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百问2024范文精选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百问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是什么?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个历史任务:一是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的繁荣。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各种救亡图存运动都没有成功?

农民阶级:农民阶级作为小生者的局限性,使其不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就恰恰说明了此点! 民族资产阶级:其从经济上受到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严重压迫,并严重依赖帝国主义,因而在政治上就非常软弱,导致革命不彻底,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教训! 其次思想上十分落后,农民阶级的思想本身就是有着很大的封建性,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虽然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方向,可依旧摆脱不了它的狭隘性而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3.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

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共和国(政治上)。它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的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思想的主导观念(思想上)。不仅如此,辛亥革命还解放了清朝专制主义统治下禁锢的生产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得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进入较大规模发展的黄金时段(经济上)。

局限性: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的弱小和其自身的软弱性注定它不能承担起历史的重担.辛亥革命后,中国并没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依然是半殖民的半封建国家。

4.什么是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在近代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这就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5.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通过两条渠道:一由中国留日学生从日本间接传入;一由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生从法国直接传入。留日、留法中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最先把马克思主义真正带回了中国。(1)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屈辱的血泪史,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史,在苦难的日子里,中国的知识分子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救国之路,那么,为什么最后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呢?这是中国人民经过实践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2)五四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错综复杂.但百川归海,在各种思潮的相互比较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进而取得了主导地位.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探讨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而且对我们今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成为了一个以马列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中国共产党靠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赢得了革命的胜利。

6.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时代特点看,它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这时世界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它使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联系起来,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从领导力量看,它标明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不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追随者,而是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走上了中国政治舞台并成为领导阶级,从而划分了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界限;

(3)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看,指导运动发展的已经不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而是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它的发展方向,也已经不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奔向社会主义;

(4)从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看,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

7.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3、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了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8.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23日,为什么7月1日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1921年7月23日,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会集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在这里举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也派代表列席了会议。由于会场受到暗探的注意和租界巡捕的搜查,会议的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党的一大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正式建党的问题。会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在中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从此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有了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长期在黑暗中探索的中国人民,由此有了闪亮的指路明灯,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中有了自己的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

那么,既然中共一大正式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的7月23日,但每年为何要将7月1日而不是把7月23日作为党成立的纪念日?其实,7月23日作为中共一大开幕的时间,是后来党史工作者考证的结果。至于中共一大具体是哪天召开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很清楚。

目前能看到的最早一份关于中共一大情况的记载,是形成于1921年下半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材料,其中清楚地写道:“代表大会定于六月二十日召开,可是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代表,直到七月二十三日才到达上海,于是代表大会开幕了。”可惜这份材料存放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很长时间人们并不知晓。

参加一大的一些代表,后来曾对一大召开的大致时间有过回忆,但具体日期颇有出入。毛泽东1936年曾对访问陕北苏区的美国记者斯诺说:“1921年5月,我到上海出席共产党成立大会。”这里的5月,应该是指农历。毛泽东具体动身的日期是6月29日。何叔衡的同乡兼好友谢觉哉在这天的日记中写道:“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毛泽东、何叔衡是秘密前往上海的,谢觉哉当时并不知他们去上海干什么。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回忆说:“一个夜晚,黑云蔽天作欲雨状,忽闻毛泽东同志和何叔衡同志即要动身赴上海,我颇感他俩行动的‘突然’,他俩又拒绝我们送上轮船。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他俩去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会。”7月4日,毛泽东和何叔衡抵达上海。

据陈潭秋1936年回忆:“一九二一年七月的下半月,在上海的法租界蒲柏路的女子学校,突然来到了九个客人。他们下榻于这个学校的楼上。”“到这里来的许多人,是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他们到上海的目的,是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因为除上海代表李达和李汉俊外,其他各地的代表大多是教师或学生,收入有限,便由李达的夫人出面,以接待北京大学师生暑假旅行团的名义,租了法租界的博文女子学校作为外地代表的住所。陈潭秋的回忆因距离一大召开的时间相隔不那么久远,故而与实际开会的时间比较接近。

那么,为什么把每年的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董必武1971年的回忆颇能说明问题。他说:“七月一日这个日子,也是后来定的,真正开会的日子,没有哪个说得到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并没有在一大召开多少周年之时开展纪念活动。

把7月1日作为党成立的纪念日,有据可查的最早见于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所作的《论持久战》的讲演。毛泽东说:“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毛泽东是中共一大代表,在会议期间还担任记录工作,但他讲这番话时距离一大召开已经17年了,未必对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记忆得那么准确,而且他并没有说一大就是这天开幕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性的事件自然是一大的召开,但一大召开前已经有了党的早期组织,否则各地无法推选出参加大会的代表。全国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1920年下半年至1921年上半年陆续组建的。所以到一大召开时,党的地方组织实际已经建立了。

中共中央第一次正式将每年7月1日确定为党成立的纪念日是1941年6月。到这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整整20周年,而此时又正处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最艰苦的阶段。这年1月,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与此同时,日军进行大“扫荡”,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残酷的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敌后抗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为了振奋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中共中央决定隆重庆祝党成立20周年。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明确指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中共中央还提出,宣传的要点是在党外“要深入的宣传中共二十年来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历史。”在党内,“要使全党都明了中共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作用,在今天他已成为团结全国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他的政策,关系全国抗战的成败与全中国人民的命运。因此,每个党员都要正确懂得如何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方针,要加强策略教育,与学习党在二十年革命斗争中的丰富经验”。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各根据地在1941年7月1日前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活动。这年的7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庆祝中国共产党廿周年》的社论,并且刊发《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特刊》。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公开发行的党报《新华日报》也特地刊发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社论。从这个时候起,每年的7月1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

9.出席党的一大的代表在大浪淘沙中有着怎样的历史命运?

李达(1890--1966),湖南零陵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在“一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局成员,负责宣传工作。1923年秋脱党,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入党,后任武汉大学校长。1966年8月在武汉病逝。

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1924年脱党。后任上海大学教授,湖北省教育厅长。1927年12月在武汉遭军阀杀害。 张国焘(1897--1979),江西萍乡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在“一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局成员,负责组织工作。1925年红军长征时,进行分裂党和红军活动。1938年因叛党被开除出党。1979年12月在加拿大病逝。

刘仁静(1902--1987),湖北应城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代表。1930年因参加托洛茨基派别组织被党开除。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出版社特约翻译。1987年在北京去世。 何叔衡(1876--1935),湖南宁乡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后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工农检查部部长。1935年2月,在福建上杭牺牲。

董必武(1886--1975),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后历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1975年4月在北京病逝。 陈潭秋(1896--1943),湖北黄冈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后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1942年9月在新疆被捕,次年9月在狱中被害。

王烬美(1898--1925),山东莒县北杏村人,今属诸城,济南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后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25年8月在青岛病逝。

邓恩铭(1901--1931),贵州荔波人,水族。济南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后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28年在济南被捕,1931年4月在狱中就义。

陈公博(1890--1946),广东南海人,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代表。1922年秋脱党。1938年投敌,充当汉奸,抗战胜利后因叛国罪被判死刑,1946年被枪决。

周佛海(1897--1948),湖南沅陵人,旅日共产主义小组代表。1924年脱党。1938年投敌,充当汉奸,抗战胜利后因叛国罪被判无期徒刑,1948年在狱中病死。

包惠僧(1894--1979),湖北黄冈人,受陈独秀指派出席“一大”会议。1927年脱党,新中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7月在北京病逝。

还有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尼克尔斯基”是军人出身的弗拉基米尔·涅伊曼·阿勃拉莫维奇的化名。他生于1889年,1921年成为俄共(布)党员。不幸的是,1938年,他因莫须有的“间谍罪”被捕,很快便在哈巴罗夫斯克被枪决。1956年,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为他平反昭雪。

尼科尔斯基是由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直接派来的,马林则是其助手。马林颇受列宁器重,身份是共产国际执委,而且是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派来的,又是列宁亲自推荐来华的,除了是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派来的代表外,尼科尔斯基同时还是赤色职工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

10.什么是红船精神?红船精神的意义体现在什么地方?

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它集中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

11.民主革命纲领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共二大,初步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使之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和经过是什么?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中共的发展陷入低潮。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我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经过:中国共产党于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13.为什么说五卅运动掀起全国范围的反帝怒潮?

五卅运动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发展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年至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14.为什么要进行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是怎样取得胜利的?

(一)五卅运动使中国革命形势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憎恨更加强烈,渴望结束已经持续十多年的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二)中国共产党决定利用反奉战争的有利形势,积极推动人民群众进行反奉倒段的斗争。

(三)国民军的失败,使北方局势更加恶化,广大人民越来越把希望寄托于广州国民政府。

(四)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同旧势力妥协告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并没有受到削弱,革命果实却落到帝国主义所中意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取得胜利:

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原因在于它是国共合作的革命的,正义的战争,在反帝反军阀的政治目标指引下,国共两党率领各革命阶级、阶层团结战斗,共同对敌,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政治指导,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和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于广大北伐军将士英勇作战顽强杀敌所向披靡,屡建奇勋。广大工农群众的热情支持,各地群众运动的有力配合,也为北伐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军事顾问的指导和帮助,北洋军阀内部矛盾重重也是北伐战争迅速取胜的重要原因

15.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说大革命由此从高潮走向失败?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利用雇佣的一批流氓,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队部。国民党第二十六军周凤岐部随即借口“工人内讧”,强行将工人纠察队缴械,纠察队员死数十人,伤二百余人。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遭到国民党军队屠杀,死百余人,伤无数。接着,蒋介石封闭了上海总工会和其他革命团体,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群众,仅三天内即有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五千多人失踪。这就是蒋介石制造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中国阶级关系和革命形势的重大变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从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完全转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从此,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完全从革命统一战线中分裂出去,革命在部分地区遭到重大失败。大革命由此从高潮走向失败。

16.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中国民主革命必须建立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之资产阶级在内的革命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只有坚决依靠广大农民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革命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17.毛泽东为什么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这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决定的,即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夺取全国政权。毛泽东的这个意见切中要害地指明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这段话后来成为党创建,领导和掌握人民武装并进行斗争的行动口号。

18.为什么说南昌起义是我们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首次独立地领导战争和创立军队;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国民政府的开始。

19.我军为什么要进行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0.如何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性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1.如何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原因:中国革命之所以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因为: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外部没有完全的民族独立,在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没有议会可以利用,没有罢工的合法斗争权利,反动统治阶级凭借着强大的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因此,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第二,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武装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而“工农武装割据”正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第三,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的多次奋斗说明,革命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而广大农村却是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共产党人必须而且有可能首先占领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为先进的巩固的阵地,使之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22.为什么说古田会议使我军实现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古田会议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了如何从加强党的思想工作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问题,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案所规定的红军建设的各项原则,不但在红4军得到实行,随后也在各地红军中逐步实行,对加强党和红军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古田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宣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反对以任何借口削弱党对红军的领导,必须使党成为军队中的坚强领导和团结核心。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把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是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得以明确,古田会议决议因此成为我党我军建设的伟大纲领及重要里程碑。

23.为什么中央红军要进行战略转移的漫漫长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1934 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 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24.湘江战役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5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8军团损失更为惨重,34 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湘江惨胜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它是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召开的,从此中国革命一个杰出人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红军翻开崭新的一页。

25.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6.长征的伟大意义和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是什么?

