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第三十四个教师节,表彰过去一年来,全校教育教学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为学校发展倾注智慧和心血的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近两年加入学校教师队伍的新同志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广大离退休老教师、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一年,我校广大教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精神过程中,不断回归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学校发展共识得到强化、办学能力稳步提升、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做“四有好老师”正在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这一年,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扎实推进。
学校根据“十三五”发展规划具体要求,结合本科审核评估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做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例如: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加快工程实训中心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评价系统、对教学环境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等,今年我们还将出台教学质量与绩效挂钩的管理办法,持续激励全校教师潜心教学,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付诸不懈的努力。
这一年,学校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高。
学校坚持“全面强化两翼齐飞工程、重点凸显科技服务能力”的科研工作方针,推动和支持科研工作发展。制定出台《中北大学科技振兴行动方案》,推动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将科研模式由“根据团队找项目”转变为“根据项目组团队”。在科研支持方向上坚持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并重。2024年度,刘俊教授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这是我校该项目“零突破”,为山西省实现了时隔8年来的再次突破。袁长春博士获2024年全球爱思唯尔最高博士奖,李迎春教授学术论文进入ESI前1%,王超博士学术论文进入ESI前1‰。学校科技创新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这一年,学校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坚持“重点培育、彰显特色、整体提升、创建一流”的学科发展方针,全面推进“一流学科攀升工程”、“学科整体提升工程”和“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化学工程与技术获批“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特别可喜的是,我校一级学科博士点取得新突破,新增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新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艺术学理论、力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新增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点。
这一年,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硕果累累。
校党委、行政始终坚持把人才强校作为基础性重要工作来抓,按照省委深化人才工作改革要求,谋划实施学校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高端人才重点建设工程”、“院士破冰工程”和“太行学者计划”,构建以院士为主实现“双一流”突破的高端人才、以解决山西经济科技攻关为主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以提升整体师资队伍质量为主的优秀青年博士的人才引育体系,营造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保障。学校成功引进优秀博士毕业生60余人;李魁武院士、科技部首席科学家郭丽研究员加盟学校;今天上午又与上海影创集团董事长孙立校友商定共建中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先期引进美国德州农机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两名高端人才。19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山西省“百人计划”,5人入选青年“三晋学者”特聘教授,3人被授予“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荣誉称号,3人入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仪器与电子学院刘俊教授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为全国学习的楷模。
以上成绩的取得与大家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再次向潜心立德树人,为学校“百年百强”中北梦穷尽心思、竭尽全力、默默奉献的各位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曾经有人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刚刚我们表彰了本年度的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可敬风范;看到了广大教师献身科研、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看到了广大教师任劳任怨、精心育人的可贵品质。学校也下决心要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打造成最隆重的庆典,把教师节办成一个全校学生最期盼、全体教师最幸福的节日。
老师们,同志们!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变革的时代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站在新历史起点上,中北大学的责任与使命更加重大和更加艰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对标"双一流“,奋起直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学校围绕“百年百强”中北梦和“十三五”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提出了冲击“双一流”中短期发展目标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重点部署了“五大发展战略”和推进“十大工程”的行动计划。“双一流”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历史性的,也是开创性的、根本性的。对于中北大学来说,这既是重大机遇,更是重大挑战。进入“双一流”将会对学校办学声誉、办学地位、办学影响力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我们必须以居安思危的危机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逆流而上、激流勇进。今天的竞争不是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而是快鱼吃慢鱼、淘汰慵懒倦怠。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创建“双一流”大学的良好契机,努力改善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环境,尽力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激发大家热情,营造出人人争优争先的良好氛围。要时刻保持百米冲刺的拼劲,要始终坚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决心和毅力,我们学校就一定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老师们,同志们!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我们教师要始终坚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借此机会,我就结合自己思考提三点要求:
一是将教书育人作为责任使命,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这个职业,不只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事业。职业与事业的区别在哪里?职业,是谋生之手段,是为别人做事;事业,是超越自我、超越功利性,用“心”去做的。好教师和好医生都是高尚的,为什么?因为都是关乎人的,医生做不好,草菅人命;教师做不好,贻误人生。这里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做教师必须充满“爱”,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爱像火种,点燃理想;爱像灯塔,照亮前程!我希望我们的老师,把责任心升华为爱心;把职业升华为事业。
二是将严谨治学作为目标追求,做追求真理的“力行者”。
做学识渊博的学问之师是广大教师选择这份职业时的志向所在,广大青年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的老师们一定还清晰记得这份誓言和初心。而要做好学问之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更要坚持以德立学,践行“四个相统一”。要将教书育人的职责融入血液,将立德树人的使命写进生命;要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做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要潜心问道,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初心,敢于“顶天”,向科学巅峰发起冲击;也要善于“立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和文化底蕴。要以学术为生存和发展方式,通过科研掌握科技和学术发展前沿动态和最新方法,攻克关键技术,解决科学问题。
三是将甘于奉献作为毕生追求,做理想信念的“守望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基本涵盖了教师职业的社会功用和价值取向,也是对教师职业神圣崇高内涵的准确诠释。教师是一个既辛苦又清苦的职业,选择了这个职业,就等于挑上了一副责任的担子,就意味着要为教好每一名学生、振兴每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默默无闻地奉献。无私奉献是教师职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人生幸福的可靠途径。广大教师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树立奉献精神,使奉献成为一种自觉、一种需要、一种享受、一种担当,安贫乐教,勤于奉献,把自己的责任、热情、爱心、学识全部奉献给学生。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我们的无私奉献去收获桃李、描绘人生、实现价值、赢得尊重。
希望全体教职员工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和精湛的育人治学水平,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共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长足发展。校党委、行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人才是学校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形成更加科学的人才队伍发展机制,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统筹推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提升现有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持续优化教师成长环境,深化薪酬制度和职称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我校各项事业实现新的突破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