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优质教案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

本文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在本文的自读提示中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教学本课时要提醒学生: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带着问题默读,边读边思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课文的内容。那老师在教学本文时,要由浅入深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还要提示学生,默读时,没读懂的地方标记下来,可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也可以读完之后和同学一起探讨。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陈、曼、联”等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还”,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赵一曼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3.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赵一曼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题读题

出示一个粗瓷大碗图片,指名学生自由说说它的样子以及用途。板书:一个粗瓷大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一个粗瓷大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介绍背景,了解人物

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内容,了解它与平时使用的碗有何不同。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①学生自由讨论。

②教师总结。

陈列位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外形特征:粗瓷,大

使用情况: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团政治委员时仅仅用过一次

板书:赵一曼

2.出示赵一曼的相关资料。

赵一曼,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1935年11月在与日寇作战时被俘,1936年8月就义。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3.提问:课前大家还收集了有关赵一曼的哪些故事呢?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了解到的?

①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②分享赵一曼的其他事迹。

③初步体会人物形象。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师过渡: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本课的生字词。

1.正确朗读课文,学习我会认中的生字。

(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本文共有八个我会认的生字,在文中都有注音,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这些字音读准,在课文中把它们圈起来,再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查字典注上拼音。

(2)学生自主学习。

(3)教师检查朗读课文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读错的字音进行矫正。

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全班同学认真倾听,对于读错的地方,举手指出来,并进行改正。

预设1:第二段“袭击”中,“袭”字读错了,这个字应该读二声才对。

教师强调:是的,这个字不是多音字,它只有一个读音,那就是二声。这个字课文当中是有注音的,同学们要记住,不要读错。

预设2:第五段中“高粱米饭”,中的“粱”在这里应该读作轻声。

教师强调:是的,这位同学说得很好,“粱”这个字本身是二声的,但是在“高粱”这个词中是要读作轻声的。读错了的同学重新朗读这一句,进行改正。

预设3:第九段中的最后一句,结尾是叹号,应该读出感叹的语气。

教师强调:你说的很好。感叹号表示感叹的语气,所以我们在读课文时要读出标点符号所表示的语气,句号就要读出叙述的语气,问号就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感叹号就要读出感叹的语气。下边老师示范一下,大家一起读一读。

教师示范,学生齐读。

(4)辨析多音字“还、盛”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写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还hái还有huán还钱

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

(5)形近字组词。学生组词,教师矫正。

察()梁()讯()陈()灶()

查()粱()迅()阵()扛()

(6)教师检查学习我会认的情况。

陈曼联缸粱顿侦

2.学习本课生词,联系上下文或结合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

陈列赵一曼抗联缸子高粱一顿侦察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问题可分解为: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谁为谁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3.引导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五、探究质疑,感悟品质

1.再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课文的哪些地方让自己深受感动。

(1)课件出示第2~4自然段,交流讨论。

①从第2自然段中的“早就”“一直”“好不容易”“连忙”这些词中可以知道赵一曼将自己的碗送给了新战士,自己一直没有碗。所以通讯员找到碗后连忙给她送过来。板书:送碗

②朗读第3、4自然段中赵一曼和通讯员的对话,感受赵一曼语气的坚定,她以为这个碗是从别的同志那里得到的,所以让通讯员还回去。板书:还碗

(2)课件出示第5~8自然段,交流讨论。

①第5自然段中“盛了满满一碗”透露出通讯员对赵一曼同志的爱戴,从“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里“该”这个字,可以看出,赵一曼一直都没有吃饱,也可以看出当时条件的艰苦。板书:盛饭

②第6自然段中“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团长、政委和战士们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也表现了当时条件的艰苦和同志们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③第7自然段中“轻轻走进”“趁人不注意”“倒”“盛”,描写了赵一曼悄悄倒回高粱饭的过程。

④第8自然段通过对老李的神态描写——“眼里却含着泪花”,可以看出老李内心的感动,也从侧面烘托出赵一曼的高尚品质。

(2)课件出示第9~11自然段,交流讨论。

①朗读小通讯员和赵一曼的对话,感受小通讯员“直叫”中的着急和关心,以及赵一曼“笑”中的期盼。板书:直叫笑

②理解赵一曼说的话“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思考:碗是真的丢了吗?什么时候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呢?

