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为民情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百姓吃饱肚子,他勇于担当、顶住压力减征购,实事求是反映人民心声:为乡亲致富,他不断找寻让群众生活好起来、富起来的路子,解决群众卖奶难、卖菜难的问题;为了正定的未来,为中小学校舍破败发火,要求每个村庄最好的房子是学校: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试点推行改造连茅圈,从细微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也正是他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实践源头,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正所谓“不忘初心,为了人民”。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是坚持立觉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不断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者的实惠,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实现两者良性循环。 一方面,经济发展是前提,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民生改善既能有效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要通过发展经济、做大“蛋糕”,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要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知屋漏者在宇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群众生产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要千方百计加以解决,能解決的要抓紧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 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多做一些 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 的虛功。
篇二
中国共产党最关心的就是让全国老百姓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利益,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就是党最大事。而党员就是组织工作在基层开展的重要抓手之一。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身为党员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基层党员干部要察民情,解民意,听民声。这既是谋事之基,也是成事之道,更是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的一项基本功。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各级党员干部要增强担当意识,坚决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老百姓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服务老百姓需求上出实招,要在满足老百姓需求上多下功夫。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各级党建站点要持续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治,坚决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通过这些措施,真正实现“百姓有所需,党员干部有所为”实干担当。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要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党建的发展不能只靠内容上的宣传,更要加上以人民为核心的党建内容,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我们党之所以能永葆青春活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关键就在于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篇三
最近,组织发了一套书。这两天读了一本《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读过之后,最大的感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真正与群众在一起,才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整整40年前,一个不满29岁的年轻人,主动要求从北京的中央机关到一个河北的18线小城市任职。他的解释是:“在北京,在中央机关,在领导身边高度有了、视野宽了、信息多了,可离社会、人民群众以及火热的社会实践却有点远了,不接地气了。只有到基层去,到群众身边去,才能真正为他们做一些实事儿。”
虽然是个18线小城,毕竟也是个城市;他还是副书记、书记,也是个挺大的官儿。
读书过程中,一直有一个非常有画面感的镜头,在脑海里闪耀。一个年轻的大个,穿一身旧军装,骑一辆二八大自行车,沿着坑坑洼洼的土路,到一个公社大门口,或者一户百姓家中。这好像我们小时候过门走亲戚的镜头,可这是当时的县委(副)书记。
农业大户家、科技能手家、文学作家家、致富能手家、困难户家……都有这辆自行车和这个穿军装大个的身影。他的到来不是光带着问候“辛苦啦!”“好好干”来的,而是带个问题“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来的,带走的是问题,下次来带回的是解决了的问题。
走村串户还是太慢了,受众面太小了,那就在县城大集上摆桌子,听取群众意见。一切可以走进群众的方法,都是他的工作方法。
一个县城、一个乡镇、一个村庄、一个单位,领导经常深入群众,带着诚意去,带着问题回,带着解决问题再去,带着成绩和问题回……再去再回,再去再回……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看起来是行动上的事儿,实际上是思想上的事儿。当前,“嘴上把群众放在心里,心里把群众放在嘴上”的现象比比皆是。只有亲自“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不是层层过滤来的“群众”,才能真正让群众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