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优秀4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时间过得真快,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优秀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篇一:跨文化交际论文 篇一

本文作者:王希玲、党长燕 单位: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女子学院外语学院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概况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码、译码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研究最早是在拥有众多移民人口的美国发展起来的。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出版了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书中指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为进一步科学系统地研究文化提出了设想。因此这部著作也成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基石。在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开始得比较晚,仅始于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中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许国璋发表于《现代外语》的一篇演讲稿开启了中国外语界对跨文化交际的学术讨论。1988年,胡文仲又把国内外有关语言文化对比研究的论文收入在《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一书中,较集中地反映出外语教学中有关文化因素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这之后,有关跨文化交际的专著、会议、论文合集等研究成果层出不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专著和教材已出版30余部(胡文仲,20xx)。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1997至20xx年以跨文化交际为篇名的论文2313篇,以跨文化交际为主题的论文8515篇,以跨文化交际为关键词的论文为7267篇,摘要中涉及跨文化交际的论文有5550篇。但是对于外国文学素养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影响方面却鲜有研究。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到的惟一一篇关于外国文学和跨文化交际的文章是顾嘉祖和徐劲于1998年发表的《文学文本中跨文化交际原则评析》。其中作者指出文学文本应该是跨文化交际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如我们脱离文学文本来搞跨文化交际研究,其结果只能是研究实际问题有余而探讨理论不足,这种研究不可能对现实的跨文化交际带来实际的好处,因为这类研究常囿于表面,不能剖析出藏在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隐蔽文化,而不了解各民族的隐蔽文化就不能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外国文学素养的概念

外语专业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外语专门人才。从人才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讲,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这里的文学素养当然包括本国文学素养和外国文学素养,在此我们只就外国文学素养进行研究。外国文学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而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往往是语言精华的荟萃,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充分领略外语语言千姿百态和奇光异彩。同时,外国文学又是透视人类社会的窗子,通过这扇窗子,人们可以了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活习性、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变迁等。而了解了他国的社会变迁和精神衍变,反过来又可以启我们反思我们自己的社会生活、思想动态、精神面貌等诸多方面,从而提高独立思辨力。

当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多数人往往急功近利,学习外语时更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强调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对外国文学课重视不够,忽略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文学对于培养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以及文学的潜移默化、陶冶性情、影响人类思维与行动的作用,而这些对于一名跨文化交际人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巴金曾说过:外国文艺是帮助我们了解外国人民的最好工具。

三、外国文学研究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关系

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跨文化交际学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尤其是在中国,它的历史不足三十年。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材料虽然丰富但系统性不足,缺乏完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对于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对象,胡文仲先生在《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一文中指出:“跨文化交际学除研究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交际的定义与特征以及文化与交际的关系之外,着重研究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语言、非语言手段、社交准则、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通过胡先生的论述及其他一些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跨文化交际研究似乎有一个通病就是忽略了文学文本的作用,即几乎所有研究均未触及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学层面。

一直以来,我们专注的是表层文化的研究,当然这是研究深层文化不可缺少的一步。然而,如果我们长期从事表层文化中的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而不能继续向深层文化挖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没法深入的。因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往往体现在像其民族的思想观念这样十分隐蔽的领域,这些平时难以捉摸到的东西却经常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例如,每个民族均有民族心理的历史积淀和深层结构,任何人都必带有他本国、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遗传基因,这种遗传基因决定着他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乃至行为走向等,并因此构成不同国别、民族地域的人的特点和差异。而这种民族的文化心理是最能在文学中得到反映的,具备外国文学素养的人对这些民族文化心理是非常熟悉的,至少是有所了解的,那么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就会有的放矢地去处理,去进行涉及到心理方面的深层次交际。如我们脱离外国文学来搞跨文化交际研究,其结果只能是研究实际问题有余而探讨理论不足,这种研究不可能对现实的跨文化交际带来实际的好处,原因不是别的,而是这类研究常囿于表面,比较肤浅,不能剖析出藏在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隐蔽文化,而不了解各民族的隐蔽文化就不可能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文化研究早先源于对经典文学的研究,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对文化研究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文化研究才逐步走出了象牙塔而与大众文化趋同了。在我们尚不能自由地进出不同国家之间时,别国的文学作品为我们研究他们的文化提供了最为丰富、最为全面的资料。因此研究文化问题就决不能将语言、非语言手段、社交准则、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因素与文学割裂开来。我们既要对上述因素进行逐一的、深入的分析,又要注意把握住它们在文学中特定的意义。

