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世界地球日手抄报内容素材_世界地球日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地球日:发现地球

地球60多亿人口中,只有极少数幸运儿得以从太空俯瞰我们栖息的蓝色星球。当那些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后,他们津津乐道的不是火箭发射时的强大推力,也不是零重力状态下的兴奋感受,震撼他们的是广袤星空中的人类家园——地球。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部分宇航员向美联社记者塞思·博伦斯坦描述了初次“发现”地球时的“惊艳”之感,并寄语人类共同保护地球。

“地球升起”

1968年12月,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8”号飞往月球,实施登月计划。宇航员比尔·安德斯从空中拍摄到美国宇航史上最经典的一张照片——蓝色的地球从灰色的月球地平线上升起的瞬间。安德斯的照片使人们首次看到地球全貌。他后来在一部纪录片中说:“我们努力探索月球,而我们最重要的成就是发现了地球。”

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安德斯记录的地球影像被广泛用于海报和宣传册上。首个“地球日”发起者丹尼斯·海斯说,自那以后,安德斯的地球照片一直是“地球日”活动的主要素材。

现年73岁的安德斯感慨地回忆说:“(地球)是我们在太空中看到的唯一彩色……我们生活在银河系的一个小尘埃上,而(相比宇宙)银河系也微不足道。地球基本是为我们人类而存在,这令我震撼,而我们为石油、领土争斗不休真是莫大的遗憾。”

感动·感悟

宇航员描述最多的是初见地球“真容”时的感动和感悟。

吉姆·拉弗尔是当年“阿波罗8”号和“阿波罗13”号的宇航员。他说,当地球就在脚下时,很难饱览地球的“秀色”,因为它看起来太大了。“当你拉开距离,大概从24万英里远处观望地球时,你会觉得我们多么渺小,我们脆弱,而我们又是多么幸运,因为我们能活生生地享受天空、森林、海洋……许多人把与地球同生共长视为理所当然,却没有意识到他们拥有什么,我也是这样,直到我离开地球。”

同样的感动超越了年代、性别、种族和国界。伊朗裔美国女企业家阿努谢赫·安萨里去年9月乘坐俄罗斯“联盟tma—8”载人飞船前往太空站,成为首位太空女游客。她回忆说:“地球的纯粹之美让我热泪盈眶。”

“如果人们从上空看地球,看不到国与国的边界,看不到人种和宗教的差异,他们会有截然不同的感悟,因为你从那个角度看的话,你不会想到你的家园、你的国家,你所能看到的就是同一个地球,”安萨里说。

艾琳·柯林斯是美国首位航天飞船女指挥官。她说,太空之行会改变人生观和世界观,因为意识到“我们太沉溺于自己的小日子、小烦恼和细碎琐事”。

美丽·哀愁

在宇航员们眼中,正因为地球无比美丽,爱护地球更应是人类共同义务。

1962年,约翰·格伦成美国绕地球飞行第一人。现年86岁高龄的格伦对太空和地球美景记忆犹新:“在太空中,当日出日落时,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反射回你所在的飞船。大气层就像一个棱镜,在短短一段时间内,你不光能看到红色、橙色和黄色——就像你在地球上看日出日落那样,你还能看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整个光谱。”

“返回后,你对此印象深刻。你上去后才会意识到,保护所有地球生命的大气层是多么稀薄。如果我们污染了它,再也不会有挽回余地了,”格伦说。

温斯特·斯科特曾两次前往太空。“从太空上看,地球微小脆弱,确实是浩瀚星空中的一个小不点。我越发觉得,我们要把地球当成自己的家,就像爱护家一样爱护地球,把它变得干净、安全。”

沃利·斯基拉是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航天明星,曾搭载“水星”号、“双子座”号、“阿波罗”号飞船三次前往太空。他的话言简意赅:“我三次离开地球,我没有发现(人类)能去哪里,请爱护‘地球号飞船’。”

背景资料:世界地球日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world earth day)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有超过XX万人参与。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这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同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地球日”活动推动了多个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在各地举行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主题是如何改善全球整体环境。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举办,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世界地球日每年都没有国际统一的特定主题,它的总主题始终是“只有一个地球”。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每年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动主题。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各种资源的同时,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和环境因此急剧变化。统计表明:在有记载的12个最热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XX年之后。20世纪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灾害影响的人数平均为1.47亿,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上升到2.11亿。自然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威胁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种。如今全球八分之一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与加强,国际社会正逐步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地球环境,并初见成效。XX年制定的《联合国千年宣言》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其中。XX年2月16日,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标志着人类在控制全球环境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此外,一些民间环境保护团体也日趋活跃,成为政府之外的一支生力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