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是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党中央提出的极具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的战略部署。“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省委十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其精神实质,就在于“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能不能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能不能实现脱贫落实到人、落实到户,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牢牢把握“精准”二字,在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中体现扶贫开发的成效。着力破解对象识别难题,实现扶持对象精准。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第一个精准就是扶持对象精准,强调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基础。“第一道关口”把不好,扶贫对象信息不准、家底不清,不仅导致扶贫开发瞄不准贫困人口、效果不佳,甚至还可能出现扶贫资金没扶到贫却扶了富。真正把贫困的底子摸清摸实,把真正的贫困人口挑出来,要求各级各地进一步加强扶贫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特别要加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变化情况。把精准识别、动态调整这项基础性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不让一个地区、一个家庭、一个人口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着力破解“造血功能”不足难题,实现项目安排精准。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
“十二五”以来,我省共解决了225.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问题,但贫困地区总体上仍面临“造血功能”不足的问题,其关键就在于缺乏产业和项目这个“干细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啃下扶贫开发的“硬骨头”,必须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要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按照《决定》提出的“种养加有机结合、一二三融合发展”的思路,实现扶贫项目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建设,使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型”扶贫转变,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走上经济内生增长、自主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着力破解“大水漫灌”难题,实现资金使用精准。过去扶贫投入碎片化,像“天女散花”,其结果必然是扶贫效果不好,群众受益不多。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就必须落实《决定》部署,实行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责任“五到县”,创建扶贫投入县级整合的刚性机制。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扶贫投入的主体责任,真正把扶贫资源拿出来,把权力放下去;县级党委政府切实履行扶贫资金整合使用的主体责任,找准贫困村、贫困户的“穷根”,把各类扶贫资金精准使用到村到户到人到项目,从而有效解决各级各部门的扶贫资金管用分治、渠道分流、使用分散、效率不高的问题,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着力破解规划落地难题,实现规划措施精准。规划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当前各级各地的扶贫脱贫规划不少,但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却不多。有的规划是一任一变,前任规划后任不用;有的规划脱离实际,一味追求“高大上”,最终沦为一个摆设;有的规划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决定》提出,各地各部门要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十三五”规划,制定精准扶贫专项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制定规划,必须聚焦“精准”,把项目和措施精准到村到户到人。通过加强与上级各项规划精准对接,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强化扶贫规划的刚性约束,确保规划和措施精准落地、开花结果。
着力破解机制不畅难题,为精准扶贫精准发力提供有力支撑。扶贫资金投入来源分布广,总量也不少,但真正使用起来却往往困难重重,多有掣肘。问题出在哪?体制机制不畅,是影响扶贫开发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现实告诉我们,权力分割、各自为政必然造成“中梗阻”,克服门户意识、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建立上下畅通、协调联动的扶贫长效机制。当前省委、省政府已决定建立“1+N”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支撑体系,根本目的就是要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我省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该担的责任主动担,该放的权力尽快放,该让的利益彻底让,不推诿、不拖延、不截留,树立全省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形成共同为扶贫想招、一起为扶贫发力的生动局面。
范文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保全国所有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国家审计必须:全力推进扶贫资金专项审计,保证扶贫资金精准使用;切实履行扶贫项目跟踪审计,确保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努力强化扶贫审计整改落实,保障扶贫开发成效精准。
一、推进扶贫资金专项审计,保证扶贫资金精准使用。
扶贫专项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同时也是扶贫攻坚工作的“解渴钱”和“输血钱”,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必须管好用好。
要管好和用好“扶贫资金”,国家审计必须强化对扶贫专项资金的全程监控,保证扶贫资金精准使用。一是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监控项目前期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绩效;二是推动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实现扶贫资金实时使用动态监控,推进扶贫资金使用过程监督;三是加快扶贫资金监控平台建设,运用自动预警、实时比对、联网审计等技术手段,对扶贫资金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化监控;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甚至是套取私分扶贫资金的行为,要盯住不放、责令整改,保证扶贫专项资金的精准使用。
