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当代五四青年感人励志故事集_五四青年节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当代五四青年感人励志故事集【1】:如果伊安会说话

人生的每一次不幸都是一次转机,有的人只是在自己的灾难中沉沦度日,而有的人却能于暗淡的际遇中窥见一个崭新的世界。

在伦敦的一家酒店门前,三十四岁的伊安正在签名售书,排队等着买书的人站了半条街。作为新近崛起的畅销书作家,伊安的新书引起众多的关注。忽然有人大声说:“伊安,如果你会说话,将会有更大的成就!”并给他传过来一张写着这句话的纸片。

伊安微笑着看了看他的读者,心中却涌起了波澜。他出生在一个乡村农场。父亲身为农场主,对牛马之道极其精通。在父亲的影响下,伊安从小就熟知每种牲畜的生活习性。每天的清晨或傍晚,他都能听见父亲响亮的噪音在催促牲畜出圈或归栏。父亲不止一次告诉过他,放养这么多的牲畜,没有洪亮的声音是不行的,如果单靠两条腿去追赶它们,非累死不可。

小小的伊安很快得了父亲的真传,那些牛羊什么的在他的召唤中纷纷归来。这让他极为自得,连父亲都夸他有天分,并欣慰后继有人。可在伊安十二岁那年,一场重病袭击了他,由于服一种药物过敏,他的声带被烧坏了,从此,他便告别了引以为豪的声音。有很长一段日子,伊安都处于极消沉的一种状态中,特别是一听到父亲召唤牲畜的声音,他的心便会沉重无比。他不敢去想父亲的失望,常常坐在日落时的农场高冈上,直到夜幕长垂。

一个偶然的机会,伊安在父亲的房里看到了一些有关牲畜方面知识的书,百无聊赖之际,他便拿了一本翻看起来。有一次父亲见他在看书,高兴地说:“孩子,这些书很有用,可是许多地方我都看不懂。正好你仔细看看,回头告诉我该怎么做!”伊安的心里一动,心想自己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于是开始钻研那些牛马经。每有心得,便通过手语告诉父亲,父亲便欣喜无比。

渐渐地,伊安发现了读书的乐趣。除了父亲的那些牛马经,他开始读任何可以找得到的书籍。在书卷中。他看到了一个从未涉足过的新奇世界,那种喜悦是以前从未体验过的。每读到精彩之处,他便用手语讲给父亲,父亲也是十分喜欢,这让伊安感到骄傲。有一天,他刚给父亲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父亲笑过后对他说:“其实在我们的农场,在那些牲畜身上,就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可惜知道的人是那么少,要是有人能写出来,一定会受人喜欢!”伊安的心猛地一跳,想起那些牛羊,一种冲动让他不由自主地兴奋。

终于,伊安开始着手写故事了,写那些牲畜的瞬间的美好,写那些大地上的事情,并把父亲的经验融入故事之中,具有极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万字的书稿,父亲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他一把抱住伊安,激动地说:“孩子,今天我才真正为你感到骄傲!”相拥在一起,父子俩都滴下了眼泪。后来,这本叫《它们的故事》的小册子出版以后,立刻风靡英伦,特别受乡下人的喜爱。在书里,他们能看到自己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故事。

自此,伊安一发而不可收,许多优秀的作品不断问世。人们惊羡他的才华的同时,也为他感到遗憾,因为凭他组织文字的才能,如果不是哑了,应该演讲能力极强,极有希望进入政治高层。因为在英国,一个口才好的人是很受民众欢迎和崇拜的。

签名售书之后,伊安回到了父亲的农场,把那张纸片递给父亲,父亲看后,说:“如果你能说话,现在正在农场里召唤那些牲畜,决不会去写书了!”

是的,人生的每一次不幸都是一次转机,有的人只是在自己的灾难中沉沦度日,而有的人却能于暗淡的际遇中窥见一个崭新的世界。生活就是这样,在得失之间平衡着,虽然有时你失去的是珍贵的东西,但是你可能得到的,是更多的美好,只要你有一颗充满希望的心。

当代五四青年感人励志故事集【2】:把目标集中到一点

美国一位生物学家有幸拍到一组精彩镜头。有一种麻雀大小的鸟儿扑扇着翅膀刚刚落在沙地上准备觅食时,潜伏在沙地里的蛇猛地窜了出来。鸟儿用自己的爪子一下又一下地拍击着蛇的头部,由于力量有限,蛇依然攻击不止。鸟儿一边躲闪着蛇信,一边用爪子继续拍击着蛇的头部,其落点分毫不差。在鸟儿拍击了1000多次后,蛇终于无力地软瘫在沙地上,再也动不起来了。