1.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指出:“长征是宜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

2.1980年8月,在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时,邓小平说:“在1935年,我们历史上著名的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了一个成形的领导,以前的领导都是很不稳定的,而且也很不成熟。” 而当邓小平之女毛毛问他长征是怎么过来的,他的回答是“跟着走”!

3.江泽民同志曾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对长征精神作出过概括,他认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就学习、研究、宣传包括长征在内的中国革命史发表的讲话中指出:“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

5.“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精神内涵,生动阐释了长征精神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时久、规模大、行程远、困难巨、影响广,为中外战争史上所仅见。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27.南方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怎样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

1.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留在中央根据地领导南方游击战争的是项英和陈毅。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指1934年秋至1937年冬,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坚持在中国南方八省15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同持续清剿的国民党军进行的游击战争。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在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等领导下,江西、福建、闽赣、赣南、闽浙赣5个军区(含闽北军分区)及各直属的地方独立部队与红24师和红10军继续坚持斗争。在遵义会议以后,中共中央书记处于1935年2月5日电示项英和中央分局,要求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红军和地方武装,立即改变组织形式与斗争策略,在中央苏区及其临近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中共中央指定项英、陈毅、贺昌等5人组成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苏区分会,任命项英为军分会主席,统一指挥军事斗争。苏区中央分局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随即决定将红24师等部分散到中央苏区及其临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实行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转变。

2.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由部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七十六万日军,消灭十八万日伪军,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8.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高高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大片土地沦失,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之际,1936年经过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终于爆发了,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1、最早抗战:中国共产党最早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最早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以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共产党最早发起全民族抗战号召。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9月20日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9月30日发表《为日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第二次宣言》,这些宣言和决议,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号召全国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争得民族的解放与独立。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1932年4月发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

中国共产党最早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立即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决议》等;中共中央10月12日发出《关于满洲士兵工作的指示信》。这些决议和指示提出组织东北人民群众,建立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支援和联合各抗日组织和军队共同抗日。1933年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一二六指示信”,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到1933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游击队发展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1937 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3万余人,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同日伪军进行大小几千次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支援和鼓舞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中国共产党最早参与全国其他抗日活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援十九路军抗日,发出宣言和斗争纲领,通过上海党组织发动群众,支援前线。1933年5月起,中国共产党与冯玉祥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合作抗日,以张家口为中心,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热潮。1933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与李济深的福建人民政府联合抗日,双方签订《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1934 年7月,中国共产党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积极准备北上抗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组织游击队开展东北抗战,并与国民党爱国军队和各抗日武装初步合作,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有力打击。中国共.产党关于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宣言和抗日行动,唤醒了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励更多中华儿女奋起抗战。

2、组织抗战: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诚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毅然放下遭受血腥屠杀、围追堵截的阶级仇恨,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5 年8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为抗日而奋斗。12 月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 -战线的策略方针,调整了各项具体政策,得到全国各界的热烈响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规模抗日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中国共产党推动建立各种形式的抗日统一战线。首先与东北军、第十七路军等实现西北联合抗日,同时努力争取国民党当局和地方实力派联合抗日。到1936年12月前,中国共产党与晋、绥、察、冀、滇、桂、川、新、甘、陕等地方实力派初步建立联系,为形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和全民族抗战局面创造了条件。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全国团结抗战创造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主导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 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7月8日中国共产党就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经过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次日,国民党领导人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努力和推动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中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并发展起来。

中国共产党始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全国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国共两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合作抗日的旗帜下,协同作战,对日军进行了有效的抗击,使日军实力受到较大消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诱降和英美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也由于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发展壮大的畏惧,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始终不渝地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广泛地团结了中华民族一切可能团结的抗日力量,铸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坚固长城,使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得以坚持和发展,直至取得全民族抗战胜利。

3、领导抗战: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全民族抗战指引了胜利方向,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全国抗战一开始, 中国共产党就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主张开放民主,改善民生,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 年7月,毛泽东发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指出,在坚决抗战的方针下,必须实行全国军队和人民的总动员以及革新政治等一整套办法。洛川会议提出抗8救国十大纲领。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把实行全民族抗战与争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把反对外敌入侵与推进社会进步统一起来, 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成为引领全民族发展与进步的指南。

中国共产党提出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早在1936年7月,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中,就提出了通过持久抗战争取抗战胜利的方针。1937 年8月11日,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在国民政府军委会军政部谈话会上指出:全国抗战在战略.上要实行持久防御。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指出,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1938年5月,毛泽东撰写《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中国必须、也能够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强调持久战的基础是广大民众。全国抗战形势的后来发展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英明论断。

中国共产党提出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运动战的方针。1937年8月1日,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等,指出红军的作战原则,是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洛川会议上通过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的行动方针。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将游击战争提到战略高度作了全面阐述。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对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等做了分析,肯定“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方针。实践证明,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人民军队政治优势和军事优势的最好的作战形式,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提出实施的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独立自主游击战的战略战术,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抗日军民,进而坚定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指引全民族抗战一步步走向胜利。

4、艰苦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战略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当时,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八路军、新四军分属全国抗战的第二、第三、第五战区战斗序列,分别参加了各战区防御作战。同时,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广泛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从1937年9月到1938年10月,八路军、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余人,八路军发展到15.6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2.5万人,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游击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出现新局面,各族青年踊跃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相持阶段的主战场。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普遍展开,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在战略上造成对日本重点占领的城市和交通线的反包围态势,形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从抗战全局来看,构成了与正面战场相对应,在战略上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策应的,独立的广大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成为促使国民党抗战到底的重要因素,为赢得全国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在战略相持阶段,特别是从1941年起,日军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和抗8根据地作为主要进攻对象,实行反复“扫荡”和“清乡”,“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942年,日军在华北、华中有55万余人,其中用于巩固占领区的约有33.2万人。到1942年,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为约40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减少到5000万以下。面对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在抗日根据地聚集起一支困不死、打不散、压不垮的中华民族的中坚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承担着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从1943年起,敌后战场逐步扭转困难局面,在一些地区开展对日伪军攻势作战,1944 年开始局部反攻。到1945年春,全国已有18个解放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于1945年8月开始全面反攻。由于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已处在解放区包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实际承担起对日全面反攻的主要任务。1945 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各解放区立即组织反攻大军,陆续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从8月11日到9月2日,收复县以上城市150座。

5、胜利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对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写下了壮丽的历史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取得辉煌战果,力量空前壮大。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战斗,取得重大抗战成果,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建立了辽阔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东北、华南,一直到海南岛,建立了广阔的抗日游击根据地。领导抗日军民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缴获各种枪支69.4万余支,各种炮1800余门。先进青年踊跃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奔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各抗日根据地,“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愈打愈多,愈战愈强,空前发展。共产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中国共产党树立了英勇抗战的楷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八路军的“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的“刘老庄连”,东北抗联的“八女投江”等共产党领导下的英雄群体,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为代表的众多优秀共产党人,为抗战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 白山黑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珠江两岸,中国共产党人的血和人民流在一起,和人民胜利在一起,铸就无数英雄史诗。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日战争既是中日两国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国家意志和精神的较量。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共产党人在一切艰难困苦面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精神,为人民利益献出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有力地提高了全民族抗战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为民族精神的振奋和民族素质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抗战环境中培育的延安精神、太行精神、抗联精神、红岩精神等,都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历史雄辩地证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中国人民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确确实实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30.《论持久战》是怎么产生的?它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1、《论持久战》的产生: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国内出现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论调。有些人认为“战必败”“再战必亡”,也有些人幻想单纯依靠政府、军队和外援能迅速取胜。为了澄清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坚定全国军民抗战的决心,指引全国人民正确开展抗战,毛泽东深感有必要对抗战十个月的经验“做个总结性的解释”。

《论持久战》发表之前,我党主要领导人的文章、谈话中,已经初步提出了“持久战”的思想观点。1936年7月,毛泽东同斯诺谈话时就已提出坚持持久抗战的各项方针。抗战初期,毛泽东指出:“最后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1937年7月15日,朱德在《解放》周刊发表题为《实行对日抗战》的文章,指出对日作战将是一个持久而艰苦的抗战。1937 年10月,刘少奇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中的若干基本问题》,明确提出要坚持长期的游击战争。周恩来在1938 年1月7日发表的《怎样进行持久抗战》一文中,较为系统地回答了怎样进行持久抗战的问题。《论持久战》正是毛泽东在汲取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完成的一部历史性的著作。

全面抗战以来,毛泽东着重研读了克劳塞维茨等人的军事著作和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在延安组织了《战争论》研究小组。毛泽东将其丰富的革命实践经验升华为高度的理论概括。1938年5月26日到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战研究会上作了几次《论持久战》的长篇讲演。

《论持久战》演讲稿经过毛泽东整理修改后,先在延安油印出来在党内传阅。1938年7月1日,《论持久战》在延安《解放》第43、44期(合刊)正式刊出。此后,各根据地内印发了多种单行本。同时党中央决定向国统区发行。1938年7月25日,汉口新华日报馆出版了单行本,重庆、桂林、西安等地的新华日报馆,也相继出版了铅印订正本。

2、它的重大影响: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并从全国的战略全局出发,深刻地论述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从而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深刻地阐述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出全国人民参加抗战,坚持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条件和基本保证,批判了脱离群众的片面抗战路线。提出了实行持久战的具体战略方针,即在抗日战争的第一、第二阶段中,实行战略防御中的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的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中的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在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战略的反攻战。提出抗日战争三个阶段在全体上的主要作战形式是运动战,其次是游击战:八路军的战略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和其他一系列作战原则。批评了单纯防御的错误方针和轻视游击战争的错误观点。讲演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

讲演最后坚定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纲领性文献,抗日战争的实践,充分证明《论持久战》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31.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如何科学回答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的?

