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年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激活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也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内在要求。为了解掌握我市营商环境情况,根据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联合印发的《x市政协x年度协商与监督工作计划》,市政协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作为x年度重点调研协商课题。课题由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牵头,省、市、县三级政协的部分委员共同参与。今年x月,由市政协三位副主席带队,组织三个调研组分赴x个县市、x个市直单位、x家企业和在建项目,先后召开座谈会x场,发放调查问卷x份,并通过网络广泛征集委员和群众意见,依托政协云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和微建议x条,委员线上值班收集意见建议x条,开设“x营商环境百日谈”委员读书群收集意见建议x条,经总结梳理与分析比较,形成本报告。

 

  一、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以推进审批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和“一网通办”为重点,持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1.服务企业发展意识不断增强。组织上高位推进,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产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各县市区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今年x月x日召开了全市产业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明确提出了争创全省营商环境先进市,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理念上全面提升,市委书记x、市长x带头开展企业家接待日、“一把手走流程”等工作,推动了办事流程优化和窗口工作作风转变。在万名干部联万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中开展百日攻坚行动,选派包括x名市级领导在内的x名干部对口联系“四上企业”和园区企业,安排x名干部联系中小企业,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政策上持续发力,制定出台工业企业纾困增效、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编制了《优化营商环境涉企政策汇编》“口袋书”,精准发力优化营商环境。企业普遍反映营商环境有了较大改观,调查问卷显示反映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的占x%,有所改善的占x%。

 

  2.服务企业发展机制日趋完善。建立由x位分管市领导负总责、x家牵头单位协调推进、x家责任单位各负其责、共同推动营商环境x项评价指标提升的“x+x+N”工作机制,强化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九大重点产业均由市级领导担任链长等举措,高位推动企业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有效解决。主动摸排x家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建立“一对一”主办银行制度,提供“一企一策”专属式金融服务。依托政务大厅设立营商环境协调专窗,开通x政企通专席,启动政府门户网站营商环境投诉专栏建设,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合法经营和健康发展。

 

  3.服务企业发展质效有所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不断提升,市政务服务中心可办事项达x项,统一业务办理项引用率、发布率均达到x%。推行零资料、零审批、零费用、零跑腿“四零”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供水、供电服务便利度。政务服务“六个办”、连锁企业名称变更、企业歇业备案,“一件事一次办”等一批政务品牌在全省推介。审批流程日趋优化,企业设立材料精简到x份,登记时间压缩到x个工作日。x海关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两步申报率、提前申报率均高于长沙海关平均水平。市场主体逆势增长,截至x年x月,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x万户、居全省第四。

 

  4.服务企业发展保障逐步优化。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黑恶势力,人民群众安全满意度不断提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集中整治招投标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专项行动。强化市场监管两库管理,动态维护各领域检查对象名录库,入库市场主体x万家,入库执法人员x名,编制抽查事项清单,落实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定期举办民营企业家沙龙,出台《x人才行动计划》《人才引进实施细则》等文件,形成“x+x”政策体系,为引进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

 

  二、调研发现营商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在x年省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中综合评价排名全省倒数第四,与x应有的位置不相匹配。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市营商环境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思想解放不够,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一是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个别部门和干部重招引、轻服务,没有时刻将自己摆在“服务员”的角色上,缺乏从企业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如某公司反映今年销售额成倍增长,税务部门担心企业发展不能持续会因此拉高财税任务,在销售发票额度上对其严格控制。重外商轻内商、重高精尖轻传统产业的观念普遍存在,如我市家具行业在全国排名靠前,但近年港艺家具、舒康美家具等龙头企业被郴州、x等周边市州招商引资而迁出x。二是监管包容审慎不够。对新落户企业的监管要求高,监管强度与风险不相匹配,重处罚轻教育、以罚代管等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特别是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三新经济”包容不够。如某互联网企业反映税务等部门首次发现企业违法行为就直接要求企业停业整改,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三是部门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单位没有根据优化营商环境考核指标制定阶段性的详细工作推进计划,紧迫感不强。市优化办今年x月通知要求有关单位制定上报x年优化营商环境具体工作方案,截至x月x日,尚有x个牵头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和x个责任单位(市医保局、x海关、x燃气公司、x银保监分局、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人民检察院、市应急管理局、人民银行)未上报方案。今年x月,省政协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课题组赴邵调研并向我市反馈了问题清单,经市委、市政府同意交办给x个部门,但大部分单位的回复反馈都是解释客观原因,对如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思考不够。

