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信访工作条例》心得体会(5篇合集)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信访工作条例心得体会发言讲稿1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信访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学习条例的相关规定,在基层事务中主动当好一线的“客服”,用优质的“电话服务”应对好、整合好、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让“上情”“下意”在信访工作中“双向奔赴”,凝聚起亿万人心的磅礴力量。

“居其位者安其职”,当好人民群众的“招待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地指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只有紧密地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如果脱离了群众基础,任何行动都会举步维艰。信访工作作为面向群众、联系群众的“数据端口”,就必须要不断扩大其“数据传输量”,强化其工作效能。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完成好组织交付的信访工作安排,当好群众来访的“招待人”,扛好政治责任,给予群众良好的“第一印象”。守好基层信访工作的“群众热线”,当有“电话来访”及时“接听”,绝不能“未接”或者“挂断”,要让信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真实情况、成为组织把握实际大局的高效“数据链”。

“尽其诚不逾其度”,当好人民群众的“倾听者”。真诚是沟通的应有态度。在进行信访工作时,倘若总以主观臆断去讨论交流,那么“我行我素”的作风就并不会对问题有所帮助,反而会使群众的感观直线下降。同样,如果一味地顺着群众的话头,没有形成自己的建议,那“唯唯诺诺”也会让群众疑窦丛生。“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信访工作的“度”,一方面要时刻考虑群众的真情实感,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感同身受,切忌“打马虎眼”,含糊其辞,要及时摆明自己的态度,做到“有什么说什么”。另一方面也不能任由激烈的情绪滋生蔓延,要及时做好安抚工作,潜移默化地培养法律思维,倡导群众依法办事,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当好人民群众的“办事员”。“批判的武器比不上武器的批判”,事实总是比话术来得更有说服力。信访工作质量的高低,解决问题的结果占主要地位。如果总是口头上奉承,答应得很爽快,但结果却一直“不了了之”,那么话术再精美动人,也只会对群众的信任造成更大的伤害。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实干家,当好人民群众的“办事员”,让实干成就群众信访体验的“好评”“点赞”,通过整合群众意见,快速解决群众的切实问题,并有预见性地防患于未然,让信访工作的“关口”前移,“刨根式”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高效的群众工作。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广大党员干部要一以贯之地做好信访工作,让“枝叶情”成就“鱼水情”,实现组织和群众的“双向奔赴”。

信访工作条例心得体会发言讲稿2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原则和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把党中央关于信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乎着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基层干部想要处理好错综复杂的各项问题,需正确解读好“信访人”的概念,准备好态度、行动和情感,共同发力,推进信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端正态度,“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从群众“信”任中坚定为民初心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中国共产党用百年坚守,换来了群众心中“只要有党,就有希望”的信任,扎牢了“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的血肉纽带。“心无百姓莫为官”,基层干部与广大群众有着最直接的联系,更要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服务态度,深刻意识到信访工作是群众将最迫切的民需、最直接的民情、最高效的民智“主动送上门来”的工作,主动剖析是否强化问题导向,坚持解决措施源头化属地化;是否落实工作责任,研判办理等过程明细化;是否畅通信访渠道,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等具体“小事”,把信访人当自家人、把信访事当自己事,切实抓牢信访工作的“细枝末节”,回应群众的“满心期待”。“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基层干部要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以细心打磨业务,以贴心优化服务,用“不负人民”的精神力量回馈群众信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落实行动,“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从实际走“访”中践行为民使命。

“访”,“广泛地了解实情、收集意见”,是贯彻实施民生政策的前提条件、拉近群干关系的有效途径,也是考验基层干部勤勉工作、践行使命的重要标尺。“嘴上抹蜜,不如脚上踩泥。”干部们想要真正落实《条例》中“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原则,就得强化基层导向,加强基础性民生服务工程,主动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群众信访”为“干部走访”,从源头下手,在基层着手,切实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主动沟通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主动关心及时处理矛盾纠纷、主动发现及时解决突发问题……把下沉走访解决问题的过程真正作为替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践行使命的过程。

