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xx县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优化治理结构,融合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着力提升乡村治理实效。
一、夯实乡村治理根基。坚持立制度、培典型、抓整顿,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以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以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以其他经济和社会组织为补充的“一核多元”村级组织体系。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强化村级后备力量教育管理,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力量培养选拔制度,完善村级后备力量档案,确保每个村动态储备2人以上后备力量。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机制,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对推进乡村振兴不胜任不尽职的予以调整。坚持动态管理、滚动整建,重点整顿“十二种情形村”,常态化推进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动态开展排查整顿,按照“一村一策”研究整顿方案。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4个,200个行政村村均集体经济6万元,切实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乡村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强化乡村治理抓手。坚持“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推进,加强“一厅一室一站”乡村治理阵地建设,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治理效能。着眼加强自治建设,推行民主议事协商模式,统筹设置党群议事厅,定期召集群众进行民主协商,充分发挥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创建“说事、议事、主事”村民讲台,开展“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等道德评议活动,做到“村里事村民商量着办”,让村民自治落地生根。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着眼加强德治建设,推进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建立“红黑榜”制度,红榜表扬好人好事,黑榜批评不文明行为,着力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新风。推行“党员积分+网格管理”融入式共治模式,结合农村党员微积分管理,将党员履职情况同积分管理挂钩,充分发挥党员在网格化农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树立乡村治理规范。为规范村民行为,全县200个行政村制定了纠纷调解、卫生管理、建房管理、山岭管理、丧事办理、防火防盗等制度规定。积极发动各类群团组织,有效组织引导群众,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解、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继续推进“四会治村工程”,推动“四会(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好人协会、治安协作会)”组织正常运作,充分发挥“四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教育引导和约束惩戒作用,实现民事民办、民事民治、民事民议,积极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倡导文明新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村级决策议事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日常管理,以健全的制度机制推动提升农村治理工作水平。健全“四议两公开”制度,所有村级重大事务和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策、实施。推行村级会议乡镇干部列席制度,乡镇包村领导、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列席指导村党支部支委会、党员大会、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等,加强指导监督,提升决策议事水平。健全村干部定期走访群众制度,村干部定期走访包抓联系户,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健全村民事务代办服务制度,及时公开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联系方式、职责分工及代理服务事项等相关内容,畅通为民服务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