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问你“为什么小孩要学习,大人就可以啥也不学?”时,你会如何回答呢?
最近,刷到一条视频。一位1年级的小朋友,放学后痴迷游戏不学习。
妈妈催他,他反问:“妈妈,我为什么要学习呀?大人为什么不学习?”
妈妈顺口回答:“我也可以学习呀!”
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发出了连环三问:“你也可以考大学吗?你也可以考个好大学吗?你也可以考清华北大吗?”
被架起来的妈妈,只好硬着头皮说:“我行,妈妈跟你一块学。
妈妈抽调了自己所有空闲时间,连上厕所都不放过,终于成为北大的一名研究生。
见证了妈妈从努力到收获的过程,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在学校始终名列前茅。
看过这则视频,不禁汗颜。
我们平常教育孩子都是:焦虑在心里,唠叨在嘴上,行动上无力,氛围上无感。
但想让孩子自律,不能只焦虑,更不应停留在嘴上。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想要孩子拥有自律的本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父母的身体力行,在孩子心中种下种子。
别用你的焦虑驱动孩子学习
《少年说》中一位女孩在舞台上要求妈妈不要再干预她的学习。
正上初三的吴婷,她的妈妈是典型的低头族,习惯在手机上搜索各种学习方法,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该怎么学,我们共同该怎么做”上,甚至在学校旁租了房子陪读女儿。
但是所做的一切并没有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反而给了吴婷巨大的压力,让孩子不能专心学习。
孩子吐槽妈妈,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学习进度、知识接受能力,忘记了孩子的性格和自身情况,就盲目地将各种学习方法套在自己身上。
当孩子想跟妈妈倾诉考试不好的原因时,妈妈不仅没有倾听,反而板起脸来训斥吴婷。
报补习班时,表面上争取孩子的意见,实际上不管孩子同意不同意都会报名。
不可否认,像吴婷妈妈这样的父母,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焦虑的父母,千篇一律。
孩子回到家,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
今天生词默过了吗?
老师批过分数了吗?
最高分几分呀?最低分几分呀?
你的同桌几分呀,你几分呀?
妈妈从来不会问,孩子手冷不冷, 今天开不开心,
这种焦虑非但驱动不了孩子,反而成了孩子沉重的负担。也是孩子小时候很乖,长大后难管的根因。
大量家庭都在上演这周而复始轮回。
你的焦虑,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学习,实际就是输不起,自己对现状不满意想要从孩子身上找回成就感。
你的面子撑不起孩子的未来
前不久,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小强教授吐槽教育焦虑,冲上了热搜。
张教授无奈地说:带过70个研究生却教不好女儿。
张小强教授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学历和见识,应该比一般人更懂得教育孩子。
但是上初中的女儿根本不买张教授的账,不接受张教授的指导,处处与他做对。
几个回合下来,张教授只能放松对女儿管理,从原本的辅导学习到最后完全不过问,只负责做饭和陪伴。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女儿反倒愿意打开心扉,与父亲多说几句话,愿意听从父亲的教诲。
有了这样的经验以后,张小强教授总结出一个规律:
高学历的父母往往比较自以为是,喜欢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强加到孩子身上;
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更高,可父母越这样就越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为什么高知父母越教孩子越叛逆,反而没有文化的父母却能让孩子出类拔萃?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一个人当作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
高知父母认为自己的成功的经验是唯一的,认为孩子沿着自己的成功之路走下去最有效,最没有风险。
更有甚者,孩子则成了他们证明自己的工具,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脸面。如果孩子不能出类拔萃,自己会觉得很丢脸。
正如《小舍得》中南俪所说:“其实,我们不是希望孩子有个好前程,而是我们自己希望有个好前程的孩子。”
换句话说,父母焦虑的是自己:自己的方法没有被印证,自己的面子会折在孩子手里。
孩子感受不到被尊重,被看见,被听见,才会用叛逆,调皮代替自律,回应父母不尊重自己的教育方式。
你的面子,你的经验撑不起孩子的未来,将焦点转换到孩子自身的需求,才能让孩子言听计从。
学渣变学霸,心动才会行动
名人齐昊老师,曾爆料自己从倒数第三逆袭成为学霸的秘密。
在高二分班时,由于文科班要确保100%的升学率,所以班主任老师死活不同意齐老师进文科班。
班主任还特地点名要求齐老师的爸爸参加分班家长会。
出乎意料的是,家长会后,齐爸爸一个星期都没有理齐老师,无论齐老师怎么作怪:开电视,看动画,不写作业,齐爸爸仍旧不理睬他。
最后,齐老师憋不住了,问爸爸:“家长会是怎么开的?我到底能不能上文科班呀?”
爸爸说:“我在台里是个导演,大家也很尊重我,你们老师当成全班家长的面说你只有两条出路:退学,考中专。
我低声问老师,要是这个学期儿子考入班级前20名,他能不能进文科班?”
老师不屑地回答:“不可能。一个差生怎么可能用一个学期考到全班20名?如果可能,他就去文科班。”
跟孩子说完,齐爸爸的眼圈红了:“我这辈子没有求过人,我今天这辈子求的人第一个是你,求你为我学一次,给我争光,你拿到前20名我去学校昂首挺胸。”
听完爸爸的话,齐老师哭了,对爸爸说:“这一次我就是为了你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期末班主任老师突然把正在上课的齐老师叫出教室,告诉他考了全班第第18名,叫你爸爸再来开家长会。
齐老师说当时自己很倔强,如果爸爸打我一顿,骂我一顿,这事肯定没戏了,肯定跟爸爸抗到底。
但齐爸爸没那么做,而是敞开心扉和孩子谈,最后让齐昊老师幡然醒悟,才有学渣变学霸的逆袭,也才成就了现在的齐昊老师。
作家冯尘说过的:“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
改变孩子,从审视自己开始。
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孩子被父母的行动深深影响过,他们会更容易沉下心来关注自己。从心底里生出力量,才会有勇气、有方法、百折不挠为自己的未来奋力一搏。
孩子有多自律,未来就有多宽广。
点个在看,与各位家长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