由此可见,文学研究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在一起,外国文学素养确实会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外国文学素养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经过初步的理论研究,笔者认为外国文学素养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初步归纳如下:

1、外国文学作品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了解熟悉文学作品可以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荷兰著名学者汉肯认为,在信息交流中,只有信息交流的双方或多或少都处于不同的认知情感系统之内,所交流的信息或多或少是不同的,才能够给双方造成一定的刺激,激活创造思维机制,使跨文化交际活动更顺畅。西方文学因其民族生活的区域、发展的历史文明不同,造成与东方文学很大的差异。如果跨文化交际人员具备良好的外国文学素养等于具备了丰富的信息量,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会使交际过程沉闷乏味或者交际中断。

2、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往往是外国语言精华的荟萃。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反映生活、表情达意、创造形象的手段。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不可比拟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生动性。文学的特征决定了外国文学作品的词汇丰富多采,语法结构灵活多样,修辞色彩包罗万象。跨文化交际人员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充分领悟外国语言的精华所在并为自己所用,特别是文学作品中被人们经常引用的词语或句子等表达。不具备外国文学素养的人在对方提到这些的时候可能感到惘然,如《哈姆雷特》中的句子“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一直被奉为经典。在对外交际过程中,如果对方讲到这句话,不了解这句话在西方文学中地位和意义的人,是不可能体会到对方讲此句话的意图的,由此可能造成一系列的误解也是必然的。

3、跨文化交际人员将外国文学作为与本民族文学相异的参照物,可以跳出本民族的文化圈,以旁观者身份发现、把握本民族生活与文学的精华,更好地领悟和传播本民族文化,亦可以减少妄自尊大或者妄自菲薄的心态,更好地去进行交际活动。钱钟书曾在他的《管锥篇》说过“自省可以忖人,而观人亦资自知”。可见,知己知彼实在是互为条件的两个方面:知晓自己有助于了解别人,而了解别人才能真正认识自己。

4、跨文化交际人员比其他专业的人更有可能接触外国人和事物,而外语本身只是一种工具,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我们不可能去限制和规定别人交流思想的范围,因此,对别人可能交流和涉及的任何知识都要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交流思想的任务,这也对跨文化交际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年的经验教训表明,跨文化交际人员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因为语言本身仅仅是交流思想和思想成果的工具。外国文学发展数千年,作家星罗棋布,作品浩如烟海。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宛如在读者面前打开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再现千百年来的历史场面,引导他们驰骋五湖四海,开阔眼界、增长智慧、扩大知识面,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使读者获得有关外国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人情世故风俗习惯的丰富经历。

5、文学作品是涉及到心灵深处的东西,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心理最本质、最根本的东西。如果跨文化交际人员熟悉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学,他就更容易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更好地进行沟通。这个道理自古就有学者提出,在中国文学中,苏轼用禅学思想体会到因人的感情亲疏造成的对事物认识的差异,写下了《题西林壁》这样的哲理诗。蔡元培在《美术批评的相对性》中也指出:“我们对于素来不轻见的事物,初次接触,觉得格格不入。在味觉上甲地人尝到乙地人食物时,不能下咽;在听觉上东方人初听西方音乐时,觉得不入耳;若能勉强几次,渐渐不觉讨厌,而且引起兴味。”他谈到了文化上的心理距离问题。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状况,即使一个人对这个国家的语言十分精通,也避免不了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其生活侧面的袭击,即“文化冲击”。因此,我们强调外语语言学习外,也应该注意外国文学这个载体反映的文化和生活,通过研究文学作品去间接地体验生活,这比任何“出国须知”都要形象、自然,可以被称为最好的教材。

本文进行的调查显示:凡是外国文学作品读得多、外国文学素养比较好的人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比较好,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比较好,知识面比较宽,思路也比较开阔,无论是外语能力还是交际能力都比较强。对外国文学素养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无疑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大进步。当然,本文只是从归纳演绎的角度进行理论分析,缺乏数据分析的支撑。笔者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同仁参与到该项研究中,给该研究以数据分析支撑。

篇二:跨文化交际论文 篇二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高职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索视听说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系,并提出如何在视听说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能随语境变化的语言交际能力。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视听说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原则中指出:“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意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外语教学的最终任务和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英语视听说课程在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发挥着优势作用。

一、高职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

1.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差,英语交际能力薄弱

高职英语教学往往过于注重语言书面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听”和“说”,特别是“说”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很少强调学生应注意如何说话,何时说话和为什么说这些话。

