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一化学教案(15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一化学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化学教案1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使学生在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特别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

  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 教学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有关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的 教学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了解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联系。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 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 教学 过程 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 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学习了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有关计算,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有关概念,特别是深化了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本节是今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重要基础。

  本节教材首先注意了学科间的联系和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计算得出1mol几种物质的体积,设问:1mol 气态物质的体积是不是也不相同呢?然后介绍气态物质的体积与外界温度、压强的关系,计算出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最后是关于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计算。

  教学 建议

  教法建议

  1.认真钻研新教材,正确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原必修本39页“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认为“22.4L/mo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新教材52页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为“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即 Vm= V/n 。”由此可以看出,气体摩尔体积是任意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而22.4L/mol是在特定条件(如: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注意:当温度高于0℃,压强大于101Kpa时,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也可能是22.4L。

  教学 中要给学生讲清气体摩尔体积与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的关系。

  2.本节引入方法

  ⑴计算法:全班学生分成3组,分别计算1mol固、液态几种物质的体积并填表。

  物质

  粒子数

  1mol 物质质量(g)

  20℃密度(g/cm 3 )

  体积(cm 3 )

  Fe

  6.02×10 23

  56

  7.8

  Al

  6.02×10 23

  27

  2.7

  Pb

  6.02×10 23

  207

  11.3

  H 2 O

  6.02×10 23

  18

  1(4℃)

  H 2 SO 4

  6.02×10 23

  98

  1.83

  ⑵实物展示法:有条件的学校,可分别展示1molFe、Al、Pb、H 2 O、H 2 SO 4 的实物,直观得到体积不同的结论;展示22.4L实物模型,这种实物展示方法学生印象深刻,感性经验得以丰富。

  3.列表比较决定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用“√”表示)

  物质????????????? 因素

  粒子的数目

  粒子间平均距离

  粒子本身大小

  固、液态

  √

  √

  气态

  √

  √

  讲清当粒子数相同的条件下,固、液态体积由粒子大小决定,气体体积主要由分子间距离决定。举例:50个乒乓球和50个篮球紧密堆积或间隔1米摆放,前者球的大小决定体积,后者球间的距离决定体积。

  4.充分运用多媒体素材,展示微观的变化,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应用微机显示温度、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固、液、气态物质粒子间距离;1mol液态水(0℃,18mL),加热到100℃气化为水蒸气的体积变化等。

  5.通过阅读、设问、讨论,突破难点。讨论题有: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与哪些微观因素?决定固、液、气态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在粒子数一定的情况下,为什么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间距离?为什么比较一定量气体的体积,要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才有意义?为什么相同外界条件下,1mol固、液态物质所具有的体积不同,而1mol气体物质所具有的体积却大致相同?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是否相同?为什么1mol液态水变为1mol水蒸气体积由18mL变为3.06×104mL体积扩大1700倍?

  6.在理解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这一特例时,应强调以下4点:

  ①标准状况

  ②物质的量为1mol

  ③任何气体物质

  ④约为22.4L 只有符合这些条件,22.4L才是1mol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因此,非标准状况下或固、液态物质,不能使用22.4L/mol.

  7.教材52页“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应指出这个结论即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学生基础较好的班级,还可简单介绍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几个重要推论。

  8.教材53页的例题2,是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教学 中应指出密度法是计算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常用方法,即M =ρVm如果是标准状况下,则:M =ρ·22.4L/mol

  9.在 V、n、m、N之间的关系可放在学习气体摩尔体积计算例题前进行,也可放在课后小结进行。

  教学 建议

  关于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1mol某气体的体积即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即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2.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定律。由此可见气体的体积比在同温同压下必等于分子数比。由此可以导出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间的关系: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2)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质量比等于密度比。

  (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

  此外还在运用时要结合物理中的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在同温时,其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气体体积与热力学温度在同压条件下成正比。

  3.气体摩尔体积的常见应用? 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为22.4L,即可导出其质量便是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据此可求出未知化学式的气体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也可求出1L气体的质量即气体密度。反之也可由气体密度求摩尔质量。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比叫气体的相对密度,可据以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如某气体对 的相对密度为15,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常见的有:

  (1)由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2)由相对密度求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若为对 的相对密度则为: ,若为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则为: .

  (3)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即混合气体1mol时的质量数值。在已知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时见

  ①,若为质量分数见

  ②:

  (4)由同温同压下气体反应时的体积比求分子数比,进而推分子式。

  (5)直接将气体摩尔体积代入有关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6)气体反应物的体积比即分子数比可便于找出过量气体。

高一化学教案2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能力目标

  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有关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教学难点: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大约相同的原因。

  教学方法:设疑、导思、归纳、应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1mol物质含有的粒子数约是多少?

  2.什么叫摩尔质量?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的物质的量,它把宏观上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宏观上可感知的除了物质的质量,还有物质所占的体积上节课我们研究了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这节课我们来讨论1mol物质所占的体积。

  [板书] 一、气体摩尔体积

  1.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

  [提问] 已知物质的质量和密度,怎样求体积?

  学生回答:V=

  [ 投影 ] 计算1mol几种固、液态物质的体积,填表;

  物质

  粒子数

  1mol 物质质量(g)

  20℃密度(g/cm 3 )

  体积(cm 3 )

  Fe

  6.02×10 23

  56

  7.8

  Al

  6.02×10 23

  27

  2.7

  Pb

  6.02×10 23

  207

  11.3

  H 2 O

  6.02×10 23

  18

  1(4℃)

  H 2 SO 4

  6.02×10 23

  98

  1.83

  学生分组计算出1molFe、Al、Pb、H 2 O、H 2 SO 4 的体积分别为:7.2、10、18.3、18、53.6cm 3

  [ 微机显示 ] 1mol物质的体积

  [ 板书 ] 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

  2.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

  [ 微机显示 ] 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

  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分子间平均距离的变化。

  [ 说明 ] 比较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必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条件下。

  [ 板书 ] 标准状况:0℃,101kPa

  [ 投影 ] 计算标准状况下,1mol H 2 、O 2 、CO 2 气体的体积,并填表:

  气体

  粒子数

  1mol物质质量(g)

  密度(g/L)

  体积(L)

  H 2

  6.02×10 23

  2.016

  0.0899

  O 2

  6.02×10 23

  32.00

  1.429

  CO 2

  6.02×10 23

  44.01

  1.977

  学生分组计算出标准状况下,1mol H 2 、O 2 、CO 2 的体积分别为:22.4L、22.4L、22.3L

  [ 板书 ]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

  [ 强调 ] ①标准状况(0℃,101Kpa)②物质的量为 1mol ③任何 气体 物质 ④ 约 为22.4L

  [ 展示 ] 22.4L体积的实物模型

  [ 设疑 ] 在其它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气体是否占有大约相同的体积呢?

  [ 板书 ] 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Vm = 单位:L/mol

  [ 提问 ] 气体摩尔体积与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是什么关系?