 

  2.工作职能职责分散,统筹推进力度不够。机构改革后,优化营商环境职能由市纪委转隶至市发改委,工作力量和推进力度明显不足,市优化办“龙头”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设有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该机构仅对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务环境进行协调,没有统筹全市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加上市工商联即将成立的民营企业服务中心,涉及优化环境工作的机构和单位有x个,但机构之间事权协调不畅,服务方式“碎片化”,优化营商环境事项收、管、办、反馈的闭环机制不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多数县市区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x经开区承担了大量社会性事务,分散了抓产业发展和环境优化的精力。

 

  3.“放管服”改革不彻底,政务服务效能有待提升。一是“一网通办”覆盖率不高。x年全省平均四级网办率x%,我市平均四级网办率仅x%,在全省排名靠后。“一网通办”平台与部门系统未联通联动,存在信息壁垒,导致平台数据共享不足,公民的户籍、教育、就业和企业的工商、税务等基本信息处于碎片化状态,无法实现业务在网上同步办理,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需要在各部门的系统之间反复跑。如经营主体在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同时,无法自动办理获得用水、用电、用气资格等;政务大厅x个业务事项中,仅x个事项可以通过电子身份证办理。二是窗口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与服务对象需求存在差距。部分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在政策咨询指导等服务事项上不够精准,缺乏“顾客意识”,只讲“不能办”,不讲“怎么办”。如,我市政务大厅窗口对同一批苗木可否一次性办理运输证书的问题,以“条例规定不行”答复,而省林业厅工作人员就能耐心详细答复可以对同一批苗木一次性办理多个证书,无需每运输一车就办理一证;x县某沥青搅拌公司在办理规划用地许可时被告知需要主管部门批文才能办理,因找不到行业的主管部门导致无法进入下一环节,而实际上除了主管部门同意外,当地政府批准和发改委立项批文都可作为办理依据。三是“一件事一次办”落实不到位。推行告知承诺制度、实施减证便民措施未落实到位,办理土地使用、施工许可等需要反复提交企业信息和证书等资料,报批流程复杂、时间长,且不能做到全程跟踪督办、过程可查询。

 

  4.政策落实有差距,企业获得感不强。一是政策宣传推送不够透明精准。相关职能部门普遍没有对本部门惠企政策清单进行动态梳理和公布,没有主动向企业精准推送和予以指导,网上公布的政策碎片化,直到x年x月,市优化办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才联合编制比较全面系统的政策清单。企业反映职能部门上门送政策、组织培训不多,需要企业主动关注对接,没有做到“免申即享”。招商政策不透明,所有企业入驻x经开区需要“一事一议”,一些中小企业为争取更多优惠政策,拉长了项目落地时间。二是合同履约落实不理想。部分部门缺乏规则意识,不重视政府与企业契约关系,不全面履行招商合同,存在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承诺未兑现以及政策稳定性不强等问题。如x经开区绿谷环球产业园项目签约x年仍未落地,土地还未挂牌;部分企业反映与x经开区签订招商合同时明确了厂房租金,但入园后经开区宝成公司要求按照市场价格一次性收取全年租金,超出约定部分由经开区返还,而返还部分又长时间不能到位;经开区宝成公司于x年x月上调部分厂房租金,与国家稳经济和助企纾困要求不符。三是政策兑现存在打折扣现象。部分惠企政策没有及时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无法及时落地,导致企业获得感不强。部分奖补资金申报周期长,没有明确的时间期限,各级财政资金紧张,部分企业申请的政策奖补资金不能及时兑付。x年市委出台企业增订单扩产能奖补政策,大部分县市区没有兑现,x经开区x家申报补贴的企业仅兑现x家、资金x万元,仍有x万元未能兑现。同时,厂房购置补贴、设备补贴、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奖励等政策都不同程度存在打折扣现象,x经开区、洞口县等对取得马德里商标企业的奖励没有完全兑现。特别是x经开区为吸引企业入驻出台的无尘车间奖补政策,制定不够科学,导致企业跟风申报补贴,真正有需求的企业兑现落实难,产生大量矛盾。

 

