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_开题报告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篇一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技术经济

  设计(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指导教师:

  200 年 4 月 21 日

  目 录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题目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6.进度安排

  文献综述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2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1.3.4并购方式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取。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块: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及其相关的概念、资本运营的特点、形式、国内外发展状况及重组、并购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重点介绍资本运营的核心——M&A,并通过一个案例分析说明资本运营的全过程、特点和技巧。最后一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对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特点做一分析和总结。文章在阐述理论问题紧扣what—how—why,并加以背景的介绍,使文章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

  6.进度安排

  本文从去年11月份确定研究题目后,12月到今年3月份主要进行相关理论、文献和案例的收集、整理。从3月到4月初完成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和前期正文的编写。计划到4月底完成初稿,并交给指导老师审核、修改。争取5月中旬完稿,并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篇二

  文献综述

  摘 要: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一般说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都不可能没有资本运营,只是程度大小的问题。所谓产品经营,就是企业围绕产品与服务等主要业务,进行生产(含服务)管理、产品改进、质量提高、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而企业的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大街够、融资和投资的运筹,以谋求实现在风险与赢利之间的特定平衡,争取企业资本增值最大化。

  关键词:资本运营;并购

  1 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在论述资本运营前,有必要把产品运营说一下。从理论上讲,企业都在进行两种经营:一种是所谓产品经营;而另一种为资本经营。资本运营与产品经营就有联系也有区别。一般学术界定义产品经营(生产经营)是以物化为基础,通过不断强化物化资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获取最大利润的商品生产与经营活动。(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2002.4,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有关资本运营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综合起来可以大体上划分为广义资本运营和狭义资本运营。广义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对可以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组织、管理、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广义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资本的运行,在资本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本增值和获取最大收益。广义资本运营内涵广泛.从资本的运动过程来看,资本运营涵盖整个生产、流通过程,既包括金融资本运营(证券、货币)、产权资本运营与无形资本运营,又包括产品的生产与经营。从资本的运动状态来看,既包括存量资本运营,又包括增量资本运营。存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股份制改造等产权转移方式促进资本存量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增量资本运营是指企业的投资。

  狭义资本运营是指以资本急剧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为目标,以产权买卖和“以少控多”为策略,对企业和企业外部资本进行兼并、收购、重组、增值等一系列资本营运活动的总称。资本运营的总体目标是实现资本增值和市场控制力最大化。具体目标是加快资本增值,扩大资本规模,获取投资回报。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优化经营方向。狭义资本运营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资本的配置,具体运营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业、企业联合、资本互换、产权转让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

  在资本运营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将它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刻分析资本运营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从理论的高度掌握资本运营的精髓,有助于增强我们进行资本运营的自觉性,提高资本运营的技巧。

  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在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规模的深入分析,马克思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资本集中这一重大问题,并且建立了资本集中型论。在《资本沦》中.马克思首先论述了生产集中,并指出生产集中包括了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在文中,他还提到了“规模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等。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的机制的理论论述,是完整的、有力的。即使在今天,这个由商品市场和经理市场所形成的竞争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场等几个方面所形成的整体,也的确是资本得以流动、重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机制。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与周转理论强调资本的流动性,指出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这正是资本运营的核心所在,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资本充分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企业资本只有流动才能增值,资产闲置是资本最大的流失。因此,一方面,企业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形式的产权重组.盘活沉淀、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资本存量,使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产品和产业上,通过流动获得增值的契机。另一方面,企业要缩短资本流动过程,加快资本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形态转换过程,以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同时在资本运动总公式中,也相应地反映了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的关系。

  1.2.2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问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所谓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洽谈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答约成本,监督成本构成。企业运用收购、兼并、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可以将市场内部化,消除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理论与垂直兼并、混合兼并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很好地解释了企业垂直兼并、混合兼并的内在原因,并对原有理论作了补充和调整。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产权理论认为,资产的权利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明晰的产权界限是企业资本运营的客观基础。企业资本运营是建立在规范化的公司产权基础上,没有界定清晰的产权、规范的股权结构和合理有效的股权流动机制,真正的公司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行为是难以产生和发展的,在清晰的产权界定基础上,企业资本运营行为有助于推动产权的合理流动,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资产的价值型管理和优化重组,进而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有效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企业运用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推动公司产权的聚合与裂变,可以进一步促使公司产权明晰化。