  [ 强调 ] 22.4L/mol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气体摩尔体积是在任意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

  [ 设问 ] 为什么在一定温度、压强下,1mol固、液态物质体积不同,而1mol气体体积都大致相同呢?让我们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上找找原因。

  [ 讨论 ] 决定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

  [ 微机显示 ] 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 提问 ] 1.1mol液态水变为1mol水蒸气分子数是否变化?

  2.为什么体积由18mL变为3.06×10 4 mL,体积扩大了1700倍。

  [ 指出 ] 在粒子数相同的条件下,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的大小,由于构成不同物质的粒子的大小不同,所以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间的距离,不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约相等,所以1mol气体的体积大致相同。

  [ 结论 ]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同温同压: 还可推导出

  [ 练习题] (投影)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误的原因。

  1.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

  2. 1molH 2 的质量是1g,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mol。

  3. 1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时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

  4.22.4LO 2 一定含有6.02×10 23 个O 2 。

  5.在同温同压下,32gO 2 与2gH 2 所占的体积相同。

  6. 在同温同压下,20mLNH 3 与60mLO 2 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

  (答案:正确的是5.6.)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

  一、气体摩尔体积

  1.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

  1mol固、液态物质的体积不相同。

  2.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

  标准状况:0℃,101Kpa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

  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V m = 单位:L/mol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同温同压: ,还可推导出

高一化学教案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钠、铝分别跟O2反应的有关性质

  2、了解铝的还原性,掌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认识钠的性质(跟氧气、水等反应)

  2、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

  教学重点

  1、钠与氧气、水的反应

  2、铝与氧气、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预习纲要

  【阅读分析】课本P46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分别写出四幅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丝与硫酸铜反应形成铜树、

  2.镁条燃烧、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银树、

  4.镁条与盐酸反应。

  【思考与讨论】归纳: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是:通常能与

  等发生反应。

  课堂导学

  一、钠的化学性质

  (一)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1】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割绿豆大小一块金属钠,切开金属钠前先观察钠的表面,以便与切后进行比较。切割金属钠在玻璃片上进行。

  【实验—2】把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并加热。

  记录观察的现象:1、刚开始切割面有,迅速变,

  生成白色的(化学式为)

  解释: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热时钠首先接着,产生火焰,

  生成色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二)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3】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操作现象原因

  用镊子取一块黄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取其表面的煤油,投入到滴有几滴酚酞的冷水烧杯中

  1、钠在水面

  上

  2、钠成光亮的小球

  3、小球在水面上

  4、发出的响声,最后小球消失

  5、水溶液变色9、钠的密度

  10、钠的熔点

  11、反应剧烈产生的

  推动小球移动

  12、反应剧烈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气体

  13、有物质生成

  实验结论常温下,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和

  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问】实验室如何保存钠?保存的目的?

  二、铝的化学性质

  (一)铝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4】1、用坩埚夹住一小块铝箔(箔厚约0.1m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

  记录观察现象:

  2、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再用坩埚夹住加热至熔化。又有什么现象呢?

  记录观察现象:

  解释:

  【问】这两个实验在操作上的不同点:

  铝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结论】铝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的致密氧化膜就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铝、镁等)这也正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二)铝和强碱溶液(NaOH)反应:(看视频)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2.下列实验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

  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固体

  C.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红热,迅速伸进氧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红棕色的固体

  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 )

  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4.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在其表面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Na2O B.NaOH C.Na2CO3 D.NaCl

  5.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

  A.Na B.NaCl C.NaOH D.Na2O

  6.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

  A. NaOH B. Na2O C. Na2O2 D. NaHCO3

  7.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

  8.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 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 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

  9、将绿豆大小的钠放入CuSO4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见练习册

高一化学教案4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硫在氧族中燃烧能够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

  播放视频:硫在氧气中燃烧。

  引言:我们以硫为代表物,认识了氧族元素的主要化学性质,现在我们要学习硫的重要氧化物之一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和危害。

  讲述:物理性质

  展示:闻气体气味正确方法的图片

  演示实验:二氧化硫溶于水(此处若无演示条件,也可以播放视频文件)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的物质分类判断它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分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既说明它能溶于水,又说明它和水反应生成了酸。在此可以复习可逆反应的概念。

  讨论: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实验中为什么开始水面没有顺利上升?振荡后水面很快上升?(在液面上形成饱和亚硫酸溶液,阻止SO2的吸收。)

  要求:学生写出证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简介:亚硫酸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推断它应具有的化学性质。

  讲述:当二氧化硫遇到强还原剂时,表现出氧化性。例如: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可以生成硫和水。

  过渡:二氧化硫主要表现出还原性。

  讲述: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

  增加演示实验:二氧化硫使碘水褪色。

  分析: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由此推断二氧化硫能否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氯水、溴水褪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演示实验: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

  分析: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并与氯气等作对比,小结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讨论: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推断它的用途。

  过渡:二氧化硫在工业上可以作漂白剂,还能杀灭霉菌和细菌,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但是也有不法之徒利用二氧化硫的性质,让馒头、银耳变得更白,只顾个人利益,不管他人的身体健康。请同学们今后要注意。此外,二氧化硫还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

  讲述:二氧化硫的污染。酸雨的概念和危害。

  展示图片、播放有关酸雨的录像。

  小结:

  作业:写出鉴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二氧化硫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有毒、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1 :40)

  2.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可逆反应);

  ( 过量)

  (2)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反应

  ①弱氧化性:

  ②较强的还原性:

  如 能使氯水、溴水、 溶液褪色。

  (与 有类似反应)

  * (此方程式不要求学生掌握)

  (3)漂白性

  3.用途

  二、二氧化硫的污染

  酸雨

  教案点评:

  二氧化硫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化合物,它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遵循酸碱反应规律,一种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遵循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本节课抓住了这两条规律来展开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及正确的思维习惯。并在教学借助于媒体手段从而使教学过程较为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一化学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培养: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科学品质: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科学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离子键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氯化钠固体和水的样品。

  【设问】1.食盐是由哪几个元素组成的?水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2.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氯化钠?氢原子和氧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水分子?

  思考、回答:

  食盐是由钠和氯两种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猜想。

  宏观展示,引入微观思考。

  从原子结构入手,激发学生求知欲。

  【引言】人在地球上生活而不能自动脱离地球,是因为地球对人有吸引力。同样的原子之间能自动结合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化学键,由于有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

  领悟。

  从宏观到微观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键

  【讲解】我们知道氢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的,要想使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需要加热到温度高达20xx℃,它的分解率仍不到1%,这就说明在氢分子里氢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领悟。

  为引出化学键的概念做铺垫。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如果要破坏这种作用就需消耗436kJmol的能量。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两个原子间,也存在于多个原子间。

  【板书】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引言】根据构成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不同,我们把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等类型,现在我们先学习离子键。

  分析概念的内涵及关键词:“相邻的”、“强烈的”。领悟

  培养学生准确严谨的.科学态度。

  【板书】二、离子键

  【软件演示】

  【提问】请同学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

  分析、叙述当钠原子与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钠离子,带正电,氯原子得到了钠失去的电子,成为带负电的氯离子,阴、阳离子的异性电荷相吸结合到一起,形成氯化钠。

  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从原子结构入手进行分析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及本质,同时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组织讨论】1.在食盐晶体中Na+与Cl-间存在有哪些力?

