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年有四季,中国传统四大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各占了一个季节。中国历史也是是一个诗词的历史,我国的每个节日都有属于自己的诗。清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端午节“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中秋节的名篇佳作颇丰,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最著名的,恐怕当属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在中国文坛的地位可谓是首屈一指,从所谓广义或者笼统的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如果少掉苏轼的几首词,不晓得会少掉多少东西。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男的的全才,他文章写的极好,二十岁时就因才华横溢而惊动朝野。“乌台诗案”后,苏轼九死一生,从此脱胎换骨,他的词作也进入成熟期,狱中他写给弟弟的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感人至深。下面这首《水调歌头》,是他在中秋节月夜写给他弟弟的,这首词可以说是苏轼的代表作,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上片望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开篇出语奇逸,屈原《天问》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李白《把酒问月》曰“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诗舒缓,苏词峭拔,紧接着他又说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对宇宙的追问却没有得到回答,那我何不乘着风羽化登仙,直接到天宫上去看看呢。可是越高的地方越孤寒,这可怎么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大有陶潜《桃花源诗》“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之意。天上真的胜过人间吗?人间光影清绝,恐怕胜过清寒的月宫吧。这里表达了自己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也抒发了自己对人世的眷恋和人生的热爱。

下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照应上片“琼楼玉宇”既写天上月光,也写人间月下人。月光穿过了红色的楼阁,照进雕刻纹彩的门窗里,“照无眠”,“无眠”之人,是千千万万望月伤怀的人的缩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用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用“何事”起问,表面上是埋怨明月不通人情,实则寄寓着自己怀人的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作者运思入情,旷达的自我排解。天地万物很难十全十美,又何必为离别感到忧伤呢?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富有哲理,意境豁达。虽然人间离别难免,相聚暂时不能如愿,唯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千里之外共赏中秋月色。

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于是,词的境界愈见澄澈辽远,词的情思也愈加殷切绵延,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整首词层层转折,落笔潇洒,舒卷自如,境界高逸,充满哲理。历来诗家词家都对这首《水调歌头》推崇备至。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将它推为中秋词的绝唱:“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