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 者:

徐洁

作者简介:

徐洁, 上海市浦东新区顾路小学。

原文出处:

《小学语文教师》 (沪) 2020 年第 20203 期 第 23-26 页

内容提要:

发展思维既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也是语言学习的内在需求。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能力, 是随着他们对语言这个思维工具的不断掌握而发展的。 文章结合具体教学案例, 阐释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多角度比较的能力和逻辑思维。 优化阅读策略, 促进思维发展,增强阅读能力,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是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

期刊名称: 《小学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20 年 08 期

关 键 词:

阅读教学/思维能力/问题意识/逻辑思维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能力, 是随着他们对语言这个思维工具的不断掌握而发展的。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和语文教材的特殊性, 运用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 使思维贯穿整个阅读过程, 提高阅读质量, 提升阅读能力, 是必要的。

一、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生在阅读中会产生许多问题, 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具有研究讨论的价值。 如何教会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可通过“多角度提问——将问题归类——筛选核心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的路径, 帮助学生真正习得“提问” 策略, 进而理解课文言语, 形成分析、 综合、 分类的能力。 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最后一篇课文《蝴蝶的家》 一课为例, 可展开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 多角度提问, 汇总整理问题

课前预习, 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 将问题以旁批的形式写在课文旁边。 课堂上, 以小组为单位, 交流各自问题, 合并相似问题, 并整理出问题清单。 表 1 为某小组整理的问题清单。

让学生把全部的问题都提出来, 可以使学生思维清晰可视, 有利于下一步的引导学习。

环节二: 给问题分类, 筛选核心问题

继续小组讨论, 将清单中的问题进行分类:不直接影响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有: 第 1、 第 2 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和言语表达的问题有: 第 3、 第 5、 第 6、 第 7 个问题;

可以引发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有: 第 4、 第 8 个问题。全班交流, 小组间对相似的问题进行检查、 归并、 补充, 最后师生共同筛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1.“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这句话为什么要写两次?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提了很多问题却没有答案的文章?

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让学生从自己提的众多问题中筛选出最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时多提这样的问题, 促进深度思考。

环节三: 细读课文,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关键问题深入学习。 如: “‘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这句话为什么要写两次? ” 这个问题, 需要学生围绕“我为蝴蝶的什么而着急” 展开学习并予以解决, 在此过程中感受蝴蝶的柔弱与可怜, 体会作者对蝴蝶的关切之情。 再如:“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提了很多问题却没有答案的文章” ? 回答这个问题要让学生体会本文特别的写作手法——不断提出问题进而引发思考。 在深入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聚焦语言的表达, 感受词语运用的精妙, 并积累好词佳句, 不断丰富语汇。 同时, 对于表达上极具特点的语句如“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 载不动一个水点……” , 可以引导学生模仿、 迁移表达, 习得表达方法, 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 最终通过问题的解决, 让学生了解本文独特的构思, 理解作者贯穿文章始终的“为蝴蝶在雨天躲藏在哪里而着急” 的情感, 真切地感悟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 不断解答、 不断追问、 不断明朗的过程。 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 提高学生问题质量, 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的阅读状态, 培养问题意识, 使他们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二、 培养学生多角度比较的能力

比较是将多个材料进行对照, 辨别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从而抓准材料共性和个性的能力。

( 一) 比相同提炼共性

统编教材的单元编排具有结构化的特点, 既有较为宽泛的人文主题, 又有非常明确的语文要素。 阅读教学时, 可根据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单元内课文间的比较。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围绕“自然之趣” 编排了四篇课文, 其中《古诗三首》《四季之美》 《鸟的天堂》 是精读课文, 《月迹》 是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 内容上描绘的都是大自然的美景; 写法上, 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表现出景致的情趣; 要求上, 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教学中, 可引导学生从描写手法入手, 找到四篇课文的共同写法——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重点关注这类语句,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景致的韵味, 根据描写想象具体、 丰富的画面, 进行品味和积累。 通过比较阅读, 培养学生抓准文本共性特征的能力, 使思维更深刻。