指导:联系课文第11自然段知道赵一曼的碗并不是真的丢了,而是送给了七班的战士们。只有部队里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因为她心里只装着他人,只想着他人。

六、总结课文,感情升华

1.引导学生交流从这些关键词句中能看出赵一曼怎样的品质。

提炼故事情节:①把瓷碗给公用。②把高粱米饭倒回锅里,自己吃野菜粥。③笑着回答通讯员的抱怨。

总结:感受赵一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关心他人的品质。

板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关心他人

2.根据板书,学生再次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3.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像赵一曼这样的人?

七、作业巩固,拓展延伸

1.复述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课下搜集查找阅读关于赵一曼其他故事。

优质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述了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时时关心战士胜于关心自己,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从而赞美赵一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故事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正面描写和小通讯员、炊事员等人的侧面描写,叙述了赵一曼对战士们的关心和爱护。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因此每次学习段落时都需要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有目标、有针对性阅读,使阅读更高效。抓住课题分析,交给学生审题的方法。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眼,就可以把握文章的大概。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是交代了文章的线索,揭示了故事的梗概。

教学目标

1.认识“陈、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有关“一个粗瓷大碗”的感人故事。

3.体会赵一曼关心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借助关键词,感悟赵一曼同志的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关于赵一曼同志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教师叙述:同学们,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这个粗瓷大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

2.出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一个粗瓷大碗)

3.了解赵一曼。

(1)教师朗读简介,向学生介绍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仔细读一读。

2.引导识记生字。

(1)指导学生认读生字,相机正音。

陈曼联缸粱顿侦

①形近字作比较识记。如:“陈”和“阵”作对比,“曼”和“慢”作对比。

②同音字作比较识记。如:“联”和“连”作对比,“梁”和“粱”作对比。

(2)联系课文内容,指导认读多音字“还”。

指名学生用多音字的两个音说句子。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小通讯员给赵一曼盛了多少米饭?赵一曼给自己盛了多少野菜粥呢?

(2)简单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预设(1)小通讯员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没有吃,把高粱米饭倒进了病号灶的锅里之后,给自己盛了半碗野菜粥。

预设(2)本文围绕着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的一个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通讯员给她盛的高粱米饭偷偷倒进锅里,盛了半碗野菜汤;把通讯员给她找的让她用来吃饭的粗瓷大碗送给七班当菜盆的感人故事。

教师板书:(赵一曼不吃高粱米饭喝野菜粥没有吃饭用的碗送给七班)

四、细读课文,感悟品质。

1.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默读,按要求进行勾画做批注。

2.组织交流第一个问题:赵一曼有没有吃饭的碗?

预设1:赵一曼没有吃饭的碗。

教师追问:她一直没有吃饭的碗吗?如果之前有的话,她的碗到哪里去了呢?

预设2:她吃饭的搪瓷缸子送给一个新战士了。

3.组织交流第二个问题:赵一曼吃饭的碗哪里来的?

预设1:是从敌人那里来的。

教师追问:如何从敌人那里来的?

预设2:消灭敌人之后,从敌人那里得到的。

教师点评:这叫做缴获的战利品。

4.组织交流第三个问题:赵一曼吃饭没有碗,那吃些什么?

预设1: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

教师追问:从哪句话里看出来的?

预设2: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

预设3: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

教师点评:说得很好。

5.组织交流第四个问题:赵一曼的碗有没有丢?

预设1:赵一曼的碗没有丢。

教师追问:她的碗到哪里去了呢?

预设2:成了七班的菜盆了,应该是她见七班没有菜盆,就送给他们了。

教师点评:说得很好。

6.教师进行小结。

五、研读课文,体会主旨。

1.老李为什么眼里有泪花?

