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根据省党委、x市委关于“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和市党委决策部署,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充分发挥学思想先导作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突出切实解决促发展主要矛盾,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有力解决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振兴、消费提质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高质量发展;突出有效汇聚重实干强大力量,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严、实、效”要求贯穿始终,凝心聚力谋发展,把调研服务激发出来的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二、突出八大服务重点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实开展“八大服务”。
(一)服务稳中求进。聚焦市场主体产能释放受限、利润下降、投资意愿不强、信心不稳等困难问题,督促各级各部门落实稳增长的各项决策部署,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强信心、拓业务、扩投资、降成本、增效益。督导服务项目投资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区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早开工、快推进、早竣工,切实推动经济持续整体好转,实现“双过半”和全年目标任务。
(二)服务深化改革。围绕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帮助企业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以创新和高质量的产品引领新需求,支持企业主导和参与标准制定,持续培育企业竞争新优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好“企业(项目)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加大优质工业产品宣传推广,组织系列产销对接、展销展览等活动。加强进出口通关服务,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提升消费服务供给和品质,激发服务业发展新活力。督导各级各相关部门保交楼、促消费、强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服务提质升级。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求,帮助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产品创新、数字化转型、节能降碳改造。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一批企业巩固行业龙头地位、一批企业提质升级、一批企业补齐上下游产业链短板、一批企业上规入统,力争形成良好产业生态。
(四)服务要素保障。加强煤电油气运和农资供应保障,落实电力负荷管理工作要求,防止出现拉闸限电。协调保障企业用能、物流、融资、用工及人才等需求,加大项目用地、用林保障力度。指导园区平台公司增强融资能力,推动企业增产增效、项目加快建设、园区提升做实。
(五)服务降本增效。重点围绕能源、物流、税费、用工、融资、农资等影响企业成本的要素,在重点市场主体、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关键环节开展部门联合服务,制定实施针对性降本增效政策措施,加快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助推企业加快发展。
(六)服务科技赋能。聚焦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组织开展政校企精准对接行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帮助企业引育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落实企业应享尽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以及“科创贷”等支持力度,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七)服务政策落实。加大国家、省、市和区本级关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系列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面对面、点对点送政策上门,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盯住龙头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推动政策精准直达、快办快享。推动各级各相关部门提供“妈妈式”服务,设立“一站式”政策兑现窗口、扩大企业免申即享政策范围,加大区本级财政扶持资金落实兑现力度,全面落实兑现各类惠企政策。
(八)服务产业安全。聚焦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支持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国内首台(套)设备。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关联,组织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进行配套对接,提高本地配套率。指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引导和支持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经营,依法打击侵害企业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工作安排
调研服务分三个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业务培训(7月)
在认真开展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和系统谋划的基础上,按照上级相关部署要求,全面安排部署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坚持以学促干,组织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和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论述等党的创新理论,以及调研服务工作要求、工作重点、工作步骤等业务知识,保障各服务小组顺利开展工作。
(二)调研服务、督促服务(7月至8月)
着重上门服务。区领导结合大兴调查研究调研,分别带领服务小组深入园区、走访企业,摸清情况、找准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构建问题处理闭环工作机制。当场能解决的马上解决,当场解决不了的分类转办;属于区本级层面解决的,由区级对口部门统筹协调解决,属于上级层面协调解决的,由区级对口部门按程序报请上级层面研究解决。带队区领导要与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展一对一、面对面访谈,主要了解是否有侵害企业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等情况。
做好督促服务。对属于该由区本级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事项,督促加快解决;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指导相关部门加快落实。工作专班梳理研究并于每月15日、30日前后公开各部门办理情况,对工作滞后或问题解决不力的,通过提醒、约谈、通报等方式进行督办。
(三)建章立制、长效服务(9月)
健全体制机制,保障服务长效化。全面摸清企业的底数、问题和发展需求,建档立卡,持续跟进服务。针对“八大调研服务”中发现的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和重大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完善上下贯通、部门协同、层层落实的服务机制,推动调研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做好工作总结。建立企业、督查部门、组织部门等多方参与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树立典型、表扬先进,形成乘势奋进的劲头。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区委统筹。成立工作专班,由分管工业的副区长担任召集人,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和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副召集人,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同志负责日常工作。从区有关单位抽调懂实体经济、综合思考能力强、政策理论水平高的干部集中办公,组建问题筛分、政策研究、督导督办、统筹协调、宣传报道等攻坚队伍,形成调研服务解决问题的有力支撑。
(二)班子带动。区领导带头深入一线服务企业,找问题、解难题。区四家班子主要领导牵头抓总、统筹推进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各项工作,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区领导分别牵头组成27个服务小组,分片包干、蹲点服务、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调研服务辖区各重点规上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适当选择部分农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的重点企业和项目调研服务。原则上每人每月调研不少于1次。统筹全区大兴调查研究有关安排,确保服务企业调研走深走实。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增加企业和基层负担,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选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同志担任联络员,蹲点对接各服务小组。
(三)部门协同。区直各部门要确定服务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联络员,结合职能职责服务企业。建立完善跨部门协调会商联动机制,调研服务小组联络员根据问题情况通知各相关单位作为配合单位共同开展调研服务;配合单位要积极主动协助牵头单位工作,按照职责分工切实解决相关问题,进一步强化协同配合,全力破解企业和项目遇到的困难问题。
(四)主动服务。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责任,把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同推动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要配合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参照上级和区本级相关文件制定具体措施跟进服务,走访服务全部产业园区、重点项目、规上企业及临规企业,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形成全区上下同题共答的服务体系,为全区下一步开展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积累经验、做好衔接。
(五)政企互动。坚持问计于企、开门搞服务,鼓励、引导、支持大中小微企业主动加强与各级工作专班、服务小组沟通联系,通过面谈等方式反映情况、表达诉求、提出建议。工作专班要设立专门微信、邮箱、电话、APP等畅通沟通渠道。
五、形成激励保障机制
(一)大力激励担当作为。将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成效纳入绩效考评体系,对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绩效考评中按规定给予创先争优加分激励。表扬一批在实体经济调研服务中工作突出的部门和先进个人,干部在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工作中的表现情况,作为选拔任用、职级晋升、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二)实现日常化长效化。进一步总结提炼、巩固深化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形成的工作机制、工作体系、工作要求,作为开展好主题教育和今后全区开展实体经济服务的制度性安排,久久为功、抓常抓长,切实解决制约园区建设、企业发展、项目推进等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特殊问题和关键问题,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三)严格服务纪律要求。各级领导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调研,重心下沉、主动服务,积极响应企业问题诉求,做到不增加企业负担、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区委宣传部要制定宣传工作方案,对典型经验做法、优秀案例进行正面报道,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态度恶劣、“吃拿卡要”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曝光。适时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违法违纪行为,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