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范文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优秀8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篇一: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家乡池塘中的常见鱼类,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典型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推测,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语言较清晰准确地描述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能利用表格整理记录有关研究结论。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证据、逻辑推理、想象建立假设和推断、理解事物及现象的重要性。
3、能将鱼类特点与池塘环境相联系,知道鱼的外形及行为特点与它生活的环境是相适应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与他人合作与交流,通过探究,讨论归纳鱼类共同特点。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鱼类及相关行为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重点:
1、认识家乡池塘中的常见鱼类,能说出它们的名字。
2、观察、实验、记录并归纳典型鱼类的外形及行为特点。
教学难点:
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能将自己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证据、逻辑推理、想象建立假设和推断、理解事物及现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池塘鱼类的种类、外形特点、生活方式等相关挂图或课件。
2、水槽(或玻璃鱼缸)、瓷盘、镊子、纱布条、塑料绳、木片、滴管、水、家乡池塘中的典型鱼类(如鲫鱼)、毛巾或卫生纸。
3、各种水生动物(不一定是鱼类)的图片或课件。
4、家乡池塘中的小型鱼类活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搜集信息资料
(1)出示图片或播放课件:同学们,这是我们家乡的池塘中生活的几种鱼,谁知道这是几种什么鱼?
(2)在我们家乡的池塘中,还生活着哪些鱼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有争议的动物板书在黑板一侧,在后面的学习中重新归类)。
(3)各种鱼的大小、形态、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可为什么人们把它们都叫鱼呢?关于鱼你还知道一些什么?
2、提出研究问题
⑴教师出示并简介鱼类活体,安排学生观察鲫鱼的"外形特点,为下一步研究活动做准备。
师述:鲫鱼是鱼类的典型代表,它在外形上具有什么特点呢?请各小组认真观察鱼的外形、身体表面长有什么、鱼鳃的形态等。同学们若对鲫鱼其它外形特点感兴趣也可以进行观察,观察之后将结果记录在“我们的发现”表格里
⑵分小组进行观察、讨论、记录。
⑶小组汇报观察记录结果。
⑷教师小结,然后出示图片、展示课件或让学生对照水槽中的鲫鱼阅读课文26页上图内容,认识鱼的各种鳍。
⑸你能根据鱼的外形特点,对鱼如何运动、怎样呼吸和运动,大胆做出自己的推测和设想吗?怎样证明自己的推测?
3、制定研究方案
⑴教师出示并简介各种学具,告诉学生这些学具主要用于观察研究鱼的运动和呼吸方式。
⑵各学习小组制定“鱼靠什么游泳”、“鱼如何呼吸”的研究计划和步骤,预测研究结果。
⑶各学习小组汇报研究方案和预测,相互质疑、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4、开展科学探究
⑴分小组按照研究方案先进行“鱼靠什么游泳”、“鱼如何呼吸”的观察研究,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在“我们的发现”表格中。
⑵小组汇报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⑶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小结和讲评。
第二课时
1、(接上节课)开展科学探究
⑴你对鱼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用什么办法研究解决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表述进行板书)。
⑵根据实际,各小组选择一项大家都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同时制定研究计划和步骤。
⑶分小组汇报研究方案,相互质疑、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⑷分小组对选择的研究观察项目进行研究,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⑸小组汇报实验观察记录结果,集体讨论,统一意见。
2、总结与交流
(1)分小组归纳整理:“作为鱼类代表的鲫鱼在外形和生活、行为方式上有哪些特点?”
(2)拿鲤鱼与草鱼、团头鲂、鲶鱼等家乡水池中常见鱼类进行对比,看看鲤鱼有什么特点是它们共有的?
