价及分级分类监管办法,建立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互联网+视频”实时监管系统。
(六)职业培训稳步推进。岗前培训、适岗培训、以工代训、新型学徒制共培训xxx万余人次,培训总量位居全市前列,适岗培训监管机制被市局肯定并推广。推进“x+x”职业训练主体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粤菜师傅”等三项工程。“龙岗第一课”自启动以来,共培训xxx.x万人、xxxx万人次。xxxx年,获市“百佳市民满意项目”奖,获南方都市报第八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治理创新金奖”。
二、xxxx年工作计划
(一)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服务。激发重点企业就业服务专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队伍活力,提高基层就业服务供给和质量。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优化完善相关载体平台,巩固就业脱贫成果,确保“四不摘”,持续做好扶贫工作。
2.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统筹用好各类就业创业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配合上级统筹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着重解决基层公共就业服务队伍力量薄弱、流动性大等突出问题。
3.优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港中大(x)人才资源优势,打造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完善x东部大学生创业中心功能,大力吸纳港中大(x)等区内高校创业大学生入驻,抓好市、区孵化基地建设,带动形成“x+x+N”创业孵化基地群落。
(二)探索人才人事工作新路径
1.优化人才引进服务。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办事流程,推行“不见面”审批、“秒批”等人才引进新举措,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继续办好深创赛国际赛,构建立体多元的人才服务体系。
2.探索境外人才执业制度。配合市级部门探索建立高度便利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放宽境外人员(不含医疗卫生人员)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限制,推动具有境外国际通行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在龙岗享受专业服务。
3.加快推进重点人事制度改革。配合相关部门,协同推进聘员综合管理、事业单位改革,平稳有序推动涉改人员过渡。
(三)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1.加强劳动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加强工作联动,强化信息共享,健全跨部门数据综合分析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准确把握阶段性规律特点和发展态势,加强失业风险监测预警,及时调整优化应对措施,提升就业服务精准性。
1.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以创建“x省维稳工作示范点”为契机,提高工作标准,坚持“依法调处”和“柔性执法”结合,将劳资纠纷化解在早、在小。尽快理顺街道体制改革后劳动关系工作区、街角色分工协作关系。全面上线运行和推广“阳光调解”系统,继续推进劳动争议简易速裁,提高调解效率,将劳资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四)提升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质量
1.打造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品牌。坚持人力资源服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引进更多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形成更加明显的聚集效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进、培育更多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2.健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综合贡献奖励、人力资源机构场租补贴的激励作用,强化信用综合评价及分级分类监管办法应用,引导、鼓励龙岗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做大做强。
(五)健全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
1.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在贯彻落实上级职业技能培训各项政策的同时,结合龙岗实际,修订、完善和形成龙岗区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x+N”具体的实施政策,探索实现全覆盖、差异化、精细化培训。
2.强化产教融合实训载体建设。建设产教融合“x+x”实训载体(x个特色学院和x个中心),推进政、校、行、企多方合作协同育人,提升培训融合度。
3.推动培就联动扩面成势。以就业为导向,推动培就联动机制扩大到各类别、各群体培训。依托优质培训资源,帮助参训学员实现优质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