同感共情,“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贴近“人”民中厚植为民情怀。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无疑是对信访工作最深刻的诠释。群众对某一事件的满意度不够,主动采用网络、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机关单位反映情况时,基层干部们要坚持发挥共情能力:“态度用情”,站在群众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信访问题的紧迫性;“说话用情”,主动运用方言谚语“大白话”,将法理人情向群众解释透彻;“行动用情”,积极思索对策,以最快速度、最优措施解决信访问题。群众事无小事,基层干部要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把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运用到实践中,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转化为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信访工作条例心得体会发言讲稿3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信访工作条例》,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强化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桥梁”,连通民心的“核心纽带”,可以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群众诉求、体察群众疾苦,意义重大。广大信访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练就过硬本领,敢于真抓实干,争当新时代“信访工作”好干部,从而持续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信访工作旨在为民。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而信访工作正是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凝心聚力的优良传统。人民信访工作,对象是“人民”,关键在“为民”。广大信访干部要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将“人民”在心中置顶,把维护群众权益作为信访工作的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信访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重点抓什么、推进什么。要厚植为民情怀,带着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做好信访工作。真正将来访群众当作家人,将群众来信当作家书,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当作家事,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首要选择,将“群众路线”作为重大优势。同时要坚决杜绝接访不热情、不用心,办理不积极、不上心,反馈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从而真正将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信访工作重在本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访工作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发挥着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作用。如果信访干部学识不够、党性不强、本领不硬,就无法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过硬本领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底气和内在要求。面对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需要的实际,信访干部要善学善思、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讲话精神,要对《信访工作条例》进行原原本本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践学,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准把握政策精神,不断提高信访工作的理论水平。同时要坚持理论和工作实践相结合,要变“接访”为“下访”,深入实际解决问题,主动到信访问题多的征地拆迁主战场去多捧几个“烫手山芋”,积极到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保护最前沿去多做几回“热锅蚂蚁”,在一次次处理信访问题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

信访工作成在实干。比“解释”更重要的是“解决”。人民信访工作落脚点是“解决”,而不仅仅是“解释”。一句耐心的解释、一次用心的关怀,可以让信访群众烦躁焦急的心情得以安抚,感受到政府的温暖,虽必不可少,但绝不能固步自封。只有把信访的问题解决了,把解释的事情办好了,才能让群众拥有踏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要坚持效率和质量并重。要真抓实干,出实招、出硬招、求实效,不打“太极拳”,不敷衍群众。收到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后,一定要耐心收集问题,可以马上办理的要立刻解决,绝不拖沓,不能立刻解决的,要细心解释,给出具体原因和办理的时间,确保“事事有回复,件件有回音”。同时对于信访问题要早排查、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以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努力让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并注重是否会留下“后遗症”,以防止“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从而真正将信访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信访工作条例心得体会发言讲稿4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信访工作条例》,要求信访工作应当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信访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解决呼声诉求的重要渠道,也是治理水平的直接反映、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答好新时代“信访考卷”的要义,在于时刻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把信访工作做到人民心坎上,让人民安心、舒心、放心。

抓早抓小“治未病”,防患未然让人民“安心”。调研不深不实、问题推脱推诿,早期出现的“苗头性”问题不重视,容易忽视的“小问题”不深究,往往会出现矛盾由小变大,基层由主动变被动的困难境地,甚至发生矛盾激化、缠访闹访、层层上访的情况。结合信访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正确把握“查、预、控、治”的关系,认真严肃对待初信初访,通过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做到“未访先防、初访防变”,才能形成良性工作格局。将改进干部作风、树立队伍形象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重要抓手,打造一支敏锐性高、鉴别力强的干部队伍,在初访阶段“巡诊把脉”,才能于微末之处见问题、于发端之时解矛盾。

用情用力“挖病根”,源头化解让人民“舒心”。“小事”不想解决,“难题”化解不了是信访工作的负面表现。信访不是没事找事,更不是挑刺找麻烦,带着怕事、不敢担事的心态面对群众,不仅会降低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感,甚至会引发更深的矛盾纠纷,致使陷入僵局。用心用情对待“上门群众”,有力有效办好“苦累差事”,通过正面引导、热情服务、耐心答疑,掌握群众真实需求和急难愁盼,做到源头化解、属地解决,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融洽干群关系,创造和谐稳定局面。党员干部要主动深入群众、认真研判需求、积极学习政策,探寻信访背后暴露的治理难题,达到“处理一个问题,化解同类矛盾”的效果。

