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
整个标准很长,共182页。我拿到电子版后花了几小时研读了一下,读完后有三点感触:
(1)经真是好经,如果老师们都能按照新课标理念来教学,那孩子们没有理由学不好数学;
(2)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理念与落实恐怕会有差距;
(3)我的公号和数学三书的理念与整个新课标的指导思想高度一致,好像我全程参与标准制定似的。
建议家长好好读读这个课标。读完后就会知道,教学环节出现问题,我们不应该埋怨教育部。我们的顶层设计人员并不是大家口中的“砖家”,问题在于政策与落实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一线教师队伍的数学素养仍有待提升。
我注意到,在阐述小学阶段的内容时,全文多次提到了类比和归纳,这也是我一直都极为看重的能力。为此,我曾写过两篇长文:
类比的力量
归纳的艺术
标准的主体内容分为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和附录七部分。下面主要解读前面几部分,也就是纲的部分。
一、课程性质
这部分内容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
(1)数学是什么?
(2)数学有什么用?
对于数学是什么,《课标》开始就给了概括性的定义: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二、课程理念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强调“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与“四能”(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导向是本次新课标所有课程都遵循的依据。
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能力是我一直所提倡的。我记得之前有人跟我提过现在市面上的一种论调,说提前学的孩子可以不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等到他学到更高阶的知识后自然就会加深之前那些基本知识的理解。对此,我只想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在课程内容方面,《课标》强调要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其中,有两点尤其值得关注:
(1)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这里面,许多中国古代的数学问题都已经出现在了各个阶段的试卷中,算是在数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和简单的一种方式。我在《超级数学小玩家》一书里,专门有一章介绍了20个中国古代数学问题,覆盖了算术里的多个方面。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不止存在于数学问题里,类似于太极八卦都饱含数学思想。
在教学活动方面,《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孩子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上面这短短的一段话,说起来容易,能做到的有多少,我不得不打个问号。我之前在《计划教育下的数学教育之怪状》一文中提到了下面两个案例。我们现在的某些老师过度追求“标准答案”,要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转变,任重而道远。
在教学评价方面,《课标》建议“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要“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实施起来也不容易。
在第六部分的《课程实施》部分,专门有对多元化评价的建议,里面大致是这么说的:
(1)评价方式丰富
评价方式应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
(2)评价维度多元
在评价过程中,在关注“四基”“四能”达成的同时,特别关注核心素养的相应表现。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思想的把握、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不仅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评价主体多样
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4)评价结果的呈现与运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个评价方式的愿景确实很美好,但回顾一下高考录取方式的改革,就知道有效实施起来有多难。而且,高考因为得筛选,不管怎样都得弄出个量化评价标准。小学阶段不用筛选,我担心最后落实时有些老师可能会干脆放弃客观评价。
三、课程目标
这里面主要阐述核心素养的内涵、总体目标以及各学段的目标。
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素养,概括为“三会”:
(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可以看到,核心素养特别强调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这一点正是《给孩子的数学思维课》一书的主旨,书中的绪论就是”数学源于生活”,整本书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生活现象背后的数学问题而展开的,深入地诠释了什么叫“三会”。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把小学和初中一盘棋考虑,不割裂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是这次新课标修订的一大特色。
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初中阶段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可以看到,这里面对于小学和初中的表述有些只差两个字,比如“意识”vs“能力”,“意识”vs“观念”。可不要小看这细微的文字差别,两者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关于“意识”vs“能力”,我以推理意识和推理能力为例。
小学阶段的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包括知道推理这回事;能够通过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体验数学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过程;对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出合理解释。
初中阶段的推理能力主要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的能力。包括初步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则;能通过特殊结果推断一般结论;理解命题的结构与联系,探索并表述论证过程;感悟数学的严谨性,初步形成逻辑表达与交流的习惯。
关于“意识”vs“观念”,我以模型意识和模型观念为例。
小学阶段的模型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知道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能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解释。
初中阶段的模型观念主要是指对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知道数学建模是数学与现实联系的基本途径;初步感知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所以,模型意识主要是了解,顶多会用模型来解释问题,而模型观念则侧重于抽象、建模和模型分析,显然是更高阶的要求。
《课标》希望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达到:
(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最后一点对于培养科学精神非常重要,正如我在《给孩子的数学思维课》第一章的标题所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篇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
一、从双基到四基
双基:52年提出,63年作为文件,92年进一步强调。
本世纪初开始的教育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源于2001年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从理论到实践,引起了很大的变化。
形式: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
理念:从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
目标:从一维目标到三维目标
一维目标:知识技能
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技能:结果性目标
过程方法:过程性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必要性不言而喻,体现在教育方针之中。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过程性目标,问题也出现在过程性目标。
在描述过程性目标时,仅仅使用行为动词,经历、体验、探究。基于这样的描述,过程性目标只能作为教学目标,不能作为课程目标。
需要思考:什么是过程?什么是结果?