预设1:老李被感动了,所以眼里有泪花。

教师追问:他被谁感动了?为什么被感动了?

预设2:他被赵一曼感动了。赵一曼端着高粱米饭,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汤。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但是被感动了。

教师追问:老李被赵一曼怎样的精神品质感动了?

预设3:老李看到赵一曼关爱战士胜过关爱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战士同甘共苦,被感动了。

教师点评:说得很好,在老李的泪水里,除了感动,也有对赵一曼的疼惜。

2.文中“丢”字和“侦察”为什么要加引号?

预设1:“丢”字和“侦察”加引号,是因为这里不是用的它们的原意。

教师追问:那么这两个词的原意是什么呢?

预设2:“丢”的原意是真的找不到了,而赵一曼的碗不是真的找不到了,而是被她送给七班了。

预设3:“侦察”的原意是侦察敌情,这里不是侦察敌情,而是小通讯员后来为赵一曼寻找那只丢失的碗的过程。

教师点评:说得很好。

3.你们觉得文中有几个情节最让你感动的?

预设1.两个情节最感人,一个是赵一曼不肯吃高粱米饭,一个是她把自己的碗又送给了七班当菜盆,而自己连一个吃饭的碗都没有。

教师追问:赵一曼真正令你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2:赵一曼真正令我们感动的原因在于她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师追问:怎样的品质?

预设3:满心满眼只有伤病员、只有战士、只有革命,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的革命品质。

教师点评:说得很好。

4.为什么要把这个粗瓷大碗放在博物馆里?

预设1:放在博物馆里是为了留个纪念。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留个纪念呢?要纪念什么呢?

预设2:要纪念赵一曼和赵一曼的精神品质。

预设3: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关于这个碗的感人故事,让更多的人知道赵一曼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她高尚的精神品质和伟大的革命精神。

教师讲解:说得对。这个碗之所以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里,是因为这个碗蕴含着赵一曼关爱战士胜过关爱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之所以陈列在军事博物馆,是要告诉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斗争乃至牺牲换来的,我们要缅怀烈士,继承和发扬她们的精神品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5.教师进行小结。

教师板书:(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

六、回味过程,总结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阅读本文的过程,总结阅读本文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分享。

预设1: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既进行了朗读又进行了默读。

预设2:默读课文时,是带着问题默读的。

预设3:每次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之后,我们都进行了分享交流。

2.教师小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再次体会本文学到的阅读方法。

七、把握内容,巩固练习。

1.赵一曼经常丢碗是因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一曼好几个月没沾粮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一曼把一碗的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说明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暑假,你和爸爸来到东北参观抗联博物馆,面对赵一曼的塑像,你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不吃高粱米饭喝野菜粥

一个粗瓷大碗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

赵一曼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

没有吃饭的碗送给七班

优质教案(三)

教材分析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7课《一个粗瓷大碗》,本文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本文是落实“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这一语文要素的。在教学中,要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可以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的方式,去完成初读课文,细读课文,研读课文,体会主旨,通过分享交流,深刻感受赵一曼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陈、曼、联、缸”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理解词意。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读懂本文讲述的故事。

3.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赵一曼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读懂本文讲述的故事。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赵一曼的高贵品质。

教学策略

在字词教学方面,采用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重点强调、精讲点拨的策略;在文本阅读方面,采用自读、交流、讨论、总结阅读方法的方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无数英雄儿女喋血沙场,为祖国,为民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同学们,这些英雄你们认识吗?刘胡兰、杨靖宇、张自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学习赵一曼烈士的一个小故事,去感受烈士的高尚品质。出示课题27一个粗瓷大碗齐读课题。

二、人物介绍

赵一曼是谁?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三、质疑课题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大碗有什么故事呢?这是赵一曼的吗?想不想知道答案?好,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四、检查预习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陈列赵一曼抗联缸子高粱一顿侦察

(1)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陈、侦”为翘舌音;“联、粱”是三拼音节,“高粱”中“粱”是轻声。学生带着音节读一读,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多音字我能分

辨析多音字“还、盛”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写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还hái还有huán还钱

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

句子:(1)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2)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五、感知课文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试着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赵一曼用过的一个粗瓷大碗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缴获的大碗,赵一曼要求他还回去。

第三段(第5~8自然段):赵一曼倒掉了通讯员给她盛的高粱米饭,只盛了半碗野菜粥。

第四段(第9~11自然段):赵一曼把大碗送给七班做菜盆。

六、品读感悟

1.学习课文1自然段。

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1)出示句子: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

这个碗有什么故事呢?