2.文化背景知识缺乏

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指出,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笔者在“感恩节”当天的课堂上要求学生发言表达对“感恩节”的认识,结果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有“感恩节”这个节日,对其起源和节日文化不甚了解。学生由于缺乏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将会导致不能恰当地、得体地与外籍人士进行有效的语言交际。

3.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在视听说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提供一定的视频材料并进行大量的讲解,此外,还播放不同的音频材料练习听力,而在口语方面的训练较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的机会并不多。

二、视听说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关系

1.视听说教学更有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促进语言的输出

心理学实验所提供的资料表明:人的视觉吸收率为83%,听觉吸收率为11%,二者结合吸收率可达94%。多媒体辅助的视听说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融图像、声音和视频动画于一体的最真实生动的、易于理解的立体语言信息输入,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缓解了学生在传统听力教学中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主体的注意力、吸收率,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听力材料的语境、主题和大概内容。通过提高对多维语言信息的理解,学生按照自己的认知特点、认知能力对所摄入的语言信息进行重组和加工,有效地实现语言输出。

2.传输文化背景知识,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语教学的原则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广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与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则指正确而且恰当地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包括交际能力和文化能力。

视听说教学不仅在传达语言知识与训练语言技能的同时,还传输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培养语言学习者具有能随语境变化的语言交际能力。视听说教学中的视觉感知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真实的交际情景。视听材料以最直接、最真实、最准确的方式展示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场景,生动形象地传递着西方文化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准则等。视听材料中丰富生动的体态语(bodylanguage)也有助于学生更加轻松、简易地理解和掌握用英语与人沟通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技巧,实现用英语与世界上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三、如何在视听说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指的是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所在院校选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中的规范语言、纯正的口音训练学生语音方面的听说技能。通过跟读音标、单词,练习绕口令、诗歌以及学唱英语歌曲等活动集中训练学生正确的语音、自然的语调。在聆听和跟读名人诗作的同时,笔者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的语言点及介绍诗人的背景信息,使学生不仅体味英语语言的美,了解英语语言的精华,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进一步开展。

对于视听说课堂的词汇教学,教师不仅要指引和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充分利用话题、上下文、背景等语境信息把握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确切含义。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传授相关的语法知识。

2.训练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在视听说教学中,“视听”是基础,“说”是目的,是实践语用能力的体现。首先,教师可以选取反映大学生和人们一般的日常生活“原汁原味”的情景会话,然后根据材料内容设置相关的主题讨论问题,做好课堂教学的导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词汇和背景知识,并对将要视听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预测。学生在观看情景对话的过程中,边看、边听、边思考、边做题,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媒体活动,使学习成为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动态过程。在完成检验理解能力的练习之后,教师应引导和组织学生分析话语的交际功能、语言习惯、语言表达方式、语用原则等,了解母语使用者是如何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最后,教师应利用或设计相似的情景,让学生模仿视听材料中的语言进行口语会话,从而巩固对这些语用知识的掌握,训练用英语交际的能力。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有时候学生在进行听力活动时,由于不了解语言材料中的文化内涵,即使材料中没有生词和复杂的句子,也无法理解或误解它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意识。对视听材料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如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传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引领学生去发现、认识和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然后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复述、总结和对比文化差异。

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指导原则下,视听说课堂可以循序渐进地向更高一个层次侧重训练应用型技能,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与大学生、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生活相关的视频短片或电影。在一次教学实践中,笔者选取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单元的视频短片“AmericanClass”,给学生播放两遍,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自己识别当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发现相关的背景文化,同时用关键词摘录下主要信息,然后用自己的话重组这些语言信息,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后派代表在课堂上表述,最后教师予以鼓励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和文化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结果,学生在这种应用型的练习中表达了对美国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了解,还谈论了对中美大学课堂教学差异的认识。这样,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分析、比较、理解和归纳视频短片中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差异,自主实现了语言信息的输入,并能够较为正确和全面地描述视频短片或电影,成功有效地实现了具有文化意识的语言输出。

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语用能力的同时,了解认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与外籍人士交际过程中就能很好地避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真正实现正确、得体、恰当的跨文化交际。

英语视听说课程作为一门综合型的英语技能课,图文声并茂、练习形式多样、文化背景知识丰富,课程教学突出教师传授语言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能随语境变化的语言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功能,突出音频和视频的表现力,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实践机会,才能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轻松愉快、有意义又实用的有趣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xx