推进扶贫开发专项审计,确保贫困扶持对象精准和扶贫资金使用精准,只有做到“扶持一户、脱贫一户”,才能保证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能顺利脱贫,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奋斗目标。
二、履行扶贫项目跟踪审计,确保扶贫政策精准落实。
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秩序良好运行的审计机关,必须切实履行扶贫项目跟踪审计,对扶贫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精准性、真实性、规范性的全方面跟踪审计监督,用尽可能低的扶贫成本、尽可能快的扶贫速度和优良的扶贫质量推进扶贫项目的精准实施。审计机关必须正确把握扶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对扶贫项目立项审批、资金拨付、扶贫资金投入使用等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管,发现扶贫不够精准、有碍扶贫攻坚的情况,应及时予以反映,推动扶贫项目精准和扶贫政策精准,进而为扶贫项目装上“安全锁”和“防盗门”。
国家审计还要密切关注各项扶贫措施的协调配合情况,促进扶贫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审计人员要深入贫困村社农户和田间地头,现场勘查测量扶贫工程建设情况,仔细询问扶贫资金到位情况,准确地掌握扶贫项目和扶贫措施的落地情况,真正保障“因户施策、分类施策,抓好进村入户政策的落实,实现扶持一户、脱贫一户”。要确保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审计部门还要做好扶贫进度安排、扶贫项目落地、扶贫资金使用、扶贫人力调配和扶贫推进实施等多项审计工作,并加快推进扶贫项目的全覆盖审计,完善扶贫攻坚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制度,全面监控各项扶贫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全力推动扶贫攻坚政策和重大扶贫项目落地,为“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总要求发挥独特的促进作用。
三、强化扶贫审计整改落实,保障扶贫开发成效精准。
扶贫攻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让数千万人口脱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国家审计必须强化扶贫审计整改落实,把审计整改作为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措施,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的扶贫项目动态审计原则。对一般性问题及时指出,要求即知即改;对重要问题正式书面告知,要求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落实,力求做到:扶贫项目审计结束,查出的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
要保障扶贫开发成效精准,一是要落实扶贫审计整改报告制度,针对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和办法,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被审计单位应切实担当起精准扶贫的主要责任,认真整改扶贫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规定时限将整改结果以正式文件报告审计部门。二是要加强扶贫审计整改检查,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巡回检查、跟踪督促,促进扶贫审计整改落实,保障扶贫开发成效精准。三是要建立扶贫审计整改信息库,对各扶贫开发责任单位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归档,建立扶贫审计整改信息库,实施扶贫审计整改流程化管理。四是要完善审计整改问题汇报机制,将扶贫审计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和重大问题及时、全面地向扶贫开发主体部门进行汇报,让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及时、充分了解相关单位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力促相关单位狠抓整改、建章立制,切实纠正和改进存在的问题,促使审计整改效果的最大化,确保审计职能在扶贫开发中的有效发挥。
范文三:
教育工作者精准扶贫心得体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铿锵有力的九个字,道出的坚定如铁的承诺。多年来,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打响了反贫困斗争的攻坚战,十九大报告更是将扶贫工作放到了空前的高度。建立健全建档立卡户帮扶体系,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顺利入学、完成学业,是打赢抚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基础,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切实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
在抚贫攻坚大背景下,农村扶贫的最重要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扶贫开发的重大方针政策;二是推动精准扶贫,配合所派驻村完成贫困户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协调落实干部保护结对帮扶工作,帮助贫困户制定实施脱贫方案,组织落实扶贫项目,增强“造血”功能。
自从开展学习“两学一做”以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的重要论述,我校也紧紧围绕上级精准扶贫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强化落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年初,教育扶贫在我县全面铺开,对建档立卡户学生的信息精准核查是一个基础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关键的,细致的工作。按照县局的要求,逐村逐户进行精准核查,确保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生。我们的核心工作是将教师与建档立卡户家庭的学生进行结对。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加大扶贫力度,我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领导全校教师扎实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全校教师,顶烈日,冒酷暑,进村入户,实地走访,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亲切座谈、悉心交流,对留守贫困生嘘寒问暖,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家里的主要困难、近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要战胜眼前困难,卸下心理负担,用阳光积极的心态,用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正确面对家庭、生活中的困难,有困难及时找帮扶领导、老师,要踏实学习,用最优秀的成绩回报含辛茹苦的家人,回报深切关心着自己成长的党和国家,尽己之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回馈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并给予贫困家庭尤其是贫困学生关爱与呵护。
