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 , 周天子势衰 , 群雄并起 ,出现了宗法社会向地缘社会 , 宗法大家族向编户齐民 , 分封制度向君主集权制过渡的社会转型 , 统一已成人心所向、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经过不断兼并 , 到战国时剩下了 7 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 完成了中国局部地区的统一 , 为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对中国各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公元前 221 年 , 秦王嬴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 500 余年的诸侯割据局面 ,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统一全国后 , 推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统治政策对中国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 , 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 奠定了中国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地理空间。先秦时期 , 在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原地区分布着华夏族 , 在华夏族的四方居住着戎狄蛮夷四大民族集团。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后 , 秦朝北击匈奴 ,收复河南地 , 把统治区域扩大到阴山一带 , 在当地设置了 34 个县 ( 一说为 44 县) ,重设九原郡 ; 南征东瓯、西瓯和南越等地 , 设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 ; 经营西南夷 , 修筑了通往西南夷地区的道路。经过不断的开拓 , 秦朝建立了一个“东至海暨朝鲜 , 西至临洮、羌中 , 南至北向户 , 北据河为塞 , 并阴山至辽东” ① 包括华夏、百越、西南夷、诸羌等民族在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 把中华民族的活动空间从黄河—长江流域扩展到漠北、河西、西南和岭南地区 ,奠定了中华民族活动的基本地理空间 , 形成了中国民族发展的共同地域。
其次 , 秦统一多民族国家所推行的经济文化政策促进了各民族统一经济文化生活的形成。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以前 , 各国文字各异 ,货币、度量衡十分混乱 , 甚至在一国之内 , 同一个字的写法也不尽相同 , 严重妨碍了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
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后 , 秦始皇废除了与秦国文字不同的原六国异体字 , 整理和制定小篆作为全国规范化的文字 ; 废除原六国形状、大小和轻重不一的货币 , 以黄金为上币 , 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 ; 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度量衡制度作为标准 , 推行全国 , 并规定全国造车均宽六尺 , 使用相同的轨道。秦代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的措施 , 结束了各民族和地区间“田畴异亩 , 车途异轨 , 律令异法 , 衣服异制 ,语言异声 , 文字异形 ” ② 的状态 , 有利于各民族间共同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形成。
其三 , 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促进了境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秦朝把六国贵族和强宗 20 万户迁到咸阳 , 部分迁到巴蜀、南阳等地 ; 从内地徙民 3 万户至北河、榆中屯垦戍边 ,迁 50 万人戍守五岭 , 与越人杂处 , 并将当地的越民迁至乌程、余杭等地居住。秦王朝的民族迁徙形成了内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间的双向大规模流动 , 打破了先秦时期华夏族和四周戎狄蛮夷五大族群的分布空间 , 初步奠定了中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的基本框架 , 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与此同时 , 秦王朝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驰道。秦始皇三十五年 ( 前 212 年) ,又令蒙恬等修筑了从咸阳附近到九原、甘泉的直道。此外 ,还修筑了通往西南夷地区的 “五尺道” , 通往南越的 “新道” , 凿通了“灵渠”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驰道、直道的修筑 , 将居住在边疆与中原地区不同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促进了中原与边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四 , 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行的道制管理体制成为后世统治者推行羁縻、土司制度的滥觞。秦代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 ,针对各民族地区社会性质、历史进程发展不一的现状 , 在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置了类似县级地方政府的 “道”。据统计 , 秦代曾设置七道。
秦朝道制的实施 ,将一些本来不太适宜设置郡县进行统治的民族纳入国家行政统辖之下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 , 开创了后世统治者推行羁縻、土司制度的先河。