2 陈京京。 多媒体辅助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xx,25(3)

3 胡文仲,高一虹。 外语教学与文化[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4 李映。 试论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J]。 外语界,20xx,(6)

篇三: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论文 篇三

文化核心维度的构成

1.文化显性维度

探讨文化,离不开语言,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Sapir(1921)在一书中写道:“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他认为语言是一种非本能的、后天形成的“文化”功能,是人类所特有的、非本能地使用自发创作的符号沟通思想,表达情感和愿望的交际手段。Brown(1994)[4]认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又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离。Nida(1998)则认为语言和文化都是符号,表达着我们在语言中所说的任何事情的含义,或者外延或者内涵,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语言和文化关系,可以说文化包括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在Hofstede的洋葱理论中,洋葱的最外表的一层象征物(Symbols)层中,就包括服装、语言、建筑物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也可以借用冰山理论来解释,在文化冰山理论中,如果说冰山就是整个文化的话,那么语言就是水面之上的那一部分,它反映着水面之下那一部分的内涵,也就是说,语言是整个文化体系中最为外显的部分,但是又是整个冰山的一部分。在GLOBE文化维度测量中,House,R.J.等人将瑞士分别以英语为母语和以法语为母语的受试者分两次测量,从而得出不同的结果,这正是因为语言是用来定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致”。因此,在研究中美文化差异时,语言的差异作为文化的显性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文化隐性维度

Steers,R.M.和Nardon,L.于2006年在《Manag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一书中,提出了与全球经济中的社交和商务实际相关5个问题,这5个问题是:

(1)人们如何看待他们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他们的目标是控制或掌握周围环境还是与之和谐共处?

(2)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什么?个人和集体?社会如何组织集体行为?

(3)权力和政权在社会中如何分配?这种分配是基于等级制与平等的概念吗?关于平等和特权的社会信条是什么?

(4)为了规范行为,与其他因素,比如个人关系或不同环境下的独特情形相比,社会认为法律、法规、政策和正规程序有多大重要性?

(5)人们在社会中如何安排时间来执行工作与非工作活动?人们是以线性还是非线性方式来进行工作?

根据上述五个问题,可将各维度的含义进一步分析如下:第一,与环境关系: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们如何看待周围世界?如何看待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他们的目标是控制周围的环境还是与外部环境和现实和谐共处?第二,社会组织:指的是个人为中心还是集体为中心作为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基本构成是什么?个人还是集体?社会如何组织集体行为?第三,权力分配:指的是社会中权力与权威的分布。主要关注社会中权力与权威是如何分布的?这种分布基于等级制度还是平等主义?关于平等和特权的社会信仰是什么?第四,规则导向:指的是个人和社会控制机制以减小不确定性。社会如何通过成员的行为来确保可预见性?主要依赖一致应用的规则、政策、法律和社会规范来实施控制还是更多得依赖个人联系纽带和独特环境?关系在多大程度上起作用?为了规范行为,与其他因素,比如个人关系或不同环境下的独特情形相比,社会认为法律、法规、政策和正规程序有多大重要性?第五,时间模式:指的是对时间和工作的安排与利用。在一个社会中人们如何组织和管理时间以安排工作活动和非工作活动?人们以线性还是非线性方式来完成工作?时间节奏如何?

3.文化核心维度构成

综上所述,对于文化的理解,可以从文化的显性及隐性角度来分析。显性文化指的是文化的外在表征,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方式,比如语言、色彩、标志、空间等,是容易被对方所感知与获得的;而隐性文化则指的是文化的内在核心部分,通常是隐藏在文化表层之下,不易被对方所感知,需要一定时间与实践的积累或者后天努力才能获得的,又称为根基文化。文化就如同一朵花,其中土地之下的根茎属于文化的隐性部分,土地之上的部分为显性部分,开出的花朵,长成的绿叶等,都属于显性文化。文化的显性特征采用沟通这一因素加以分析,其中语言属于花朵部分,可以称之为主文化;非文字语言沟通,如色彩、标志、体态语等其他部分属于绿叶,为次文化。文化的隐性特征则是从文化的核心维度来探讨,即不同文化的权力分配、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间模式以及规则导向五个层面,见表1所示。