(3)分小组汇报“鱼类共同特点,”各小组进行交流、辩论,将大家共同的观点记录在课本空框中。
3、应用与实践:
(1)出示各种水生生物图片实体或展示课件,辨别出其中的鱼类,并能分析说出其中原因。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增加一点相关内容供学生辨别。(自然水域中生活着许多动物,有的名称中还有一个“鱼字”,如甲鱼、鲸鱼、鳄鱼、娃娃鱼等,可它们不是鱼类;有的名称中没有“鱼”字,可它们属于鱼类,如泥鳅,海马等)。
(2)课外在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家乡池塘中各种鱼类的生活情况,看一看除了课堂上所了解的鱼类特点外,还有哪些特点是鱼类共有的?与此同时通过现场观察、比较、取回水样研究、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方法,了解池塘水质对池塘中水生生物有什么影响(详见课本41页),填写“自由研究”调查表。
篇二: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3课。课文大体由四个版块内容组成:第一版块引导学生讨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认识生活中的斜坡、发现斜坡可以省力;第二版块引导学生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的关系,这是本课的重点,是进行科学探究技能培训的重要环节;第三版块引导学生认识斜面的变形螺旋,这是本课的难点;第四版块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的应用,逐步使学生树立“学科学”是为了更好的“用科学”的思想。
本课结构遵循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经历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交流数据、获得发现、拓展运用这几个阶段,以观察、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认识斜面、了解斜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看见过“搭建斜坡”推车、搬粮食、运货物,而且学生也有过在“斜坡”上向上推车很省力的体验。生活中对于“斜坡”的感性认识,为本课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结合教材内容、要求和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学中,教师所要关注的并非是“斜坡”、“斜坡能省力”这些知识点的教学,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亲历“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全过程。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利用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的技能,养成了记录的好习惯,但学生的质疑能力不强,对实验获得的数据不善于进行深入的思考。
另外,学生对斜面的变形螺旋没有认识基础,而且学生在认识“直线斜面”到“螺旋”有一个思维的跳跃,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很好地认识螺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本课教材设计了“认识生活中的斜面”、“发现斜面能省力”、“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探究斜面的变形”、“讨论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教学内容。结合本册教学重点和本课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教学设计为一课时。
本着“用教材教”,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删减和整合的理念,本节课整合了“发现斜面能省力”与“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在“发现斜面能省力”一环节加入“比较垂直提升小车与斜坡提升小车”的体验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数据发现“斜面能省力”,“发现不同斜面省力还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不同斜面省力不同?”进行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经历“从实践到发现、提出猜想、讨论做法、实践验证”等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在“探究认识斜面的变形”一环节,将“怎样才能爬上陡峭的山?”的探究活动重点放在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设计上山公路。
教学设计理念
1、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有机结合”这一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自主设计实验,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验其中的乐趣。
2、体现探究活动的整体结构效益。本节课力争通过良好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科学探究活动发挥结构的整体效益,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探究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3、教学内容贴近儿童生活,通过儿童身边的一些现象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课堂拉近,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了解斜面的基本组成。
◆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
教学结构: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入新课,逐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本课教学采用五个环节实施教学:“创设情境引入――实践体验――科学探究――联系实际——延伸课外”。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木板、三角形纸片、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实验器材:测力计、小车、木板、记录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研究主题
1、图片引入: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小麻烦,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一下。今天晚上我要参加一个宴会,于是决定把电动车放在学校,你们有没有好的办法帮我把电动车推进教学楼呢?
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找男老师帮着推,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
3、介绍斜坡,揭示斜面。
4、出示南京古塔和金字塔的图片,介绍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斜面来搬运石头和泥土的。
5、根据你的经验,运用斜面往高处搬运重物,它有什么作用呢?(省力、方便)
二、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
1、提出问题:运用斜面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你有办法证明吗?
2、学生设计实验:
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搭建一个斜面。
(1)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用木板和木块搭成)
(2)只测量出物体在斜面上提升的力就可以证明斜面能省力吗?(不能)
(3)我们还必须测量出什么?(不用斜面直接提升的力,两者之间进行对比)
(4)实验只做一次够吗?(不够)为什么?(不准确)
3、学生动手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师:实验怎样做已经知道了,在做实验之前谁还能说说我们在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拉?怎样读数?