第一,指出了一条通过建立、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和社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道路和途径;

第二,新民主主义理论初步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目标;

第三,新民主主义理论完整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第四,新民主主义理论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第五,新民主主义理论确立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经济政策;

第六,新民主主义理论肯定了要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批判了现代化建设中的民粹主义思想;

新民主主义理论初步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道路和途径,初步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完整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并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提出了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经济政策。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实践,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32.延安整风运动的缘起经过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延安整风运动的缘起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 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毛泽东之所以要发动延安整风,是有着深刻历史背景的,尤其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历程有关。

第一,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危害必须从思想路线上彻底解决。

延安整风之前,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发生过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三次“左”倾 错误,其中在1931年1月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台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是理论形态最完备、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危害最大的一次。它在军事上实行 冒险主义,在政治上实行关门主义。这一系列“左”倾错误直接导致中央苏区第 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南方各根据地相继丧失,全国红军从30万人减少到 3万人,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白区的党组织也几乎损失殆尽。

尽管在遵义会议上博古“左”倾中央的统治宣告结束,但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 当时只是解决了最为迫切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而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问题并未 做出正确的结论。此后,毛泽东在1940年12月政治局会议上曾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彻底否定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左”倾政治路线。但是由于教条主义在 党内的思想基础仍然根深蒂固,他的努力没有获得完全成功。这让毛泽东逐渐认识到,必须在全党范围开展一次整风运动,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思想路线问题。

第二,抗战初期王明的右倾错误一度引起党内思想混乱,必须予以肃清。

1937年11月,王明从莫斯科回国。这一次,他又教条地搬用共产国际指示,提出“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口号,主张对国民党让步。 在1937年12月政治局会议和1938年3月政治局会议上,他还一再反对洛川会 议以来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点名批评了毛泽东。当时,毛泽东虽然赞成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但他认为共产党不能过分相信国民党,必须时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从后来的事实来看,毛泽东的这种主张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当时却受到王明的批评。由于王明手握共产国际指示这道圣旨,而共产国际当时在中共党内有着很高的威信,因此他的这种右倾思想一度占了上风,这就给全党带来了很大的思想混乱,给党在抗战初期的工作造成了不良后果。而要纠正这种右倾错误,就必须通过开展整风,肃清教条主义的影响。

第三,皖南事变的发生,促使毛泽东思考如何尽快改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这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导火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遭到惨重损失。而在事变前,毛泽东就对国民党存有戒心,曾制定过一个先发制人的计划,打算派15万精兵打到国民党后方去,但这个计划最终被共产国际否定了。这件事深刻反映了中共与共产国际 的重大意见分歧,同时也让毛泽东的警惕性进一步增强。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决心尽快改变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从实质上摆脱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干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开展一次全党的整风运动,从思想根源上破除将共产国际 指示神圣化和教条化的氛围。

总之,在延安整风前,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中国革命问题时还不够成熟,时常犯“左”倾或右倾错误。而无论是“左”还是右,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照搬照抄共产国际指示的结果,都是教条主义的表现。这就说明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成 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延安整风,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历史意义:延安整风历时三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后来的历史发展尤其是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第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上毛泽东个人意识与全党意识相统一。

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1930年他发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初步显露思想萌芽。在经历和总结“左”倾教条主义指导革命实践遭遇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具体化的观点。1939年10月,毛泽东为延安出版的《共产党人》杂 志写发刊词,“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理解”,对 党创建以来的历史进程、党的建设基本问题以及经验进行阐述和总结。1941年5 月,毛泽东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然而,延安整风运动开展之前的情况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全党认识上还远没有确立。这一状况经过 延安整风运动得到改变。1942年任弼时在笔记中谈自己参加整风运动体会时说:“过去的二十一年,虽然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日益互相结合的过程,但是真正自觉地认识普遍真理与革命实践要密切结合的重要性,还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当时任弼时已是有近20年党龄的老党员,又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他的认识很能说明问题。

在延安整风前,教条主义在党内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许多人把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奉为金科玉律予以照搬照抄,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民族利益。通过整风学习,全党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出现了建党以来最大规模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高潮,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重新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这样,就使广大党员和干部逐渐从教条主义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从根本上端正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历史己经证明,经过延安整风运动,中国共产党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克服了长期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和绝对化的错误倾向,扫清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障碍,极大地推动了它的历史进程。

第二,实现了毛泽东全党领袖地位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相统一。

在延安整风前,尽管毛泽东在中国革命问题上已经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形成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但是由于教条主义的干扰,其理论家地位并没有被人们普遍认可,毛泽东思想也没有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而正是经过延安整风,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才在七大上得到正式确立。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经开展过多次反对“左”、右倾错误思想的斗争,但由于方法不妥当,“一方面,没有使干部在思想上彻底了解当时错误的原因、环境和改正此种错误的详细办法,以致后来又可能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另一方面,太看重了个人的责任,未能团结更多的人共同工作二有鉴于此,毛泽东创造性地 提出了通过开展整风来解决党内思想问题的办法,这是对党的建设学说的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实践证明,延安整风的这一方针是完全正确和行之有效的,不仅在当时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而且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第四,对我党当代政策的现实意义。

延安整风运动己经过去60多年了,至今仍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延安整风昭示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讲,坚守思想阵地,加强意识形态 作至为重要。当前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一个需要高度重视与警惕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能够经受住长期执政、对外开放和面临市场经济的考验。我们的党员和干部,面对着长期执政和对外开放的新的复杂环境,能不能够正确使用手中 的权力和始终不渝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能不能够坚定不移地抵制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及其反动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侵蚀;能不能够彻底 地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用“西化”、“分化”与“和平演变”的伎俩实现其破坏和颠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谋;这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 亡的大是大非问题。延安整风运动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要求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总结历史经验,树立坚定、明确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曾多次说过: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过好“战争关”、“土改关”和“社会主义关”这三大“关口”。“战争关”和“土改关”是搞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关”是最终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废除私有制, 是搞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在头脑中树立了坚定、明确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同志, 才能过好这三个“关口”。所以,彻底改造世界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上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任务。当我们党和革命在前进征途中遇到巨大困难和遭到严 重挫折,尤其当发生如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之时,有些人便会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发生彷徨、动摇和分化。在此形势下,其中大多数人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成为共产主义者,但也会有少数人依然顽固坚持其旧有的立场,而与党分道扬镰。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思想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改造世界观是一辈子都要坚持不懈的事情。正如周恩来所指出的:必须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所以,延安整风运动的好传统,好作风,我们必须代代相传,并不断地发扬光大,使之永远成为我们党的传家宝

33.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 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一般认为其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认可毛泽东思想是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

1945年4月23 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党的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 早。

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

刘少奇在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深入论述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毛泽东思想作了较为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概括,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本质特征,使全党对毛泽东思想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过程。1941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 的思想”的提法。同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指示:要宣传“我党领袖毛泽东同志发展马列主义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各项学说和主张”。9月,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扩大会议进一步肯定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1942年7 月1日,朱德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的文章中指出:“今天我们党己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正确的掌握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并且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陈毅 在同日发表的文章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新创造,指出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创立了 “正确的思想体系”。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 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提出后,很快被全党同志所接受。同年7月,刘少奇在《清算党内的孟什维克思想》一文中,号召全党“用毛泽东的思想来武 装自己”,把毛泽东同志的指导贯彻到一切工作环节和部门中去,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去清算党内机会主义思想。1943年8月,从重庆回到延安的周恩来 在中央办公厅举行的欢迎会上指出:我们党在这三年中做了比过去20年还要伟大、还有更多成就的工作,这是全党团结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之下得到的。他说:“我们党二十二年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是贯穿着整个党的历史时期,发展成为一条马列主义中国化,也就是中国共产主义的路线!”“毛泽东同志的方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方向!”同年12月,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 讲话中,不仅使用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而且明确指出我们党及其中央是以毛泽 东思想为指导的。1945年4月,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 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理论贡献,指出:“到了今天,全党已经空前一致地认识了毛泽东同志路线的正确性,空前自觉地团结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更普遍地更深入地掌握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结果,必将给党和中国革命带来伟大的进步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七大之后,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致,为争取抗日战争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而努力奋斗。

34.如何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 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 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 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一伟大胜利,将永载中华民族史册,永载人类和平史册!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宣告了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载入了史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

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2、 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牵制和削弱了日本大部分军队,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对美英的压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5.重庆谈判的背景、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一、重庆谈判的背景:

1、国内背景

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结束之时,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美国支持下,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欲争夺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建立全国性的独裁统治,与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热切要求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要求相矛盾。和平、民主,成为战后中国的关键词,蒋介石正是接过这些口号,作为邀请毛泽 东来渝的重要理由,他在给毛泽东的电文中就有:“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

2、国际背景美国方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的美国,倚恃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由美国主宰的世界秩序。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表面上保持 独立,实际上听命于美国的中国,以便“遏制”苏联。从这个目的出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起,美国的对华政策由“援华抗日”转变为“扶蒋反共”,这一政策成为中国人民民族解放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苏联方面,苏联为避免爆发新的战争,保持其远东的安宁环境,在诸多问题上亦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承认美国在远东的领导地位,支持在蒋介石的领导下统一中国,并于 1945年8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领导人一方面防止美国插 手东北,一方面向国民政府表示,中共没有能力领导统一中国,只承认并支持国民政府这个“唯一合法政府”,甚至向中共表示,“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