中美之间文化差异体现

1.文化显性差异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所以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流,人类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语言。沟通要恰当地运用语言,因为语言是沟通的主要工具和人类最主要的沟通方式。语言就是力量,语言哲学有个概念叫“话语霸权”,所指的就是语言的力量。按奥地利心理学家AlfredAdler(1907)[9]的说法,人终生需要和其他人来建立合作的关系,而统治人类,需要通过语言的方式。人是通过语言的交流,通过语言的方式建立起来政治体制,建立起来整个社会模式等。跨国经营企业中最常见和最公开化的文化差异,就是来自行为者双方的象征符号系统之间的差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达方式所含的意义不同而引起的差异。这些表达方式通常是通过语言、神态、手势、表情和举止等表现出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相同的文化符号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因为文化不只限定了谁与谁交谈、交谈什么、沟通如何进行,而且它有助于确定人们如何译码、他们拥有的信息的意义、条件与情景。在这种条件与情景下,不同的信息或许被发送、注意及翻译,或许不被发送、注意与翻译。事实上,我们拥有的所有沟通行为都较大地依赖于培育我们的文化。跨文化管理的有效沟通中,英语总是潜在的阻碍,对那些英语为非母语的说话者面临的挑战更大。不仅仅是因为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发音等的区别,主要在于英语和汉语的词汇、语法及句子结构等不对等现象。美国在华的跨国公司中,往往两种语言都在运用,但是有时候,英语使用的比例更大一些。如果英语不能够流利掌握并运用,那就很容易被忽视,很多中外合资企业或外国独资企业中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在外企工作的中国员工总感觉自己没有“话语权”,抢不到说话的机会,常常是自己的话还没出口,外籍员工已经先把说话的机会抢走了。因为说话是在上司(通常是外籍人士)面前表现自己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失去说话的机会就意味着在上司心目中得分会低,评价会差,以后加薪或晋升的可能性就缩小。从公司发展的角度,如果始终听不到来自不同文化员工的声音,也对公司无益。因为作为跨国公司,要在各地都运作顺利的话,必须充分利用本地人才的智慧。所以,沟通不畅,语言是最大的障碍,而英语为非母语的说话者,往往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英语为母语的说话者,思考过程用英语进行,信息反馈到大脑时也是英语,对于英语语言之间微妙之处或者俚语、俗语的使用都能深入体会其真正含义,因此,信息总是能够被清晰而有效地传达并接受;但是针对英语为非母语的中国说话者来说,思考时使用汉语,需要表达时,信息首先需要在大脑里进行翻译转换,这期间还要受有限的词汇量所约束,等到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还要考虑词汇选择、语法转换、语气使用等等。因此,时间上就存在“滞后性”。而且由于对语言所内涵的文化背景以及引申含义等的不能达到充分理解,故信息不能总是被清晰明确地理解,有时还会造成歧义现象。

2.文化隐性差异

(1)与环境关系

掌控导向vs和谐导向。掌控导向:控制自然,集中于改变或控制自然和社会环境,在追求个人和集体目标时强调竞争,喜爱变化和不容置疑的创新,强调物质拥有是成就的标志,强调自信、积极、阳刚(男性化解决方法),倾向于以绩效为基础的外部报酬。和谐导向:与自然和谐相处,集中于生活在和谐氛围中,随自然和社会环境而进行调整,关系比成就重要,强调社会进步、生活质量和他人福利,保护传统,对改变持怀疑态度,强调经济、和谐、谦虚,强调被动、消极、阴柔(女性化解决方法),倾向于论资排辈的内部报酬。这一维度主要分为和谐导向和掌控导向。在比较中美两国与环境的关系中,分析这一维度对中美两国的差异时,主要从人与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寻求改变和控制或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和谐生活入手。美国人专注个人奋斗,喜欢竞争,而中国人则重视和谐,正如钱穆先生说:“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

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文化中发生冲突,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认为西方文化似乎冲突性更大,而中国文化则调和力量更强,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乃在最能调和,使冲突的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剂。西方人好分,是近他的性之所欲,中国人好合,亦是近他的性之所欲。注重和合,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的特性。中国———和谐导向:被动、不积极、集中于与自然和谐相处并适应环境、强调社会关联、和成就相比更看重关系、小心谨慎、对改变持怀疑态度。美国———掌控导向:决断性、前瞻性、喜欢竞争、追求个人目标、偏好于绩效回报、高度重视物质财富、变化导向。