(1)拉动木块时要匀速、缓慢。
(2)拉动方向需与斜面平行。
(3)在拉动的过程中读数,视线要与刻度一致。
温馨提示
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读出读数。测力计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
4、学生分组实验,做好有关数据记录。
5、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6、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7、交流发现,得出实验结论:使用斜坡能省力。
三、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规律
1、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斜面省力。现在老师又碰到了一个难题:刚才我也是按照同学们的主意,让门卫的张爷爷帮我找木板,搭建斜坡。但是张爷爷给我找了两块长短不同的木板,同学们你们认为我选哪个木板搭建斜面比较好呢?(学生发表意见)
2、谈话:今天在每个实验桌上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两块长短不同的木板和一个盒子,现在我们就来做实验,那么在做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应该注意什么?(学生提出注意事项)
3、实验要求:(注意分工合作、记录数据、分析研讨)
(1)控制条件:斜面的高度一定。
(2)反复实验取平均数,确保实验准确。
(3)实验结束后,请及时整理好实验器材。
(4)组长组织分析数据,准备汇报实验结论。
4、学生分组开展课内探究实践活动。(教师巡视,提示定时记录,填写记录表。)
5、组织汇报、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
6、汇报实验结果。
小结:当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越省力。简单地说,斜面越平缓越省力。
四、拓展应用,结合生活实践
(一)认识变形的斜面
1、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2、师:(课件出示一座高山)今天小明想去登山,这不遇到了一个难题,你瞧前面的山路太陡,太危险了,下面请大家来做工程设计师,在这样一座陡峭的山上建筑一条公路到山顶。帮助小明很轻松、很平安的到达山顶,试着在记录纸上画一画。
3、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4、出示盘山公路图:你们真是太聪明太伟大了,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盘山公路。原来盘山公路是根据斜面省力的道理修建的!
5、实践操作活动:请大家取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将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贴在一支铅笔上,然后将纸围着铅笔绕起来。你发现了什么?
6、出示螺钉,组织观察并讨论:螺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7、小结: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盘山公路(s形)和螺钉上的螺纹都是变形的斜面。
(二)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1、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和螺旋,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小组讨论,相互说一说,组长汇报)
2、出示斜面应用图片: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斜面和螺旋,你能找到并指出来吗?并说说它的作用。
(1)引桥
(2)斧头、凿子
(3)立交桥
(4)旋转楼梯
(5)开瓶器
(6)骑自行车上比较平缓的斜坡
五、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得到了哪些启示呢
2、课后思考:同样长的螺钉,其螺纹圈数越多越省力,还是越少越省力?
六、板书设计(略)
篇三: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能应用已有经验对星座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培养记录、分析资料并对科学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2、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做到尊重科学、尊重证据。
3、了解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北斗星、猎户座的具体位置及变化规律;了解不同季节、不同时刻星座变化是有规律的。
拓展性目标:
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星座。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观星记录表、搜集有关星空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
有关四季星空的音像资料、图片。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谈话引出问题:四季星空中闪烁的星星有没有变化?
活动一:
1、学生交流各自的观察记录,谈谈自己观察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2、引导学生将北斗七星的样子画下来。
要求: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用方向标进行标示。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自由组合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整理。
3、观察结果进行初步整理。
4、对观察记录进行分析:从东到春,星座在“一天之内”和“从东到春”是怎样变化的?
5、学生交流、表达。形式可以多样。
活动二:
1、提出问题:无限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奥妙,让我们继续将观察活动进行下去。在继续观察中,你有什么问题吗?
2、引导学生汇报实际情况。
3、问题:你有兴趣研究一下别的星星吗?让我们选定新目标进行探索好吗?