  产权理论要求产权必须明确.必须能够白由流动.这将从如下方面对资本运营产生推动作用。首先,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动公司并购的社会化。其次,产权的自由流动可以推进企业资本运营市场化进程。第三,产权的白由流动有助于推动企业资本运营国际化。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推动企业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企业规模结构。有关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其他企业而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成长经历表明:运用资本运营方式,有助于谋求规模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与兼并,日本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重组,获取了规模经济效益。在我国,企业小型化、分散化的特点极为明显.通过兼并、收购重组扩大企业规模,谋求规模经济效益对于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所谓并购,即兼并与收购的总称,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

  并购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并购是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有利条件,比如品牌、市场、资金、管理、文化等优势,让存量资产变成增量资产,使呆滞的资本运动起来,实现资本的增值。

  并购的具体方式包括企业的合并、托管、兼并、收购、产权重组、产权交易、企业联合、企业拍卖、企业出售等具体方式。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并购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推动并购实践的发展;在研究西方公司并购史时,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并购活动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经济学分析,从而形成多种并购理论。

  (一) 效率理论(Efficiency Theory):

  效率理论认为:公司有助十促使公司管理层效率改进,产生协同效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潜在效益。效率理论可以细分为管理协同效应理论、营运协同效应理论、财务协同效应理论、多角化经营理论与价值低估理论。

  (二)代理问题及管理主义者(Agency Problem and Managerism)

  代理问题是由詹森和麦克林于1976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在代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不确定性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代理成本,这种成本主要包括:所有者与代理人订立契约成本、监督与控制代理人成本、限定代理人执行最佳或次佳决策所需的额外成本、剩余利润的损失。这一理论可以归纳为三点:并购可以减少代理成本;经理主义;负假说主义。

  (三)现金流量假说(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源于代理问题。在公司并购活动中,自由现金流量酌减少可以缓解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冲突,所谓自由现金流量是指公司现金在支付了所有净现值(NPV) 为目的投资计划后所剩余的现金量。詹森(Jensen,1986年)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应完全交付股东,这将降低代理人的权力,同时再度进行投资计划所需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更新筹集将受到控制,由此可以降低代理成本,避免代理问题的产生。

  (四)市场势力理论(Market Power)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并购活动的主要动因在于并购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长期潜在获利的能力。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并不代表规模经济或协向效应的实现。只有通过水平或垂直式收购整合,使市场占有份额上升的同时又能实现规模经济或协同效应,这一假说才能成立;反之如果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建立在不经济的规模上,则收购可能会带来负效应。

  (五)财富再分配理论

  财富再分配理论的核心观点为,由于公司兼并会引起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兼并利益从债权人手中转到股东身上,或者由一般员工于中转到般东及消费者身上,所以公司股东会赞成这种对其有利的兼并活动。

  (六)市场垄断理论

  由于企业购并等资本运营本身的特点所在,就是在产权理论形成以后,关于购并对市场力量影响的讨论依然在进行。从经济有益的一面来看,购并带来的好处也许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此我们前面已作了很多的说明。从对社会经济不利的一面来看,购并活动有可能带来垄断。但是现在关于垄断也有人认为其有好的一面,或至少是不可避免的一面。因为垄断集中本身是竞争的产物。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竞争己从简单的价格竞争发展成为质量、技术、服务、产品类别等诸多方面立体的竞争,因此即使是大公司之间也很难就垄断达成什么共谋。此外,大公司和大企业在现代科技中的作用日益增大,这也是购并等资本运营活动对现代经济发展贡献之一。

  除了以上各种理论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购并中获利一方的收益来源是对企业中其他利益主体的剥夺。如股东为企业内部人,而债权人为企业外部人,在信息方面股东有优势,因此股东有可能通过企业购并来提高股票的价值,而降低债券的价值,由此来对债券持有人进行剥夺。这就是所谓的再分配理论。另外,按照并购的分类不同,早期的理论还包括横向兼并理论、纵向兼并理论、混合兼并理论等,此后再做阐述。

  购并活动是导致企业规模扩大的经济行为。在实际的资本运营活动中,也存在着通过出售和分立等方式来减小企业规模的活动。在分析这方面的活动时,也形成了关于公司分立的理论。几从分析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来看,可以说都是我们在上面讲述企业购并理论时已经使用过,因此这里不打算对关于分立的理论进行论述。