扶贫号角吹响后,我们立即行动,走村入户,逐组进行入户调查,来不及欣赏沿途的风景,郁郁葱葱的树木,阵阵的花香扑鼻而来,还没有细细品味,我们已经加快了脚步,害怕我们贪恋这美好的风景而耽误统计一个学生。农家一般饭吃的早,有些年龄大的老人,不是主劳力,就聚在一起闲聊,我们逢人就问,有孩子在我们学校上学的,认识我们,就说,是老师;不认识我们的,我们一说,也都说,哦,是老师;大家都对老师搞精准扶贫感到惊讶、不理解,我们就解释精准扶贫我们教育系统也有责任,我们是教育精准扶贫!看那情景,大家对精准扶贫都知道,可见,精准扶贫在乡镇和村组干部的努力工作下,在农村,几乎是家喻户晓了;经我们一解释,他们马上就理解教育精准扶贫了。农村人都很热情,知道的就马上给我们指示路线,不知道的,就互相打听,询问,尽量给我们提供帮助;然后我们就按照指示的路线去贫困户家里。有些农户不一定都有人在家,加上山村路不好走,巷道多,我们不是很熟悉,往往来回多走路,所以,走村入户很费时间,效率也不是很高,核查不了几家,汗水就下来了。家庭没有子女上学的,当然非常简单,不用录信息,我们只是核查;有子女上学的,就需要对着户口薄认真地录信息,还要用手机拍照。孩子在我们学校的,就容易一些;不在我们学校的,就比较麻烦——麻烦就在于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情况不是很熟悉,特别是孩子的信息往往搞不清,需要反复给孩子打电话核实,有些电话还打不通,家长就答应打通以后及时反馈给我们......星期五没有干完的工作,双休日就接着干;白天没有干完的工作,晚上就去贫困户家里......往往,夜很深了,电话还不停地打......这样的精准核查经过了两轮,虽然每一次都是时间紧、任务重,没有一个同志说累,我们都是克服一切困难,按时完成任务。
之后,我们又走村入户,给贫困户发放了《致建档立卡户家长的一封信》、《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还对教育扶贫政策进行了宣传、讲解。目前,我们还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建立了帮扶机制,安排了帮扶教师,做到了“一户一卡、一生一策、一教一帮”等等。在走村入户的信息核查和政策宣传过程中,头脑中的一幕幕挥之不去,每每想起,眼睛都会湿润——虽然去过一次,但是对那里的路也不是很熟悉,到她家之后,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从邻居那里得知她的父亲生病到县城住院去了,母亲为了支撑这个家庭到外地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妹妹和弟弟了,看到我们来了,懂事的孩子赶紧给我们搬凳子,那一刻我哽咽了,......我回头一看,那个还没有关严门的屋子里,刚吃完饭的锅还在那里,妹妹觉得似乎我发现了什么,赶紧跑过去刷锅。这时一个50岁左右的男子过来了,得知我们是姐姐学校的老师,格外亲切,说明我们的来意之后,我们进行了政策解读,就匆匆的走了。走在路上,我就一直在想,她的姐姐可是我班上的学生啊,如果不是亲自到户排查,感受不到那里的凄凉。后来我向学校反映了该生的情况之后,学校决定再次资助这位学生,让她有学上,没有后顾之忧。还有一个贫困户在我校上学,父母年龄大了,并且身体不好,家里只有奶奶照顾,站在他家门前,门口比路还低,土房一面拆掉了,奶奶和他就住在另一面的两间里,一间住人,一间做厨房用,后面的庄基高高的,没有建房,上面长满了荒草......这些孩子,我们坚信,通过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他们的家庭一定会甩掉贫困的帽子,和大家一起步入小康社会;通过教育精准扶贫,一定会帮助他们铺就一条成才的光明道路!
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让贫困户过得放心,更让其活得舒心。当我们再次在走进建档立卡户的屋子时也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他们怀着感恩的心接受各部门不同形式的帮扶,同时他们也会在邻居异样的声音和眼神里黯然神伤、抬不起头、无所适从。他们会遭受到邻居的嘲笑或是妒忌,接着就是毫不留情的冷嘲热讽,所以在给予他们物质帮助时还要做好人文关怀,另外要做好对整个社会,特别是文化水平偏低人群的舆论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并正视贫困,因为有部分村民眼看政府对困难户进行物质上的帮扶,他们自己也恨不得自己也成困难户,进而就会以他们自己独有且粗暴的方式挖苦邻居甚至用言语攻击前去帮扶的各部门人员,从而影响社会的文明和谐,又挫伤他们劳动的积极性。贫困户家庭心灵上的伤害,对成年人还相对较轻,他们大多只要孩子好,有饭可食、有衣可穿、有学可上,自己难一点他们也心甘情愿。而孩子对于贫困带来的心理负担就相对较大。他们有些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一部分因为母亲不堪生活所累远逃他乡),没了母亲打理的家家不像家;有的家里都是篱笆房;有的父母患间歇性精神病;有的是孤儿,跟着祖辈或父母外的其他亲人生活……总之他们弱小的肩膀,稚嫩的心灵过早承受了超出他们承受能力外的重担和坎坷,这个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孩子早已被自身的条件压抑着看不到生活的阳光,如果周遭的人再给他们异样的目光:歧视、嘲笑、妒忌或打击,这就等于将他们逼上绝路,学习好一点的则很自卑,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敢参与班级的团体活动;学习本身跟不上的学生要么自暴自弃心理上放弃学习,不思进取;学习跟不上又叛逆些的学生则选择做“一只刺猬”来保护自己或学习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的恶习整天违反学校校规,成为问题学生。
总之,这群孩子关键的时候除了在学校有老师教育外,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样为人处事,所以他们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认真学习,安心做事,用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正所谓“贫穷不读书穷根难出”,所以要加大对困难户所在村社村民的教育,让他们正视贫困,学会关爱比自己不幸的人,从而让困难户,尤其是一些本来就缺失部分家庭关爱的孩子能得到家庭以外的关爱,从而健康、阳光的成长。
我们坚信,总有一份信念鼓舞人心,总有一种精神令人感动,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总有一种期待魂牵梦绕,我们坚信,在扶贫开发的路上回荡着这份信念、精神、力量和期待!在这路上,我们上演着——扶贫工作促发展,党的政策暖人心,细节管理出成效 克服困难多办法,团结一致聚人心,开发之路创辉煌,鹰攻长空展宏图 百舸争流谱新篇。 我们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中国人!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全社会的各股力量定能拧成一股绳,齐聚一条心,一起攻坚克难,打响扶贫工作的胜利仗!精准扶贫,意义重大,精准扶贫正在路上;教育精准扶贫,责无旁贷,教育精准扶贫,也正在路上。作为教育人,我们深深地感到,投身时代伟业洪流,为此出力流汗,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和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