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
在假期里,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在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通过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让我明白了教学方式的确立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发挥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以下我就围绕自己学习略谈几点体会和感受:
(1)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深切体会了转变学习方式与提高教学效率之间的关系。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为不合作不探究就不是新课程。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们凡上课又特别是有人来听的教研课,都必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当然,我们不是说用新的学习方式不好,我们必须明白,不管什么学习方式都是为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服务的,都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学习方式不在于一定要多么新,而在于用得恰当,用得适度,用得有效果。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老师找不准合作探究的问题,把一些不该探究、不用探究、也无法探究的问题抛出来,让学生围成一堆,煞是热闹地讨论一番,然后教师又抬出现成的结论,合作变得毫无意义。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模仿、体验等,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语文素养。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开放性教学,是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仅仅是理念上的认识,理论上的指导,要真正的落实到实践中还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认真领悟,不断反思摸索。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用汗水耕耘教育这方圣土。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2
静下心来,又一次认真的阅读了《语文课程标准》,感受颇深。
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二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研究和收集。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
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3
通过这几天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仔细研读,让我对语文的概念和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语文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人的内在修养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手段,甚至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文字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当今世界,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同时也在要求着人类必须与时俱进,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是要对自己曾经的知识和观念进行全面的更新换代,授课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次通过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研读似乎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洗脑。以下就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重新认识语文的重要性
一位教育大家曾经说过,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进行全面的剖析,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都设置了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而小学一年级,则侧重于识字和写字。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其次,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再次,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最后,能借助汉语拼音独立识字。让孩子从小爱上学习祖国的`文字,了解文字在生活中的作用,能积极主动地对语言文字进行探究,致力于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而努力奋斗。
二、转变教育理念,更新课堂授课模式
目前最迫切转变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要由教师“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能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要由纯粹地完成教学目标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教师逼着学生学;要由学生被动地接受课文知识转变为探讨性的课堂,开拓学生的视野,变更学生的学习心态,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总的来说,就是在转变教育理念的前提下,不仅要转变教师授课的模式,更要转变学生学习的形式,让教与学能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三、提高评价建议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在考试中对人才选拔,而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而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一个人素质高低的评价标准肯定不止学习成绩这一条,教师不能单凭学习成绩这一条而对学生进行等级的划分。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有一点特别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我们的评价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也就是说,当学生学成踏出社会之后,得到社会人的评价是,“这个人的语文综合素质挺好”,这样才能证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标准没有出问题。现在社会不仅仅要求语文人才具备一手好字,一手好的文章,更需要的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剖析和自我认可的能力。
语言文字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当今社会各种文化的相互冲击下,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当然与之并存的还有新的挑战,对于此,我们教师与学生都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的修养,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4
暑假中,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能力,做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语文教师,我拿起了《语文课程标准》一书,开始认真学习起来。通过学习,让我明白: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语文课程的这种多元功能和奠基的作用,决定了它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身上的重担非同一般。为此,要想教好语文,一定要先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它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依据。下面我想就阅读方面具体来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我们有时在教学中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次我在讲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为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去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并且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才行。只有孩子们充分地读,充分地思考了,孩子们读后才能有自己的感受,才能有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这样的课堂才会有不同的声音,才会有精彩的回答,才能各抒己见,有活力。
总之,《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指明了方向,要想把课标里的内容落实到自己的语文课堂中去,还需自己不断地学习才行。我们要努力行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路上。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5
今天,我学习了《初中语文新课标》,感受颇深。就其中的几点,谈谈我浅薄的认识。
一、语文学科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标》中告诉我们,在语文课程中,应该逐渐改变“告诉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从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努力摆脱模式化的套路,寻求语言运用的创新。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时对学生就放不开手脚,心里总想着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比如,我在教学生仿句时,总觉得他们写的不够完美,不太尽人意,总想把自己认为所谓的标准答案展示给他们,唯恐他们特别是中下等生答不出来。其实我这么做事没啥太大的必要,学生有时思维的跳跃性很大,很有创新能力的。如学生在仿句中这样写到“当一个人垂头丧气的时候,他忘记了2希望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一无所知的时候,他忘记了学习知识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责怪别人的时候,他忘记了宽容他人是一种习惯”等等,而且有些中下等生写的也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说,这个时候,老师就不要给学生记什么所谓的标准答案了,而是顺势积极鼓励学生,给他们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获得充分展示自己语文学习成果的机会。
二、突出语文课标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我们会脱离语言文字运用情况,而讨论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有时我也会注重这一点。对于文中难理解的语句,总是想方设法给学生讲“深”讲“透”,而忽视了对本文中语言文字的进一步掌握,结果是适得其反。学生不但没听懂,而且也不会运用。所以语文的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或者是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再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文中的美词、美句、美段进行赏析,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感悟,在书上做好批注,各抒己见,教师对他们的见解以鼓励为主,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到小练笔中,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是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重视阅读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新课标》中也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应该贯穿始终。这样就有必要对于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和阅读篇目,引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注重积累,注重感悟和整体把握,更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下大功夫认真抓好“读书”这一根本环节。
以上就是我对《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的几点浅薄的认识。
上一篇:疫情防控监理实施细则
下一篇:大班世界地球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