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定律,又称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在自然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是不可逆的。如果没有外界能流的引入,绝不会出现热量重新富集的反向过程,所以所有的恒星终将熄灭,宇宙中不再有能量的流动,因而不可避免地走向无序。
熵增定律,告诉我们在一个封闭系统里面,能量是有限的,而在公司里都会存在不做功的消耗,公司的发展都将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停止。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有问题的根本、根基、根源是劳资矛盾、边界矛盾与欲望矛盾;而自己作主、开放以及参与,将是这些矛盾的终极解决方案 。
不破不立,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将公司所有的工作进行产品化改造,同时基于产品思维建立起以产品经理为主导的自组织,而产品的自组织方式就是要进化成微公司!
生活本来就是活着活着就乱了。所以前半生做加法,后半生做减法。
熵:是一个化学与热力学上的概念,用来度量一个系统的失序现象。一个系统内的熵越多,能够做功的能力就会随之下降。
每当我们把孩子形容成一张白纸,是因为我们被他们纯真的眼眸所吸引,被他们无知的单纯所打动。随之我们年岁的增长,学到更多东西,见过更多风景,我们便渐渐失去了这种单纯。我们乱了......
在物理学上,一个孤立的系统的熵值是持续增加的。这个基本的定律被称为熵增定律。而对于我们的人生,如果用乱七八糟来替换熵值的概念,我们也可以得到以下表述:人越活越复杂,越复杂就越难做决定,任由这种趋势发展,我们会别越来越多的信息所淹没,而无法行动。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 马 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的日子过得快,手机 电脑 邮件都快,我们却越来越迷茫。在从前,我们靠信件和别人联系,每字每句都从心里来,流到笔尖上去,自然反复斟酌,收信者也反复品读。而现在,我们的联系越来越方便,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意义越越来越少。在从前,我们的阅读是以书为主,拆去一本书的书封,伴着油墨清香从扉页读到后记,这个有序的过程也慢慢的引导着我们的思考和体验,自然每一本书都印象深刻。而现在,我们每天被淹没在各种从手机和网络上传来的所谓 '阅读' 中,在一个个碎片化的阅读中,我们的思绪也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了。
无序性代表着我们生活中我们并没有计划和预料的事件,每当一个突如其来的远房亲戚来访,或者是事情的发展超过了预期,或者是不停的接受到新的任务,或者是同一个话题有了太多不同的意见,你的反应是什么呢?是不是头痛欲裂,无力思考?这就是无序性对我们生活的危害。每天混乱作息,暴饮暴食,不计划不规划,给我们带来的是渐渐失去行动力。
相反,如果你生活充满了条理,每天作息规律,三餐正常,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你有什么感觉?你感觉很自信,你感觉生活在自己的控制之中。所以你收拾的不是屋子,而是心情!外部世界的有序就会进一步增强我们内部行动与决策的能力。一个有序系统能使人心境平和,从而提高思考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提高生活的有序性?如何降低自己的熵值呢?
答案还在物理学中,熵增定律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一个孤立的系统”。要让自己系统的无序性降低,就需要与其他的系统发生联系。一次安静的冥想,一场专注的长跑,一个陌生人的微笑,一本深刻的好书。这些都能够降低自己生活中的熵值。在放任自己的本性中,我们的无序性会提高。暴饮暴食、无度纵欲、沉迷声色犬马、不间断的碎片化娱乐都会升高我们的熵值。在一晚上不间断的看视频和刷微博之后,你是感觉越充实了呢,还是感觉越无力了呢?所以人要学会约束自己的本能,来达到更好的生活状态。
写到现在貌似还停留在了熵值有害的状态,其实也不尽然。熵值是一把双刃剑。一个系统的有序性越高,它就越有效率,就越稳定;反之,无序性越高,就越不稳定,容易诞生新的存在。越是太平盛世,想实现不同社会阶级的流动就越艰难,反而是乱世之中容易草莽出英雄。治世的草莽之中出的估计也就是个农民,有所谓屠狗之辈。
都说读书无用课本无用,我看高中的物理知识就足以产生一种新的世界观。把熵值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在稳步发展的人生阶段,需要降低熵值,让这种稳定的系统持续的提供成长的养料;而在困境逆境,则需要提高熵值,打破已有的体系才能找到新的机遇和新的力量。
用熵增定律来理解人生
人体本质上是物质,所以人和社会的一些规律也遵循物理学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并且将两个系统连接在一起时,其合并系统的熵大于所有单独系统熵的总和。熵即是指一个系统的无序度。
早在1947年薛定鄂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了熵增过程也必然体现在生命体系之中(Schrodinger 1947)。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化学反应库,生命的代谢过程建立在生物化学反应的基础上。从某种角度来讲,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具有抵抗自身熵增的能力,即具有熵减的能力。在人体的生命化学活动中,自发和非自发过程同时存在,相互依存,因为熵增的必然性,生命体不断地由有序走回无序,最终不可逆地走向老化死亡。(不得不佩服伟大的薛定谔啊)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人衰老死亡的原因,和薛定谔的理论异曲同工。
各种欲望是人体的自然发展的趋向,如果不加以管理,必将使人体趋向混乱,最终毁灭人体本身,这是为什么人要修身养性节欲的原因。