粗瓷大碗也不是很值钱的东西,会有故事吗?

小通讯员为什么要给赵一曼找来一个大碗?

2.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小通讯员“送碗”与赵一曼要求“还碗”的情景。)

出示句子: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早”字,早到何时?没有界定,表明赵一曼没碗时间的极其久远;通讯员“送碗”的心情,“一直、好不容易、连忙”等词语,展示出通讯员“送碗”的急切心情,再次说明赵一曼没有碗使用的时间很长。

(3)面对通讯员送来的大碗,赵一曼是什么态度呢?

出示句子: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语气那么坚定,不容推托。

赵一曼同志严守纪律,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见到碗后赵一曼为什么拒绝接受?

(4)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赵一曼坚定语气,同时读出通讯员委屈语气。)

2.学习课文5~8自然段。

(1)教师谈话:学习完第2-4自然段,你有什么新的疑问?说来听听。

(2)我们再次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5~8自然段,。

通讯员为什么给赵一曼盛来一大碗高粱米饭?当时抗日联军的生活怎么样?

出示句子: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这是侧面描写,通过描写通讯员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体现了赵一曼一直都是生活艰苦,关心战士。)

(3)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句子中一个“该”字,说明赵一曼已是多日未曾吃过饱饭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浸透着战士对首长的爱戴。

(4)面对诱人的满满一碗高粱米饭,赵一曼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

教师谈话:抗联战士的生活艰苦吗?他们吃什么?出示图片:野菜、草根、橡子面出示艰苦的抗联生活图片

资料分享:1933年,日军强制推行归屯并户,在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下制造“集团部落”和“无人区”,试图把东北抗联饿死、困死。1939年,日军为了“围剿”和“讨伐”东北抗日联军,加大了对抗联的封锁,部队在山林里没有粮食,没有食盐,没有衣服,抗联战士时刻面临着冻死、饿死和战死的威胁。

(5)出示句子: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小组交流:一个“沾”字,形象地写出了当时“日子非常艰苦”。

(6)赵一曼看到这碗米饭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赵一曼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了她关心战士,心中只有他人的品质。)

面对通讯员的爱戴,赵一曼又是怎么做的呢?带着问题默读第7、8自然段。

出示句子: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小组讨论:

此处是赵一曼的动作描写,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比,一“盛”一“倒”,“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与“半碗野菜粥”,生动地表现出赵一曼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对赵一曼的崇敬之情。)(板书:关心战士,以身作则)

(5)分角色朗读课文9~11自然段。

小通讯员给赵一曼的碗为什么又丢了?

出示句子: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讨论:

这儿的“丢”是什么意思?(把碗送给别人了)

当赵一曼的碗再一次“丢”后,小通讯员是“急得直叫”,而赵一曼是“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只有人人都有了碗,赵一曼的碗才不会丢,再次赞美了赵一曼心中只有他人的高贵品质。

七、回顾全文

1.谈话过渡:赵一曼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敬重,心中装着战士的英雄。故事学完了,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呢?

出示提纲:

(1)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碗。

(2)赵一曼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

(3)赵一曼的碗又丢了。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全班分组汇报复述课文。

八、总结全文

课文用倒叙的方式,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在那样的艰苦中,还碗以及吃饭时把高粱米饭换成半碗野菜粥经过,赞美了她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歌颂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板

书:倒叙)

九、课后作业

1.复述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碗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日用品,课文中的粗瓷大碗为什么那么珍贵,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27一个粗瓷大碗

送碗-----还碗

关心战士,以身作则

盛饭-----倒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