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去世,这位出生于1932年的传奇人物终年90岁。
稻盛和夫最被津津乐道的,是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经营历程中,领导京瓷、第二电信先后进入世界500强,年近八旬还能带领日航起死回生。风吹雨打之中,仍能屹立不倒甚至不断提升的,则是他一以贯之的、极具东方色彩的“利他”哲学和思想体系。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任正非也说过深受稻盛和夫的影响。他表示:“稻盛和夫哲学的根本就是敬天爱人,自利利他,这不仅是他的人生哲学,也是他经营哲学的根本。”
这是毫无疑问是稻盛和夫备受企业家们推崇的重要原因,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最大的遗产,同时也道出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秘钥。
稻盛和夫同时还笔耕不辍,著作颇丰。他撰写的图书,以及解读其思想的图书在中文出版界也是一大奇迹,著名的《活法》《干法》《心法》系列书籍,在中国企业家群体,乃至普通人中长盛不衰。
本期“CSR智享”栏目,我们分享给读者的就是稻盛和夫关于“利他”思想,及其对人生和经营的一些重要表述。重悟老先生关于企业、人生等重大问题的一些思考和认知,相信不管是对个人成长还是企业经营,都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以下为内容精选:
01
人生就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宁的时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
物质是富裕的,精神却很空虚;衣食是丰足的,礼仪却很欠缺;行动是自由的,感觉却很闭塞;只要肯努力,什么都能得到,什么都能做成,但人们却消极悲观,有人甚至犯罪或搞出丑闻。
一种压抑的气氛弥漫于整个社会,这是为什么?因为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因为缺乏明确的价值观,才导致了今日社会的混乱。
针对这种现状,最紧要的就是提出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
必须从正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从而确立一种“哲学”,作为我们人生的指针。所谓“哲学”,你也可以称之为理念或思想等等。
有人认为,提出这样的问题,好比向沙漠洒水,好比在激流中打桩,无比困难,但我却相信,直面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在鄙视劳动、热衷投机的世风之中。
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
我的答案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人的灵魂可以被磨炼,也可以被污染,人的精神可以变得高尚也可以变得卑微,这取决于我们的人生态度,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如果缺乏这种“哲学”,人格不成熟,即使天资聪明,结果也会招致挫败。企业领导者是这样,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是这样。
02
人生和经营的原理原则以单纯为好
我们往往有一种倾向,就是将事物考虑得过于复杂。但是,事物的本质其实极为单纯。
乍看很复杂的事物,不过是若干简单事物的组合。人类的遗传基因,由多达三十亿个碱基对排列构成,但是表达基因的密码种类仅有四个。
真理之布由一根纱线织成。因此,把事情看得越单纯,就越接近真实,也就是越接近真理。抓住复杂现象背后单纯的本质,这样一种思考方式极为重要。
这可称为一条人生法则,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经营。人生与经营,根本的原理原则相同,而且单纯至极。
常有人问我经营的窍门或秘诀,当我说出惯常的见解,他们不禁露出诧异的神情。那么简单的道理,他们也知道,但是用这么朴实的思想就可以经营好企业,他们觉得难以置信。
我27岁创建京瓷时,作为陶瓷工程师,我多少有了些经历,但对于企业经营,却缺乏知识和经验。
然而,企业里各种问题、需作决定的各种事项接踵而来,我是负责人,每个问题、每个事项,如何应对,如何解决,最终决定必须由我来做。营销的事情,财务的事情,即使自己不懂的事情,都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即使是些小的问题,哪怕有一个判断失误,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的小公司来说,也关系到它能否存续。
然而,技术员出身的我却没有做这类判断所必备的知识。因为缺乏经验,“过去曾那样做过,现在这样做就行”,连这样依据经验进行的判断,我也做不到。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好呢?
我很苦恼。左思右想,我想到了“原理原则”,所谓“原理原则”,用极其单纯的一句话表达,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
就用它作为判断基准,依照这一基准,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始终。
要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人添乱,待人要亲切……这些在孩童时代,父母和老师就教导的、作为人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我们在人生历程中自然就会懂的、“理所当然”的规范。遵循这一原则规范去经营企业就行了。
作为人,是正确还是错误,是好还是坏,是可做还是不可做,这些制约人们行为的道德和伦理,应该原封不动照搬过来,当作经营企业的指针和判断事物的基准。
经营也是人做的、以他人为对象的一种活动,因此在经营活动中,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这种判断也不能偏离作为人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人生也好,经营也好,应该遵照同样的原理原则。只要遵守这些原理原则,就不会犯大错误——我的想法就这么单纯。
正因为如此,才不会困惑,才能堂堂正正展开经营活动,这也与其后的成功相连。
03
企业无哲学,必然被淘汰
企业的发展还是有上限的。虽然经营者本人希望企业永续发展,但企业变大以后,成长就会停滞,进而衰退,这是自然的法则。
至于这个上限,是销售额5000亿日元,还是10000亿日元,这点我不清楚,但成长总会钝化,或早或晚企业都会走上衰退之路。
不过,到那时候,不同企业间的差异就会显现。这种差异体现在经营者的思想,或者说是企业风气、企业文化方面。也就是说,企业哲学的不同,会带来企业之间的差异。
我年轻时艰辛创业,当时公司很小,我总是抱着深刻的危机感,担心不知何时公司会破产,或许会让员工露宿街头。
虽然我不断对员工诉说:“要把公司做好,要让大家幸福。”但我的内心还是充满不安。而正是这种危机感转为动力,促使我拼命努力。
经营者都是很努力的,但结果不同。我认为,其中存在着某种规律。
比如说,在经营、判断的时候,如果违背了自然的法则,就不可能顺利。
如果坚持正确的为人之道,遵守社会规范,社会就会支持,企业就可存续;相反,为了眼前利益不择手段,突出企业的利己主义,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企业要想长久发展,这一点是基本。
的确,善用战术、聪明机智的经营者或许能够取得一时的成功,但如果脱离社会的规范,企业不可能存续。
最近,有不少企业因舞弊丑闻导致经营恶化。因此,企业有没有明确的经营哲学,公司内部的员工能不能实践这个哲学,并互相确认这个哲学有没有认真贯彻,是很重要的。
21年前,我在参与通信事业时,也曾反反复复地叩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参与,参与的动机是什么”,不断地自我确认。
当时NTT的长途电话业务与本地业务依然一体运行,它在内部没有改革的情况下被民营化,但其巨大的垄断地位依然纹丝不动,它是在扭曲的市场状态下被拖入竞争的。
而我创建第二电信(DDI)的目的很纯粹,就是因为日本的通话费用高得离谱,无论如何要把它降下去,就这一个念头。
单单是出于野心和奢望、为了盈利才进军通信事业呢,还是为了向垄断企业正面挑战,无论如何也要降低国民的通话费用呢?