  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会中和呢?

  【评价】对讨论结果给予正确的评价,并重复正确结论。

  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1.阴、阳离子之间除了有静电引力作用外,还有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

  2.当两种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与排斥达到了平衡。于是阴、阳离子之间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所以所谓阴、阳离子电荷相互中和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

  加深对静电作用的理解,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认识问题。

  【小结并板书】1.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记录后在教师点拨引路下分析离子键的概念。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路】成键微粒:

  相互作用:

  成键过程:

  【讲述】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我们初中所学过的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的盐、碱、低价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所以它们都含有离子键。

  【设疑】要想形成离子键、就必须有能提供阴、阳离子的物质,那么哪些物质能提供阴、阳离子呢?

  【讲解】不是只有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才能形成离子键,如铵离子与氯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

  阴、阳离子。

  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分析回答出活泼金属提供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提供阴离子。领悟。

  加强对离子键概念的理解,突破难点。由个别向一般的科学方法的培养。

  深入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条件,理解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引言】从上可以看出原子成键是和其最外层电子有关,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呢?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化学用语——电子式。

  【板书】 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举例并讲解】

  原子电子式:H·Na·

  离子电子式:Na+ Mg2+

  【投影】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S Br Br- S2-

  领悟。

  理解。

  领悟。

  总结电子式的写法。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非金属阴离子电子式要做到“二标”即标“[? ]”和“电荷数”独立完成:

  初步掌握原子及简单离子的电子式的书写方法,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引言】用电子式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原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的以及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键间的关系。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3.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举例并讲解】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设问】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与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有何不同?

  【指导讨论】请同学们归纳小结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注意事项。

  请其他组对上述发言进行评议。

  【评价】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正确评价,并注意要点。

  根据左式描述其意义。

  领悟各式的含义及整体的含义,区别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和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的不同,并与化学方程式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领悟书写方法。

  讨论。

  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1.首先考虑箭号左方原子的摆放,并写出它们的电子式。

  2.箭号右方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写时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另一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3.箭号左方相同的微粒可以合并写,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

  4.在标正负电荷时,特别要注意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通过分析比较,初步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讲清重点做准备。为突破难点做准备。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重复要点。

  【投影】课堂练习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过程

  的下列各式,其中正确的是(???)。

  逐个分析对、错及错因。正确为(C)。

  强化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达到熟练书写;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续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总结】

  结合学生总结,加以完善。

  【作业】课本第145页第1、2题,第146页第3题。

  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内容。

  训练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

  【投影】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aCl2? NaF? MgS? K2O

  3.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

  考察本节所学概念。

  考察本节重点掌握情况。

  针对优秀学生。

  附:随堂检测答案

高一化学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习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从而转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

  本节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教学建议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建议采用对比法或列表法, 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一、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

  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

  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性质

  (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浓、 、 、 、 、等。

  2.还原剂

  金属:等;

  某些非金属:等;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 、 、等。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探索火的奥秘,就必须研究燃烧。而与之相关的燃烧反应的实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同学们曾学习过燃烧,什么是燃烧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讲解]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由学生回答)

  [追问]还有其他答案吗?(由学生回答)

  [评述]两位同学的答案不同,但都正确,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解]刚才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为化合反应,这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的角度划分,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1.基本反应类型

  [提问]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几种?请各举一例。

  [投影]

  反应类型

  表达式

  举例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练习]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几例,并加以总结归纳。

  [投影]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并讲评,且加以引导,得出相关结论。

  [引导]刚才有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另一位同学的答案为氧化反应,他的结论是从反应中的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的角度划分,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讲评]评述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所做练习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

  反应类型

  得、失氧的情况

  举例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在的反应中,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的反应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对课本第8页的“讨论”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进行回答。

  [评述]对几位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述,针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对新知识进行展望。

  [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不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

  (2)初中阶段学习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方法比较片面,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开。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4)我们以往学习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其局限性,阶段性,要正确地、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探求科学知识的真谛。

  [引导]下面对的反应作进一步研究。

  [提问](1)对于此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的氧原子与失去的氧原子有什么关系?

  (2)反应后哪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投影结论]将几名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得到以下结论:

  (1)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与氧结合,必然同时有另一种物质失去氧,所以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进行,且失去的氧原子与得到的氧原子个数相等。

  (2)得到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升高,叫做被氧化;失去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降低,叫做被还原,且升高的化合价数与降低的化合价数相等。

  (3)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二、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分析的反应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讲解]通过同学的回答,我们发现此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而且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也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从上述的分析可知: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此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进而将初中阶段学习的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引导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3,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投影结论]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投影练习]判断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有所改变。

  ①

  ②

  ③

  ④

  ⑤

  [设问]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即化合价的改变与什么有关呢?初中化学中曾介绍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密切相关。

  [板书]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讲解]1.在的反应中,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而带正电,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而带负电,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生成的为离子化合物。

  2.在的反应中,电子转移过程中,H原子未完全失去电子,而原子未完全得到电子,它们之间只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且共用电子对偏离于H原子而偏向于原子,使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4,第10页图1-5和第11页图1-6,从而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

  [投影结论](1)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讲解]为了帮助同学们准确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下面就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一些概念加以总结、补充、归纳。

  [板书](3)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投影板书](1)氧化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或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4)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或得到电子的物质。

  (5)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或失去电子的物质。

  (6)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

  (7)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

  (8)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

  (9)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

  [练习]将前边的投影练习再做分析,指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板书]4.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补充)

  [讲解](1)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的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要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2)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投影]举例说明用不同方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练习]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关系,用双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①

  ②

  ③

  ④

  [评述]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纠正其中的错误。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1页讨论题与图1-7,并思考。

  [板书]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学生总结]

  [投影板书](1)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与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总结]

  我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能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作业]

  第12页、二、三、1.2.