二、重庆谈判的经过: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 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在 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三、重庆谈判的结果: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 S,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国民党政府 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 国”。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这是重庆谈判最重要的两项成果。此外,谈判还达成迅速结束国民党 的“训政”,实现政治民主化;党派平等合法;释放政治犯等协议。重庆谈判的 举行和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重庆谈判作为战后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把国共两 党的合作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战后中国的政治走向和政治格局,同时也为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尽管重庆谈判 的政治闹剧本质和它注定破产的历史结局,几乎毫无正面意义可言,但是,它毕竟公开提出和论列的三条原则,即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法化, 却是中国从1911年到1945年间政治教训的真实总结。应当承认,自从孙中山所 提“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来,自从抗战以来,重庆谈判中两党公开倡言和认同的“三化”,是对中国几十年深重突难的沉痛反思,是中国社会对两党两军 的天然要求,是中国真正走向和平、民主、宪政和现代化的必备前提,也是中国结束战争、流血,避免专制独裁极权复辟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统一并以现代伟大国家的风范和品质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基础。

36.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如何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

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6月,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国民党军由430 万人下降为370余万,虽然在兵力上仍占优势,在战略全局上也仍保持进攻态势,但因机动兵力不足,在东北和华北战场己转为守势;在南部战线,除对陕北、山东两解放军区实行重点进攻外,鲁西南、豫皖苏边界直至大别山地区兵力薄弱, 形成两头重、中间轻的“哑铃形”态势;又因整师整旅不断被歼,士气日益低落, 官兵厌战情绪增长,战斗力下降;国民党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也己陷入困境。人民解放军则由120余万人上升到195万人,虽然在兵力上仍居劣势,但握有战略机动力量;在战略全局上除陕北、山东战场尚处防御地位外,其它各战场已逐 步转入战略性反攻;部队士气咼涨,战斗力不断提咼;广大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己 基本完成,后方日趋巩固。但大部分解放区遭受战争破坏,人力物力损耗巨大。为了粉碎国民党军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消耗解放区人力物力,使人民 解放军不能持久作战的战略企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制定了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最歼灭敌人的战略方针;并决定将战略进 攻的主要方向置于鄂豫皖3省边界、战略地位重要、国民党军防御薄弱的大别山地区。这和战国时期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极为相似。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5月上旬结束豫北攻势作战后,经充分准备,于6月30日夜,在冀鲁豫军区独立第2旅的接应下,从山东省阳谷以东张秋镇至荷泽以北临濮集间150余公里的正面上,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接着,采取攻其一点(郛城)、吸其来援(金乡)、啃其一边(定陶)、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发起鲁西南战役,共歼国民党军4个整编师师部、9个半旅约6万人,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部战线的战略部署,开辟了挺进大别山的道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37.为什么说三大战役奠定了我党我军全国胜利的基础?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石家庄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而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38.为什么说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1、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2、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在人民战争路线指引下取得的;

3、三战役的胜利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39.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如何为新中国绘制蓝图的?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会议,因为它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中国革命由此掀开新的历史篇章,西柏坡这个原先并不知名的地方,因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而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里程碑。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留下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具有永恒的价值。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到西柏坡温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提我们党“赶考”话题,强调毛泽东“两个务必”告诫的深远意义,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4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还引用了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关于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的著名论述,表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

40.“两个务必”是怎样提出来的?意义在哪里?

一、两个务必提出:“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胡锦涛同志曾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2024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也在西柏坡发表讲话,再次强调“两个务必”。

二、意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 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胡锦涛同志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24年7 月11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旧址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表 示,正是因为始终强调和坚持“两个务必”,党才能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就要靠头脑清醒,靠保持“两个务 必”。他强调,这么多年中央经常讲、反复提“两个务必”,围绕改进作风发了不少文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为什么背离“两个务必”,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那一套还有不小的市场?为什么还有些人对不正之风乐此不疲?主观上说,主要原因是一些同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没有解决好。客观上说,主要原因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在有些地方没有落到实处,在一些方面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

41.新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确定了哪些大事?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意志,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4个重要决议,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4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基本的胜利。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中国革命的发生和胜利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道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在他们中间,涌现出了无数无畏的英雄和不屈的战士。随着斗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步向共产党靠拢,这种现象曾经被人称作是“开万国未有之奇”。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因此,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中,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引领的发展道路不是单凭任何人的愿望或意志就能形成的。在很长时期内,中国面临三种可供选择的建国方案:第一种方案先由北洋军阀后由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代表。他们主张实行地主买办阶级的专政,使中国社会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第二种方案由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代表。他们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社会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第三种方案由共产党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三种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实践中反复地受到检验。结果是:第一种方案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它的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没有得到中国人民的赞同,它的代表者的多数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只有第三种方案最终赢得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在内的拥护。由此可见,中国人民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他们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连坚决反共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1949年底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在中国不存在抵制共产主义的基础。”虽然他对此并不甘心。

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和广大人民利益的建国方案,而且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创建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8年的时间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无数的优秀战士。它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如李大钊、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邓中夏、苏兆征、彭湃、陈延年、恽代英、赵世炎、张太雷等,许多杰出的将领,如方志敏、刘志丹、黄公略、许继慎、韦拔群、赵博生、董振堂、段德昌、杨靖宇、左权、叶挺等,也都在这场前赴后继的伟大斗争中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无数先烈和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长期牺牲奋斗的结果。其中,革命领袖群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杰出领袖中,毛泽东居于首要地位。早在大革命失败以前,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大革命失败后,他是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成功革命道路的主要代表。如果没有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挽救中国革命,如果没有以他为首的党中央指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这一点,甚至也得到了来自国民党营垒的一些人士的肯定。1949年6月26日,留在北平的原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团长张治中在他所发表的《对时局的声明》中说:“我居留北平已八十多天了,以我所见所闻的,觉得处处显露出一种新的转变、新的趋向,象征着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已显露出新的希望。”他说:“我以国民党党员一分子的立场只有感到无限的惭疚,但是站在国民一分子的立场说,又觉得极大的欣慰。我们中国人毕竟还有能力把国家危机挽转过来,还可希望把国家搞好,断不是一个没出息的民族,已可得到证明。”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等,都在中国革命斗争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伟大的爱国者宋庆龄、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国民党左派何香凝、救国会领导人邹韬奋等,即使在最艰苦的年代,也始终坚持革命的立场,与共产党站在一起。邓演达、李公朴、闻一多等,在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民主党派的领导人李济深、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爱国侨领陈嘉庚、司徒美堂等,也都先后成了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进入20世纪,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斗争,已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所以,中国革命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毛泽东说过,假如没有苏联的存在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没有被压迫民族的斗争和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斗争,堆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国际反动势力不知要大多少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可能胜利的;胜利了,要巩固,也不可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一些国际友人还直接参加了中国的革命斗争,有的已经长眠在中国的土地上。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经历了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样两个阶段。近代中国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革命引向胜利,一条根本性的经验就是,必须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正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后者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

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为此,必须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必须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必须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中国人民的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

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革命,必须建立一支在工人阶级政党绝对领导下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支军队必须实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的,注重在端正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

中国共产党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尤其是理论建设,要求党员认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努力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培育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党内斗争中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创造了整风等新的形式,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

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由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方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这就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受到人民真心的拥护和支持,能够使自己不断地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而赢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正是遵循毛泽东建党学说,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了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成了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成了全国各族人民坚强的领导核心。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毛泽东在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道路时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

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这就是新中国的国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是新中国的政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就是新中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就是新中国的政党制度。以上四个方面,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或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而其中的国体,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具有最根本的意义和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是中国人民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标志。几千年来受压迫、受奴役的中国人民从此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43.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一,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第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第三,军阀割据、战乱频发、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到来了。

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44.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1)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2)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政府对土地使用和制度等方面进行的大调整,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土地税收、产权改革、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等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因此关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可以说一直都需要进行。

(3)和平解放西藏

长期以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专政制度,其代表人物是**喇嘛等宗教上层人士。比欧洲中世纪的制度还要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已经在雪域高原上延续了上千年。经过许多斗争和工作,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

(4)追歼国民党的残余

新中国在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过程中,还要继续反对民主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余势力,称为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5)整顿经济秩序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把官僚资本企业收归国有,建立国营企业经过这些调整,国民经济开始有所好转。使我国的社会秩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改运动和抗美援朝战争。

45.为什么说抗美援朝战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第一,直接原因是朝鲜提出了请求。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以金日成和朴宪永联名的形式于10月1日致信毛泽东,信中提出:“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要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抗美援朝战争史》修订版,上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第160页)朝鲜与中国一江之隔,唇亡齿寒、户破堂危。在中国东北解放战争期间,朝鲜几乎发挥了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基地的作用,许多朝鲜人为中国革命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根本原因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古今中外,任何国家的最高决策层,在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抗美援朝也不例外。维护国家利益具体表现如下:

维护国家主权。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同时,就命令其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当然做出强烈反应,当时除了抗议、声讨之外,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感觉可能要同美国打一仗。用周恩来的话说,就是“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给了我们新的课题: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43页)

保卫东北地区的国防安全。美国投入朝鲜战争的空军飞机于8月27日起不断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地区城镇、乡村,地面部队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界推进,严重威胁中国东北地区安全。彭德怀在自述中说:“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版,第257页)

维护东北地区经济建设。东北是全国解放最早的地区,东北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建设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周恩来指出:“中朝是唇齿之邦,唇亡齿寒。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我国的重工业半数在东北,东北的工业半数在南部,都在敌人轰炸威胁的范围之内……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能安定生产?”(《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73页)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1950年10月,毛泽东与民主人士周世钊谈话时,周世钊问到朝鲜局势,毛泽东指出:我们急切需要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有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抵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现在美帝的侵略矛头直指我国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有困难。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一卷,第230页)。

维护中国社会稳定。美国出兵朝鲜后,我国国内各种反动势力活动明显猖獗。不将美国在朝鲜的气焰打下去,国内反动派气焰就会更加嚣张,不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