  5.配套服务不全,企业运行成本较高。一是产业链配套困难。产业链招商力度不够,外来引进企业上下游不能配套,原料、零部件需从外地购入,增加了企业成本。二是交通配套不完善。路网建设不够健全,园区公交车覆盖不全且夜班车非常少。x经开区的东盟产业园、宝隆产业园等产业园无公交直达,员工上下班需步行x分钟。直通宝隆产业园的宝东桥主体工程竣工两年迟迟不能通行,车辆和人员需绕行陡坡,存在安全隐患。三是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今年x月、x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为x亿元、x亿元,环比增长-x%,排名全省靠后。企业普遍反映融资渠道较窄,贷款门槛和成本较高,审批环节多,获得时间长,过桥资金压力大,信用贷款额度较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政府性融资担保存在准入条件等限制,对高新技术和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如新邵凯通电子、科瑞生物等小巨人企业,急需扩产占领市场,但缺少精准的信贷扶持。四是引人留人困难。人才政策和企业需求间存在错位现象,人才补贴政策唯文凭、唯学历,企业需要的有经验、能做事的专本科层次技术管理人才不能享受人才引进政策。企业普遍反映难以招到稳定合适的工人,市人才服务中心搬迁到湘商产业园后一直没有运营,彩虹玻璃公司反映x人才项目申报半年没有审批下来。五是电力、物流成本高。我市工业电价较广东东莞地区高一倍左右,供电不稳定对部分企业影响较大。时代联合公司反映存在临时拉闸停电情况,造成公司投产的物料大量损失;良诚新材料公司主要生产人工钻石,x年因园区临时突发情况停电x-x次,损失巨大。外贸企业受国际物流成本上涨影响较大,内销企业反映我市除邵东外电商快递单件费用较长沙等地高出一倍,不利电商产业发展,削弱了“x红”等农产品线上竞争力。六是生活配套设施欠缺。园区规划布局产城融合不够,缺少购物、文娱、服务等商业功能,影响高端人才和年轻人的就业意愿,特别是企业高管对子女就学择校诉求大。

 

  三、优化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建议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执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着力打造“让企业办事更省心、发展更舒心、成长更暖心、经营更安心”的一流营商环境,确保今年营商环境测评进入全省前x名。

 

  1.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一是强化工作调度。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常务副职为召集人,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等市直相关部门和市级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成,实行一月一调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两月参加一次调度。完善工作通报反馈机制,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市政府联系副秘书长、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常务副职定期抓好问题交办,将问题交办落实情况和服务企业情况作为识别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整合市优化办、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和即将成立的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的工作力量,发挥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的职能作用,组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全面负责全市优化环境的统筹协调和督查指导。落实首问负责制,畅通举报渠道,通过开通举报热线、网上信箱、设立举报箱,形成发现问题、受理投诉、协调解决的工作闭环系统。依托“x”政务服务平台和纪检、司法等举报平台,定期开展营商环境满意度调查,强化结果分析和运用,用企业感受、企业家感受、老百姓感受、全社会感受评价营商环境满意程度。三是深化园区“去行政化”改革。有序推动x经开区和各县市区园区“去行政化”改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职能重构。将园区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征地拆迁等社会事务与所在地政府共同承担、统筹解决,确保园区人员和资源向招商一线、服务一线集中;非产业化功能加快剥离,专注于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非必要办事机构坚决剥离,围绕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设置内设机构。

 

  2.切实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一是强化部门落实责任。各部门单位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担当意识,当好“店小二”,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升软环境。要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对服务窗口办理事项充分授权,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路,提升政务中心窗口服务效率。二是提升网上办结率。加大“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力度,坚决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服务事项跨地区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提高“一网通办”覆盖率,确保今年四级网办率达到x%以上。加快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三网融合”,实现投资项目“一套材料”“一张表单”,企业与审批部门“键对键”就能办理,大幅缩短项目审批时间。三是优化办事环境。持续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着力提升办事流程透明度,促进办事进度网上可查询,让办事群众清楚事情谁在办、办到哪一步、何时能办好。推行全程代办制,实行全事项代办、全过程代办、全员代办,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的所有问题,每个具体项目确定一名代办专员全程领办,企业只需按流程要求提供必要资料,尽量减少企业与职能部门的接触,让企业少用心思跑手续、多用心思跑市场。

 