  三、3题,同学们用图表总结后,我们可利用“学习角”进行交流。

高一化学教案7

  教学目的:

  (一)认知性学习目标

  了解化学发展简史及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初步理解“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的含义。

  (二)技能性学习目标

  掌握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

  (三)体验性学习目标

  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指导化学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逐步使其产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

  教学用具:

  (一)实验用品

  (二)教学用品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引言】手机可能已经成为大家的必备行头之一了,而且还孕育出了拇指文化。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要买手机,你的手机都有哪些的功能,又该如何操作呢?与之相类似,在高中化学是我们的必修课之一,大家是否想过在高中为什么学习化学,化学都有哪些作用,又该如何学呢。这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我想通过这堂课大家对他们都会有一定的了解,套用一句经典的话“化学天地,我的地盘我做主”。

  【板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投影】运用纳米技术拍出的照片。

  【讲述】这张图片中的汉字“中国”是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人员,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探针移动硅原子所形成的图形,那些深黑色的沟槽是硅原子被拔出后立下的笔画,它的宽度仅2nm,是当时已知最小汉字。

  通过这张图片向我们展示这样一个事实,现在我们对物质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分子和原子时代,而这正时化学研究的领域。

  下面咱们首先就探讨一下化学的研究领域是什么。

  【板书】一、化学的研究对象

  【讲述】我们要学习化学,那么首先要明确就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什么。化学所研究的是地球上的、地球外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各种物质。大家看到了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很广泛的,涉及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自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化学就与已经我们形影不离了。今天化学则更时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化学真不敢想象这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就拿电池来说吧,它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化学反应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如果没有电池,那么CD中流淌的音乐,手机中储存的短信等等都将不复存在,多么可怕的事情呀。可通过化学的研究可以生产出更快、更高、更强的电池,使大家和没电说拜拜,音乐尽情地听,短信尽情的发。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化学是如何与我们一同走过风风雨雨的。

  【板书】二、化学发展史

  【投影】狩猎图和制陶图

  【讲述】在古代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生存问题,因而那时与化学有关的问题都是实用的技术。比如狩猎的需要促使人们使用石器;饮水的需要促使人们烧制陶器等等。

  【投影】工业大革命和元素周期律

  【讲述】随着工业大革命的兴起和人们对疾病矿物研究的深入,产生了原子——分子学说,使化学从实用技术成为一门科学,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在此理论的指导之下相继有大量化学元素被发现,通过总结、归纳,揭示物质世界本质规律的元素周期律横空出世,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投影】

  【讲述】到了现代,建立在物质结构理论之上的化学更是方兴未艾,展示出勃勃的生机。而此时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化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和融合,形成了一系列新兴的学科[LY1] ,从而更加奠定了化学基础学科地位。

  【板书】

  【讲述】刚才我们了解了化学的历史,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化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板书】三、化学与人类社会

  【讲述】下面咱们以四人前后桌为单位,分别从材料、能源、环境、生命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化学与他们的关系。(学生提前准备)

  【活动】学生依据是前准备的资料发言

  【讲述】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通过大家的讲解,我们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并在许多的方面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那我们也该如何学习化学呢?

  【板书】四、化学学习

  【讲述】要学好化学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习兴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实中,北大、清华学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归功于注意培养、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加之平时的刻苦努力,学习上屡见喜报。关于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我给大家三条建议:

  1、正确对待学习的内容。正如道路有直有弯一样,学习的内容也有易有难。遇到容易的题的时候,不要骄傲;遇到难题的时候也不要气馁。

  2、营造一个自我突出的环境。如果周围同学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那么我自信心就能很好的保持下去;如果我能做的事,而其他的同学不一定能做,那么我的自信心就会更加强烈了。

  3、接受赞扬。别人的赞扬是自己比别人更胜一筹的客观评价。

  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到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1、课前预习。

  2、认真听讲。

  3、做好作业。

  4、系统复习。

  相信通过大家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学好高中化学!

  附录: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

  二、化学发展史

  三、化学与人类社会

  四、化学学习

  【总结】

高一化学教案8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电解质。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2、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促学法:

  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 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实验、归纳,最终掌握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掌握离子反应。

  三、 说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用实验解决问题。新课引入,知识的巩固、升华均用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发挥化学实验最大作用,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上。

  2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已知到未知、由个别到一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的目的。

  四、说教学程序:

  (用故事导入新课):引入化学家阿累尼乌斯突破法拉第的传统观念提出电解质自动电离的新观念,引入本节课对于电解质的介绍,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教育。

  (提问):下列初中所介绍过的物质哪些可以导电?为什么可以导电?

  盐酸、 NaOH溶液 、NaCl固体 、石墨、蔗糖溶液、酒精溶液、K2SO4溶液、Cu

  让学生思考、讨论

  (追问)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呢?

  目的:通过连续的提问引发学生思考,(盐酸、NaOH溶液、K2SO4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又是由电离产生)同时也在讨论中引入本节的第一个重要概念:电解质的概念(酸、碱、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物质我们称之为电解质)。

  (举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

  A:固态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 B: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C:铜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D:硫酸钡的水溶液不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结论:1、化合物;2、电解质导电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3、电解质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而SO

  2、SO3、CO2等化合物的水溶液虽然导电,但它们溶于水后跟水形成了新的电解质而导电,并非其化合物本身电离所为;4、硫酸钡、氯化银等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在溶解的部分或熔融状态下是完全电离的,故是电解质。5、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灯大多数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目的: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的区分和理解是本节的难点。通过一道典型例题从各个角度概括了二者容易引起混淆的地方。并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自己得出结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演示实验):把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HCl、CH3COOH、NaOH、NaCl溶液和氨水分别导入五个小烧杯,并放于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中,接通电源。

  (提问)1、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2、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因素是什么?

  结论:不同种类的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会直接影响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进而给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这两个名词。

  目的: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及实验观察的能力,深化对反应的认识和概念的理解。进而给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这两个名词。

  (提问)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有何差别?

  动画模拟:HCl、CH3COOH、NaCl 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情况。

  结论:NaCl溶于水时完全电离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HCl完全电离成水合氢离子和水合氯离子,而CH3COOH溶于水时只有一部分电离成离子。而这种“全部“与”“部分”即可区分电解质的强弱。

  (讨论)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CH3COOH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

  目的:利用讨论,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电解质:在水溶夜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等。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巩固练习然后布置课后作业:用几个不同层次、有发散性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从练习中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离子反应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电解质:在水溶夜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等。

  2、 非电解

  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大多数有机物等。

  (二)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 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一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3、 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2】可逆反应中的化学平衡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平衡属于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理解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后续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实际上是高一所学化学平衡的延续,还是后一章学习的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是化学平衡的第一课时,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这部分内容理论性、知识逻辑性强,题型广,学生很容易被表面现象蒙蔽,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基本概念、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了解化学平衡常数

  过程与方法

  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判断平衡状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化学平衡是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以后学习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的基础。因此,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剖析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是本节课的重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理论性强、内容枯燥,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设计时,利用不同层次的.习题层层分解和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增强认识结构,深化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学情分析

  必修阶段,学生对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已经有了初步认识,选修阶段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溶解结晶平衡入手,导入化学平衡的建立,深化判断可逆反应达平衡的判断方法,这样逐步深入的认识知识,容易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方式

  通过日常生活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模型,引导启发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本质并迁移知识,解决类似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衔接


导入


我们以前研究过很多反应,如燃料的燃烧、酸碱中和、工业合成氨等。有些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这就是有关化学平衡的问题。


思考这些反应的区别,初步认识化学平衡


从日常学习的化学反应入手,启发学生分析。


情境


体验


回想生活中蔗糖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不再继续溶解的现象


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到达一定值时,溶解就“不再进行”了,这说明溶解有一定的限度


由溶解结晶平衡引出化学平衡,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互动


交流


回忆旧知: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让学生回忆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的概念、特点、表示方法


练习:判断以下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并说明理由


强化概念、练习应用


设计情境:一定条件下,1 L 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SO2、1molO2,开始反应。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特征:逆、等、动、定、变



讨论:


开始时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如何?