着眼于国家长远建设考虑。如果不出兵,整个东北将被牵制,1000多公里的边防线需要部署很多兵力,还要改善装备和修建机场,随时准备打仗,这是一笔无法计算的花费。志愿军组成后,彭德怀在师以上干部动员大会上明确指出:“三五年以后再打,让我们松一口气,好不好?当然好!但是三五年以后还是要打的。我们三年五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一点工业,到那时还是要被打得稀烂……我们要建设国防,建设重工业,三五年是办不好的,五年时间不能有过高的希望,短短的三五年,陆军、空军装备不可能特别改善,海军更谈不上,所以迟打不如早打的好。”(《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22页)

第三,军事准备的原因。就是党中央有战略预见地组建了东北边防军。朝鲜战争一爆发,美国就立即武装干涉,虽然战前朝鲜没有向中国提出任何请求,且战事开始后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发展顺利。但毛泽东、周恩来考虑到,由于美国武装干涉,朝鲜战局形势发展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朝鲜人民军能一鼓作气,战争很快结束,至少告一段落,美国再想援助也需要长时间准备和调动更大兵力。另一种可能是,战争长期化,甚至战争形势出现逆转。因此中国不能没有防范准备。周恩来说:“我们设想第一种情况下组织边防军,是备而不用;在第二种设想情况下,是加重了我们的责任,并且应该很快地积极准备。”(《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第45页)所以,在朝鲜内战爆发不到两个星期,美军地面部队进入朝鲜仅一个星期,中央军委于1950年7月7日就开始着手组建东北边防军,抽调国防机动部队共25.5万余人,集中到辽宁东部和吉林东南部地区,以保卫东北边防和必要时支援朝鲜人民反抗侵略。东北边防军的全部准备都是以美军为主要作战对象、以朝鲜为作战地区进行的。这为中共中央决策出兵准备了必要的军事力量。

正是出于上述三个原因,中共中央才作出出兵援朝决策。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时全面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认为美国虽强也有弱点,中国虽弱也有有利条件。美国在军事上是一长三短:一长是钢铁多。三短是战线太长,首尾难以相顾;运输线太长,要横跨大西洋和太平洋;兵力不足,并且士气不高,是“铁多气少”。美国虽然握有原子弹,但不能轻易使用。因此,尽管美国在综合国力和军队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困难虽多,但也有有利条件。东北边防军已作了必要准备,并已调集了二线三线部队;中国军队占有数量上的优势,经受了20多年革命战争的锻炼,官兵团结,凝聚力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向来有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经验;中国是反抗侵略,进行的是正义之战,有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全力支援;中国已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将获得苏联的物资支援,等等。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第202页)体现了不畏强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革命胆略和非凡气魄。历史证明,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是正确的。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志愿军将士在朝鲜战场严厉地教训了美国霸权主义,一举将敌人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震惊了全世界。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国人民有力地支援了朝鲜人民,稳定了朝鲜局势,保护了中国大陆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国人民打出了新中国的军威国威,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在国际上软弱可欺的形象,极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

46.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要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1)它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

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峙的局面。美国凭借其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的“优势”,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并把中国纳入了全球战略的轨道。为此,美国政府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制定了“扶蒋反共”的反动政策,全力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人民的革命给予支持和同情。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敌视政策,妄图把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慎重地选择了跟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对外政策,从而迅速打开了新中国的外交局面。

(2)帝国主义国家反共反华的局势迫使中国与苏联等国接近

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非常仇恨社会主义国家,为与苏联争霸天下,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大力推行“冷战”政策,企图使苏联及其追随国全面混乱,政权走向解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存在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积极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对新中国顽固地坚持敌对立场,迫使中国与苏联更加接近。

(3)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推行霸权政策,严重威胁着中国和亚洲的和平与安全。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后,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为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团结世界各国人民,这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但不会处于孤立地位,而且还有利于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4)有助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种社会思潮泛起,对未来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建立什么性质的国家,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加之敌对势力大肆进行扭曲的、反动的宣传,造成了国民思想上的混乱,这种局面显然不利于新中国的建设。而“一边倒”方针提出后,就明确了新中国选择的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澄清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最终达到了统一全国人民思想,一心一意建设新中国的目的。

(5)中苏意识形态相同

中苏两国都是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革命的,在革命成功后又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充分说明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使两国无论在国际事务中,还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都轻易地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

47.如何理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战略意义和历史贡献?

战略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力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所有国家主权一律平等,反对任何国家垄断国际事务。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联合自强的旗帜,加深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相互理解和信任,促进了南南合作,也推动了南北关系改善和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摒弃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壮大了反帝反殖力量,加速了殖民体系崩溃瓦解。在东西方冷战对峙的大背景下,所谓“大家庭”、“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方式都没有处理好国与国关系,反而带来了矛盾、激化了局势。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

历史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不仅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者,而且是其忠诚的奉行者。在这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中国与绝大多数邻国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4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9.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定了哪些根本和基本制度?

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性质,把党、国家、人民的意志上升到宪法的高度予以保证,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和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有利于依法打击反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的分子,保障人民民主,有利于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宪法规定了新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力及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明确规定了要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消灭剥削制度。这部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

50.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和意义是什么?

(1)过程: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根据《共同纲领》就已基本确立,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予以正式确立。《宪法》规定,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其他基本制度在中国大地逐步建立起来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诞生了。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规定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的起点,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2)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又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此后中国社会的一切进步和发展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为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而开始了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5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

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上,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便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上,在强调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时,提出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上,三者的利益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既要提倡艰苦奋斗,又要关心群众生活;

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即权力下放给地方),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上,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在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在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分清敌我,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在是非关系问题上,对犯错误的同志要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要允许人家犯错误,允许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在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要反对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一概照搬。

52.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如何作出的?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三大改造,这就意味着我国不再是阶级社会。在这种背景下,9月15日至27日举行的中共八大,非常及时地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与人民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之间的矛盾,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能不能满足人民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根据这个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53.为什么会发生急躁冒进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是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使探索过程出现了重大曲折。经济建设有它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发展需要有积累的过程,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当时,我们党还缺乏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对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估计不足,对掌握经济规律和科学知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背离了一向倡导的实事求是原则,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提出了许多违背科学的高指标。这样,急躁冒进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就发生了。

54.“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过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的历史过程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就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工业强国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建国方略提出来的。此后,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党对国家建设的战略性目标的提法,逐渐清晰和成熟起来。

四个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当时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中国建设成为符合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55.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从1956年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十年,虽然经历曲折,仍然取得了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就。

工业建设方面,工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以1966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在钢铁工业方面,除了我国最大的鞍山钢铁基地进一步建设以外,武汉、包头两大内地钢铁基地主要是在这十年中建设起来的。在机械工业方面,分别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本行业,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一部分现代化大型设备。

石油工业发展成为这个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设完成了大庆油田,随后又开发了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国内需要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

交通运输业长足发展。全国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火车。公路、水运、航空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全国大部分县、镇通了汽车,沿海港口新增34个万吨级泊位,远洋航运开辟了通往东南亚、欧洲和非洲的3条航线。

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坚持长期不懈地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一时期建成的安徽省的淠史杭、内蒙古自治区的三盛公、北京市的京密引水等以灌溉为主的大型枢纽骨干工程,以及各种类型的水库,在当时和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技术发展成绩显著。1958年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956年制定的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前完成,新的十年(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在1963年制定。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打破了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科学研究方面,1965年我国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教育卫生事业成就可观。医疗卫生机构大幅增加,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

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大量涌现。如小说《青春之歌》《创业史》,电影和舞台剧《红色娘子军》《霓虹灯下的哨兵》,歌剧《江姐》等。

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迈出较大步伐。许多地方兴建了一些大型现代工业基地,结束了民族地区没有现代工业的历史。一批高等学校在民族地区建立起来,当地建设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得到培养。

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党的队伍进一步发展,全国党员人数从1956年的1073万人发展到1965年的1895万人。

56.“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教训是什么?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有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的社会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帝国主义长期敌视、封锁,苏联在中苏关系恶化后给中国施加巨大压力。这样的外部环境对党在科学判断国内政治形势、确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和方针政策时产生极大影响。我们党是经过长期残酷的战争后迅速进入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科学认识,也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下来的成功的阶级斗争经验,使人们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新矛盾时容易沿用和照搬,把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作阶级斗争,把只在一定范围存在的阶级斗争仍然看作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运用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法来解决。

“文化大革命”历经从发动到1964年4月中共九大、从九大到1973年8月中共十大、从十大到1976年10月结束这样三个阶段。中共九大加强了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在中央的地方,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1971年9月林彪事件的发生,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但中共十大仍然继续九大的“左”倾错误,并且使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势力进一步得到加强。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后,江青等人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中国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四人帮”,从而终止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一是认清国情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二是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决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三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成败,保证中国共产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四是必须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五是必须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57.为什么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对外工作能打开新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文化大革命”初期,外交工作受到干扰冲击。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形势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多年的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国际格局初露端倪。这为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提供了机遇。经过多方面努力,到70年代初,我国外交工作打开新的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建交高潮。

一是中国同美国关系的缓和。美国要尽快消除越南战争败局造成的影响并维持它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要应对苏联的挑战,迫切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美双方于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二是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也是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

三是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中日双方于9月29日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到1973年底,我国已基本上完成同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建交过程,同欧洲共同体也建立了正式关系。

四是发展了同亚非拉许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形成又一个更大范围的建交高潮。中国先后同40多个亚非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从各个方面坚决支持这些国家捍卫自己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外来侵略和干涉、维护本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正义斗争。

58.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涵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利用美国霸权地位的中落,加紧对外扩张,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威胁。中国党和政府不仅在涉及两国关系的问题上,也在整个国际事务中,在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同时,也同苏联的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与此同时,我国对外工作打开了新局面,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逐渐形成“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对中国的外交战略作出重大调整。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对指导我国外交工作,坚持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战争威胁,努力建立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各国以及其他类型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9.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同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

60.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觉醒和伟大革命?

首先,改革开放使我们党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实现了新的伟大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奠定了实践基础。改革开放正是以突破“两个凡是”等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开始的。其次,改革开放使我们党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实现了新的伟大觉醒,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了强大动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面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困难,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发展的严峻挑战,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和发展社会主义双重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正确道路,也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中国方案。

同时改革开放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二是改革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我国目前的改革不同于社会正常发展中始终会存在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性变革,特别是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三是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改革过程也是对经济社会生活和各种利益关系格局重新调整的过程。四是改革每一步都会影响千家万户,同时还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生活的重大变化,由此改革开放是中国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6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如何作出的?