总之 , 秦统一多民族国家所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 有效地把南方百越系统和苗蛮系统的民族 , 西部部分氐羌系统的民族 , 北方部分阿尔泰系统的民族以及东北的部分少数民族纳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内, 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对中国各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意义汉承秦制 , 在前后长达 400 多年的统治过程中 , 两汉王朝继承和发展了秦代开创的统治制度 , 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 , 最终促成了华夏族向汉族的转变 , 对中国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 , 汉代更大限度地实现了中国各民族的交融 , 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涵。汉代 ,统治者继续开疆拓土。在西北 , 设置了 “河西四郡” , 最终使南匈奴降汉, 北匈奴西迁 , 并派张骞、班超等出使西域 ; 在南方 , 继续开发岭南 , 灭南越并设置了 9 个郡 ; 在西南, 通过经营西南夷 , 设置了 7 个郡 , 把汉代的西南边疆拓展到今四川邛崃山和云南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带 ; 在东北 , 汉武帝时迁东北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五郡 , 设乌桓校尉进行管理。以朝鲜及其附属国地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 把东北疆界推至朝鲜半岛中、北部。经过不断的开拓和经营 ,汉朝建立了一个东起东海 , 西到巴尔喀什湖 , 南抵南海, 北至贝加尔湖 , 由汉、匈奴、诸羌、百越、西南夷、乌桓、鲜卑等共同组成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同时 , 汉朝统治者继续在民族地区设置道 ,任命当地民族上层进行统治。据统计 , 西汉时在民族地区设置了 32 个道, 东汉时设置过 21道。
其次 , 汉代形成的 “大一统 ”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主流思想意识。刘邦建汉后 , 总结秦亡教训 , 针对当时人口锐减 , 经济凋敝的状况 , 为尽快稳定统治秩序 ,恢复社会经济 , 提倡黄老之术 , 进行无为而治。后随着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 在叔孙通、陆贾等人的劝谏下 , 逐渐重视儒家思想。至汉武帝时 , 最终采纳董仲舒建议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 从此儒学成为后世奉行的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以及“大一统 ”思想观念的形成 , 奠定了中国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共同心理素质。自此以后的两千多年里, 尽管曾多次出现割据分裂局面 , 但大一统毕竟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 各民族在“大一统 ”的思想意识形态下不断融合, 增强了中国民族的凝聚力。
其三 , 汉代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政策对中国各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代在继续推行郡县制和道制的同时 , 进一步推行民族迁徙政策。在北方 , 先后募民 10 万口迁徙于朔方 , 徙关东贫民72 万余口充实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之地, 并将降汉的南匈奴内迁至北地、朔方、五原、云中、雁门、西河、代郡等地居住。在南方 , 西汉时把越人徙处江淮之间 ,使之成为西汉的编户齐民。汉代更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活动, 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此外 ,汉高祖刘邦平城一役被匈奴围困 ,狼狈而回之后 , 接受娄敬的建议 , 采取和亲政策 , 嫁宗室女于匈奴冒顿单于。之后的整个汉代, 与匈奴、乌孙、龟兹、鄯善等和亲达十余次之多。从此 ,和亲的政策成为中原统治王朝安抚近邻各国一大策略 , 成为后世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和治理民族地区的典范 , 对中国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四 , 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最终导致了汉民族的形成。先秦时期 , 我国的主体民族总称为夏、华或华夏 , 同时又以国名或地区名称呼为不同的人 , 如周人、齐人、楚人、燕人、秦人等。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后 , 其辖境内民族统称为“秦人”。汉朝建立后 , 国力不断强盛 , 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与西方古罗马帝国并驾齐驱强国。在与匈奴、诸羌、西南夷、百越和西域诸国进行交往的过程中 , 各邻国和邻族逐渐称汉王朝的使者为“汉使” , 称汉王朝的军队为“汉兵”。到东汉时 , 汉民族已有 “汉人”之称。
“汉人”名称的出现 , 标志着汉族的形成。
华夏族改称为汉族 , 不是这一民族共同体质的变化, 更不是新民族的形成 , 但确标志着中华民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此 , 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 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因子 ,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三、结 语
秦汉时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秦汉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 , 其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度 , 奠定了大一统的国家形式和政治统治模式 ; 秦汉时期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盐铁官营等经济措施 , 成为后世统治阶级奉行的经济统治圭臬 ; 其推行的移民迁徙、和亲、在民族地区设道等民族地区统治政策等 , 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 成为后世统治者治理民族地区的典范 ; 秦汉时期的 “大一统 ”思想一经形成便源远流长 , 根深蒂固 ,成为中国几千年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发展的主流。在“大一统 ”思想的影响下 , 每次分裂之后 , 随之而来都是更高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 ,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上一篇:奶茶店市场调查报告
下一篇:农商行个人简历8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