  基本上可以说,在产权进论形成以后,直到它在50年代— 60年代兴起,它与同时代兴起的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结合在一起,对开阔人们的视野,提供新的分析工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由此资本运营理论也大量地涌现出来。但总体上看,现代的资本运营理论大都还是一种假设或假说,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理论体系。

  1.3.3并购效应

  并购的效应包括:(1)佯量资产的优化组合效应;(2)资产与经营者的结合效应;(3)经营机制的转换效应;(4)劣质资产淘汰效应;(5)产品升级换代效应;(6)进入利润水平更高的行业。

  1.3.4并购方式

  1、按被并购对象所在行业分:

  (1)横向购并,是指为了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而在同一类产品的产销部门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2)纵向购并,是指为了业务的前向或后问的扩展而在生产或经营的各个相互衔接和密切联系的公司之间发生的并购行为。

  (3)混合购并,是指为了经营多元化和市场份额而发生的横向与纵问相结合的并购行为。

  2、按并购的动因分:

  (1)规模型购并,通过扩大规模,减少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

  (2)功能型购并,通过购并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份额。

  (3)组合型购并,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减少风险。

  (4)产业型购并,通过购并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扩大整体利润。

  (5)成就型购并,通过并购实现企业家的成就欲。

  3、按并购双方意愿分:

  (1)协商型,又称善意型,即通过协商并达成协议的手段取得并购意思的一致。

  (2)强迫型,又可分为敌意型和恶意型,即一方通过非协商性的手段强行收购另一方。

  4、按并购后被并一方的法律状态分:

  (1)新设法人型,即并购双方都解散后成立一个新的法人。

  (2)吸收型,即其中一个法人解散而为另一个法人所吸收。

  (3)控股型,即并购双方都不解散,但一方为另一方所控股。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企业作为运用资本进行生产经营的单位,是资本生存、增值和获取收益的客观载体。企业对生产经营进行组织与管理,实质上是对资本进行运筹与规划,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是根植于资本运作的基础之上,都必须借助于资本形式转换。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生产经营可以视为资本经营的实现形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资本运营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有着战略意义。

  首先,资本运营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实质是要由行政机制配制资源转向市场配置资源,使资本机制得以生产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资本运营将推动想带企业制度的完善。

  另外,资本运营思想的确立将推动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促进企业经营理论的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资本运营为政府宏观调空提出了新的课题。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界一直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重视增量投资,忽视存量资本。重视内部交易型战略的运用,忽视外部交易型战略的实施,这些误区已经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离不开资本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是经济活动得以持续运行的标志,资本就像一块巨大的礁石,将社会各种生产要素吸引到它的周围。资本流向何处,何处的经济运行就会活跃起来,资本聚集在何处,何处的经济就会不断地走向繁荣。

  在强调资本运营的同时,我们并不否认产品经营的重要性。事实上,资本经营并不排斥生产经营。在生产领域内的资本运营,必须通过生产经营进行转换。只有通过生产经营的途径,资本经营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正是产品运营如此重要,有关生产经营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而对资本运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却很少,也正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才将资本运营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途径。最

  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做一展望。

  参考文献

  [1]肖胜萍,《资本运营》,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2第一版。

  [2]张铁男,《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营》,2002.4,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3]臧日宏,《资本运营》,2002,中国农业出版社。

  [4]汪少华,《投资学》,2004.2,浙江工业大学经贸学院。

  [5] 郜卓 ,《资本运营——理论与案例》,2001.12,中华财会网

  [6] 李心丹等,《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实证研究》,2002.12,南京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7] 王曙光,《加入WTO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影响与启示》,2002.7,商业研究。

  [8]王明珠,《对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操作现状的反思》,2000.8,长春大学学报。

  [9] 苑泽明,《无形资本运营对策的经济学思考》,2002.7, 商业研究。

  [10] 《中国并购指数》,2005,全球并购研究中心。

  [11] 汪金成,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2003.6,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12] 苗澍,《企业并购管理研究》,2003.12,华中师范大学。

  [13] 刘小剑,《中国公司并购重组模式与案例分析》 ,2002.2,北方交通大学。

  [14] 周涛,《企业收缩重组的动因比较分析》,2002.5,北京工商大学。

  [15] 刘琼,《企业资本运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2002.3,东南大学。

  [16] 张文杰,《国有企业并购关键问题研究》,2001.1,北方交通大学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篇三