请同学们预测:从春天到夏天,北斗七星会发生什么变化?春季其他星座会发生什么变化?将预测的结果画出来。
展示学生画的预测图案。
自由活动:
1、让学生进行寻找北极星的活动。不管学生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就可以。
2、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一系列探索活动进行评价。
拓展活动:
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
篇四: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
【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
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
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7、反馈数据。
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
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
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板书设计:
做一个钟摆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长则慢,短则快。
每分钟摆动30次教学后记:
篇五: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五课《食物链与食物网》。本课是生态系统知识学习的第一课,意在通过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进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其中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进行重点研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界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2.通过讨论、分析活动,认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联系——食物链。掌握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等科学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找出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正确书写食物链,通过分析讨论,意识到食物网反映了群落和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复杂的食物能量转移(交换)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讨论分析的活动过程,提高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注意在讨论分析活动中及时吸收别人的学习成果,养成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形成食物网中的生物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科学观,意识到保护食物网中生物稳定性的重要性,从而去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会找食物链、并学会正确书写,意识到生产者、消费者通过食物网反映生态系统中动植物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食物联系。
二、难点
动植物的食物关系与食物链之间的区别。
教学准备
一、教具准备:课件。
二、学具准备:蔷薇、草、树叶、蚜虫、瓢虫、蚯蚓、鸟等生物小图片,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合作完成一次“自然之旅”,为了合作愉快,希望大家能向陈老师我与在座的所有老师介绍一下你自己,说说你的兴趣爱好?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自己的爱好!其实我也有个爱好,那就爱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动物世界”的节目,你们喜欢这个节目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动物世界”里的视频,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视频:羊吃草,猎豹蓄势待发)
问题:请谁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现相关的动植物的视频)
问题:猎豹为什么要捕杀羚羊?羚羊又为什么要吃草?
(猎豹吃羚羊,羚羊吃草都是为了填饱肚子)
师:为了生存羚羊与猎豹都需要食物,猎豹的食物是——(羚羊),而羚羊的食物则是——(草)。这就是自然界里动植物间为了生存而表现出来的食物关系。
(由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入手,揭示食物链的概念)
问题:下面哪位同学能用谁吃谁,或者谁被谁吃了这样的句式完整地描述一下猎豹、羚羊、草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吗?
(这位同学用了哪种句式?换一种句式怎么说?)
师:同学们都很棒,很快就描述出他们三者之间的食物关系了。(巩固加深)那么,下面这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你们还能说出来吗?
(多媒体出示以下动植物)
水稻田鼠蛇鹰/水稻田鼠鹰
浮游植物虾米小鱼大鱼鲨鱼
(让每位发言的学生找出例子其中两者的食物关系,视课堂时间进度情况,在这里让学生初步接触我们身边的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可能不是单纯的一条,“水稻田鼠蛇鹰/水稻田鼠鹰”)
(呈现食物关系组合成食物链的过程)
师:大家说得很好,看得出来,这与同学们平时生活中仔细观察和阅读课外书是分不开的。说到书本,你们知道这些食物关系,在我们的书本上是怎么记录书写的吗?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在研究中,我们的科学家也经常接触到食物关系。为了能简单地表示“谁吃谁或谁被谁吃”的关系,他们会在两种生物之间画上一个箭头,箭头由食物指向捕食者,被吃的是食物,吃食物的是捕食者,以此类推)
问题:草、羚羊、猎豹的食物关系该怎么表示?
(学生回答,补充例子里的食物关系怎么表示)
师:(指着已经书写完成的食物链)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加上了这些箭头,把这些生物连接了成长条,这就是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食物链。(板书课题)
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要叫食物链吗?现在大家看一段资料,从资料中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多媒体出示食物链概念的说明文字,学生自由阅读)
课件:自然界的生物间总是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作——食物链。
(学生反馈)
小结:假设每一种生物当作一个小环,按照我们的食物关系将有关系的小环扣在一起,最终便会形成一个像链条、链环一样的形状,所以才给它起名为食物链。
(多媒体出现一根链条与椭圆环扣成的食物链相对比)
师:明白了什么是食物链,现在我们来做一个与食物链有关的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猜猜我是谁?”
