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班建构区案例分析及反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案例描述:

今天的区域活动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进行游戏, 我发现我原以为最热门的建构区只有两个人参加, 这样造成别的区域是人满为患。 于是, 我说: “多几个人来建构区呀? ” 可是没有人理睬。 也许是幼儿光顾着玩游戏没有听见吧, 于是我假装在建构区认真的搭建起来, 这下好了, 好几位幼儿迎了过来和我一起搭起了积木。过了几分钟我想 去别的区域看看其他孩子游戏开展情况。没有想到我还没有离开多久,建构区的孩子又少了好几位 ,他们纷纷跑到别的区域凑热闹去了 。嘴里却不停的说这里一点都不好玩。

二、分析

区域活动本身具有自由、 自选、 独立而协作的优势, 可今天建构区在只有两个人玩的情况下, 老师的介入, 作为大班的孩子, 他们也许为了考虑老师的感受,或者说他们的过来不是喜欢这个区域, 而是从精神层面来说, 就是想和老师呆在一起而已。 当老师离开这个区域的时候, 好多孩子也纷纷离开。 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的原因分析:

(一)投放的材料的问题

1、平时下雨天,或者餐后活动我们最多玩的就是积木,可见玩多了, 这些材料的提供对于幼儿来说兴趣已经不高了。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 便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 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 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又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 当幼儿觉得游戏也就如此时,她们就会失去活动的兴趣,也就不愿意再玩了。

(二)教师的观察与引导问题

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是观察者、 引导者。 我们教师要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一开始我积极观察每个区域情况, 发现情况,通过自己介入到活动中去, 迎来一批孩子的兴趣与参与。 但是接下来我没有真正做到引导者的作用。 由于自己中途悄悄离开, 本来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喜欢玩这个区域而来的情况下,导致孩子们也跟着我离开这个区域。

(三)思考与对策

面对今天的状况, 我静下来思考并进行了一定自我剖析。 有专家说过: “在自由游戏中, 教师必须提供适时、 适当的帮助, 只有这样, 游戏的教育作用与价值才能充分地实现与发挥。 可见, 游戏活动要成为有益的活动, 孩子喜欢的活动,材料的提供只是一方面的,老师对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建构区来说最好及时的能增添新的建构材料, 这样可以引起孩子的活动兴趣, 但是对一般幼儿园来说, 由于种种原因这点做不到的情况下, 我想要活动真正很好的开展起来,下面是我的一些小小的策略:

由于孩子刚开始建构游戏时比较盲目, 不知道从何做起。 这样会对游戏失去信心,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和孩子一起商量确定搭建主题,然后分工合作进行游戏。让幼儿明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 此时,老师的参与可以向幼儿传授一些搭建技能, 让孩子不由自主的学习技能, 从而提高搭建水平。 在建构时及时表扬肯定幼儿。 这样他们会积极投入到游戏中, 不至于中途都逃离这个区域。

当孩子的作品出来之后,我们可以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拍成照片并做成册, 供幼儿欣赏。 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的信心, 满足了成就感, 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的作用。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