题 目

院 系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2008 年9月20日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运用产业梯度理论研究孝感融入武汉城市圈的方式和路径,为孝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从产业角度加快孝感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进程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以理论指导实践,结合孝感市的产业现状,分析孝感产业现状与武汉城市圈产业群所存在的关联,找出双方对接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途径,探寻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优方略,力图为孝感与武汉城市圈之间产业结构合理的调整以及铸造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特色提供思路,为孝感更好地融入武汉城市圈提供参考性意见。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互动合作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由此引发的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时实行了区域间差别政策,同时也促进产业在不同梯度的城市间合理转移。武汉城市圈作为两个获批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城市群之一,研究其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不仅对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自身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意义,而且对于能为区域间经济合作理论乃至区域经济学科提供可以借鉴的案例。而且,在过去的一些理论研究中,罕有将产业梯度转移与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做比较系统、详细的研究的。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理论研究仍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而本课题的研究将丰富这一方面的内容,为以后进行更深刻的理论研究作准备。

2.现实意义:

武汉城市圈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既是省会武汉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孝感等卫星城市经济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就孝感市而言,至少有以下现实意义:

第一,促进城市发展,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孝感是武汉城市圈内较大的城市,然而孝感市对湖北省贡献了不到5%的GDP和不到8%的财政收入。通过融入武汉城市圈,就能通过接受武汉的产业转移,带动资本、技术、产品和企业家等稀缺要素的进入,促进孝感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增进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武汉可以充分利用孝感的土地、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等资源优势,孝感则变劳动力外出打工赚取的工资收入为在当地就业创造社会财富和利税,这一转变对促进孝感居民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有着重大作用。

第三,实施赶超目标,缩小区域差距。一方面孝感要通过产业转移推动经济的超常发展,另一方面产业梯度转移会使武汉经济规模总量的增长放慢速度,但又可以通过产业升级取得更高效率。这种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了武汉城市圈的竞争力,推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缩小了地区差距。

二、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产业梯度转移,国外学者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有影响的理论:

1.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1986)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

2.雁型发展模式

日本学者赤松(1992)提出的雁型发展模式,其本质就是东亚区域先进国家向后进国家梯次转移和传递产业,以促进各国家、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向更好层次的转换。具体而言,一个经济区域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高梯度和低梯度地区,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基础与产业分工的不同,地区间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水平上形成了一定的阶梯状差距,呈现出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即一个地区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其他与该地区存在产业梯度的地区,成为其他地区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提高吸收方的产业结构层次与水平。

3.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小岛清(1993)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在其他国家仍属于具有比较优势,根据这种产业转移方和吸收方双赢的模式进行产业转移 。

4.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配第、克拉克(1995)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移动。这种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不仅仅是三大产业增加值比重主导地位的依此更替,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产业素质提高,产业关联性强化,产业技术水平提高,产业开放性扩大。

5.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该理论将区域间的不平衡增长看成是产品生命周期的空间表现形式,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极其转移,产业结构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更本动力,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次序地从高梯度地区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6.区域经济空间聚集理论

迈克尔·波(1998)特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区域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克鲁格曼(2001)从集聚角度对区域创新进行了分析。他们主张加强增长点与面之间的联系,实现整体推进,大力发展块状经济。他们认为集群在三个方面产生竞争优势:一是提高该领域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率;三是加强和扩大集群本身。随着集群优势的形成,利润可以在垂直联系及水平联系企业之间流动。同时,集群有助于实现内部多样化,并通过诞生企业、分工协作、分包或转包等形式,使知识、信息、技术、价值等在集群内转移和扩散,及时适应多变的技术和市场环境。

(二)国内研究现状

钟敏(1995)指出以产业梯度转移为导向的“承接式”发展模式,在县域经济自我积累不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条件下,谁能够为承接国际国内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谁就能承接更多相对先进的企业,谁的发展就更快。

崔彩周(1998)认为新雁行模式应是建立在非资源禀赋动态竞争优势基础上的创新模式。即既要充分发挥基于资源禀赋的劳动密集型的外生比较优势,又要积极推动技术进步以激发并确定其具有的内生比较优势,而其中尤其要发挥可最终形成竞争优势的内生比较优势。

孙继伟(2001)细分了产业梯度的转移的类型。指出产业转移可分为扩张式转移和转出式转移两种基本类型。扩张式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区域仍然属于成长型产业,主要出于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企业规模的目的,在不削弱原所在地生产经营规模的情况下,在别的地区新建或扩建生产经营基地。转出式转移是指企业的生产基地、特定课题或企业主体从原所在地转出,或者是压缩原所地在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在别的地区新建或扩建生产经营基地。

