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部编人教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蝌蚪找妈妈》

一、教材简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 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

ppt 词卡 头饰

五、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六、课堂实录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

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生:(跃跃欲试)行!

(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

(学生活动: 1、抽查2、齐读)

【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

(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

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

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

(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学生想走近文本的欲望再一次被引发。)

(三)、走进文本,有所侧重

1、启(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步入佳境

师:小朋友看得真投入,小蝌蚪找妈妈时遇见了谁?

生:鲤鱼,乌龟。

师:真棒!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她们都说了什么?

生:想!(走近文本的欲望被激发)

师:那小朋友赶紧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吧!在读的过程中请小朋友标出自然段!

师:瞧,我们的小蝌蚪都被你们的读书声吸引过来了(出示小蝌蚪的图片)。谁能说说你见过的小蝌蚪的长什么样?

生1:蝌蚪有大大的脑袋和长长的尾巴。

生2:我觉得蝌蚪很像一个逗号。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师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蝌蚪图)睁开眼睛,说说你见到了一群怎样的小蝌蚪?

师:他们在干嘛?

生:游泳

师:怎样的游泳啊?

生:快活的,甩着尾巴。

师:你能做一下动作吗?生做动作。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出高兴劲儿

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生模仿老师有感情读)

师:读的真好,小朋友你们看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多自在啊,我们课文中有一个词,你们能找到吗?

生:快活

师:找的真对,那你们能用“快活”说一句话吗?(培养学生由词到句的能力)

生1:今天,我很快活! 生2:小鱼在水里游的真快活!

2、承(第二三自然段):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师:说的真好!小蝌蚪快活的游哇游,踏上了他寻找妈妈的旅途,在路上他先遇见了谁呢?

生:鲤鱼阿姨(师出示鲤鱼的图片并指导学生进行画面观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它们跟鲤鱼阿姨说了什么呢?

(生回答,师出示它们的对话,生分组分角色来朗读)

师:读的很好,请小朋友认真的观察一下课文的插图,小蝌蚪是怎样游向鲤鱼阿姨的?

迎上去(结合图画理解“迎”(面对面)(生读)

师:那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小蝌蚪是“迎上去”不是“冲上去”?

生:小蝌蚪有礼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师:那么鲤鱼阿姨是怎么答的呢?(生读鲤鱼妈妈话)

出示词卡(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蝌蚪终于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了妈妈的样子,高兴极了,他们连忙小告别了鲤鱼阿姨继续向前游,当他看见乌龟大叔在水中悠闲地漫步时,连忙追了上去。小朋友们,他门为什么要追上去呢?(比较追上去和迎上去。出示图片)

生:因为乌龟有四条腿

生:因为乌龟是宽嘴巴

师:小朋友回答得都很正确,他们误以为前方游动的就是自己妈妈,小蝌蚪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于是高声叫着——

生:妈妈(引导学生读出激动,高兴的心情)

师:可乌龟大叔仍旧慢吞吞地说(“说”声音变粗)——(生读)

出示词卡(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分角色朗读。

3、拨(第四自然段):宣泄情感,以读养心。

师:鲤鱼阿姨和乌龟大叔指导让小蝌蚪知道了妈妈的模样,给了他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接下来他们又遇见了谁呢?请小朋友们跟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并把青蛙妈妈的样子用横线标注出来。

①谁能说一说青蛙的样子?出示词卡(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

师:这是小蝌蚪们的妈妈吗?(出示青蛙图)

生:是

师:小蝌蚪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妈妈,心情肯定是无比的激动,谁来读读小青蛙跟妈妈说的话?

生:妈妈,妈妈。(师引导孩子读出激动的语气)

师:此时此刻,妈妈就在眼前,小蝌蚪还可能对妈妈说什么呢?(拓展学生思维,学会爱的表达)

师:(引读)妈妈低头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她笑着说——

生:(读青蛙妈妈语)。

师:你们知道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着变化,赶快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找)

师:用笔将这些句子划下来,在小组里读一读,注意一定要按照顺序找哦!(生活动,小组交流)

师: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生3:“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师指图与学生共同回顾小蝌蚪的变化并在五幅挂图间板书)