(2)社会组织

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相信通过个人努力取得个人认同,集中于实现个人目标,制裁加强独立和个人的责任,以合同为基础的协议,倾向于低语境交流(直接、坦率)和个人决策。集体主义:以集体为中心,相信通过集体成员取得个人认同,较之个人权力相比更愿意保持社会和谐,集中于实现集体目标,制裁加强集体规范的一致性,以关系为基础的协议,倾向于高语境交流(间接、敏感)和集体决策。这一维度主要分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主要强调了个人和组织的作用:社会关系强调个人权利和责任还是小组目标和集体行为。如前文所述,集体主义是影响中国文化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关键时刻,“舍弃小家为大家”;中国人具有妥协甚至中庸的民族性格;讲求以“和为贵”的统一与和谐,善于运用平衡、协调解决冲突和对立;重视伦理与道德,讲究等级秩序;推崇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鄙视个人主义和享乐思想。

而美国的社会文化以个体为基本单位,在美国,人们强调自我与个体,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控制力等。中国———集体主义:以集体为中心、主要对家庭和组织忠诚、集中于集体目标、加强团体规范一致性、倾向于保持集体和谐,关系定位协议、高语境交流。美国———高度个人主义:个人先来、坚定相信个人职责和控制力、加强个人责任、对他人低信任度、协约关系、低语境交流。

(3)权力分配

等级制度vs平等主义。等级制度:中央集权制,相信权力在社会中是按照等级分配的,相信最终权力的归属和继承在机构内部,强调纵向组织和专制与集中,强调领导者地位,接受权威,不愿意质疑权威。平等主义:分散集权制,相信权力在社会中应该相对平等分配,相信最终权力在人民内部共享或经选举,强调横向组织和参与决策,强调谁是最合适的,拒绝或怀疑权威,愿意质疑权威。

这一维度主要分为等级制度还是平等主义。主要关于社会中的权力分配:一个社会中权力是等级制分配的还是更平等和参与形式的程度。实际上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权力距离,中国伦理文化的基本架构是儒家学说,而三纲五常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尽管现代社会有时出现少数“子为父纲,妻为夫纲”的现象,君为臣纲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文化是巨大而深远的,在一定程度上距离和等级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础,处处规范着人的行为,并引导着人们的奋斗目标,即向更高的等级奋斗。

而美国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人与人的平等是美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例如美国小孩对于长辈的称呼一般就是直呼其名,这在美国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在中国则是无法想象的,因为这将是不孝顺、不懂事、大逆不道的。中国———等级制:权力大小与等级相关、政权居于制度中、强调垂直组织、偏好专制独裁决策、强调谁是领导、对权力高度尊重。美国———适度平等:对民主原则和平等权利的强烈规范、偏好参与决策制定、基于水平选人、拒绝专制独裁、愿意质疑权威。

(4)规则导向

规则本位vs关系本位。规则本位:个人行为应该很大程度上受规则、法律、正式政策、标准操作程序和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并遵守的社会规范制约,强调法律合同和保存细致的记录,破坏规则的容忍度低,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标准。关系本位:尽管规则法律很重要,但是在运行和强制执行中受重要人物或特殊环境影响而需要灵活性,强调人际关系和信任,不重视对记录的保存,破坏规则的容忍度有节制,决策经常取决于主观标准。这一维度主要分为规则本位还是关系本位。

主要关于规则的相对重要性,行为受规则、法律、正式程序的规范还是受其它因素比如独特的环境和关系的影响的程度。正如前文关于中美两国文化特征里面所谈到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重视关系的国家,人们习惯于依赖“关系”来得到自我的利益,而在美国,人们依靠规则、法律,强调彼此的合约,尊重合约和约定,对美国人来讲,世界是由事实,而不是概念组成的,他们的思维是归纳式,由事实开始向理论发展。美国人更热衷于搜集事实和数据,更看重经验和观察的方式。中国———关系基础:在社会水平上,中国广泛使用规则和政策来降低不确定性;在小组水平上个人交流和关系更重要,规则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影响力人物的控制。美国———规则基础:使用规则和政策来降低不确定性、高度需要确定、做事依靠书本、打破规则低容忍度、强调法律合约和记录、客观决策。

