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如何编写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编辑为您细致整合了关于《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美文锦集,邀大家借鉴,一起饱览一下,当然您还可以搜索到更多与《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相关的范例。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本文简介:

xxx医院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WS/T510-2024《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修订本制度。一、管理要求(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1、建立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院感管理小组人员包括医师和护士,成员相对固定。2、管理小组负责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本文内容:

xxx医院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WS/T
510-2024《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修订本制度。
一、管理要求
(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1、建立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院感管理小组人员包括医师和护士,成员相对固定。
2、管理小组负责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参照院感科制定的制度,结合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特点,
制定适合自已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参照院感科制定的SOP和流程,根据本病区主要医院感染特点,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及流程,并组织落实。
4、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定期对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自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做好相应记录。
(二)工作人员
1、积极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隔离、消毒灭菌工作遵循相应的规范要求,从事诊疗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遵循医院及本病区医院感染相关制度。
4、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按照医院的要求进行报告。
5、了解本病区、本专业相关医院感染特点,包括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6、遵循国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7、保洁员、配膳员等应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清洁、消毒等知识和技能。
(三)教育与培训
1、定期组织本病区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并做好考核。
2、定期考核保洁员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清洁与消毒、手卫生、个人防护等,并根据其知识掌握情况开展相应的培训与指导。
3、对患者、陪护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手卫生、隔离等相关知识宣教。
二、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一)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1、配合院感科开展医院感染及其相关监测,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暴发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等。
2、及时处理杏林软件上的预警病例,主动上报院感病例。
3、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及时报告院感科,并配合调查,认真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二)消毒相关监测
1、根据病区采用的消毒方法开展相应监测。使用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时,应现配现用,并在每次配制后进行浓度监测。
2、每年一次对空气、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
3、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对空气、物体表面、
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
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标准预防措施
1、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清洁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污染身体时,应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如在置入导管、经椎管穿刺等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等医用防护用品,并保证光线充足。
4、使用后针头不应回套针帽,确需回帽应单手操作或使用器械辅助;不应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废弃的锐器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锐器盒中;重复使用的锐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密闭运输和处理。
5、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6、应密封运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
7、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等)的患者、探视者、医务人员等应采取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二)手卫生
1、配备洗手设施,包括洗手池、清洁剂、干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设施位置应方便医务人员、患者和陪护人员使用;应有醒目、正确的手卫生标识,包括洗手流程图或洗手图示等。
2、清洁剂、速干手消毒剂宜为一次性包装。
3、有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性和依从性的自查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执行院感科制定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和《手卫生SOP》。
(三)清洁与消毒
1、执行院感科制定的《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2、按照《消毒管理办法》,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所使用物品应达到以下
要求:
a)
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c)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应一用一灭菌;
d)
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1)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如弯盘、治疗碗等,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接触完整皮肤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监护仪导联、血压计袖带等应保持清洁,被污染时使用科室及时清洁与消毒。
(2)湿化瓶、呼吸机管路、负压吸引瓶等集中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洁、消毒。
(3)治疗车上物品摆放有序,上层放置清洁与无菌物品,下层放置使用后物品;治疗车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遇污染随时进行清洁与消毒。
4、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餐饮具等,应保持清洁,个人专用。
5、病房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按照院感科制定的《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6、医用织物按《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管理制度》执行。
(四)隔离
1、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或空气隔离措施,标识正确、醒目。
2、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尽可能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确诊同种病原体可以安置同一个房间。
(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的预防与控制按照院感科制定的SOP执行。
(六)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1、应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2、对感染患者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并参考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等,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3、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4、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
5、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应控制在术前30
min?1h或者麻醉诱导期,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应合理。
(七)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的管理
1、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配置药液,现用现配。
2、抽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24h。
3、无菌棉球、纱布的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h。
4、碘伏、复合碘消毒剂、季铵盐类、氯己定类、碘酊、醇类皮肤消毒剂应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
开瓶后的有效期应遵循厂家的使用说明,无明确规定使用期限的应根据使用频次、环境温湿度等因素确定使用期限,确保微生物污染指标低于100CFU/mL。连续使用最长不应超过7d;对于性能不稳定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配制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
5、盛放消毒剂进行消毒与灭菌的容器,应达到相应的消毒与灭菌水平。
(八)
—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
1、执行医院制定的《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制度》。
2、—次性医疗器械应由医院统一购置,妥善保管,正确使用。
3、一次性医疗器械应一次性使用。
4、使用前应检查包装的完好性,有无污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做好留样与登记,并及时按照医院要求报告;同批未用过的物品应封存备查。
6、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处理,应按7.9中要求管理。
(九)医疗废物及污水的管理
1、应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
2、
医疗废物的管理应遵循院感科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职业防护
1、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工作中执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2、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并按照院感科制定的《职业暴露处理和上报流程》进行报告。
2024-5-25医院感染管理科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本文关键词:病区,管理制度,感染,医院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相关关键词:病区 管理制度 感染 医院,开头怎么写,供大家阅读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为你提供更多创作灵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