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和工作打算的汇报范文
一、xx市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工作总结
xx市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x市委、xx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xxxx年的xxxxx元增加到xxxx年的xxxxx元、增长xx.x%,成功迈入全省高收入组行列。
(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健全上下贯通、责任到底、合力攻坚的工作运行机制和定点精准帮扶机制,探索“产业园区+公司+贫困村+贫困户”减贫带贫模式,全面完成“两年脱贫攻坚、三年巩固提升、五年高标准全面小康”任务,xxxx年以来,我市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xxxxx元、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xxx万元,较xxxx年底分别增长xx.x%、xxx.x%。
(二)农业产业支撑更加坚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常年粮食产量达xx.x万吨,出栏生猪xx.x万头、羊xx.x万只,水产品产量约x.x万吨。现代农业园区体系加快构建,累计培育县级以上农业园区x个,简州大耳羊现代农业园区、伏季水果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x市星级园区,简州大耳羊现代农业园区列入x省省级培育园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xx.x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xx.x%,发展特色产业xx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xx.xx%提升至xx%,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xx%,“三品一标”农产品由xx个增加至xxx个。
(三)美丽乡村呈现全新面貌。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全市行政村通公交(客运)率达xxx%,光纤、闭路电视信号和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就业服务中心xxx%覆盖;xx个镇(街道)实现标准化九义校、敬老院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完成农村土坯房、户厕改造,镇街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投运,荷桥村、尤安村、太阳村、共和村被命名为x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平武镇被命名为x市乡村振兴示范镇,太阳村、协义村等xx个村被命名为x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社区)。
(四)农村改革工作亮点突出。全面完成六权同确,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和成果应用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创新实施“四合一”改革,促进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农民持续增收,xxxx年到xxxx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由xxxx万元增加至x亿元、增长xxx.x%,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与清华同方共建“乡村振兴·天府惠农服务中心”,搭建全国首个市(县)农用地大数据平台,探索“农业+互联网”智慧农业发展模式,建成智慧农业园区xxxx亩。
二、未来五年工作打算
“十四五”时期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围绕加快形成农业农村新优势,强化农业全产业链思维,加快构建“一环两轴四区”产业格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园区)建设,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成势,以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一体共兴,打造全省丘区乡村振兴示范。到xxxx年,都市现代农业产值达到xx亿元、力争突破xxx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x.x万元,全市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x市平均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农村更加生态宜居、整洁优美、文明和谐。
(一)坚持规划引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坚持“多规合一”,对全域乡村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
一是做优乡村振兴顶层设计。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纳入“十四五”规划,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优化完善《xx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xxxx-xxxx)》《xx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xxxx-xxxx)》,为乡村振兴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二是重塑农业产业空间格局。围绕构建“一环两轴四区”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一环”:乡村振兴示范环线;“两轴”:金简仁产村融合发展示范轴、沱江绿色发展轴;“四区”:数字乡村产业功能区、临空农业示范区、高品质粮油示范区、简雁乐融合发展示范区),有序推进《xx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xx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分区规划、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有机统一、紧密结合。启动编制《金简仁快速路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xx数字乡村产业功能区项目策划》,以交通廊道、河流水系和旅游资源为依托,规划形成在产业发展、城乡统筹、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走廊,强化区域间功能统筹,推动农、商、文、旅融合协调发展。
三是做美生态宜居新农村。结合全市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启动平泉街道、施家镇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示范环线、重点乡村振兴项目涉及的x个村(社区)规划编制工作,强化生态空间管控,留足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空间。启动实施《xx市乡村规划建设形态控制导则》《xx市乡村聚居点风貌管控导则》《xx市家庭农场规划建设导则》,科学编制乡村风貌管控导则,强化对全市村庄规划、村庄建设和村庄整治的指导,优化村庄布局,塑造“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大美新村。
四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五清”行动为载抓手,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统筹推进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梯度推进xx户以上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置体系,建设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确保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xxx%。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评工作,加快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监管水平。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机制和付费制度等体系建设,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和“五美庭院”(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文明美、和谐美)建设,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帮扶政策和措施,确保成果巩固期内保持原有帮扶政策不退、力度不减,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建立健全政策延续机制。制定落实脱贫攻坚“四个不摘”工作任务清单,保持教育、健康、住房、就业、兜底等政策总体稳定。建立脱贫群众后续帮扶工作机制,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和就业、产业扶持、后续配套设施建设,促进脱贫提质增效。保证资金支持延续,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各区(市)县帮扶资金,建立教育扶贫救助、卫生扶贫救助、贫困村产业扶持、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四项基金”,提升脱贫攻坚资金保障水平。保证帮扶力量延续,深化“五个一”“三个一”驻村帮扶,建立完善“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和定点帮户机制,坚持常态化驻村帮扶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帮扶队伍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移。
二是持续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加强摸底排查,建立县、镇(街道)、村三级动态监测体系,将年人均纯收入低于xxxx元的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不够稳定的特殊家庭以及家庭困难户(边缘户)作为初步监测对象,加强数据比对分析、开展动态调整,确保监测对象信息真实可靠。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精准实施帮扶举措,确保实现动态清零。