知识是一种结果,可能是思维的结果,也可能是经验的结果。
以知识为本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结果的教育。
过程是指学生思维的过程和实践的过程,重视过程是为了培养智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结果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融为一体,把数学课程的过程目标描述为:通过数学的学习,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从双基到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从两能到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满分作文网https://Www.zUowEnWang.net/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从四基到数学核心素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十八大(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数学眼光:数学抽象、直观抽象;
数学特征:数学的一般性。
数学思维:逻辑思维、数学运算;
数学特征:数学的严谨性。
数学语言:数学模型、数据分析;
数学特征:应用的广泛性。
三、数学核心素养与十个核心词
数学抽象:符号意识、数感
逻辑推理:推理能力
数学建模:模型思想
直观想象: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数学计算:运算能力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抽象是指通过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抽象,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素养。
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用数学语言予以表征。
最简单的推理需要三个性质命题:前提命题、论据命题、结论命题。
有逻辑的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有逻辑的推理,命题之间具有传递性。
无逻辑的推理:苹果是酸的。酸是一种味道。所以苹果是一种味道。
篇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
在“课程目标”部分相较于2011版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
在2012版中,正式提出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三个维度展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以此为基本逻辑进行表述。
数学眼光:抽象能力(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数学思维: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
数学语言:数据意识(或数据观念)、模型意识(或模型观念)、应用意识。
在2011版中着重强调了: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一般称“十大概念”。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2022版的课程标准中,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与2011版的“十大概念”区别不大,剥离出了一个次级维度的“量感”,整合成了“九个核心素养”。但是,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抽象能力”作为单独的一个问题所需要重视之处。
在2022版课程标准中,专门将小学和初中学段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区分:
小学阶段(11个):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初中阶段(9个):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在对比中,我们发现:
1、初中阶段不再关注相对微观的数感、量感,而是相对高位的关注抽象能力;
2、“推理意识”与“推理能力”有什么区别?“意识”、“观念”和“能力”之间的差异是什么?这些必须要更加深入的思考;
在“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其内涵”的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涉及初中学段的“表现”将“抽象能力”与小学阶段的“数感”和“量感”做出了明确区分,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并且将小学阶段的“推理意识”和初中阶段的“推理能力”等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推理意识”要求是“初步感悟”,“推理能力”要求则是“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的能力”,两者是明显不同的。
在“总体目标中”,三条分别描述的是:
1、发展“四基”;
2、体会三个方面的“联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四个“能力”;
3、数学的价值、学习习惯和科学精神。
与2011版相比,“四基”强调了“未来发展”,增加了好奇心、求知欲和了解数学的价值。
在“学段目标”中,变化很大。
1、学段的设置,由原来的“三个学段”调整为“四个学段”,但是初中作为单独的一个学段没有改变。
2、2011版的学段目标是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来描述的,2022版则更加直接的从数学学科内容与结构、问题提出与解决、数学思维能力形成、数学学科价值与学习习惯等方面表达。
篇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当天就迫不及待把新课标打印出来,必须得写点什么才能平复莫名而来的激动心情。到今天,终于梳理出了想说的内容,整理如下:
一变化
与2011版课标相比,2022版课标围绕“核心素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建议等方面做了调整。
1、课程目标——核心素养内涵的些微变化
2022版课标明确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概况为三方面(“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并将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由2011版课标中的十个关键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发展为2022版的十一个方面: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增加了量感,量感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这一改变能更强烈的感觉到小学阶段核心素养更偏具体,更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和意识的培养。
2、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还是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组成。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以数学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主线循序渐进进行,每个学段的主题有所不同。综合与实践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方式,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
(1)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里面,把负数、方程和反比例移到了初中,把常见的量的学习移动到了综合与实践领域。把百分数相关知识移动到了统计与概率领域。
内容的调整,势必会引起教学重点的变化。调整后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就彻底被划分成了“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
(2)图形与几何
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变化不大,但是侧重点有所调整。2022版课标中更强调几何直观,增加了尺规作图相关内容,加强了动手操作。
(3)统计与概率
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把百分数放到了统计与概率里,放到该领域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可以更好地表达和理解百分数,体会百分数中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4)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领域改动较大,地位有了很大提升,这也是为了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把原来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这部分内容以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的形式在综合与实践中进行呈现。强调跨学科融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3、教学建议