(让四个学生扮演“小草”“毛毛虫”“鸟”和“鹰”四种角色。首先在全班不知情的情况下,只告诉四位学生他们分别扮演什么角色,然后让他们左手牵右手面对大家站成一排,站在右边的同学是左边同学的“食物”,问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师:你们能猜出来吗?怎么猜出来的?给你们2分钟,小组讨论一下吧。
(学生回答,发现错误,全班辨析,说明理由)
师:同学们现在清楚每个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子,你们能用刚才学的。知识,把这条食物链写下来吗?请各组小组长取出你们抽屉里那张实验纸,在上面写出这条食物链。
(练习巩固)
师:我们会书写食物链了。现在来对比一下这些食物链,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讨论后回答——共同点)
问题:1.为什么食物链都以植物开头,而不能以动物开头呢?(科学家们习惯这样规定)
2.动物需要吃食物,那植物的食物是什么?(植物是利用光合作用自己制造食物)
小结:我们把像植物这样能够自己生产食物的生物称它为生产者,而动物是不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它们只能通过吃植物或动物为食,像羚羊吃草,或者像猎豹吃羚羊,把这些动物称为消费者。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屏幕上的食物链中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
(多媒体出示例子)
问题:我们的食物链中缺少生产者或者消费者会怎么样?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解释生物间由于食物链而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小结:食物链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食肉动物终结。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稻田里的食物链”。稻田里有多种生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多媒体放映稻田里的多种生物)
师:请同学们动动手,找出图中的生物,它们叫什么?先写下来,然后用画箭头的方法写出你所找到的食物链。小组为单位,最后来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出的食物链又多又正确。
(多媒体出示“温馨提示——1.连线前,认清纸上每一种生物,找到他们之间的食物关系。2.每一种生物可以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重复出现。3.每写出一条食物链后,确认食物链的完整性,接着立刻用彩笔画箭头将食物链中的生物图片连接起来上”)
(学生小组活动,汇报,老师根据汇报加以完善)
小结:同学们,稻田里的生物之间就有这么多条食物链,那么,自然界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就更加复杂了,食物链的数量更是数不胜数。
问题:这么多的食物链相互交错,你们看像什么?
师:食物链交错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状结构,我们把这个网状结构称为食物网。食物网也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另一个知识。
二、知识拓展
提问:我们经常会在电视里看到宣传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一条生物链中,某中生物灭绝了,会发生什么事?
(这里列举具体例子:草—>羚羊—>猎豹,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回答)
总结:食物网较食物链的结构复杂,一种生物会成为不同种动物的食物,同一种动物也会吃多种食物,从而提高了食物网中生物的抗灾能力。一种生物灭绝了,以此类生物为食的动物们还能依靠吃其他食物继续存活。我们应该注意的是,食物网内一种生物灭绝、一种动物或植物的缺失好像暂时不会对“下一个链”产生影响,但长此以往,势必影响生态、环境的变化。
篇六: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的发生变化。
2.“日晷”和“圭表”是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成的计时仪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制作简易的圭表或日晷进行计时。讨论太阳光影是怎样被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古人研究时间的成果产生敬佩之情,感受人类对时间测量的探索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探究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有关时间测量仪器的发展历史及日晷和圭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日晷和圭表的计时原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古人最早利用什么计时?
二、探究新知
(一)用太阳来计时:
1.现代社会中,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生产等等都离不开对时间的准确把握,想一想:我们有哪些时间单位?
提问:想一想,最早出现的两个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讲述:自然界有许多周期现象,如太阳从东升起后又从西边降落,经过一个黑夜之后又从东边升起。古人最早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确定出一天后,慢慢地需要对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那古人又是怎么划分一天的呢?
阅读课本P52资料。
提出问题: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怎么不一样长?
因为古埃及人在确定时间时,是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确定为白昼,从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确定为夜晚,白昼和黑夜各被分为12小时。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昼比夜晚要长,而此时的白昼和夜晚仍然分别被分为12小时,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经常会不一样长。
(二)用光影来计时:
1.师:后来古人又学会了更准确的计时方法——用光影来计时。
2.引导思考回忆: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会发生变化吗?影子的什么和什么会发生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有没有规律?