这种鸟儿和蛇的力量是悬殊的,它甚至还没有一只麻雀飞得高。生物学家的解释就是,这种鸟儿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后,终于掌握了一套对付蛇的办法,那就是瞄准蛇头的一个点,不停地去打。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没有把目标集中到一点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而成功者则把目标集中到一点,并锲而不舍地走到最后。由此看来,只要能把目标集中到一点,哪怕力量微小,但只要坚持,就能创造奇迹。

当代五四青年感人励志故事集【3】: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

书法家姜东舒先生不久前因病辞世。姜老先生工篆、隶、楷、行各体,尤以小楷见长,曾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姜东舒先生师承书法大师、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他的拜师经历,颇为传奇。

1958年,解放战争时期就参加革命,曾为战地记者的姜东舒被打成右派,连工作都失去了。为了养家糊口,走投无路的姜东舒最后在浙江图书馆找到了一份临时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搞搞卫生,打打杂。看他平时喜欢写写画画,管理人员将图书馆内的指示牌、标语什么的书写任务也交给了他。正是这个额外的差使,改变了他的命运。

在那个标语盛行的年代,墙上、路旁,甚至山坡上,到处都是标语,这些标语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美术体。与这些标语不同,张贴在图书馆内的标语,都是诸如“请不要随地吐痰”、“请爱护报刊图书”、“请勿大声喧哗”之类的提醒语,虽然图书馆内人才济济,但是大手笔们谁也没有兴趣书写这些张贴在墙上的标语,所以以前都是一般工作人员随手写几张,应付应付了事。现在,这个任务落在了临时工姜东舒的身上。

姜东舒从小就爱好书法,接到任务后,姜东舒领来了纸、笔和墨水,一份一份,认认真真写起来。一笔一画,周周正正;一撇一捺,尽显锋芒。仅“请不要随地吐痰”这个标语就写了几十份,楼梯口、过道、阅览室,都要张贴。每一份,姜东舒都像对待一幅书法作品一样,极认真,极细致,偶有一两个字写得不如意,一定重新书写。管理人员见他太过认真,写得太累,就劝他:“标语反正是贴在墙上的,大家看明白意思就行了,没必要写那么好。”姜东舒笑笑,仍然坚持一笔一画,埋头认真地书写。写完了,再一张张小心地张贴在图书馆各处的墙上。

没有人注意这些标语,写得再好,它不就是条“请不要随地吐痰”的标语吗?只有每天打扫卫生的姜东舒,偶尔会停下来,琢磨一下自己写的这几个字,还有什么缺陷。

有一天,“请不要随地吐痰”却吸引了一双锐利的目光。

那天,兼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的张宗祥大师偶来图书馆,主持建馆60周年大庆,在楼梯口,张大师时走时停,目光一次次落在墙上的那些标语上。在二楼阅览室门口,挂着的一则手书《阅览规则》前,张大师驻足,他惊讶地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这些字都是谁写的?他对身边的人说,自古以来,字的好坏,要看有没有神韵,是不是有书卷气。这些字秀丽飘逸,笔墨纯正,说明写字的人有学问。但字里行间的不足之处,也未能逃脱张大师的慧眼,他认为,此人是可造之才,只是用笔尚有不合法度之处,显然是缺乏名家指导。

言谈之间,张宗祥大师竟然忘记了自己是来主持馆庆大典的,他急不可待地吩咐身边人,立即将写字的临时工找来。

面容瘦削,头发纷乱,穿着清洁服的姜东舒,匆匆来到了张宗祥大师的面前。

就这样,姜东舒有幸成了一代大师张宗祥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向一位临时工敞开了。

如果说,姜东舒先生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和所有成功人士一样,源于他的勤奋、执著和天赋。那么他作为临时工所书写的那些“请不要随地吐痰”标语,就是他打开这扇机遇之门的钥匙。

“请不要随地吐痰”,在有的人眼里,它只是一则随手涂写的标语,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它是有血有肉的字,有情有感的书法作品。有的时候,写好“请不要随地吐痰”,也就是写好你一生的每一笔。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