虽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如何?


v(正)=v(逆)时,浓度如何变化?



总结、分析、典型题型练习,总结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规律:


1.怎样理解平衡与体系物理量的关系(本身就不随反应进行而变化的量不能做为平衡的标志。随反应进行而变化的量不再变化时,说明体系已达平衡。)


2.怎样理解v(正)= v(逆)?


(1)必须一个是正反应速率,一个是逆反应速率


(2)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不能是表面上的数值相等,而应是本质意义相同(与计量数成正比)。


引导学生分析平衡建立的过程,复习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




分析图表:书29页 合成HI达到平衡时的数据关系



总结:


三、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2、数学表达式: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


mA(g) + nB(g)=pC(g) + qD(q)






3、平衡常数的意义:K值越大,反应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越高。


4、影响因素:


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


思考:平衡常数与起始浓度大小无关、与建立平衡的方向无关。




思考、理解








分析、练习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认识到固体、纯液体的浓度为1,可以不写




思考




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学以致用











反馈


总结


课堂练习


阅读、思考、辨析、交流


知识迁移,提高学生思维的能力


拓展


实践


作业




高一化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4、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5、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

  一、合作讨论

  1、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冰糖、葡萄糖、果糖也是糖,但你知道淀粉、纤维素也是糖吗?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吗?

  我的思路:要明确糖类的概念及分类,注意区分生活中的“糖”和化学中的“糖”。

  2、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能觉得有甜味呢?淀粉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我的思路:淀粉属于多糖,其重要性质之一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注意这里“一定条件”的涵义。

  3、酯和脂是一回事吗?甘油是油吗?油都是油脂吗?

  我的思路:注意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望文生义,要结合生活中具体实例进行记忆和理解。

  4、为什么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最终排出体外?

  我的思路:蛋白质是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其最终的水解产物都是氨基酸,而自然界中的氨基酸的种类是有限的。这一方面说明了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物质。

  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实验3—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葡萄糖+新制Cu(OH)2

  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淀粉+碘酒

  变蓝色

  蛋白质+浓HNO3

  共热,变黄色

  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光亮的银镜

  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3、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严格地说,淀粉遇到I2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I—、IO等不变色。

  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

  4、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颜色反应:

  蛋白质变黄色

  (2)灼烧反应: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严格地说,浓HNO3只能使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色。

  以上两条,常用于鉴别蛋白质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实验3—6]蔗糖的水解反应

  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解释: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

  2、糖类的'水解反应

  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C6H10O5)n+nH2O 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葡萄糖

  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

  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H2SO4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用酶作催化剂。

  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3、油脂的水解反应

  (1)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

  (2)油脂+氢氧化钠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甘油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吸湿性强,常用作护肤剂。

  油脂在动物体内的水解,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

  4、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甘氨酸丙氨酸

  苯丙氨酸

  谷氨酸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碱性基氨基(—NH2)和酸性基羧基(—COOH),氨基酸呈两性。

  &

  nbsp;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1)葡萄糖和果糖的存在和用途

  葡萄糖和果糖

  (2)蔗糖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蔗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淀粉

  纤维素

  2、油脂的主要应用

  (1)油脂的存在:油脂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油脂肪

  (2)油脂的主要用途——食用

  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放出热量

  油脂是热值最高的食物。

  油脂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油脂能增强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油脂增强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过量地摄入脂肪,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3、蛋白质的主要应用

  (1)氨基酸的种类

  氨基酸

  (2)蛋白质的存在

  (3)蛋白质的主要用途

  (4)酶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

  作为催化剂,酶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4、科学视野——生命的化学起源

  导致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是在有水和无机物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①简单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转化为生物更多内容源自幼儿

  基本营养物质教案更多内容源自幼儿聚合物;②以第一阶段产生的单体合成有序的生物聚合物;③对第二阶段形成的生物聚合物进行自我复制。

  五、例题讲评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解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能水解,单糖不水解。A错误。

  糖类、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中含有—NH2,则推知蛋白质中除含C、H、O三元素外,还含有N元素等。B不正确。

  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及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多糖及蛋白质都是高分子。C不正确。

  D选项正确。

  答案:D

  【例2】某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A、B,且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物质可能是( )

  A、甲酸乙酯(HCOOC2H5)

  B、硬脂酸甘油酯

  C、葡萄糖(C6H12O6)

  D、淀粉〔(C6H10O5)n〕

  解析:逐项分析。

  A可选:

  HCOOC2H5+H2O HCOOH+C2H5OH

  46 46

  B不可选:

  3×284 92

  C不可选,因为葡萄糖不水解。

  D不可选,因为淀粉水解只生成一种物质。

  答案:A

  【例3】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弱氧化剂,但却能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

  (1)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KMnO4(H+,aq)褪色。答。

  (2)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溴水褪色。若能,写出反应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析:弱氧化剂都能将葡萄糖氧化,溴水和KMnO4(H+aq)都是强氧化剂,自然也能将葡萄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为无色离子(MnO Mn2+,Br2 Br—)。

  溴水将—CHO氧化为—COOH,多出1个O原子,这个O原子应该是由1个H2O分子提供的,1个H2O分子提供一个O原子必游离出2个H+,所以H2O是一种反应物,HBr是一种生

  成物。

  答案:(1)能(2)能

  补充习题:

  1、下列食用物质中,热值最高的是( )

  A、酒精B、葡萄糖

  C、油脂D、蛋白质

  解析:油脂是摄食物质中热值最高的物质。“喝酒暖身”是由于酒精能加快血液循环的缘故,与其热值关系不大。

  答案:C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鸡蛋黄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鸡蛋生食营养价值更高

  C、鸡蛋白遇碘变蓝色

  D、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解析:鸡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鸡蛋生食,难以消化,营养损失严重,且生鸡蛋中含有多种细菌、病毒等,B错;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不是蛋白质的性质,C错。

  答案:D

  3、尿素( )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关于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尿素是一种氮肥

  B、尿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3、基本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C、长期使用尿素不会引起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D、尿素的含氮量为23、3%

  解析:尿素施入土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NH4)2CO3,(NH4)2CO3对土壤无破坏作用。A、B、C都正确。

  CO(NH2)2的含N量为:

  w(N)= ×100%= ×100%=46、7%。

  D错误。

  答案:D

  4、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取尿样,加入Cu(OH)2,煮更多内容源自幼儿

  基本营养物质教案更多内容源自幼儿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解析:葡萄糖的检验可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共热,或与银氨溶液共热而完成。