答:《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的重要文件。

其起草工作从1979年11月开始,在中央政治局、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胡耀邦主持进行的。经长时间讨论和修改,集中全党智慧形成。在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了总结和评价。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62.农村改革是如何率先破冰、掀起改革大潮的?

答:正在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的改革发展作为讨论的主题,这实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说它明智,是因为它找到了解决中国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内需问题的——钥匙。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苦于内需不足,因此只好寄望于投资和出口。由于投资存在很大浪费,而出口又以透支未来为代价,这就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受到限制,是一种质量很差的增长。

内需不足在于消费不振,消费不振又主要是因为农村的消费力不足。可以引两组数据来简单说明。去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城市增长17.2%,县及县以下增长15.8%。今年前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439.2亿元,虽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9%,但按地区划分,市县零售总额54292.9亿元,县以下零售仅为14146.3亿元。广大的农村地区仅为城市消费的近1/4,这正是我国内需经济薄弱的要害之处。

改革试点主要任务: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一、完善土地征收制度。

针对征地范围过大、程序不够规范、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土地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面公开土地征收信息;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二、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针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权能不完整,不能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和交易规则亟待健全等问题,要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和途径;建立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和服务监管制度。

三、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针对农户宅基地取得困难、利用粗放、退出不畅等问题,要完善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探索农民住房保障在不同区域户有所居的多种实现形式;对因历史原因形成超标准占用宅基地和一户多宅等情况,探索实行有偿使用;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民主管理作用。

四、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

针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之间利益不够等问题,要建立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与集体之间、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分配办法和相关制度安排。对试点的选择兼顾不同发展阶段和模式。

改革试点的要求:

一、坚持小范围试点。统筹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兼顾不同发展阶段和模式,主要在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安排,选择若干有基础、有条件的县或县级市开展。

二、坚持依法改革。试点涉及突破相关法律条款,需要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允许试点地区在试点期间暂停执行相关法律条款。

三是坚持封闭运行。试点严格限制在经法律授权的县(市)开展,非试点地区不要盲目攀比,擅自行动,确保试点封闭运行,风险可控。试点工作在2024年底完成。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6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展开向前推进的?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城市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改革的要点是:

(1)简政放权。要使所有管理经济的政府机关同企业从直接的经济利益联系上脱钩,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敞开城门。在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和由城市统一组织城乡的生产和流通的同时,打破封闭和分割。

(3)搞活企业。1981年开始,经国务院批准,沙市、常州、重庆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1984年4月16日至25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以后,又增加一批大中城市作为试点,至1987年2月底,各级、各类试点城市达148个。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目标是: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综合服务能力,最终摆脱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闭的束缚,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与作用,把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改变成为开放型、多功能、社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中心。

64.为什么说创办经济特区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

答:创办经济特区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举是2024年10月14日习近平同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四十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强调,必须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必须坚持在全国一盘棋中更好发挥经济特区辐射带动作用。

65.为什么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答: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82年收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讲话共五个部分:

一、国务院领导成员的变动,是要解决国务院领导成员权力过分集中,兼职、副职过多,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和交接班的问题。

二、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主要的弊端就是广泛存在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四、要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和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五、现在正在考虑逐步进行的重大改革还有:

1.中央向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

2.正在考虑再设立一个顾问委员会(名称还可以再考虑);

3.真正建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

4.有准备有步骤地改变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分别实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公司董事 会、经济联合体的联合委员会领导和监督下的厂长负责制、经理负责制;

5.各企业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

6.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讲话指出,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我们这一代人也许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们有责任为它的完成奠定巩固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

66.“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崭新命题是如何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问题,深入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点,开创了一条由新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的现代化扫除了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上的障碍。

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进行了艰辛探索,为后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征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67.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4年比2024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

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是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必然要求.《建议》重点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是从指导思想的角度提出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党同志只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不断增强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才能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6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根本立足点,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以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概括并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的任务、总的方针、总的政策。它集中反映了党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曾多次阐述。1987年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确立“一个中心”,就从根本上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以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和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目的。两个基本点是一个中心的两个侧面,它们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69.为什么“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路线图?

中国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十分明确,这就是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中国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十分明确,这就是1987年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

走的总体战略部署:

第一步目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

第二步目标,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这也已在1995年提前完成;

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必须抓住牵动全局的关键问题,实施五大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海河经济、海洋经济、优势产业、区县经济、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

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两条基本途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改革要突出一个“活”字,激发全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力;开放要突出一个“争”字,争项目、争资金、争技术、争人才、争市场。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一个根本保证: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关键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4年力争比2024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70.我们党是如何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和方针的?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来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十个方面内容。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

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

的统一问题。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71.为什么南方谈话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南方谈话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同时 也对长期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进行了回答,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捍卫社会主义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改革开放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南方谈 话是继邓小平1978年倡导和支持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以来,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 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 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72.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当全国人民为实现跨世纪的目标而奋力前进的时候,1997年2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全国各族人民陷于极大的悲痛中。中国共产党能否继续沿着邓小平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对此,江泽民代表中共中央明确宣告:更高地举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党中央领导集体坚定 不移的决心和信念,也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愿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同时,逐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四大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并系统论述了这个理论的科学意义和主要内容,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江泽民指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因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五大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继承邓小平遗志,高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的跨世纪发展提供了 根本保证。

73.为什么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伟大创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开放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024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2024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印发。5月18 S,《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印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必然结果,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我们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79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摸索,实施的改革方针政策实际上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理论,尽管这一理论仍然坚持计划 经济的总框架不变,但是,必须按照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的要求来进行经济活动已开始成为人们的共识,从而现实经济活动也逐步纳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 的发展轨道。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 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观点。1992年十四大正式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自党的十四大(1992年10月12〜18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 标以来,至今(2024年)己二十七年。这二十七年来,我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改革中,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回顾这二十七年来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改革的前景,对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互对立的传统观念。它不仅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现实产生了巨大冲击,而且也为人们深入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考。当震荡的尘埃尚未落定,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而易见并存的种种问题,由此引发出国内外的众说纷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 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欲想把这一改革引向深入,我们有必要对其发展历程 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以便今后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4.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全方位,意味着我国要向全世界扩大开放。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未来全球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全球化时代,继续深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是构筑全球价值链体系、发挥各国比较 优势的重要途径。

坚定地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特别是“一带一路”这样的巨型国际合作平台,跨越世界多个大洲,形成了我国向北向南向西向东全方位开放 的大格局。

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和次区域合作,也是要面向四面八方同时开放。在开放发展 进程中,以开放促进国内的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转型。中国只有通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变压力为动力,才能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75.跨世纪发展战略是如何制定和实施的?

跨世纪发展战略是按照邓小平战略思想构想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即中国的现 代化将实行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含义上: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设想己经提前实现。在此基础上,根据世纪之交所提供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又提出了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计划和2024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全党和全国人民迈向21世纪构制宏 伟纲领,从而使跨世纪发展战略思想更加具体化、明晰化。

从目标上: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全面起飞,把我国从一个比较落后 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为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在世 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和强国。

条件: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实现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勇气,而且要 具备进行全面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历史条件,包括产业基础、社会体制、意识形态、领导能力、国民素质等。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证明,我国已经具备了实现经济腾飞、民族振兴的历史与现实条件。依据世界发展不平衡性原理,一个新发展国家,只要认真吸取早发展国家和迟发展国家的经验教训,战略得当,措施得力,完全能够成功地实现跨世纪发展战略。同时,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冷战结束后和平环境的强化和和平这一发展主题的进一步凸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为我们实施跨世纪发展战略提供了良机。

76.世纪之交我们如何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每遇困难和风险,中国共产党都能够做到头脑清醒、处变不惊、迎难而上,根本 原因在于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并能够运用科学 理论分析问题、判断形势。挑战面前,党中央总能站在全局、战略、宏观的高度 形成清晰认知,进而明确方向、提出对策,攻坚克难、化险为夷。例如,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内外复杂局势,党和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以“敢教日月 换新天”的英雄气概,采取一系列积极稳健的政策措施,有条不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工农业生产,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外交方针,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 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局 面和中国向何处去的关键抉择,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引领屮国走上正确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 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我们党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绝非一帆风顺、波澜不 惊,而是在应对挑战、克服困难、战胜风险、破解危局中不断前行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我们党所经受的风险挑战,有的是全局性的,有的是局部性的,有的更成为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甚至生死存亡的历史关节点。纵览党的奋斗历程,常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正是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丰富实践中,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77.香港、澳门回归的经过和意义是什么?

经过:澳门回归,指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葡萄牙共和国结束统治澳门的历史事件。

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在准备登上澳门时,托言商船被风浪冲击缝裂,货船潮湿,要求借地晾晒,并贿赂了地方官吏汪柏,取得了停靠澳门码头 进行贸易的权利。1557年正式在澳门定居。1582年(明万历十年),中葡订澳门借地协约。澳葡每年向香山县缴纳地租500两白银。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战败。葡萄牙借此于1849年后相继占领了澳门半岛、作仔岛和路环岛。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葡人闯入香山筑新关闸,擅自以此为澳门之界。1887年12月,清政府与葡萄牙王国签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 确认葡萄牙可长驻澳门管理。从此占领澳门一百多年。

1985年5月,葡萄牙总统埃亚内斯应邀访问中国,同中国总理赵紫阳就 解决澳门问题进行友好磋商,访问结束后发表联合公报,双方决定就澳门问题于 1986年上半年在北京进行谈判。1986年6月,中葡在北京就澳门问题举行首轮会谈。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 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作仔岛和路环 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时,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隆重举行。

意义:据香港某某大学在2024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回归前48%受访澳门市民以正面形容词描述自己对澳门回归的心情,46%受访澳门市民则使用中性形容 词描述自己的心情。而在回归后,76%受访澳门市民认为澳门社会改变很大;而 对于自己转变为中国国民的身份,64%受访澳门市民表示因此感到自豪。15年来(指澳门回归15周年)发生在澳门的变化和成就证明,“一国两制”具有生命力。

中国政府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 问题,在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中取得的重大进展。“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为我们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78.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如何推进的?

