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客户没有准时还款,就会产生“生逾期,营业部就需要进行催收。催促客户尽快存款。通常。7天内需要回款60%,15天内回款80%。催收没有捷径,只能脚踏实地勤跟进,增加拨打量,逐步给客户或者客户亲朋好友施加压力。促成还款。具体表现为每天早上10点前拨打所有的电话。下午两点半左右进行第二次电话跟踪,四点之前再次跟进-遍承诺当天还款的客户,确保每天都能联系上客户,且每天都有回款。
催收名单副经理会进行分配给每一个客服。 客服拿到名单后,应如何开展催收动作?首先分析下客户逾期原因以及相关对策。通常来讲,逾期的客户中都是临时资金欠缺、无能力还款的或者失联的客户。
1、资金周转困难:部分是待发工资,或者临时资金欠缺需借钱周转等,每天可跟进两次,上午十点前跟进一-次,下午四点前跟进一次,如客户承诺还款,则在还款节点前再次确认还款;如确认为短期还款困难客户,则需加大跟进力度,协同客户-起想办法还钱(如可以让朋友借款、家人代还等),可以分次还款,有多少先还多少;
2、私营业主: 这类是收到货款才能还上,前期跟客户联系,让客户有多少先存多;少,不要期待客户可以一次性存完,临近第二期还款日客户还未还上,可安排上门。(催 收短信,催收传真)
3、离职人士:让其跟亲戚朋友借款,或是直接联系其家里人让家里人帮客户还款
4、失联客户,如果客户是本地人。则需要尽快安排上门催收,如果客户是外地人,则需要致电其身份证所属居委,让其转告客户亲属。或是从中要到客户家人电话进行催收其次,根据客户逾期天数采取不同的催收方式:
1、 逾期1-5天的客户,需以热情服务的态度,关注客户逾期的原因,通常只拨打客户本人电话和单位电话。不用致电联系人。如果联系人知悉其贷款。可以让其联系人转告,或者让联系人代其还款;若客户是习惯性逾期客户,可当成催收后期客户催收。
2、逾期6-10天的客户,以适当服务的态度、督促的方式,促使客户补缴。在能联系到客户本人情况下,不主动联系联系人,如果需要联系客户的联系人。对不知情联系人,不透露贷款信息:对知情联系人,可透露贷款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有意识的关注客户本人工作信息居住信息等是否变更,及时更新系统数据。
3、逾期11-30天的客户,逾期天数越长。性质就越恶劣。在联系到客户的情况下向客户充分说明逾期时间过长的不利影响,并提示逾期超过30天以上会交由总部催收室跟进。在联系不上客户的情况下可对客户的联系人透露贷款信息,并让联系人代为转告客户还款事宜,也让其朋友告知如再不处理还款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联系不上客户本人,除了给联系人施加压力之外,还要拨打通话详单、发催收短信、发催收传真、通过户籍查找、网络查找等方式联系到客户本人或者最亲近的人。如果电话催收起不了作用,则需要安排上门。
催收除了要勤跟进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能确保回款率:
1、 慧眼识珠。区别对待:发掘真正问题客户,重点关注。不要把精力简单均分。
2、数量先行,兼顾质量争取在第一-时间全面过滤一遍新逾期账户, 不要在个别账户,个别问题上纠缠。
3、梯次清晰,逐层加深:催收策略和方式需根据联络次数、联络情况,其强度逐渐加深。
4、 风险意识,信息收集:收款是主要目的。但不是唯一目的,不要仅就满足于客户还了一期款,而漠视了后续的风险。
5、 顾及后来人:早期催收记录应对完整,完备而不琐碎。管洁而不疏漏。 (贷中检查时候就该备注清楚客户的情况)。
6、催收先后顺序: 1.首期逾期。2承诺当天还款账户。3.能存一部分金额的客户。4.大金额客户.5.失联客户.
最后,了解下催收的注意事项:
1、 催收的目的是获得客户的还款承诺,但承诺期限只能在2天以内。不可以在月初,客户就说要月底才有钱还。对于客户拖延还款的行为说不,引导客户往自己的意愿去谈话,切莫被客户牵着鼻子走。例如:请问您是今天还是明天存款呢?明天几点?您知道的,逾期时间长一点您就要多付一点罚息,这对您来说是不会算的,而且这也会影响你的信用记录。
2、如果客户承诺还款时间是本日下午3点。那么请在还款承诺时间前后-小时跟客户联系。客户会感到我们在跟进。自己也会重视,不停催促客户按时还款。
3、需要用不同的号码拨打客户和联系人的联系方式。 例如,用公司的座机在不同时间段多次拨打都无人接听的话。需要用手机进行拨打。千方百计联系到客户本人,通常,只要能联系上客户本人。大部分都可以催回。
4、催收不要只打客户手机, 应按-定比例和次序分别拨打。如:客户手机比例约为70%-80%,单位电话比例约为10%-15%,家固电话比例约为5%-10%。
5、需要分不同时段拨打客户及联系人。例如,早上十点联系,如果联系不上。下午1点或5点再次联系,甚至下班后晚上联系。
6、前期催收成功的关键是前后沟通的连贯性。多通电话使用一成不变的语气不起作用。客户没有履行承诺的时候,逾期要更严肃。温和的语气变成肃的风格。准确的备注可以帮助你在拨打下次电话时做到这点。
下一篇: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