  答案:C

  5、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分子通式可以用CnH2n+1COOH表示。营养学研究发现,大脑的生长发育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密切相关。深海鱼油中提取的DHA就是一种不饱和程度很高的高级脂肪酸。它的分子中含有六个碳碳双键,学名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分子式应是

  ( )

  A、C26H41COOH&nbs

  p; B、C25H39COOH

  C、C26H47COOH D、C25H45COOH

  解析:由“学名为二十六碳六烯酸”中的“二十六碳”可推其分子中应含有26个C原子,排除A、C——它们的分子中都有27个C原子。

  C25H39COOH的烃基(—C25H39)的不饱和度为:

  Ω= =6

  C25H45COOH的烃基(—C25H45)的不饱和度为:

  Ω= =3

  C25H39COOH分子中有6个烯键,即6个碳碳双键,B对,D错。

  答案:B

  6、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1)甲方案: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答案: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这是因为当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H2SO4后,加碘水溶液变蓝色有两种情况:①淀粉完全没有水解;②淀粉部分水解。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之结论。

  (2)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答案: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亦错误。淀粉水解后应用稀碱中和淀粉溶液中的H2SO4,然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本方案中无银镜现象出现是因为溶液pH<7,故该溶液中淀粉可能尚未水解,也可能水解完全或部分水解。

  (3)丙方案: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

  结论:淀粉水解完全。

  答案:丙方案操作正确,结论正确。

  上述3个方案操作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上述3个方案结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7、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从日本进口了数亿吨大豆,用传统的压榨法怎么也提取不出油来。后来发现大豆上都留有一个小孔。请走访1家现代化的植物油厂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然后解释其原因,并用概括性语言回答工厂里现代化的提油技术是用什么方法。

  答案: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取植物油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榨油方法

  ——压榨法。当时,国际上先进的方法是萃取法:在大豆上打1个小孔,将大豆放入CCl4中萃取。我国从日本进口的数亿吨大豆,就是被萃取了豆油的大豆,所以压榨是不会出油的。现在,我国大型企业提取植物油采用的先进技术也是萃取法。

  8、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元素的蛋白质,经测定其含铁的质量分数为0。34%。若其分子中至少有1个铁原子,则血红蛋白分子的最低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解析:由于Ar(Fe)/Mr(血红蛋白)=0。34%

  所以;Mr(血红蛋白)= = =16471、

  答案:1647

高一化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表述接触法制硫酸的三个重要阶段、反应原理及主要设备的名称、构造和作用。

  (2)能说明黄铁矿锻烧前粉碎的原因,通入强大空气流的目的、炉气净化的原因和方法。

  (3)能说明热交换器怎样进行热交换,吸收塔怎样吸收三氧化硫的。

  (4)能解释和说明加快和充分吸收三氧化硫的措施。

  (5)能说出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危害、酸雨的成因及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6) 能说出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及防止污染的一些措施,增强环境意识作环境保护的宣传者、行动者。

  (7)能通过本节的学习,说明工业生产中加快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8)掌握多步反应计算题的简单解法即关系式法。

  【教学重点】接触法制硫酸的化学反应原理,环境污染的危害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主要设备的构造和物料流动的方式、有关的化工生产原理。

  【教学过程】

  [投影]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

  [叙述引入]同学们,我们初中学习过硫酸的知识,硫酸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它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和国防的建设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投影]硫酸可以用来制化肥,如磷肥、氮肥等。可以在金属加工和金属制品电镀以前,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膜,可以制取许多有实用价值的硫酸盐,如硫酸铜、硫酸亚铁等,还可用于精炼石油,制造炸药、农药、染料等,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

  [设疑引入]硫酸有那么多用途,工业上是如何生产的呢?请同学们根据所学过的硫及其氧化物知识,讨论生产硫酸的原理。

  [说明]许多同学想到用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根据我国资源情况,实际生产中通常用燃烧黄铁矿的方法来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是在接触室内进行的,因此,称为接触法制硫酸。

  [投影板书]课题、标题及原理

  [衔接过渡]接触法制硫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氧化硫的制取和净化,第二阶段是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第三阶段是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我们看到一阶段。

  [投影板书]第一阶段及反应原理

  [讲述]分析讲述黄铁矿燃烧反应的方程式,交代配平方法(奇偶法)

  [出示模型]讲解沸腾炉的构造。

  [动画显示]沸腾炉内物料进出方式

  [投影]思考讨论

  1.焙烧黄铁矿的炉子为什么叫沸腾炉?黄铁矿为什么要粉碎?为什么通入强大的空气流?燃烧黄铁矿为什么不要多加燃料?

  2.为什么通入接触室的混全气体必须净化?怎样净化?净化后气体成分是什么?

  [强调讲述]黄铁矿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故燃烧的黄铁矿不需要多加燃料,扩大反应物的接触面,通入强大的空气流可以加快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这种方法常用于工业生产中。

  [衔接过渡]被净化后的炉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氧气和氮气,常温下较难转化为三氧化硫,加热到400~50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较快地转化为三氧化硫,请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反应特点。

  [投影板书]第二阶段及有关反应原理

  [反馈矫正]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说明书写方程式,注意事项,交代清楚反应的特点,说明高温和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缩短生产时间,提高效率。

  [动画显示]气体流向。

  [投影]填空

  3.接触室中热交换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接触室出来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调讲述]热交换气中冷热气体的流向是相反的,冷的气体(SO 2 、O 2 、N 2 )被预热,而热的气体(SO 3 、 SO 2 、O 2 、N 2 )被冷却,这种方式能够节约能源,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

  二氧化硫与氧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从接触室出来的气体为三氧化硫、二氧化硫、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

  [衔接过渡]从接触室内出来的混合气体,通入吸收塔内,三氧化硫被吸收转化为硫酸,该阶段称为三氧化硫的吸收和硫酸的生成。

  [投影板书]第三阶段及反应原理

  [投影]5.吸收三氧化硫为什么不用水和稀硫酸而用98.3%的浓硫酸?浓硫酸为什么必须从塔顶喷下?

  [讲解]三氧化硫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用水或稀硫酸吸收三氧化硫易形成酸雾,酸雾的'形成不利于气体三氧化硫被进一步吸收,吸收速度慢,且吸收不完全,98.3%的浓硫酸从塔顶淋下,气体由下往上,流向相反,充分接触,吸收更完全,由此看来工业生产上特别重视生产的速度及原料的利用率。

  [出示模型]讲解吸收塔构造。

  [动画显示]三氧化硫的吸收过程。

  [总结归纳、动画显示]设备流程、生产流程。

  [投影]6.接触法制硫酸分几个阶段?有几个重要反应?几种典型设备?几种净化方式?几个地方运用逆流原理?几个地方采用了加快反应的措施?几个地方采用了充分利用原料的措施?