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

4、合(最后一段):内外延伸,厚实立体。

①巧妙过渡,走进文末

过渡:执着的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他们的身体也跟妈妈变得一样了,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跟妈妈会到哪里去吗?(贴图五)请同学认真的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指图)看,小青蛙跟在妈妈的后面又启程了,他将和妈妈一起并肩作战,捉害虫,保庄稼,去谱写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童话。

(介绍青蛙知识,出示人类捕杀青蛙的图片,让孩子树立保护青蛙的意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整理一下。

师、生:小蝌蚪先……再……接着……最后……(师边说边用箭头将贴图相连,并在箭头上板书“先”“再”“接着”“最后”)

(同桌相互练说)

师:来,让我们再一次用自己最美的声音,反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听吧!(自由读全文)

【评析:在引导学生感悟教材内容时,老师对教材的整合独具匠心。避开学生早已熟悉的“怎样找妈妈”的内容,引导学生先与小蝌蚪和青蛙交朋友,感知他们的样子,再感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样学生始终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找变化点,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表演解说过程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达到了锻炼思维、发展语言的目的。】

七、课外练习,拓展延伸

前段时间,老师发现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在养蚕宝宝,请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仔细观察蚕宝宝的身体变化过程,并用笔记录下来。

【评析:在引导孩子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然后在把知识迁移到具体的生活中,鼓励孩子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使得学以致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总结】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文学作品。全文围绕“找”这个中心展开的。班级的植物角刚好有活体,为这节课的展开带来了更好的效果,小朋友的兴趣很大。

“这么可爱的小蝌蚪,他却找不到妈妈了,我们一起帮帮这个可爱而可怜的小蝌蚪好吗?引入主题,幼儿颇有兴趣的开始听我讲故事。由于小蝌蚪遇到的“妈妈”比较多,故事情节较长,我采取了分段教学。当小蝌蚪每次遇到一位“妈妈”,我就开展情节教学,让2位小朋友分角色表演,用这样的节教学方式,不仅让幼儿完整的说完一句话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愿望。通过幼儿喜形于色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很喜欢这节课,当小蝌蚪再次遇到其他的“妈妈”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开演”了。

整个活动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在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不紧凑,当我要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时候,幼儿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

《金秋水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串。

2. 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字词。

3. 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大家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么?常熟是我的家乡,你们去过常熟么?电视上见过么?那儿可是个水乡小镇,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你们想不想去张老师的家乡看看?

2.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我的家乡,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

二. 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1. 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

2. 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注意翘舌音,后鼻音)

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点名2人,齐读。

4. 去掉拼音谁也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

5. 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

三. 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师范读,我读得美么?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点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

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么?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点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荷塘真美啊。

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么?能读好这排词语么?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点名读。评议。

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片,美么?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点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四. 连串成篇,形成积累。

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

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么?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练习。

3.点名配乐读。(评议:停顿,想象。你读得真好,封你做读书大王)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读好了么,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配乐齐读。

五. 示范指导,认真写字。

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点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么?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

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看看是不是它。你真聪明。

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

4. 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了解水乡金秋十月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指导用文中词语造句,以及文中插图的说话:“游水乡”的训练,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水乡景色,幻灯片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幻灯片出示)。

金秋 烟波 水乡 夕阳 归舟 渔歌

芦苇 菱藕 荷塘 枫叶 灯火 月光

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

2.抽读这些词语。

3、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二、指导感悟

1.激趣促读。

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互说互读。

4.反馈指导。

全班交流,大体步骤为: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

(1)第一行: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语速较慢。

(2)第二行: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语速较快,表达出兴奋之情。

(3)第三行:一幅“渔歌唱晚图”。晚霞映红了湖面,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语速稍快,抒发了丰收的喜悦。

(4)第四行: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水乡更显宁静和迷人。读的时候语速稍慢。

5.整体感悟。

(1)了解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练读全文。(提示:边读边联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

(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 ),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 ),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

a,自读,再口头填空。

b.反馈说,评议,再说。

C,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

三、指导熟读

1.体会押韵。

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自读体会。

2.指导停顿。

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3.练读全文。

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四、练习造句

1.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

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五、指导看图说话

1.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

2.多媒体课件出示金秋的水乡图。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听。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

(4)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

(5)说了这么多的水乡景色,你想发出什么赞叹?