这样的理念之差,我认为,对于企业能否长期存续,影响是重大的。
04
企业如何应对萧条
过去经济不景气时,我总是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但是我们决不悲观。
第二,团结一致。萧条降临,公司里会出现不协调的声音,因此萧条期要比平时更加强调团结。
第三,大家一起动脑筋想办法,从点滴做起,努力削减费用,这是继续生存的绝对条件。
第四,全员营销。人人都当推销员,争取订单,不光是老客户,还要敲开新客户的门。借着萧条在各个方面钻研创新,才能为企业的再次起飞创造条件。
如果我今天还是社长、会长,我还会对员工们讲同样的话。
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尺有很多,但归根到底,企业的成败决定于公司内部是否齐心协力,就是全体员工是否能与经营者拧成一股绳,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奋斗。
今后的时代,竞争的舞台是整个世界,变化将会越来越剧烈。在这种形势下,经营者持有明确的哲学就越发重要。
并且,这个哲学,必须是无论什么人都能认同的、具备普遍性的哲学。无论多么优秀的经营者,若想把自己个人的私利私欲强加给员工,那就肯定长久不了。
还有,无论发展得多么好的企业,如果一把手的哲学中挟入了哪怕是一点点瑕疵,那么,从那里开始,整个体系就可能崩塌。
大荣公司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在很长时期内,大荣的领导人中内功先生的理念成为一种力量,大荣的成长精彩纷呈。
但到了晚年,“想让儿子继承”的私欲或隐或现,由此,整个企业慢慢地就走偏了。
迄今为止的企业发展史中,这样的例子我们看到很多。
社会富足起来,顺着欲望的方向随意行动,我行我素,这种行为逐渐被正当化了,这是事实。相反,自己吃亏,成全对方,这种美德不再被世人看重,甚至连教授这种美德的人都消失了。
实践利他,其实是非常苛刻的生活方式。习惯于低俗的生活方式,沉浸其中的人,要实践利他,或许特别困难。越是大企业,越是精英,就越难理解利他之心。
05
利他本来就是经商的原点
在弱肉强食的商业世界里,我频繁地将“利他”“爱”“同情”等话语挂在嘴上,尽说些“好听的话”,于是就有人质疑,在这些甜言蜜语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目的。
但是,我压根儿没有利用花言巧语谋取私利的企图,我不过是把自己的信仰如实表达出来,并且自己坚持认真实践而已。
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思想家石田梅岩提出了相同的主张。当时日本的商业资本主义正处于勃兴期,而在历来的身份等级制度中,商人的地位最低,社会风气把商业行为看得很卑下。
这时梅岩提出:“商人的利润等同武士的俸禄”。商人获利和武士食禄具有同样的正当性,绝不是什么可耻的行为。梅岩的观点激励了许多背后受人鄙视的商人。
但是,梅岩又说:“求利有道。”追求利润绝不是罪恶,但其方法必须符合为人之道。不是为了赚钱就可以为所欲为,获取利润必须通过人间正道。他强调了商业行为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真正的商人应考虑人我双赢”——这是梅岩的话。意思是商人从商的极致就是让对方得利、自己也获利。就是说,这中间包含了“自利利他”的精髓。
06
成功不属于个人
自己的能力不可以私有化
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好比一出规模宏大的电视剧。这是一个剧场,在这个剧场里,我只是偶尔担任了创建京瓷这家公司的角色,扮演了京瓷这家公司的社长。
但是,这个角色并不是非“稻盛和夫”不可,只要能扮演这个角色的人都行。而我只是偶然被选中而已。
今天我扮演了主角,但在明天的剧集中,别的人也可以演主角。尽管如此,我却总是强调“我呀我的”。我想,这就是“自我”,也就是自己的欲望膨胀的根源。
自己的才能、自己的能力不可以私有化。老天偶然看中我,赋予我这个“存在”某种才能,目的是让我将这种才能用于为社会、为世人做贡献。
如果我将这种才能用于为自己谋利益,就会受到天罚。仅仅是老天偶尔给予了我这份才能,偶然让我经营了京瓷这家公司。
因此,如果我自以为是,自我膨胀的话,那就必将招致毁灭。当我意识到这点以后,我一路走来的人生,就成了一个不断与自己的私欲斗争的历程。
良心与私心,真我与自我,每天都在争斗,这就是我们心灵的状态。
为了员工,为了员工的家人,为了股东,为了客户,为了供货商,或者为了当地社会,为了国家,把企业经营好,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要把自己心中存在的私心私欲搁置在一边,否则,公司的基业长青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