  [归纳讲述]同学们,我们通过接触法制硫酸的学习,了解了工业制硫酸的原理,但这还是不够的,工业生产中还有很多问题要处理,例如,如何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如何加快反应的进程,如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如何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等等,这些都是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应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投影]练习题:燃烧1吨含二硫化亚铁90%的黄铁矿,在理论上能生产多吨98%的硫酸(设有1.5%的硫留在炉渣里)?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化学运算技能,同学们常用的方法是分步计算法,根据方程式先求出二氧化亚铁的质量,再求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最后求出硫酸的质量,但这种方法要求的量太多、太麻烦,题目中只要求求出硫酸的质量,因此可以直接找到起始物质与最终产物硫酸的关系式求解。

  解析:由工业生产硫酸的反应方程式可得下列关系式:

  设:能生成98%的硫酸x吨

  FeS 2 → 2SO 2 → 2SO 3 → 2H 2 SO 4

  120 2×98

  1t×90%×(1-1.5%) xt×98%

  x=1.478

  这种计算方法叫关系式法,即根据多个有联系的方程式计算时,可以依据方程式式找到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式,直接计算求解。

  [设疑过渡]从吸收塔出来的气体叫尾气,其成分是什么?能否直接排入大气?另外,黄铁矿燃烧后的矿渣能否弃置,这是我们研究的另一重点内容,即环境保护。

  [分析讲述]矿渣弃置堆放既占地又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矿渣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可以用来炼铁,变废为宝,吸收塔出来的气体是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硫,直接排入大气会造成环境污染,必需净化处理,通常用碱液吸收。

  [设疑深入]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呢?

  [投影]7.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什么危害?酸雨怎样形成的?有何危害?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如何消除大气污染?

  8.环境污染分为哪几类?工业三废包含哪几方面?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投影]环境污染的分类

  环境污染

  大气

  水 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土壤 农药、化肥及生活用品

  食品 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

  [播音]录音资料1:环境污染的危害

  录音资料2:环境政策

  录音资料3:环境的治理及保护

  [播放] 录像资料1:环境污染的危害

  录像资料2:环境的治理及保护

  [强调指出]我们每位同学都要做环境的坚定保护者,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注意环境保护的宣传,坚信,环境问题必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得到人类有效的解决,那时,祖国的天空会更蓝,河流会更清。

  [布置作业]书面作业:

  1.教材78页数题

  2.教材87页3题

  课外作业:调查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状况

高一化学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通过介绍各种碳单质,使学生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别,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 知道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

  2、能力目标

  (1) 通过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科学探究的能力。

  (2) 体会将自然界中的转化与实验室中的转化统一起来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2) 了解人们经常利用科学知识实现碳元素的转化,为人们服务的案例,体会化学科学的伟大,增强求知的欲望。

  (3) 通过介绍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自然界中碳转化的平衡所造成的后果,激发学生应用化学知识,维护生态平衡的热情和责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元素之间的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自主归纳,多媒体教学

高一化学教案12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通过乙酸乙酯合成途径的分析,了解简单有机化合物合成的基本思路。

  二、方法指引

  1.合成路线选取的原则

  要合成一种物质,通常采用“逆合成法”来寻找原料,设计可能的合成路线。

  (1)反应过程合理、科学

  (2)步骤简单,反应物的转化率高

  2.合成的原则

  (1)合成原则:原料价廉,原理正确,途径简便,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

  (2)思路:将原料与产物的`结构进行对比,一比碳干的变化,二比基团的差异。综合分析,寻找并设计最佳方案。

  (3)方法指导:找解题的“突破口”的一般方法是:

  a.找已知条件最多的地方;

  b.寻找最特殊的——特殊物质、特殊的反应条件、特殊颜色等等;

  c.特殊的分子式,这种分子式只能有一种结构;

  d.如果不能直接推断某物质,可以假设几种可能,认真小心去论证,看是否完全符合题意。

  三、归纳整理

  常见有机物的转化途径:

  四、典型例题

  例题1。新型有机材料是近年来大量合成的一类新型化学材料。它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弹性、可塑性、绝缘性和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卫生、建筑以及日常生活。

  (1)国际上最新采用热聚门冬氨酸盐(TPA)来降解聚丙烯酸的废弃物,TPA是由单体聚合而成,请写出TPA的结构简式;

  【随堂检学】

  1.分子式为C8H16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C。则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高一化学教案13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布骤。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 、对学生进行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电离、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

  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设问]下列物质中:① CH 3 COOH ② HCl ③NaOH ④ HNO 3 ⑤ Cu(OH) 2 ⑥ AgCl

  ⑦ Na 2 CO 3 ⑧C 2 H 5 OH ⑨ H 2 O ⑩ Fe ⑾SO 2 ⑿石墨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在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

  答案:(1)②③④⑥⑦(2)①⑤⑨(3)⑧⑾(4)②③④⑦

  [引入]因电解质溶于水后可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下面我们来学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板书]四、离子反应

  1 、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实验]请四位同学分别做实验:

  ①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②硫酸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③硫酸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④硝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设问] ①分别发生什么现象?

  ②三支试管中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怎样形成的?(请同学写化学方程式)

  ③这三支试管里澄清溶液中有什么离子?这些离子在发生反应前后的存在形式有什么区别?

  用实验证明实验①中Cu 2+和Cl-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从现象分析本质。

  [演示动画](Ba 2+ + SO 4 2- = BaSO 4 ↓)

  [板书] 2 、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我们如何书写这些离子方程式呢?

  [板书] 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实验一为例)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CuSO 4+BaCl 2=BaSO 4 ↓+Cu Cl 2

  ②改:易溶的强电解质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Cu 2++SO 4 2-+Ba 2++2Cl-=BaSO 4 ↓+Cu 2++2 Cl-

  ③删: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Ba 2+ + SO 4 2-= BaSO 4 ↓

  ④查: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讨论] “ Fe +Fe 3+ =2 Fe 2+ ”这一离子方程式正确吗?

  [回答]不正确,虽然是质量守恒,但不满足电荷守恒。

  [ 小结 ]书写四步中,“写”是基础,“改”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a 、强酸:HCl 、 H 2 SO 4 、 HNO 3等

  易溶于水、易b 、强碱:KOH 、 NaOH 、 Ba(OH) 2 。 Ca(OH) 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

  电离的`物质存在于溶液中,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淀,写沉化学式。

  c 、可溶性盐:请学生课后复习溶解性表。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 、难溶的物质:Cu(OH) 2 、 BaSO 4 、 AgCl等

  b 、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c 、气体:H 2 S 、 CO 2 、 SO 2等

  d 、单质:H 2 、 Na 、 I 2等

  e 、氧化物:Na 2 O 、 Fe 2 O 3等

  [设问]这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不同,为什么能生成同一种物质,并能用同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同学们由此受到什么启发?

  小结后得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板书]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①揭示离子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讨论]为什么实验四中的复分解反应不能进行?