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

(6)指名说,比赛说。

【教学总结】这个单元是继学习拼音之后,第一个识字单元。本课《一去二三里》是这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学生刚刚接触古诗,也是孩子第一次接触课文。所以,上好这一课,意义重大。

课前经过了解,有很多同学其实都已经会读课文了,因为他们在幼儿园学了或者爸爸妈妈提前教了。上课的时候大多数孩子读得都很熟练,但是有拖音现象,停顿也不够准确。我放手先让会读的孩子和同桌相互读一读;然后,重点抽查拼音基础较弱的孩子读,进行指导,孩子提高很快。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阅读。

《秋天到》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指导学习用学过的方法识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体会诗歌的音韵美,练习对对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1.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热身: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请仔细听:一边绿,一边红。红的怕水,绿的怕虫。(打一字)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出来啦!

一、导入新课

指导写“秋”字:刚才我们猜出了字谜是秋,现在请同学们举起小手跟老师一起来写“秋”字。

【“秋”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在导入环节插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落实了课堂写字的要求,可谓“一举两得”。】

二、指导看图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都画了哪些景物呢?

2.观察图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从近到远,从下到上,或者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现在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相机认读词语:鱼虾肥、瓜果香、秋收忙、田野翻金浪、枫叶红、大雁排成行

(师:★我们先来看看离我们最近的,谁在干什么?仔细观察鱼网里的鱼,读“鱼虾肥”。★接着来看右边,地上堆满了刚采摘回来的瓜果,都有些什么?这些果子好不好吃?读“瓜果香”。★接下来我们看看稍远点的田野里,农民正在干什么?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不仅要捕鱼虾,要采摘瓜果,还要收割稻子,真忙啊!读“秋收忙”。★你们再看,田野里的稻子是什么颜色的?远远望去,黄澄澄的一片,在微风吹拂下,多像金色的波浪在翻滚!读“田野翻金浪”。★现在,我们抬头往上看,枫树的叶子变红了。火红的枫叶多美啊!读“枫叶红”★再看蔚蓝的天空中,有一群大雁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它们要飞到哪儿去呢?读“大雁排成行”)

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些词语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插图资源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语教材中插图有着画龙点睛、辅助衬托等重要作用,具有极大的“潜质”。 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的直观性、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其观察能力,陶冶美的情操。在此环节,让学生充分观察插图,既落实了识字、读词的任务,又能提前化解教学难点,还渗透了看图写话的技巧训练,可谓一举多得。】

三、初读课文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这幅图画有关。这是一首优美的小诗,诗的题目就叫《秋天到》(板书课题)

1.请打天课文,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词,认读

我们先来读读本课要学的生字,你发现了什么?(前鼻音,后鼻音)请你们再读一读,注意读准前鼻音和后鼻音。强调多音字“转”。

3.齐读课文

【本课生字绝大多数是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也是有意在渗透韵脚的押韵知识。而生字的识记过程较简单,意在反复朗读课文过程中学习生字。】

四、学习课文

1.读完课文,你知道哪几个月是秋天吗?

过渡:秋天的景色很美丽,每个月的景色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看八月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2.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理解秋天天气凉的特点:用换词法,把“凉”换成“冷”,让学生说说行不行,为什么?

认识“蟋蟀”(图片,叫声)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喜爱之情。(把“把歌唱”三个字读得重一些,就能读出喜爱之情了。)

(3)体会对偶:请仔细观察画线的句子,你发现了什么?(是呀,这里面藏着对子呢!)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秋天到了,天气变凉爽了,还有蟋蟀在唱歌,你们高兴吗?那你觉得在朗读时,怎样才能读出高兴的心情呢?(读出节奏、重音、有感情)那就请你高兴地读一读吧!)

3.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八月的秋天是凉爽的,那么九月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

(1)指名读第二小节。九月的秋天有什么特点?(秋收忙)(是呀!九月,绝大多数的农作物都成熟了!九月,也是农民伯伯最忙碌的时节。)

(2)秋天,都有哪些农作物收获了?(鱼虾、瓜果、稻子)指名理解“田野翻金浪”的意思。你知道,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农作物也在秋天成熟了?(出示幻灯图片)

(3)指导朗读

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请你带着喜悦的心情,读一读。(注意读出停顿、节奏、重音)

(引导:此时此刻,你就是农民的孩子,看到池塘里的鱼虾长得那么肥,果园里的瓜果正飘着清香,你的心情怎样?你正站在田间地头,微风吹过,金色的麦浪淹没了你,你的感受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读!)