(5)时间模式

单一时间取向vs多重时间取向。单一时间取向:线性时间,对个人任务连续性关注,对工作、计划和职责履行专一,精确的时间概念,守时,以工作为中心,对工作和组织承诺,工作与私人生活分开,工作方法集中耐心。多重时间取向:非线性,多个任务同时关注,对工作、计划和职责履行交互进行,时间概念灵活,经常迟到,以人为中心,对人和人际关系承诺,工作与私人生活混合,工作方法有时不集中耐心。这一维度主要分为单一时间取向还是多重时间取向。主要是指人们对于时间感知与任务,关注人们对于一次完成一件任务的线性时间还是同时完成多件任务。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崇尚回归自然,回归过去,重视历史,主张以史为鉴;此外,“性本善”论也使中国人容易向后看,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复归。因此,中国人重视和眷恋过去,做事喜欢引经据典,追本穷源。美国文化中的时间取向属于很典型的单一时间,时间计划性强,不易改变,随意性很弱,只有在极大地意外事件,比如地震、恐怖袭击、突发的事故等难以预料的情况下才有所调整。美国文化中对时间的安排比较明确,针对要点,比如,在学校,教授们往往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都做好了下学期或下学年的时间安排,有时甚至精确到小时,若是要跟教授探讨会面,提前几个月都可以预约。与中国人的“经验(经历)驱动”相反的是美国人的“计划驱动”,美国人不太习惯像中国人那样花许多时间在回顾过去上,但他们对制订计划情有独钟。他们认为回顾过去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展望未来,对未来作好打算和计划才是明智之举,因为未来才是具体而实实在在的。中国———适度多重时间取向:同时关注几个目标、非线性方法、相对时间概念、工作和个人生活相结合、耐心、个人关系强有力的承诺。美国———单一时间取向:线性组织工作活动、高度工作集中、不耐烦、工作和个人生活分开、活着是去工作。

中美文化重叠现象分析

在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时,还要注意文化发展的动态特征,尤其是文化“重叠现象”的产生,因为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变的,事实上,在各种文化中都会发现文化之间动态变化的差异。比如,人们习惯于将美国定位于高度个人主义国家,将中国定位为高度集体主义国家,但是,也有许多集体主义的美国人,同样,也有很多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因此,在文化中,就容易产生“文化重叠”现象。

“文化重叠”现象指的就是在两种文化的交互影响下,其本身原有的独特的特征已经逐渐不明显,取而代之的则是文化的融汇现象,比如,一项针对青年中国经理人和美国经理人的工作价值观定位的两阶段调查研究发现,中美两国在集体主义倾向上有很强的一致性,中国大都市的高管人员的价值观可能持有与美国高管人员类似的价值观,但仍旧在文化上看重家庭安全(嵌入性)和尊重上级(层级性)。

这些研究从另一方面也证实了文化的动态发展特性以及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力,表明文化重叠现象已经在如今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并且继续发展,并且不仅仅存在于个人主义倾向与集体主义倾向的研究中,同样的,关于时间取向问题,许多国家都是单一时间取向和多重时间取向的混合体,中国也是如此,也在逐渐由多重时间取向过渡到单一时间,并且两种时间取向相互影响。由此可见,文化重叠现象属于动态发展现象,随着时间的变化,文化也处于不同的相互变化、相互影响之下。首先,文化价值观和信仰是人们做决策时的核心,人们根据价值观采取行为,价值观就是他们认为和相信重要的东西。其次,文化价值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整个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文化价值观也在随之变化,中国社会如此,美国社会也是如此,但是,这种变化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因为人们在儿童时代所接受的价值观比较持久,但随着一个人的教育水平不断增加,视野不断扩大,周围环境的不断改变,之前的价值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图1以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例,形象地表现出中美文化重叠现象。