为了促成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领域的达成,在实施教学时,更要把握关键内容,讲究策略和方法。在教学建议方面,2022版课标也做了调整和侧重。
(1)更重视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为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2022版新课标改变过去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里的“整体性”在数与代数领域体现的最为直接。对于小学阶段的“数与运算”主题,尤其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这种整体性和一致性体主要现在:计数单位的统一。
在2022版课标中,多次提到“一致性”。下面做一下简单列举:
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18页)
数与运算的教学。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和分数。通过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有机结合,感悟计数单位的意义,了解运算的一致性。(22页)
在进行除法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在这样的过程中,感悟如何将未知转为已知,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通过小数加减运算、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与整数运算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运算的一致性,培养运算能力。(23页)
通过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进一步感悟计数单位在运算中的作用,感悟运算的一致性。(25页)
数的运算教学应注重对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的统筹,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运算的一致性。例如,在分数加减运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通分的目的是得到同样计数单位,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对分数表达的重要性,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运算都要在相同计数单位下进行,感悟加减运算的一致性。(26页)
对小学阶段“数与运算”主题,在理解整数、小数、分数意义的同时,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基于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85页)
关于运算的整体性和一致性,需要明确下面三点: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算减法想加法)、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计算(横式比竖式重要,横式是算理,竖式是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算除法想乘法)。
(2)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指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达成。每一个特定的学习内容都具有培养相关核心素养的作用,要注重建立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关联,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体现在教学要求中。核心素养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在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
二关键点整理
在2022版新课标正式发布之前,就已经聆听了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关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最新修订解读》的报告。这次手里有了正式的课标,又一次打开了解读视频对照着来看,史宁中教授提到的一些关键点和举的很多小例子,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启发。
1、在乘法中,横式比竖式重要
在提到运算的整体性时,教授强调横式比竖式要重要。横式是算理,竖式是算法。在讲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时,其实就是用到的乘法分配律。
小例子:25x12=25x(2+10)=25x2+25x10。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培养运算能力。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后,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等多位数的乘法,在探索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感悟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
2、关于数的认识
在讲到数的认识时,特别强调了数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抽象的过程。数的认识是在形式上去掉数量的名词,用符号表示数;在实质上舍去事物的背景,使数具有了一般性。数是一种符号的表达,是对数量的抽象。
小例子:两匹马、两粒米→□□→2这一简单的小例子体现的就是数是一种符号的表达,是对数量的抽象。这里面包含的素养目标是建立数感、符号意识。两匹马、两粒米→□□这个过程是从感性具体→感性一般的简约阶段;□□→2是从感性一般到理性具体的符号阶段。
3、除法是教学难点,表现在分数和小数
现在我们讲分数和小数除法时,很多时候都与整数除法无关。忽略了除法的两个要点,都与整数除法有关(本质上还是整数除法)。
整数除以整数=分数
整数除以整数=小数
小例子:再讲分数除法之前,进一步理解整数的除法可以表示成分数形式。
4÷3=4x=4/3
4÷3=a←→4=3xa(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x=3xax(等式的基本性质)
←→4x=a
4÷3=a=4x(等量的等量相等)
解决了分数除法的问题: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4、小学阶段不讲方程的目的
不讲方程的目的,一方面因为没有让学生感悟学习方程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字母表示,得到代数式,引导学生学会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实际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性质和规律。加强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其实是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字母是数的更高层次的抽象,从理性具体上升到理性一般(普适阶段),能够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
5、小学数学中遵循的几个基本事实
小学数学内容的学习,其实都是在一些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展开的。2022版课标明确提到的基本事实有两个:等量的等量相等(23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5页)除了这两个明确提到的以外,小学阶段的基本事实还包括:传递性:a=b,b=c,则a=c;等式的性质:a=b则a+c=b+c。
6、关于尺规作图
在图形与几何部分,增加了动手操作环节,通过尺规作图增强对数学的感觉。
要求一: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直尺和圆规作给定线段的等长线段。
给定一条线段,作等边三角形,感悟两条直线交于一个点;
给定两条线段,作等腰三角形,感悟三边关系;
给定三条线段,作三角形,感悟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要求二:把三角形的三条边依次落在一条直线上,感悟周长。借助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周长,感知线段长度的可加性,理解三角形的周长。
三感悟
读完2022版课标和聆听史宁中教授的报告后,似乎抓到了一点什么,这点什么一直在心里盘旋,等待着拨开云雾见光明的那天。这点不明朗也在不断提醒自己坚持下去,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弄懂、弄细,串成线,织成面。也在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更新教学方式,把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落实到自己的每堂课中。读书、实践、反思、调整,总有一天在自己的课堂上也能遇见不一样的精彩。
篇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
4月21日,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标准的主要内容分为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和附录七部分。本文主要摘录前三部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重点内容和读后的一点感受。
一、课程性质
这部分内容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
(1)数学是什么?
(2)数学有什么用?