( 二) 比不同突显个性

教材选文带有作者鲜明的个人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教学中, 应在单元学习的大环境下, 通过对比品读, 抓准文本语言上的个性差异, 学习具体化、 个性化的描写方法, 积累语言, 提升语感。

学习《四季之美》 和《鸟的天堂》 两篇课文, 就可以抓住两位作者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不同的表现手法, 对比分析, 综合思考( 见表 2) 。

同是静态描写, 清少纳言在描写黎明的天空时, 着重表现的是色彩的丰富性,“鱼肚色” “红晕” “红紫红紫” , 颜色从素净到浓烈、 绚丽, 通过色彩的变化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黎明是最美的。 虽然只是寥寥几语, 但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此时的美景, 并交流看到的画面, 就能品读出清少纳言那善于捕捉瞬间之美的表现力, 感受到黎明时分那种静谧之美。 学生入境入情, 之后的背诵和积累也就水到渠成。 巴金描写大榕树, 用的也是静态描写, 着重表现的也是色彩, 但关注点是颜色的鲜艳度和光泽度。 叶是“翠绿” 的, 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光,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 由此产生想象“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学生透过文字自然而然地产生共情, 充分感受到了大榕树那旺盛的生命力。

同是静态描写, 学生感受到了清少纳言淡雅清新、 巴金热烈明快的语言风格,体会到了两位作者是使用不同表现手法来突出各自景物的特点的。 通过对比, 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更为透彻, 也有助于形成独有的阅读体验和审美鉴赏能力。

有比较才有区别, 才能洞悉文章的特点。 通过多角度比较, 学生得到了经典文本的浸润, 收获了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 提高了阅读和鉴赏能力, 实现了思维的深度发展。

三、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阅读时必须依靠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协同活动, 形成概念和判断, 才能实现深度阅读, 提升阅读质量。 在阅读教学中, 培养学生演绎和归纳能力, 能促进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 一) 演绎思维

演绎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阅读中运用演绎策略, 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文本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步骤: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文围绕“那里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是个可爱的地方” 展开, 学生找到具体描写的部分是“风景优美” 和“物产丰富” , 而这两部分对应的还各自有具体内容, 见下图:

整体与部分之间呈递减关系, 如“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海底的生物——珊瑚、 海参、 大龙虾、 鱼” , 范围越来越小, 描写的事物越来越具体。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 可以帮助学生厘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树立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为段落和篇章的结构学习作好铺垫。

( 二) 归纳思维

归纳是通过分析、 比较, 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提炼, 抓住文章核心内容的过程。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中, 归纳要比演绎更有难度。 因为从演绎的角度来看, 结论已知, 由整体到局部的梳理, 思维是顺势而为的分析活动。 归纳, 其结论未知, 需要思维主体积极主动地分析、 辨别、 比较、 综合, 进而得出最终的思考结果。 在阅读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促进学生归纳能力的提升。

1.在文章结构的把握中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

在阅读中, 学生将文本整体分解为部分, 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

列提纲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厘清文章结构, 在概括各部分大意的基础上, 进一步理解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构成纲目清晰、 言简意赅, 又体现着一定逻辑关系的结构系统。 列提纲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条理, 提升对文本结构的分析、 概括能力。

2.在文章内容的理解中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

从文章内容的角度来讲, 可利用写故事梗概、 概括中心思想和拟标题等几种形式进行思维训练。 让学生将文本内容进行合理压缩, 删除枝叶, 保留主干。 在压缩提炼、 去粗取精的思维过程中, 锻炼学生分析、 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3.在对人物和事件的分析中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

统编教材中, 写人记事的课文比重较大, 而这类文章的归纳对学生而言也是难点。 文章中精彩的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虽然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但总的来说只是一个混沌的整体感觉, 要细说的话学生往往就会“无从下口” 。 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或从人物的肖像、 语言、 行动和心理等方面, 或从情节的起因、 发生、 发展、 结果等方面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与事件的因果关系。 这样既能使学生掌握这类文章的归纳方法, 又锻炼了学生分析人物、 事件的能力。

发展思维既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也是语言学习的内在需求。 优化阅读策略, 促进思维发展, 增强阅读能力,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是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