  3.努力营造亲商爱商的人文环境。一是持之以恒推进干部观念更新。牢牢抓住解放思想这个关键,下大力气解决思想固化、观念僵化等问题,促进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实现由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的转变,真正把企业家当亲人,把企业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群众和市场主体的满意度为标准,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超前服务、精准服务;通过学思践悟练就服务市场主体的真本领,把“想服务”“会服务”统一起来,提升工作能力水平。二是营造尊重企业家氛围。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最紧要的是读懂企业、尊重企业家。建议开通“绿色通道”,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外地邵商和高级人才在子女就学上提供学前、义务教育优先择校,医疗保障上提供本人及父母、配偶定点医院专家、门诊、检查、住院等优先服务,交通出行上提供机场、高铁贵宾通道,休闲旅游上提供市内景区可携带亲友免票游览等待遇,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企业家更多地感受到被尊重。出台配套措施,严厉查处执行不力、推诿扯皮、纪律松弛等行为,坚决消除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真正营造起亲商、护商、爱商、惠商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激发企业家创业激情。推深做实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帮扶重点企业和企业家接待日制度,真心实意与民营企业家交朋友,主动听诤言挚言。定期召开高规格政企座谈会,组织民营企业家代表共同分析经济形势、应对策略等,为市委、市政府制定重大经济政策献计出力。大张旗鼓宣传报道和推介优秀民营企业创业创新典型,宣传优秀民营企业家先进事迹。推荐有突出贡献的民营经济代表参加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和“三八”红旗手、青年“五四”奖章等评选,增加企业家在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名额。

 

  4.持续打造践诺守信的诚信政府。诚信政府是最优的营商环境,狠抓营商环境,就要从狠抓政府守信做起。一是全面开展失信治理。针对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承诺未兑现等问题,深入推进政务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政务失信动态监管、涉政执行案件预警等工作机制,对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政府机构,实行挂牌督办。二是增强政策稳定性。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在制定涉企政策时要充分听取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对约束性政策严格遵照执行,既不自行放宽,也不层层加码,避免不同部门政策效应的叠加放大,避免处置风险的风险。三是打响“信用x”品牌。发挥政府示范带动效应,招商引资承诺的优惠政策,只要与现行政策不相违背,都要不折不扣兑现,领导拍板议定的事项,都要不折不扣落实,企业向上争取的专项补贴资金,都要克服困难及时拨付,真正让企业家放心、安心。完善“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加快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让信用成为x营商环境的靓丽品牌。

 

  5.全力抓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完整产业链条,是巩固招商成果,助企降本增效,培育优势产业的必由之路。一是加强政府主导。进一步做实“链长制”,针对每家重点企业成立链式服务专班,梳理头部企业所在产业链的配套企业清单,实施挂图作战、定向招商,有针对性建链、稳链、延链、强链。建设x工业产业链配套产品信息平台,动态化更新、常态化发布产业链供需信息,促进供需对接、产销衔接。二是加强规划布局。坚持围绕产业发展优布局、拓空间,高起点编制相关规划,加快“腾笼换鸟”,清理回收闲置用地,开发建设低效片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专业产业园区,加快有效承载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进一步修订完善园区发展规划,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建设好教育、医疗、文娱等生活配套服务区。三是加强配套激励。建议出台招商引资重点产业激励政策,对有利于加速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链的产业项目,从土地、金融、厂房补贴、人才等方面进行激励。鼓励落户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围绕补全产业链条引进优质链上企业落户x。

 

  6.用心用情落实好惠企纾困政策。一是加强宣传解读。以开展“万名干部联万企”活动为契机,主动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开展“一对一”宣传服务,让企业充分知晓政策。做实上级政策贯彻解读工作,组织专题学习和系统学习,让相关部门和干部真正吃透政策、精准掌握政策,有效助企解困。二是精准落实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建立企业需求清单、问题清单,针对企业需求精准施策,按企业类型梳理出更有针对性的各类“政策套餐包”,通过系统直接推送,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让尽可能多的企业获得精准化、个性化的政策扶持。三是开展暖心服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树立把企业的困难当自己困难的意识,不走形式过场,用心用情用力,创新帮扶方式,定期搭建政企银企对接会、民营企业家沙龙、产品博览会等联系推广平台,“面对面”纾困解难 ,“心贴心”为企服务,让企业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温暖,增强企业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