  [讲述]上述Ba 2+ + SO 4 2-= BaSO 4 ↓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可溶性钡盐(如BaCl 2 、 Ba(NO 3 ) 2)与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的一类反应。 Ag + +Cl — = AgCl ↓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AgNO 3溶液与可溶性盐酸盐(如BaCl 2 、NaCl)的一类反应。

  [设问] HCO 3 — +OH — = CO 3 2 — +H 2 O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中和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复分解反应,以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和KOH溶液与硫酸的反应为例,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

  [ 小结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 + OH-=H 2 O,酸电离出来的H +与碱电离出来的OH -结合成弱电解质H 2 O 。

  [练习]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②向氨水中通入氯化氢

  ③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

  ④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

  分析同学们的书写正误,强调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改写。

  请同学们写符合Cu 2+ + 2OH - = Cu(OH) 2 ↓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布置作业] P 18习题一、 2 、 3习题二、三、

高一化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掌握饮用水净化的方法

  3、知道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

  [教学重点]

  1.饮用水的净化

  2.水质评价与污水处理的方法

  [课时安排]共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节生活中的饮用水

  一、生活中的饮用水

  1.水的概述

  [引导阅读]水的分布及水与生命的关系(P10)

  [归纳小结]

  根据所含盐分的差异,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水是人体内的六大营养物质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世界上用于工农业生产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需要水2.5kg。水是优良的溶剂,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运送到人体的各个部分,以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人体内的一切生化过程都是在水的参与下进行的。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的生命将无法维持。

  [问题讨论]

  地球上70%覆盖着水,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的危机?

  [例题一]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包括()

  A.冰川及冰盖B.河流C.地下水D.内陆海

  点击下载全部“沪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生活中的饮用水”

高一化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1、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以上规则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能根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顺序图完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

  教学重难点:

  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教师具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式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1、原子核外空间由里向外划分为不同的电子层?

  2、同一电子层的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

  3、比较下列轨道能量的高低(幻灯片展示)

  联想质疑:

  为什么第一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容纳八个电子而不能容纳更多的电子呢?第三、四、五层及其他电子层最多可以容纳多少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原子轨道有什么关系?

  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按能量高低分层排布的,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原子中的电子在各原子轨道上按能级分层排布,在化学上我们称为构造原理。下面我们要通过探究知道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

  板书:一、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交流与讨论:(幻灯片展示)

  讲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是从能量最低开始的,然后到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逐层递增的。也就是说要遵循能量最低原则的。比如氢原子的原子轨道有1s、2s、2px、2py、2pz等,其核外的惟一电子在通常情况下只能分布在能量最低的1s原子轨道上,电子排布式为1s1。也就是说用轨道符号前的数字表示该轨道属于第几电子层,用轨道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轨道中的电子数(通式为:nlx)。例如,原子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2。基态原子就是所有原子轨道中的电子还没有发生跃迁的原子,此时整个原子能量处于最低.

  板书:1、能量最低原则

  讲解:原则内容:通常情况下,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这些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这就是构造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则。打个比方,我们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

  练习:请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写出各原子轨道。

  学生:1s2s2p3s3p3d4s4p4d4f5s5p5d5f5g6s

  讲解:但从实验中得到的一般规律,却跟大家书写的不同,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大家可以看图1—2—2。

  板书:能量由低到高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

  过渡:氦原子有两个原子,按照能量最低原则,两电子都应当排布在1s轨道上,电子排布式为1s2。如果用个圆圈(或方框、短线)表示满意一个给定量子数的原子轨道,这两个电子就有两种状态:自旋相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或自旋相反《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事实确定,基态氦原子的电子排布是《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这也是我们对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进行排布必须要遵循的另一个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原理内容: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并且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或者说,一个原子中不会存在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板书:2、泡利不相容原理

  讲解:在同一个原子轨道里的电子的自旋方向是不同的,电子自旋可以比喻成地球的自转,自旋只有两种方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在一个原子中没有两个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因此一个s轨道最多只能有2个电子,p轨道最多可以容纳6个电子。按照这个原理,可得出第n电子层能容纳的电子总数为2n2个

  板书: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交流研讨:C:最外层的p能级上有三个规道

  可能写出的基态C原子最外层p能级上两个电子的.可能排布:

  ①2p:《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②2p: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③《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2p:《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④2p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p有3个轨道,而碳原子2p能层上只有两个电子,电子应优先分占,而不是挤入一个轨道,C原子最外层p能级上两个电子的排布应如①所示,这就是洪特规则。

  板书:3、洪特规则

  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切自旋方向平行

  交流与讨论:

  1、写出11Na、13Al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思考17Cl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总结第三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2、写出19K、22Ti、24Cr的电子排布式的简式和轨道表示式,思考35Br原子的电子排布,总结第四周期元素原子电子排布的特点,并仔细对照周期表,观察是否所有原子电子排布都符合前面的排布规律

  [讲述]洪特规则的特例:对于能量相同的轨道(同一电子亚层),当电子排布处于全满(s2、p6、d10、f14)、半满(s1、p3、d5、f7)、全空(s0、p0、d0、f0)时比较稳定,整个体系的能量最低。

  小结:核外电子在原子规道上排布要遵循三个原则:即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这三个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核外电子在原子规道上排布要同时遵循这三个原则。

  阅读解释表1-2-1: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如可以把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Ne]3S1。

  板书:4、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式

  活动探究:

  尝试写出19~36号元素K~Kr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小结:钾K:1s22s22p63s23p64s1;钙Ca:1s22s22p63s23p64s2;

  铬Cr:1s22s22p63s23p63d44s2;铁Fe:1s22s22p63s23p63d64s2;

  钴Co:1s22s22p63s23p63d74s2;铜Cu:1s22s22p63s23p63d94s2;

  锌Zn:1s22s22p63s23p63d104s2;溴B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氪K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注意: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符合构造原理,有少数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对于构造原理有一个电子的偏差,如:K原子的可能电子排布式与原子结构示意图,按能层能级顺序,应为

  1s22s22p63s23p63d1;《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但按初中已有知识,应为1s22s22p63s23p64s1;《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案

  事实上,在多电子原子中,原子的核外电子并不完全按能层次序排布。再如:

  24号铬Cr:1s22s22p63s23p63d54s1;

  29号铜Cu:1s22s22p63s23p63d104s1;

  这是因为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如p6和d10)、半充满(如p3和d5)、和全空(如p0和d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

  讲授:大量事实表明,在内层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外层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因此一般化学反应只涉及外层原子轨道上的电子,我们称这些电子为价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价电子的数目密切相关,为了便于研究元素化学性质与核外电子间的关系,人们常常只表示出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例如,原子C的电子排布式为1s2s22p2,还可进一步写出其价电子构型:2s22p2 。图1-2-5所示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

  总结:本节课理解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能用以上规则解释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能根据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顺序图完成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

  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原理成为泡利原理。推理各电子层的轨道数和容纳的电子数。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是洪特规则。

  板书设计: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能量最低原则

  能量由低到高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

  2、泡利不相容原理

  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3、洪特规则

  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切自旋方向平行

  4、核外电子排布和价电子排布式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