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xx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空前重视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作为有xxxx余年建城史,位于xx省西南部、xx市西部中心的xx市,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确保2025年基本建成湘西南明珠城市和xx西部生态圈中心城市,以一域现代化服务保障全面现代化。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推行“四高”人才工作制度。爱才是育才、引才、用才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真爱才,方能赢得人才青睐。高站位推动。突出党管人才,扛牢“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委(党组)书记人才工作述职评议制度,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标准谋划。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首要抓人才”理念,定期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每月开展人才工作走访调研,常态研究解决制约人才发展的突出问题,科学编制xx新一轮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高效率服务。全面实施市、乡、村三级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充分发挥xx人才发展中心职能作用,深入开展人才服务“暖心”工程,在工业园区设置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积极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平台载体、产权保护、金融支持等精准服务。高质量保障。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从编制、职称、岗位、薪酬、住房、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全方位集成、完善政策,做实人才优先发展保障,近年来累计办结xxxx多件“人才实事”。
推行“四力”人才培养制度。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既是发展“刚需”,也是事业“希望”。提升储备力。注重按需培育,科学编制人才培育计划,积极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人才沙龙”“青年人才研修班”等活动,统筹抓好“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才“蓄水池”不断注入“活水”。提高专业力。注重精准培养,“因材施教”制定培育方案、“因人而异”设置培育内容,分期分批组织各类人才开展针对性培训,精心选送教育、医卫、宣传、农业农村等系统骨干人才到全国重点高校、培训基地深造,不断提升人才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同时加快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全面实施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培育模式,挖掘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传统手工艺好的“土专家”“田秀才”。增强斗争力。注重实践锻炼,根据人才成长规律,结合“攻坚竞赛”活动,鼓励引导优秀青年人才到艰苦偏远乡村、矛盾突出地方、急难险重任务,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安全维稳等重要岗位,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凝聚向心力。注重政治引领,把握不同年龄阶段、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的人才特点,针对性开展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多渠道宣传表彰爱国报国、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引导人才砥砺报国之志、厚植为民情怀,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确保人才有才也有德。
推行“三化”人才招引制度。我们必须放宽视野、主动出击。方式多元化。整合政策引才,大力实施《xx人才行动计划》及其配套政策,不断提高政策兑现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坚持情感召才,常态化开展xx人才看家乡、谈家乡、建家乡和xx籍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致力吸引更多xx籍人才返乡创业就业;坚持平台聚才,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打造人才创新创业等各类平台,加快形成区域人才集聚高地。靶向精准化。注重把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相结合,精准建立xx紧缺型人才、项目、技术三张供需清单,鼓励商会、组织、企业引进同一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和专业人才,不断推进人才事业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特别是在用好现有4个院士基地的基础上,继续精准引进院士及团队,以科技创新催化产业转型,实现“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目标。制度柔性化。设置人才引进专项“编制池”,对急需紧缺专业的高层次人才畅通用编、入编绿色通道,并适当放开学历和年龄限制,不搞“唯学历、唯专业”等“一刀切”限制,同时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在引才聚才方面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柔性引进“周末工程师”“假日专家”“候鸟式专家”,进一步增进与高精尖缺人才合作关系。
推行“三度”人才使用制度。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注重人岗适配度。坚持“人岗相适、以事择人”,打破论资排辈藩篱束缚,真正把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识才用才的主要标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把人才安排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去。全面实施《关于支持我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投身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通过保留x年人事关系等措施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热情,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挥最大效益。注重考评科学度。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尊重人才工作客观实际,实行差别化人才评价、动态化跟踪管理,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用人导向。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和创新创业容错免责机制,合理“容错”、科学“界错”、认真“纠错”、长效“防错”,真正为人才“兜底护航”。注重激励效益度。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以维护人才权益为基础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职称评定向科研创新人才倾斜、向产业需求领域倾斜、向立足基层作贡献倾斜,鼓励企事业单位根据人才实绩贡献设立奖励,优先推荐有突出成绩且思想政治过硬的专业人才参选劳模、“两代表一委员”,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