中国共产党把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称做“伟大的工程”。党应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 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要做好六项工作: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第二,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第三,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第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第五,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第六,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7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形成和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24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具体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80.如何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有何重大意义?

1、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2、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新要求更加注重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3、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执政使命、执政原则、执政任务、执政要求等重大问题,赋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新的内涵。它表明我们党对执政使命的认识更加自觉,对执政任务的理解更加完整,对执政方法的运用更加科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82.我国是如何在应挑战、克难事、办大事中彰显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

彰显出中国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第一,我们的制度是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题下建构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我们制度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大的政治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迅速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准确研判形势发展变化,及时作出部署安排。

第二,我们的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强大的亲和力,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和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战胜了包括“非典”在内的无数大大小小的疾病,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中国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持续大幅提高。

第三,我们的制度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短时间内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局面,需要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我们制度的强大是举世公认的。

第四,我们的制度坚持实事求是。只有不断科学地认识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世界。我们在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中完善和发展制度体系。我们的制度形成了及时总结经验的强大学习能力,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不仅是“对”的制度,而且是“善”的制度,更是“智”的制度。

第五,我们的制度契合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不转移矛盾,不以邻为壑,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造福世界人民,在保障中国人民健康的同时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贡献。

83.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人口多、家底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家底薄”,主要是指我国人均拥有资源量少、生态环境脆弱。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避免被动、争取主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2、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实质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对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结构的冲击,使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突出显现。

84.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如何推进的?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基石,只有教育全民化,才能丰富人才,人力资源足则国强国富,国强国富则民生得以改善。因此,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把教育普及到全国每一个地区,每个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以创业带动就业,改善就业结构。人活着,最基础的就是要生存,只有人能够生存下来,才谈得上公平和民生,而就业赚钱是活在社会上的唯一途径了。因此,就业是民生之本。所以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就相当重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保证人们权益不受侵袭。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做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提高人们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高速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过来促进公平的进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现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个人认为,把社会福利让给员工所在企业做或鼓励社会来完成,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还给员工,是迅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的重要一步。还要加紧建设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因为这是最薄弱的环节。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只有健康了才能最好实现存在的价值。因此,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成员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兼的医疗卫生服务。

85.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人民的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党团结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把四分五裂、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并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我们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为繁重,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迫切要求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第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启示。前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虽然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严重脱离群众,执政体制僵化,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这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执政意识,居安思危,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在执政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并从各个方面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同党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既有思想观念和执政理念的不适应,也有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适应,还有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所以,我们必须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切实解决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坚定性和纯洁性,永远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86.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个命题为我们从哲学高度领会和运用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指导。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科学发展观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发展速度与效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改革发展稳定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促进政治、文化、社会共同发展,解决好与经济增长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把发展看作是相互推进、系统协调的过程,强调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一致地运转。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以前瞻的眼光创新发展模式、健全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坚持和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87.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取得的巨大历史性成就。十九大报告从十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个领域的成就,特别强调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这种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必然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通过新质的产生与积累逐步发展升级从而进入新的阶段与时期。事实上,也正是基于这种历史性成就与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进入了新时代。

新时代意味着新的飞跃、新的特质、新的境界、新的格局、新的气象、新的高度、新的价值,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新的开创性。新时代虽然以已有的成就为基础,但具有不同于过去时代的开创意义,具有属于自己时代的荣光。对这一点,十九大报告用三个“意味着”进行了集中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基于这一认知,我们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并制定了解决温饱与实现小康的战略规划。时至今日,我国已经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之相应,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需求侧和生产的供给侧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开始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一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新时代需要新的行动指南与基本方略。96年来,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进程中,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与基本理论的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成功实现中国化,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此而言,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新的实践、新的问题必须确立新的行动指南。正是在此意义上,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概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那就是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严密的逻辑体系、创新的理论观点、宏阔的思维视野以及全面的思路举措,尤其体现出鲜明的行动指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88.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近代以来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列强入侵,本国封建统治者和官僚资本的压榨和剥削,所以我们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代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和奋斗,如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等也正是围绕这个梦想进行奋斗的,但是振兴中华努力最终都失败了,但是他们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为今天的努力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在实现这个梦想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即中国共产党完成的三件大事。十八大报告强调最根本的成就就是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因为我们过去和现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现在又找到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和途径。这条道路和途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让我们离这个梦想越来越接近了。

89.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是如何展开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90.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二十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如果没有一九七八年我们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就可能面临严重危机,就可能遇到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的亡党亡国危机。同时,如果没有一九四九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二是,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主张,当时没有真正落实,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真正贯彻,将来也还是要坚持和发展的。马克思早就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三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91.为什么说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实践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是全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领袖问题至关重要。拥有一个全党公认的领袖,是我们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拥有一个人民爱戴的领袖,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在实践中形成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并维护这个集体的权威,对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尤为重要。1935年的遵义会议前,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党中央,导致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我们党开始逐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此中国革命便焕然一新。

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领袖,是在伟大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在长期的历练中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红色熏陶,15岁上山下乡,在陕北黄土高原度过艰苦的知青岁月,之后进入清华大学这个著名学府进行系统学习。大学毕业后又进入高层领导机关工作,进一步开阔眼界、增长才干。紧接着沉到县里,不久担任县委书记这样的“一线总指挥”,在随后很长时间里相继在县、市、省重要领导岗位做实际工作。陕北7年,清华4年,军委机关3年,正定3年,福建17年,浙江5年,上海近1年,中央高层5年。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中央的总书记,从知识青年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都当过,阅历十分丰富。在这么多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历练过,有这么长时间的实践积累,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正如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写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领导层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改革运动,其程度可与邓小平的改革相媲美。”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统一的。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核心的重要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有一系列风险、挑战、危机、困难,没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是断难取得成功的,这种气概就是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精神,就是直面问题与挑战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沉着和勇气,挑起大国领袖的重担,成为领导这场伟大斗争的全党核心和扛鼎巨擘;习近平总书记的伟人风范和崇高品格,已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党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92.为什么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一、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政治意识作为一种政治心理(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主要是指政治思想、政治观点,以及对于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评价,也就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信仰、政治纪律等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增强政治意识,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纪律和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认知,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意识,不是空泛的、而是实在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体现在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反映在思想和作风的一言一行里。共产党人欲要增强政治意识,就一定要坚定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不断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培为政之基,从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

二、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所谓大局,即整个局势、局面,也指整体、全面的形势。增强大局意识,就是善于从全局高度、用长远眼光观察形势,分析问题,善于围绕党和国家的大事认识和把握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我们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总是着眼不同的大局。当前的大局就是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就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发展理念。它们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衣领子”、“牛鼻子”,是地地道道的大局。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服从大局要求,并学会“弹钢琴”,既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三、切实增强核心意识。核心是指事物最主要且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那一部分;也即中心、关键部位。按俗话说,核心就是主心骨。羊群领路靠头羊,大雁无首难成行。“头羊”、“首雁”,就是羊群、雁阵的核心、主心骨。离开这样的核心、主心骨,羊群前行没有方向,雁阵飞行没有目的。羊群、雁阵如此,小至一个团队,大至一个政党、民族、国家,更是如此。没有核心、主心骨,一个团队就会是乌合之众;一个政党就会是群龙无首;一个民族就会是一盘散沙;一个国家就会是四分五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中国共产党是核心、主心骨;对于87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党中央是核心、主心骨;而对于党中央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是核心、主心骨。所谓核心意识,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四、切实增强看齐意识。我们党是思想一致、行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就说过:“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由此看来,这看齐意识,应成为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务须高度重视、切实增强的。看齐本质要义在于树立标杆、规范行动。队列整形中的看齐,一定要有标杆。当前所强调的看齐,向谁看齐,标杆是谁?就是要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欲要全时空地与党中央看齐、与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就一定要加强党性修养。

93.为什么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地宣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个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创造新的伟大奇迹,必须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广阔前景。坚定理论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坚定制度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坚定文化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94.为什么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一、坚持党的政治领导的必然要求

党的正确而坚强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回顾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党旗帜鲜明地讲政治,首先要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意见》指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里,“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概括显示了“两个维护”内在统一的关系。“两个维护”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权威,一个是核心,两个关键词紧密相连。维护权威必须认同核心,认同核心就是维护权威。从政治建设逻辑说,我们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党中央是党的领导核心,中央总书记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构成组织形态的政党不能没有核心,达成思想行动统一的组织不能没有权威。核心树立起来,全党就要坚决维护。

二、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必然要求

具有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严格约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的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建立在严格的纪律和规矩基础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立足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而“两个维护”对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有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团结统一靠什么来保证?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靠严密的组织体系”,“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认识“两个维护”提供了思想武器。

《意见》指出:“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开展工作,形成党的组织体系整体合力”。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必须将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与践行“两个维护”紧密相结合,以“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的要求。我们党拥有超过9000万党员,党的组织覆盖社会各个领域,这样一个数量庞大、机构众多的政党,组织体系一旦松散,危害难以估量,后果不堪想象。

三、党员和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新的战略部署。从重点转变党的作风,到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体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推进的顶层思维和整体设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从一开始就着眼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问题,并对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党性是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而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党员、干部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坚强党性、百炼成钢”。

《意见》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对新时代党性锻炼作出的规定。全党同志要增强“四个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严格遵守党章的规定,严格执行党规党纪的规范,以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95.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全面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水平,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政治制度的优势。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抓住了中心工作这个牛鼻子,其他工作就可以更好展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探索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居于统领地位;在国家治理能力中,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抓住了关键。

96.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一、管党治党取得显著成效。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了党的领导地位,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5年来,党中央权威明显增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明显增强,党中央决策的落实力度明显加大,集中统一领导实现实质性突破,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大大增强。

二、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突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以党建新理念为指导,形成了党建新思路,推动党建工作取得新的显著成效。5年来,党中央把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作为党的建设的首要问题,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要不断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紧紧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颁布执行“八项规定”,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密切党群关系,取得明显成绩;紧紧依靠制度治党、管权、治吏,约束权力的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坚持用铁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突出强调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全党的纪律意识大大增强;紧紧围绕全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坚持反腐败零容忍全覆盖,“打虎拍蝇猎狐”毫不含糊,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三、管党治党发挥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更加规范严肃,全体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总体性表现是“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二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的新境界;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中国现代化的加速过程表明,世界上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给人们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实践为世界人民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