4.学习第三小节

过渡:十月的秋天又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1)指名读

(2)理解“寒霜降”(出示日历)

(引:同学们,寒霜降其实是秋天的两个节气。这是十月的日历,老师用红色圆圈起来的就是。其实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寒露和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两个节气,表示此时已经是深秋了,也越来越低了。)

(3)十月已经进入深秋了,这时候的景色也是非常美丽的。都有哪些景物?(枫叶红、菊花黄,大雁)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要去哪儿?(了解南北温差)

(4)指导朗读:你们看,秋天里枫叶是火红的,菊花是金黄的,大雁是黑色的……色彩多么明丽!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现出来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和理解是互为因果的。读为理解服务,理解反过来有助于读。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受知识、阅历的限制,对于朗读的技巧需要教师的点拨。在教学中,老师通过范读,通过具体的指导(节奏、停顿、重音、感情等),使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五、总结提升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找一找课文中藏着哪些对子。

3.试背课文。

4.练习:语文天地P4第3大题(灵活机动处理,若时间来不及就不做)

【“练习对对子”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在学习第一小节感受对子的基础上,又在此处提出让学生找应该不难。这样不仅有个梯度,又让学生有个提升。背诵课文也是本课的学习要点。在充分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给学生一些提示,学生绝大部分都能当堂背诵。】

六、布置作业

1.把诗歌背给家长听

2.学背《二十四节气歌》

【此处布置学背二十四节气歌,是在学习第三小节的基础上提出的,既然前面已经提到节气,引起学生的兴趣,此时不防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或在家长的帮助下了解二十四节气。这也是培养搜集资料能力的一个方法。】

板书设计:

秋天到

八月 凉爽

九月 丰收

十月 美丽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背诵课文:

(1)齐背课文。

(2)指名分小节汇报背。师生评议。

二、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三、指导书写

四、扩词练习

请学生充分练说。

五、作业:画一画秋天。

【教学总结】本课采用儿歌的形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全文共有三个小节,分别写出了秋天的凉爽、丰收、美丽。

教学本课,我运用了示范朗读、引导点拨、联系生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秋天的特点。

教学第一小节,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春夏秋冬各有什么气候特点,然后把秋天和冬天、夏天进行比较,总结出秋天不冷不热的特点,学生也跟着很好地理解了“凉爽”该词的词义。接着通过男女生赛读的形式让生大胆地用朗读表现出凉爽的感觉。同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师:男生们读得真凉快啊!爽!你们是秋的使者吗?(男生们脸上笑意盈盈,得意洋洋)

师:女生们是不是有些过于害羞了,读起来有点像夏末,还带着些闷热呢,再读一次吧,赶快把秋姑娘叫出来!(女生们会心一笑,抖擞精神再读一遍)

教学第二小节,通过让引导联系生活经验说说秋天成熟的水果和庄稼,点拨学生想象自己是农民伯伯正在忙着收获果实,说说自己心情会如何(激动、高兴、喜悦、骄傲……),师生共同小结,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感情去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充分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第三小节,我运用想象感受、颜色比较、动作呈现三种形式,抓住“寒霜”、“红”、“黄”、“翻金浪”四个关键字眼理解秋天的美丽。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我还是挺满意的,相信孩子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快乐吧!

《我是什么》

设计理念

“字词”是低年级学习的重点,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明了字词的含义,并且慢慢学会运用。

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把朗读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

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写自己想写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句子;动画:静静的水、流淌的水、奔腾的水,灌溉田地、冲毁房屋。)

2.学生准备:画一张自己心中的水,课前准备好写字卡。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画水,交流图画

导语: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把画拿到投影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课前画水,不管画得单调还是复杂,那都是学生心中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学完之后,每个学生都应该有更多的想象。

二、猜谜,认识水

1.范读,猜谜。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猜“我是什么”。

2.自由读课文,认识水。

(1)自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第一项:云雨雹子雪

第二项: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第三项:睡觉 散步 奔跑 唱歌跳舞开大会

第四项:温和暴躁

(2)动动脑:

我们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我会变” “我的家” “我的活动” “我的脾气”等。)

设计意图:这是对整篇文章的通体认识,整体了解文章,简单了解水的多种表现形式。“动动脑”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到此为止,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朗读,赞美水

1.自选题目。

接下来,我们要对水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项和三项合并为一项来自学。)

2.自主合作学习。

(课件中出现学习伙伴,提出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①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②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③用心读每一句话,想一想,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④读给你的朋友听,互相提一提建议。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和协调。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提示:以下是预设内容,顺序可以改变。)

(1)“我会变”。

①“我学会了字词”。

出示词语:飘浮 碰到 雹子

A.(课件中出现飘浮的云彩)填空:云在天空中 。

B.(课件中出现一只小船在水上)填空:一只小船在水上。

思考:“飘浮”和“漂浮”有什么区别?

C.(课件中出现雹子)问学生:这是什么?(许多孩子都没有见过雹子)

D.用“碰到”说一句话。

②“我是小小朗诵家”。

第一段,要读出自豪的语气,很活泼。

第二段,“水珠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雪花飘下来”这三句话的感觉是不同的,应读出“落”“打”“飘”的不同意思。

个人读、评价、练读、个人读。

③“想象的翅膀”。

想一想:我还会变成什么?

板书:冰、霜……

(2)“我的家”“我的活动”重点指导朗读。

①“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 (课件出示静静的池水)

现在,我们也累了,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用自己睡觉的安静来体会池水的安静。)

个人读、比赛读、悄悄地读给你的同位听。(读出池水的安静)

②“在小溪里散步,” (课件出示静静流淌的小溪)

谈一谈平时散步的情景,读出溪水的悠闲、轻快。

个人读、练读、齐读。

③“在江河里奔跑,” (课件出示奔流的江河)

说一说你对江河的认识,读出江河的奔腾气势。

练读、读给同位听、个人读、评价、齐读。

④“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谈一谈见到的跳舞、唱歌、开大会的情景。

(课件出示海洋)让学生感受一下海洋的气势,读出海洋的波涛汹涌。

个人读、评价、练读、个人读、齐读。

⑤齐读这一段。

说一说:读这一段时声音、语速应该渐渐怎么样?

练读、个人读、小组合作分句读、评价、齐读。

⑥“想象的翅膀”。

想一想:我的家还在哪里?我还有哪些活动?

板书:稻田里水杯里水管里天上……飞舞慢跑……

设计意图:低年级语文教学应重点放在朗读上,用较短的时间把自然科学知识解决之后,剩下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指导朗读和识记字词。一、二自然段比较活泼,也比较容易读。难点是第三自然段,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声音不同、气势不同,所以读的感觉也不同。通过课件出示实物和联系生活实际来引领孩子们感悟,慢慢提高朗读能力,形成语感。让学生在不同的朗读体会和比较中,慢慢感受到朗读的技巧,学会朗读。

【教学总结】本课是一篇主要用拟人手法写作而成的科学短文,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类的利弊关系。

一、成功之处

1. 谜语导课激发兴趣。采用了有关天气的谜语进行导课,迅速引出对新知的学习。

2.字词教学自主扎实。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完成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带拼音拼读,去拼音指名读的基础上,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上,只在重点处点拨,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字形特点。

3.整体感知方法得当。采用关键词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使他们跳一跳就能够着桃子,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4.细读文本灵活多样。第一、二自然段时,我选取三个表现水的形态变化的重点语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辨析形近字。这些做法能够巧妙地化解本节课教学难点。

5.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本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贴近儿童的语言,不断的创设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了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板书设计独特新颖。我的板书设计图文并茂,不但用贴图展示了水的六种变化后形态,还用四个字卡展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起到画龙点睛之用。

二、不足之处

1.识字环节漏掉了“躁”的教学,导致在开火车读字卡时进行补充,占用不必要的时间,影响后面教学。

2.朗读指导时,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需再凝练。

总之,作为一名教研人员长期与教师对话,能够有这么珍贵的与学生近距离的课堂接触,将平时积累的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难能可贵,一节课下来,我为之感到收获颇丰之余,体会到教学研究任重道远!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