真办真结“防复发”,精准高效让人民“放心”。信访反复、层层上访等问题需要辩证来看,既要考虑处理过程,也要关注弱势群体,不能直接定性为滋事扰序。信访工作是“民生工程”,怕惹事促使矛盾由浅变深、怕生事选择委曲求全的处理方式不可取。解决信访问题要“精准化”“高效化”,用好“群众工作法”,深入了解民意、广泛汲取民智,与民心同频共振,与民情互融共促,以一抓到底的韧劲和一马当先的效率把矛盾一次性化解。也要做好信访“后半篇文章”,主动做好回访和下沉,坚持查早查小、查快查透,做到分级分类管理、因人因事施策,以“群众来访”转变为“干部去访”,从根本上解决“访而不止、治而复发”的问题。

信访工作条例心得体会发言讲稿5

今年以来,xx市xx区xx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省“一改两为”大会部署,推进“党建+信访”深度融合,用矛盾“熄灭”促服务“升温”,及时化解难题于基层。

党建+质效提升,防患于“未燃”。健全机制“平衡点”。落实市委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八项机制,形成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抓、班子成员齐心抓的工作合力,层层落实,步步推进。完善“街道、村(社区)、村民组(楼栋)”三级联动信访工作机制,实现清单管理、闭环办结。创新体系“驱动链”。持续推进“1+5+N”工作模式,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和群众自治的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化解体系,坚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月召开、矛盾纠纷动态排查周落实、阶段关键信息日报送,动态掌握问题协调化解进程,闭环量化管理。提升能力“综合面”。牢固树立“抓党建是主责主业,抓信访就是抓党建”的思想认识,定期开展“党建+案例剖析”交互培训,夯实信访干部“理论功底”,组织采取提前介入、实地调研、意见征求、会商研判等形式,将矛盾防范在未发,增强信访工作队伍“看家本领”。

党建+双网融合,调解灭“火苗”。建立网格“微单元”。发挥综治中心“五个一”功效,巧妙融入党建、信访、法治、安全等关键要素,做优做实网格化管理,吸纳辖区退休干部、老党员、乡贤、片警等多方力量及时进“格”,高效推动网格划分,快速形成协同能力。定期走访辖区群众,积极宣传法治条例,靠前服务采集信息,及时摸排隐患情况,力争矛盾“格”内化解,今年以来,累计划分辖区网格48个,及时发现、快速调处、就地化解信访矛盾30余起。搭建网络“云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打通网络渠道,提高网上信访、电话信访知晓率,逐步建立“信访网上投+业务网上办+结果网上评”信访新模式,简化群众反映流程,提高答复办理效率。疏通拓宽信访渠道,充分发挥“12345”市长热线平台作用,变“热线内服务”为“热线外服务”,坚持做到办理全流程跟踪问效,化解矛盾于伊始。今年以来,累计接受市长热线受理诉求389件,办理解决372件,办结率达95%。

党建+积案化解,攻坚治“火源”。逐案建档“真包案”。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综合施治”主理念,持续打造“积案化解、存量消除”主轴线,以重复访件和疑难访件为突破口,发挥党工委书记“头雁引领”、班子成员“群雁协同”合力效应,严格落实“三包”责任,下村入户逐个调解,分门别类逐级建档,彻底解决拆迁安置、农田改造、邻里土地纠纷等重点积案10余起。专班调度“真推动”。启动信访突出问题“百日攻坚”活动,将信访考核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形成以领导带头包保、多部门协同配合、专案会商化解的新体系,实施“月积分+月排名+月通报+月考核+年兑现”调度机制,由街道纪工委定期开展案件交办“回头看”,压实主体责任。闭环监管“真化解”。严格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做到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坚决防止出现程序性办结代替实际问题解决,将矛盾从源头化解,打开群众心结,聚力打造更有温度的信访新格局。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