3.认识日晷
(1)大家可真厉害,古人也是像我们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日影的变化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就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日晷,其他人就可以利用日晷来判断准确的时间。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日晷(学生阅读67页资料):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呈南高北低,倾斜地安放于石台上,使晷针指向北极星。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
(2)那么该怎样使用日晷来判断时间呢?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方法,重点介绍水平式日晷的使用方法。
课件出示方法: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随太阳在天空中的方向移动。人们据晷针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在中国古代,人们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圭表的计时原理是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
小结:无论圭表、还是日晷,它们都是利用了太阳光影来计时,所以把它们统称为太阳钟。(板书课题)
四、制作太阳钟
1.学习了那么多关于太阳钟的知识,那么大家想自己来制作一个太阳钟吗?
2.课件演示制作方法:利用锤子,将钉子垂直钉于圆心处。
3.确定刻度
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将太阳钟钟面上的字母“N”正对北方,平放于地面。这时,在钟面上就会出现小竹棒的影子,将影子与圆心连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刻的准确时间。
4.课外活动
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小竹棒影子的位置,继续完成日晷的制作。
四、延伸:
1.在白天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
“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
2.讨论交流
阴天又怎么知道时间?晚上有怎么知道时间?
五、课堂检测:
一、填空题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夜晚()小时,白昼()小时。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时辰。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和()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二、判断题:
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5、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板书设计】
2.太阳钟
日晷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圭表
【教学反思】
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篇七: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2、科学知识:了解凸透镜的应用;
了解凸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
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变生活;
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爱动手、动脑,但思考不够深入。通过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探究学习,完全能满足其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分组学习,讨论交流汇报达到知识互补,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另一种透明的物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孩子们已经有这样的经验:一滴圆形的水珠、一只装满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一个凸起的水面都和放大镜一样,能将物体放大,但对其中的道理可能还没有做过认真的思考,本课就将带领孩子们通过玩放大镜,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1、观察并探究水滴、水杯对物体的放大现象,目的是使孩子们发现当水面为球形和弧形时,会象放大镜一样将物体放大。
2、观察放大镜的镜片是什么样的。目的是使孩子们清楚地认识到,凡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都是凸透镜。
3、研究放大镜有哪些作用。放大镜具有放大、聚光和成像这三大作用。其中放大、聚光作用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而对成像作用了解较少,因此,它的成像规律是本课探究的重点、难点——通过孩子们的实验和测量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像距﹥物距呈放大、倒立的实像
像距﹤物距呈缩小、倒立的实像
4、研究凸透镜的应用。凸透镜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课本中分别列举了显微镜、照相机、和老花镜。其中显微镜、照相机应用的还是凸透镜组。
5、研究凹透镜,并尝试做一个望远镜。这是一个有趣的拓展活动,孩子们会发现凹透镜与凸透镜完全相反的形状与成像特点,透镜组合实验会让他们惊喜地发现远方的景物被拉近了,而且影像是正立的——这其实就是一个望远镜。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利用幻灯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与凸透镜有关,通过对凸透镜的学习、了解、探究,发现其成像的规律,以及了解凸透镜的用途。在设计过程中课件主要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凸透镜、蜡烛、凹透镜、火柴、实验盘、屏各一,支架三个。
2、学生准备: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列三幅图你有什么发现?(出示媒体课件第一张)[为下面的探究埋好伏笔]
(教师出示放大镜)这是什么?玩过吗?课前布置的放大镜带来吗?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手中放大镜的镜片,其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玩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通过用手去摸、用眼睛观察、小组的讨论来调动他们的各种感知,发现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镜片(又名凸透镜)
(判断)
(出示课件第二张)[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解凸透镜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观,不管其为何形状,只要符合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镜片这三个特点,她就是凸透镜(放大镜),并认识图5凹透镜,观察它有何特点: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后面望远镜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学习新课
1、都玩过放大镜了,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玩的?(放大、聚光)
生:我用放大镜观察很小的字,它可以把字放大;
生:三年级时,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过小蚂蚁;
生:老师,我用放大镜在阳光下可以在白纸上写字;
生:(手举的很高)老师,我也玩过,用放大镜对着阳光,在白纸上会出现一个很亮的光点,过一会儿纸就会冒烟;
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是放大镜的两个用途:放大、聚光,你知道它还有什么用途吗?