戴宏伟,田学斌(2001)和陈永国(2002)定义了产业梯度系数,并以此为量化工具对京津冀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提出 “大北京”经济圈内三方协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要素流动上,以推动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共同优化与升级。

熊必琳,陈蕊(2005)等从较大区域范围将产业梯度转移方式分类为两种形式:一是跳跃式转移,它又可分为“逆梯度”跳跃转移和“顺梯度”跳跃转移;二是等级梯度转移,即严格按照梯度大小顺次转移。并指出集聚式转移阶段的产业处于快速成长时期,一般只有通过“逆梯度”跳跃转移方式才能快速完成积累。

曾永昌(2007)认为城市圈理论确立了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生产与消费形式、城市与农村生活方式等融合的双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城市,能实现经济文明、生态文明与人文文明三维形态的城市化路线,这一路线与工业化时代城市化经济决定一切的单向经济发展的一维城市化路线有着明显的区别。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1.孝感通过产业梯度转移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可行性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孝感市工业化水平低,企业规模不大,市场竞争力不够,工业结构体系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发展层次,在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进程中,如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的创造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条件,克服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本课题研究的首要重点。

2.孝感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梯度转移的适用条件

孝感与武汉各自都有许多产业,这么多产业中哪些产业之间是可以梯度转移的,产业梯度转移在武汉城市圈内的适用条件是什么,这也是在本课题中需要重点回答的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一是研究人员在论文撰写准备过程中尚缺乏与之相关的资料,以及调查获取第一手准确数据方面尚有一定的困难。

二是理论上难以找到一种完全符合于武汉城市圈特点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作为论文撰写依托。同时在已形成的城市圈中没有找到与孝感类似的城市作为借鉴。

(三)本课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在建立武汉城市圈的这个难得契机中孝感市如何迅速找准自身的定位,积极创造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环境,在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过程中走好以承接工业化道路为主轴,以产业化农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两翼的发展道路。

(四)本课题的主要创新之处:

将产业转移理论具体运用于分析武汉城市圈中孝感与省会武汉之间的产业对接,并针对两者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是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之处。

(五)论文提纲:

一、引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意义

二、产业梯度转移概述

(一)产业梯度转移含义与特征

(二)产业梯度转移的适用条件

(三)我国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的实施和发展

三、孝感与武汉城市圈产业现状分析

(一)武汉城市圈简介

(二)武汉市城市圈产业结构概述

(三)孝感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四、孝感市融入武汉城市圈的途径——产业梯度转移

(一)孝感实施产业梯度转移的原因

(二)孝感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梯度转移的制约性因素

(三)孝感实施产业梯度转移的方式

五、孝感承接武汉城市圈产业梯度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

(二)营造一流的商务环境

(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

(四)建立“合理流动,利益共享”的产业补偿机制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徐忠爱.“泛珠三角”经济圈产业梯度转移与结构优化[J].特区经济,2006,(02).

[2] 谢丽霜.产业梯度转移滞缓原因及西部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

[3] 张乐才.浅析“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适用性[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2)

[4] 许新宇.新经济下的我国产业梯度转移[J]. 科技创业月刊 , 2005,(07) .

[5] 熊国平.中西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几个问题[J]. 发展 , 2005,(11) .

[6] 徐敏燕.产业梯度转移和中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探讨[J]. 经济师 , 2005,(04) .

[7] 刘艳.西部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研究[J]. 改革 , 2004,(06) .

[8] 陈雪梅,田慧蓝,申黔川,. 泛珠三角地区制造业梯度转移实证分析[J]. 特区经济 , 2005,(12) .

[9] 王兴中,. 区际要素流动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产业转移[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 2005,(03) .

[10] 单春红.基于东部产业集群条件下的产业梯度转移研究——兼论西部开发中产业集群战略的运用[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2005,(03) .

[11] 邹宏志.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01) .

[12] 方辉振.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突破五大障碍[J]. 理论前沿 , 2002,(07) .

[13] 曲华, 王琼.浅谈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1,(03) .

[14] 王晓宝.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政府职能[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3,(03) .

[15] 周昌武.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J]. 云南冶金 , 2001,(03) .

[16] 余泽忠.城市经济圈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J]. 求索 , 2004,(08) .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七、院系或教研室审核意见

1.通过 2.完善后通过 3.不通过

负责人:

年 月 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