对于数学是什么,《课标》开始就给了概括性的定义: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这部分内容不长,我直接贴在下面,值得大家仔细读一读。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的应用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学研究与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课程理念
1、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课标》原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是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的获得与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目标强调“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与“四能”(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导向是本次新课标所有课程都遵循的依据。
2、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
《课标》原文:
数学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
课程内容选择。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体现数学学科特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反映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课程内容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呈现。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螺旋式的方式,适当体现选择性,逐渐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课程内容方面,《课标》强调要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其中,有三点尤其值得关注:
(1)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里面,许多中国古代的数学问题都已经出现在教材,算是在数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和简单的一种方式。
(2)在课程内容组织上强调对内容进行结构化融合,探索发展核心素养的路径。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3)在课程内容呈现上,增加了增加了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选择性学习内容,适应学生发展需求。
3、实施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活动
《课标》原文: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上面这短短的一段话,说起来容易,新增的提法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4、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
《课标》原文: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通过学业质量标准的构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形成阶段性评价的主要依据。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说明对学生的元认识更加重视。
在第六部分的《课程实施》部分,专门有对多元化评价的建议,里面大致是这么说的:
(1)评价方式丰富
评价方式应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
(2)评价维度多元
在评价过程中,在关注“四基”“四能”达成的同时,特别关注核心素养的相应表现。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思想的把握、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不仅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评价主体多样
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4)评价结果的呈现与运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过程。
5、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
《课标》原文:
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这里新增了一个提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说明对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的要求更高了。
三、课程目标
这里面主要阐述核心素养的内涵、总体目标以及各学段的目标。
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素养,概括为“三会”:
(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可以看到,核心素养特别强调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生活。
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
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与解释现实世界的思考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
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描述与交流现实世界的表达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数据意识或数据观念、模型意识或模型观念、应用意识。
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其中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初中阶段的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可以看到,这里面对于小学和初中的表述有些只差两个字,比如“意识”vs“能力”,“意识”vs“观念”。可不要小看这细微的文字差别,两者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关于“意识”vs“能力”,以推理意识和推理能力为例。
小学阶段的推理意识主要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包括知道推理这回事;能够通过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体验数学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过程;对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出合理解释。
初中阶段的推理能力主要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的能力。包括初步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则;能通过特殊结果推断一般结论;理解命题的结构与联系,探索并表述论证过程;感悟数学的严谨性,初步形成逻辑表达与交流的习惯。
关于“意识”vs“观念”,以模型意识和模型观念为例。
小学阶段的模型意识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知道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能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与数学有关,有意识地用数学的概念与方法予以解释。
初中阶段的模型观念主要是指对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知道数学建模是数学与现实联系的基本途径;初步感知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
所以,模型意识主要是了解,顶多会用模型来解释问题,而模型观念则侧重于抽象、建模和模型分析,显然是更高阶的要求。
总目标:
《课标》希望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达到:
(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为了实现整体目标,制定了各学段的目标。《课标》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其中,“六三”学制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7~9年级为第四学段。每个学段的目标贴在下面,大家可以对照一下。
学段目标
为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与发展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其中,“六三”学制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79年级为第四学段。
根据“六三”学制四个学段学生发展的特征,描述总目标在各学段的表现和要求,将核心素养的表现体现在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之中。
1、第一学段(12年级)
经历简单的数的抽象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运算,形成初步的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能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验物体长度的测量过程,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分类过程,能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在主题活动中认识货币单位、时间单位和基本方向,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量感和应用意识。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克服困难,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尝试对他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入学适应期,利用生活经验和幼儿园相关活动经验,通过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学习简单的数学内容。这期间的主要目标包括:认识20以内的数,会20以内数的加减法(不含退位减法);能辨认物体和简单图形的形状,会简单的分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树立信心。
第二学段(34年级)
认识自然数,经历小数和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进行较复杂的整数四则运算和简单的小数、分数的加减运算,理解运算律;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经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测量过程,探索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了解数据收集、整理和呈现的简单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在主题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和方向,认识质量单位,尝试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量感、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美。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第三学段(56年级)
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能进行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探索数运算的一致性;形成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探索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会计算常见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能用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经历收集、整理和表达数据的过程,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并作出简单的判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形成数据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在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中了解负数,应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感、量感、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尝试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并欣赏数学美。初步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习惯。
4、第四学段(79年级)
经历有理数、实数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数域扩充;掌握数与式的运算,能够解释运算结果的意义;会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描述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形成合适的运算思路解决问题;形成抽象能力、模型观念,进一步发展运算能力。经历探索图形特征的过程,建立基本的几何概念;通过尺规作图⑴等直观操作的方法,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与关系;掌握基本的几何证明方法;知道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基本特征,理解相关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够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描述图形的位置与运动;形成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掌握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理解随机现象;探索利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的方法,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功能;经历利用样本推断总体的过程,能够计算平均数、方差、四分位数等基本统计量,了解频数、频率和概率的意义;形成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和推理能力。在项目学习中,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探索在不同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运用几何直观、逻辑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模型观念和数据观念。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严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能够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