教师演示:拿一放大镜,对着白色的墙壁(或一张白纸),调节好放大镜与墙之间的距离,这时墙上(或白纸上)就会出现窗外彩色的、倒立的像。(学生表现出非常惊讶的神色。)
生:老师,为什么是彩色的、倒立的像,你是怎么“造出”来的,我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啦,不信你试试。(学生玩一玩)
师:谁能告诉老师这是放大镜的什么作用?(成像)
2、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它的成像的作用。
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凸透镜、蜡烛、屏,要使在屏上呈现一个蜡烛火焰的像,希望同学们能够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果你在实验中有重大发现,请在实验记录表上画上一个大五角星。另外我们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实验时注意小组成员的。配合,做好实验记录;
(2)、三者在一条直线上;
(3)、蜡烛的位置不变,调节凸透镜和屏之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
(1)、放大镜学生比较熟悉,也玩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它的放大、聚光作用,在此基础上认识凸透镜还具有成像的作用;
(2)、在墙上(或白纸上)成像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研究凸透镜成像做好前奏;
(3)、做实验,必须要求明确、方法得当,小组成员密切配合,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出示课件观察记录表)[学生汇报实验数据,教师记录,学生根据数据寻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在实验中如果难以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让学生汇报研究的数据,并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去寻找其规律就比较简单了。
(出示课件凸透镜成像实验图)
观察记录表
凸透镜到蜡烛的距离(厘米)
(物距)
凸透镜到屏的距离(厘米)
(像距)
屏上像的规律
4、凸透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照相机显微镜老花镜
(透镜的组合)
三、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望远镜的构造]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研究望远镜,并讨论、交流,学生课后去查阅有关望远镜的发明史。
板书设计:
玩放大镜
物距﹥像距缩小倒立实像
物距﹤像距放大倒立实像
●教学反思:
只有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研究的成果,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心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品尝到探究的乐趣,激发了他们进行探究的欲望。
篇八: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电动小车的基本构造。
2、运用已有的知识,根据提供的材料尝试设计和制作小车的开关。
3、鼓励学生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尝试养成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材料选择合适的组装方法进行组装。
教学准备:
剪刀、尖嘴钳、螺丝刀等。
四驱赛车玩具
剪刀、尖嘴钳、螺丝刀等。
电动小车装配材料、导线、铝片、回形针、铁丝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
1、观察四驱赛车。
2、观察,使赛车动起来的主要零件有哪些?
1、教师出示玩具四驱赛车。
2、指导学生了解使赛车动起来的主要零件有哪些?
通过对四驱车的观察,激发学生制作电动小车的兴趣。
活动二、观察分析尝试设计
1、观察电动小车的材料包,小组讨论这些材料分别可以做电动小车的哪些部分?
2、动手摆一摆,看看这些零件分别放在什么部位,并在设计图中画下来。
3、交流设计图。主要交流各个零件安装的部位和作用、导线的连接。
1、出示电动小车材料包。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材料包中的材料分别可以做电动小车的哪些部位?
3、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看看这些零件大概可以放在什么部位,并把它画在设计图纸上。
4、指导学生交流设计图。(主要交流解决两片金属片有什么作用,金属片上的洞与木车身上的洞有什么联系,前后轮的装配,两片铜片有什么用,怎样安装电池盒,导线的连接等)
1、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增强学生互帮互学、热爱科学的能力。
3、能表达自己的设想,,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活动三、制作电动小车
1、根据画好的设计图进行按图施工。
2、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1、指导学生根据安装设计图进行电动小车的组装。
2、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相关问题。
3、引导学生观看汽车生产流水线,知道真正的汽车也有一等的安装顺序。
1、自己的需求设计改进小车。
2、鼓励学生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尝试与同伴交流。
活动四、比赛
1、将自己制作好的赛车进行比赛,要求看谁的跑得快又直。
2、在比赛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1、组织学生进行赛车比赛,看谁的小车跑得快、跑得直。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要求学生能互帮互助,解决问题。
上一篇: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通用9篇】
下一篇:音乐课教学反思(优秀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