97.如何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党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也包括民主法制的健全、文化艺术的繁荣、社会的和谐稳定、生态环境的优美等,五者相辅相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是时代召唤、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的结果,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略更加完善、发展目的更加明确、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发展道路更加广阔,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为到建党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放眼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水平。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趋势,是人类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对于保障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意义。

98.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在新时代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在新时代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抓住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根本性、全局性、紧迫性的重大问题,擘画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举措。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统筹的思想方法,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韬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党中央适应我国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站在时代最前沿进行的战略谋划和部署,是中国“发展起来以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统一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战略部署的有序展开,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所以“四个全面”,一个也不能缺。我们只有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确保到2024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指引。落实好这一战略布局,就是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增强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不断提升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就是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民生,更加深入地改进党风政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保障。

99.为什么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的新的一大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如期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将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实现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千百年来的夙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我国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必须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是恢宏壮丽的新征程,又是任重道远的新征程,我们要风雨无阻、不懈奋斗,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100.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和主要进展有哪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分阶段目标,并将改革总目标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新修改的党章,成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伟大航程的灯塔。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对推进实现改革历史任务,贯彻落实好各项改革部署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统一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全面的。我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把握改革正确方向,首先要把握好这个根本政治方向。不实行改革开放是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两句话”的论述指明了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方向,“两个半程”的论述标定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为我们清晰、准确地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目标和历史使命。

101.全面依法治国是如何坚实推进的?

1、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3、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

4、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

5、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6、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7、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8、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继续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9、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10、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102.为什么说全面从严治党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建的鲜明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的核心理念、关键举措,体现了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对党要更好履行执政使命、自身必须始终过硬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的坚强决心。

第一,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二,党要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三,解决党内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03.为什么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对人民军队的革命性重塑?

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成为时代潮流,同时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仍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维护国家统一、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发展利益的任务更加艰巨。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

1、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2、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深刻演变,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3、提高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有效履行我军职能使命,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104.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并将其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不仅强调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一,而且将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定位和相应的制度设计及工作部署,为我们在新时代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提供了重要遵循。

105.为什么说完成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福祉?

台湾问题是两岸历史遗留的问题,事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中国真正的崛起,两岸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也是两岸经济相互连接,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的现实要求,两岸中华民族同胞同根同源,血浓于水,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事关两岸人民福祉,中华民族儿女,子孙后代生活在和平发展的阳光里,祖国长治久安。两岸同文同种,血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随着两岸经济,文化,民间交往逐步的全面扩展和深化,两岸的经济,社会和民心更紧密的融合,两岸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政治,军事,意识形态等的隔阂与“坚冰”将逐渐得到化解和溶化,两岸坚实的迈向和平统一的历史趋势不可阻挡。

两岸的和平统一,有利于海内外中国人衷心拥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 。两岸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包括大陆,港澳,台湾同胞,海内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两岸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台湾当局的政治,经济,安全环境等各方面的利益 。两岸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台湾人民。两岸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台湾主张两岸和平统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党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中国的和平统一,对于美国政府和美国的全球战略,利大于弊。中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美国人民 。中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中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繁荣。也许唯一不利的是一些顽固的台独势力。

106.如何准确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07.如何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是新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与思想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核心价值观,是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思想情怀的,是符合人类文明中崇尚和平友善的普遍诉求的。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价值观基础是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义利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格。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要坚持这种正确的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

108.倡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第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充分反映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第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为世界更好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第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与自信,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第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集中体现了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和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现实要求。第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109.“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主要举措和进展成效有哪些?

主要举措:

(一)共商:从中国倡议到全球共识

(二)共建:共同打造和谐家园

(三)共享:让所有参与方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进展成效: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投资合作持续深化,重大项目落地生根。经贸区建设稳步推进。自贸网络建设不断扩大。

110.中国是如何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

一、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是时代的要求

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加速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二)加强全球治理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主要途径。

(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是中国担当大国责任的应有之义。

二、共商共建共享应成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核心理念

(一)坚持主权平等、公平正义。

(二)坚持共商共建、合作共赢。

(三)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四)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中国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创新和丰富全球治理理念。

(二)提供越来越多打着中国烙印的公共产品。

(三)编织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发展中国家合作网。

(四)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性挑战。

111.为什么说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为什么说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实现了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的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相统一,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在指导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历史进军中,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更加完善。

1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是什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是开拓现代化发展道路、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推进“五位一体”布局、推进中国的外交战略。

113.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的内涵是什么?

一是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体现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号召力;二是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体现到治国理政的实践和国家政权的机构、体制、制度的安排和运行中,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三是党的长期执政必须以全面领导为基础,党的理想信念的引领作用、党的全面建设的基础作用、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决定作用,都在支撑着党的长期执政和全面领导。

114.为什么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一是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不抓党的政治建设或背离党的政治建设指引的方向,党的其他建设就难以取得预期成效。二是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115.为什么要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精神品格、优良传统。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章规定的“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具体体现,与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自能力”高度一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自律除弊、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等精神品格。作为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自我革命精神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兴党强党,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党只有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116.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审视自己、提高自己、改造自己,才能切实提高政治觉悟,把准政治方向,保持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养成高度的政治敏锐、政治警觉,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确保每项工作都有好的政治导向、政治影响、政治效果;才能科学把握工作走势,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困难风险,加强预判、做好预案,以未雨绸缪的清醒、担当有我的自觉、开拓创新的胆魄,做好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工作。

1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主要内涵和显著优势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主要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以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特征构成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又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显著优势: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科学理论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和活动的行动指南。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推进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指引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实践。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体现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能够最大限度凝聚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使全面依法治国贯穿国家治理全过程,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力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真正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全民族、全社会、全体中国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高度一致,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实践证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能够围绕共同的目标,集中各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高效有力地办成一件件大事,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

(五)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实践证明,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六)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基本经济制度主要是所有制、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走过一些弯路,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重大制度条件。

(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凝聚力,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

(八)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九)改革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既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善于在改革创新中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完全能够守正创新、把社会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的。

(十)能否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否具有优势的一个重要标尺。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能够充分挖掘我国人力资源大国潜力,把全社会各方面优秀人才不断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形成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展现的生动局面。

(十一)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制度安排。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党指挥枪,使人民军队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能够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能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十二)“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台湾也是完全行得通、办得到的,是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案。台湾只有回到祖国怀抱,才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十三)独立自主是我们的建国方针,对外开放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把二者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在独立自主中不闭关锁国,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是解读新中国“两大奇迹”的一个重要密码。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使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重要稳定器和强大正能量,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作用和优势越来越凸显。

118.为什么要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家安全得到保证,才能为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人民才能集中精力推动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119.新时代的中国是如何警惕“黑天鹅”事件、防范“灰犀牛”事件,稳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

黑天鹅”事件是指极其罕见、无法预测,但是一旦发生其影响足以颠覆以往任何经验的重大事件;“灰犀牛”事件是指问题很大、早有预兆,但是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黑天鹅”事件难以预测,但是扎紧防范风险的牢笼,提高警惕,就能从容应对。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加强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洞察秋毫。“灰犀牛”事件不神秘,却很危险。必须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和防范意识,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善于从征兆和苗头中发现蕴含的重大风险,善于从习以为常的小事件中总结分析预测,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予以有效处理,防止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和责任机制,善于整合力量,狠抓落实,切实提高风险化解能力。

120.为什么我国能够率先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胜利?

第一,统一领导,高效决策。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与国家最高决策层果断的战略决策是战胜重大疫情的基础和前提,集中统一领导和“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思维及统筹抗疫部署是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的关键。第二,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强大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与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战胜重大疫情的关键。第三,全国统筹,对口支援。一是弥补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抗疫物资不足的问题,充分调配全国资源,实现全国抗疫物资的统筹安排;二是增强人民群众的抗疫信心,通过多地大规模医护人员的支援、医疗资源的投入、抗疫物资的充足供给,增强了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三是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疫区与非疫区之间的分工合作,培养了地区协作、患难与共的精神;四是能够实现当地医院与全国医疗资源的有效对接、优势互补,形成规模化、网络化的应对方式。第四,科技抗疫,保障有力。一是动员民用和军用高科技医疗设备集中投入疫情重点地区,保障先进设备的充分供给与高效配置;二是集中全国最优秀的专家和医护工作者,深入重点疫情一线,遏制住重点地区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三是利用5G、大数据技术构建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应用网络体系,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数据成本,提高了抗疫效率;四是综合集成交叉技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保障了抗疫的应急之需;五是发达的交通网络体系,为抗疫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全国大量的抗疫和民生保障物资快速运达疫区,保障了抗疫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供应,稳定了社会秩序。第五,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国人民高度团结,积极配合并遵守政府制定的各种防疫措施,提高了抗疫效率,降低了各种治理成本。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广大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英勇奋战,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第六,守望相助,国际合作。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在取得国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阶段性胜利的基础上,积极援助世界各国。

121.为什么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122.新发展阶段是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新发展阶段指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

123.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124.为什么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世界经济遭遇重挫,全球需求市场萎缩,国际局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综合作出的强国战略。

125.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家仓廪实衣食足,而且要求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人知礼节明荣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126.如何理解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战略安排?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际,党的十九大就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部署,明确了从2024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奋斗目标。所谓“两个阶段”,即: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27.如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启航”规划,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个新”的主要目标,从12个方面作出了重大任务部署。完成好这些目标任务,必将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坚实基础。

128.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党史一百年,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困境中的定力、在逆境中的坚韧、在顺境中的自省,蕴含着丰富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和智慧,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召开理论研讨会和座谈会等,可以全面、系统、生动、立体地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广泛总结百年发展历程经验,从而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宝贵借鉴。

129.为什么要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130.如何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

学习党史要从历史长河中分析演变机理。学习党史要从时代大潮中探究历史规律。学习党史要从全球风云变幻中提出应对之策。

一、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

二、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三、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