社会是一个系统,如果不对个体加以引导和规范,这个系统必将趋向于混乱。具体到人际关系,人本性总是趋向于放任自我而做出疏远他人的行径,如果不用理性予以管理,人际关系必将恶化。这也是爱情为什么经不住考验的原理。所以,任何亲密关系都需要人主动去维护,任其自由发展,必然疏远。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就是有序与无序。好朋友之间的亲密是相似的,而朋友散伙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这也是有序和无序。健康的身体各项指标是相似的,而人因病死亡的病因是各种各样的,这也是有序和无序。人生的成功之路是相似的,而不成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这同样是有序和无序。
要想幸福,就要学会有意识地把无序引向有序。
无序和有序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无序是世界本来的状态,是客观的,有序是符合主体价值的状态,是主观的。“一花一世界”,不同的主体,有序的概念是有所差别的。
认识到世界在自然状态下无序度增加的必然性,和人的作为可以维护有序性的可能性,你就会坚定地做一个在纷繁世事面前有所作为的人,你就会做一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
以无序和有序来看世界,就能明白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痛苦,人的欲望为什么要节制。然后你就不会对那些事情耿耿于怀,转而愉快地做积极的事情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使无序变得有序的事情,只是每个人都是无意识的,如果把这种行为变得有意识,那就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些事情,我们处世态度和信念就会有所不同。
明白了这些,就不会责怪亲密的人做出伤害自己感情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时,就会想办法主动排除不利影响,去维护它。遇到自己的欲望无法控制而做出坏事时,就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控制,比如贪欲、色欲、玩欲等等。
【模型 4.0】反熵增:避免让系统走向死神
1.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在物理学中,“熵”指的是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或者说是无序程度的度量。一个系统越无序,熵的值就越大;越有序,熵的值就越小。
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一个封闭系统内部,事物总是从有序趋向于无序的,所以熵的值一定是增加的。这就是所谓的熵增定律。
2.举个例子。在一片森林里,长了很多树。一年后,在森林中少了很多树,但是多了几间用树木盖成的房子。这个过程就是从无序趋向于有序,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人的介入,在森林这个封闭系统内部是不可能有房子这样有序的东西的。
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的是:在一个系统内部,如果没有外界向这个系统输入能量的话,这个系统的最终结局是趋向无序,也就是死亡。
3.在《三体》的两种宇宙观中的膨胀派正好对应这个过程。
如果没有人向我们的宇宙输入能量,宇宙就会不断地膨胀,最终出现物理学上的热寂,代表死神。
这时候所有恒星都熄灭了,没有阳光也就没有生命,唯有死神永生。
所以我们要向归零者一样,反抗熵增,才能避免让系统走向死神。
4.我们来看一下日本是怎么反抗熵增的。
同样的东方文化,为什么日本率先完成了工业化转型的道路呢?因为日本没有文化。
隋唐时期,日本遣唐使来向唐朝学习,开始全盘汉化。
明治维新开始脱亚入欧,其实日本所说的脱亚入欧不是地理上的脱亚入欧,而是文化上的脱亚入欧
二战以后全面学习美国
可以发现,每一次,日本都能快速地打破原有的系统,重新注入新的文化体系,所谓的不破不立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
5.经营一个企业何尝不是呢?
我最喜欢的一个企业家杰夫·贝索斯在反抗熵增上做的就非常好。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管理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反抗熵增。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生命力才能增加,而不是默默的走向死亡。
而贝索斯则是真正践行了这句话,因为亚马逊就是一个流动开放的系统。
6.亚马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自由现金流和可选择权。贝索斯会把自由现金重新投入到与主营业务不相关的领域,不断远离平衡感,其实本质就是流动。
如果亚马逊只是停留在自己的主营业务上,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获得丰厚的利润,达到稳定的平衡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慢慢就会陷入自由熵增状态,进而慢慢失去活力,最后走向死神。
7.贝索斯的另外一个思路就是开放。
当你把公司内部的业务打造成一个对外服务的业务时,这个业务就要与其他市场竞争者竞争,只有不断打磨自己的业务,才能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当公司的各个独立业务都能焕发活力,意味着各个业务模块都能独立生长,与外界交换能量,达到了反熵增的作用,它的关键是流动和开放。
8.个人作为一个系统,也理所当然地应该反抗熵增,查理芒格就是活生生的反熵增案例。
查理芒格养成了一个异常罕见的性格---愿意甚至渴望去证实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
同时他还有一个铁律:我觉得我没资格拥有一种观点,除非我比我的对手更好地反驳我的立场。
他认为只有在达到这个境界时,才有资格发表意见。如果不是这样,他应该也成不了我的偶像。
9.在这里,你有没有看到惊人的相似。
无论是文化,企业还是个人,它的发展壮大都是在反抗熵增。
首先都是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旧思想,把自己置身于大环境之下,然后与外界交换能量,形成新思想,使自己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避免让自己走向死神。
也唯有如此,生命才有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