三是全力抓好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坚持因户施策、对标补短,分层分类开展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帮扶,压紧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职能职责,对有劳动能力落实好产业、就业等帮扶发展措施;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落实好政策兜底保障,确保脱贫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三)坚持特色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围绕构建“一环两轴四区”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聚焦稳产保供、结构优化、三产融合,坚持以“三品”工程为抓手、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创新+数字乡村为驱动,以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为突破,推动农业产业从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一是全面实施“三品”工程。强化品种培育,聚焦晚白桃、大耳羊等优质特色产业,深入开展品种提纯保种、选优育种工作,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持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和技术的推广使用,积极发展新型农业装备,推进全市大宗粮油、蔬菜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提高农机化水平,到xxxx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xx%以上。强化品质提升,推进全域全程标准化生产,有序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坚持“产”“管”并重,提高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能力,保障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到xxxx年认证“三品一标”xxx个以上,培育有机、绿色等认证企业xxx家,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x个。强化品牌创建,以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创建工作为抓手,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聘请专业团队进行全方位营销策划和推介,加大“原香xx”农业品牌培育力度,力争到xxxx年打造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x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x个。
二是培优育强产业功能区(园区)。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农业园区培育建设力度,推行“管委会+投资公司”运营模式,加快推进伏季水果现代农业园区、xx市蛋鸡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构建农业园区梯次培育良性发展机制,着力推动农业由简单粗放向集约高效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金和龙头企业落户园区,带动和促进农业扩规模、上档次、创品牌,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迈入快车道。力争到xxxx年,累计培育县级以上农业园区xx个,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x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x个、x市级现代农业园区x个。
三是坚持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天府惠农服务中心智慧成果展示、生产指挥调度、土地流转和产业化招商四大职能,整体打造项目建设运营样板,满足支撑全省智慧农业应用推广的云平台资源需求。高标准打造涉及x个镇(街道)占地xxx.xx平方公里的数字乡村产业功能区,推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整合延伸xx农业全产业链。率先启动天府农业科创园建设,搭建成果及产品展示推广、现代农业装备研发、数字化现代冷链物流交易三大中心,以及创新转化、果蔬品种展示等多基地和创新实验、技术应用实验等多场景配套体系。深化与省农科院、省畜科院、x市农林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研基地开展优质粮油、高端水果、特色养殖、立体水产等农业科技研发,高水平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围绕乡村振兴示范环线“串点成线、以点及面、强强联合”思路,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充分运用“特色功能区+园区+林盘+景区”模式,发挥特色林盘、特色功能区、农业园区载体功能,大力培育庭院经济、休闲农业、生态康养、田园旅居等业态,促进农业生产由传统单一性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复合功能转型,培育乡村旅游新亮点。做强鱼虾垂钓、花卉观赏、运动休闲等“一镇(街)一活动”乡村旅游活动,以乡村田园风貌和大地景观为基底,打造农业观光线路;以文化遗产和文创产品为依托,推出民俗文化旅游线路;以农耕体验、林果采摘为抓手,打造创意农事体验线路;以美食文化和名菜名店为载体,培育美食品鉴旅游线路。力争xxxx年全市乡村旅游收入达到xx亿元,接待人次突破xxxx万人次,精品旅游线路达到x条。
(四)坚持改革赋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抢抓体制机制调整契机,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优化配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严格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xx年政策,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快构建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基层民主管理体系,探索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有偿回购、集中改造、受托经营等多种方式开展闲置宅基地及闲置农房整治。鼓励涉农企业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民集中建房等建设用地整理项目获取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保障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发展。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持续抓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提升建设,推动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国土空间规划安排不少于xx%的建设用地指标,每年落实不少于xx%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和项目用地需求。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研究制定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的具体办法。
二是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深化“四合一”集体经济制度改革并推广应用改革成果,支持鼓励村集体通过承包租赁、参股联营、部分合作等路径,全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发展以黄岭村为代表的一三融合旅游经济型、以太阳村为代表的复合经济型、以丙灵村为代表的物业经济型、以双桂村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型、以尤安村为代表的服务经济型等多种模式壮大集体经济,xxxx年,xx%以上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xx万元以上,到xxxx年底重点培育经营性收入超xx万元的经济强村xx个,经营性收入超xxx万元的示范村xx个,xxx%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xx万元以上。到xxxx年,全市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百万的村达到一半以上。
三是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坚持数量增长与质量发展并重,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有序放活土地经营权,大力引进农业头部企业,探索推广“平台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合作模式,培育发展一批规模适度、管理有方、经营有效的规模经营主体。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联合与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专业服务公司、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为小农户提供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到xxxx年,累计培育引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xx家,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率提高到xx%、示范社增加到xxx家,家庭农场名录系统入库数量达到xxxx家、培育示范家庭农场xxxx家,全市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x市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