结论

美国经济学家David.A.Felix指出,几乎所有的大型跨国公司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忽视了文化上的细微差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eterDrucker也认为,国际企业其经营管理“基本上是一个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多样性相结合的统一管理。”文化差异是许多跨国公司入土中国后战败而归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以认为,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度运营,最大的挑战就是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的根本在于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今后一段时期,跨国公司在中国会面临更大的文化差异挑战,使基于在华跨国公司暴露于文化差异中的机会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跨文化冲突会全方位影响其经营运作,跨国公司对其在华投资的系统化管理也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文化并不是静止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事实上,在各种文化中都会发现文化之间动态变化的差异。特别是对于其母国与中国之间“文化距离”较远、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差异较大的欧美跨国公司来说,在中国投资经营逐渐积累的知识与经验大大降低了这些差异中所蕴含的风险,这使得跨国公司的进入方式从当初基于规避风险的合资企业方式转向了基于全球战略的独资企业方式。这就告诉我们,一定要重视“文化重叠”现象,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要变不利为有利,最大限度地在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管理,尽可能地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经营和运作的障碍,实现跨国公司效益的巨大提升。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管理的影响属于双重性质的,文化的差异性在企业管理中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加多样的管理风格和更加丰富的管理思想,因为文化差异除了可能带来摩擦与冲突外,也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因此,客观对待文化差异,尽量避免文化差异夸大化,正确认识和理解跨文化冲突,处理和化解跨国公司管理领域中的跨文化冲突与摩擦,实现跨文化管理的协调一致性,是跨国公司借助海外市场收获母国与东道国双赢或多赢结果的最重要选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美国在华跨国公司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正视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重视文化冲突带来的影响,全面实施科学有效的跨文化管理。同样,对于要走出国门,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重视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篇四:跨文化交际论文 篇四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内容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间进行交际的能力,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在国外,比较广泛认同的是Spitzberg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即“跨文化交际能力广义地说可以理解为这样一种印象,即这一行为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是恰当和有效的”。在国内,张红玲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掌握一定的文化和交际知识,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跨文化环境中,并且在心理上不惧怕,主动、积极、愉快地接受挑战,对不同文化表现出包容和欣赏的态度”。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在国内的研究中,毕继万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规则和交际规则转化能力以及文化适应能力。因此,教师在外语教学中需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我国外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这一点讲,外语学习的过程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个跨文化的交际过程,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其次,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商贸的活动增加,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大学生就职的重要考核标准,也是21世纪人才应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加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再者,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教交际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倘若在外语教学中除了培养英语学习者的基本语言知识技能外,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使其在学习语言时就可以将自身置于跨文化思考之中,那么学生就能够恰当灵活地运用语言与不同文化背景、民族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增加跨文化交际成功的概率。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当前我国外语教学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我国当前外语教学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至少要达到英语四级水平,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将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在跨文化场景中进行有效交际。

然而在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虽然已经逐步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普遍的重语言轻文化的问题,无论是外语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把握好这一大纲,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其二是在目前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以通过考试为教学和学习目标,如通过学校的期末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等。这样以应试为目的教学和学习都忽略了我国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即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可以说,仅以通过考试为目的的教学和学习失去了高校外语教学的意义,这很可能将导致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工作和生活中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较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外语教师须遵从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获得扎实的语言基本技能知识的同时,又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在外语教学中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刻不容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语教师和非英语专业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将从外语教师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两个方面来讨论:第一,外语教师的整体素养需要被改进和提高。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外语教师的要求更高。一方面,外语教师一定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掌握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另一方面,外语教师应不断地阅读和英语教学有关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专著,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做访问学者,在外语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加大文化背景知识的强度和深度,帮助学生逐渐意识到汉语与英语上的文化差异,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跨文化交流中避免误解,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也能使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在外语教学中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措施,应本着科学性讲解和兴趣引导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教学包括文化背景输入和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实践教学包括发挥外籍教师的文化优势,组织跨文化交际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等。

(1)课堂上的文化背景知识输入。在从事跨文化交际中,不仅要注意词的词汇意义,更重要的是需要随时随地地注意词的内涵意义。这要求教师在讲解词汇和段落时不单单讲解其指示意义,还要挖掘其隐含意义及文化背景。

比如dog(狗)这个单词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在汉语和英语文化中意思大不一样,在汉语中,关于“狗”的成语都是卑鄙贬义的,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在英语中“狗”被看理解为人类信赖的朋友,因此英语中关于狗的词语并不含有贬义,如:Everydoghas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时),doggybag(打包袋)等等。

在文化背景输入时还要进行文化对比。比如汉语中的“害群之马”在英文中为“blacksheep(羊)”。这都是文化差异产生的。通过科学的文化背景输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增加对异国文化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合理开设跨文化交际(能力)课程。考虑到非英语专业学生接触跨文化交际较少的情况,学校应合理为学生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让学生有机会系统地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潜意识认知。

课上还可以向学生推荐跨文化书籍,歌曲,和电影(如《刮痧》),留跨文化交际作业等。通过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上的学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定会有显著的提高。

(3)发挥外籍教师的文化优势。外籍教师的本国文化能够帮助学生营造外国语言和文化氛围,使课堂教学生动、灵活,极易引起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的兴趣。随着学生和外籍教师对本国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的交流,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渐形成,并逐渐学会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效的运用。

(4)组织跨文化交际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知识讲座、播放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交际电影(如《刮痧》,《撞车》等)、跨文化知识英语角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比如鼓励学生在假期期间出国进行亲身的跨文化交际体验。这必定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中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我国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并不理想,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认真贯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措施,使学生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外语综合型人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