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地平线上》参考教案
课文《地平线上》参考教案
【本课意义】
亲近大自然,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途径。本课属于“欣赏自然”板块中的另一篇,主要任务便是让学生欣赏与表述自然之美,并启发学生:自然之美来自于个人感情的直接参与,同时让学生了解想象、联想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
1、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2、理解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给黑板上加点的字注音 诳语垭口勉强湖泊 雾霭混沌瘴气酝酿 喷薄安谧泥淖攫取
2、导语设计: 20年前,当代著名作家路遥曾经说过“我劝你们注意高建群,这是一个很大的谜、一个很大的未知数”。高建群这个谜什么时候能够被完全解析、彻头彻尾地浮出水面呢?今天我们就让这篇文章走近他的世界。
3、文章解读: 高建群,一位被公认的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他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在他的创作题材中,始终激情高唱着生命的赞歌,营造一种生命中最为壮丽的风景,同时也融入了作家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高建群认为,作家必须要体验生活,而体验生活准确的说是体验生命。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作家向往西部生活,总是对西地平线的那块土地情有独钟,是的,正因为那里充满了对生命的考验,他钟爱这个地方,就像钟爱他的生命一样,因而他能够发现那里的美,因为那里的景物都充满了生命,处处洋溢着感动因子。而西部景物中,最难忘,最令作者震撼的便数落日,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领略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景象。
4、文本探讨: 第一段介绍了“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的总体感受,于是便简约地记述起三次落日。这一句整个文章结构中,起着总领全文地作用。 第一次落日地点:定西高原 发现落日“在苍茫地远方,弧状地群山之巅,一轮血红地落日像一辆勒勒车地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其中几个字眼:苍茫、弧状、血红、轮子、静静 我们暂时还不觉得很美,但至少能吸引每个人的注意力,这说明任何美的所在都有吸引人的地方,我们该做的挖掘出他的美,怎么做?就是仔细的观察。 观察落日没有火焰(没有灼热感) 像红纸柔和、美丽、安谧(不真实) 太大(较轮子大得多) 悬挂群山托扶(想象之景) 托树拍照联想左公柳 〖探讨关于“左公柳”的故事,似乎与“落日”无关,那么还为什么要如此安排? 〖参考摆文弄墨无可厚非,在写作时适时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体现一种文化涵养。但从另一个角度,走在异地他乡,陌生的环境下寻求一些与自我认知熟悉的东西,也是可以理解的。 〖经验总结我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有意识探寻事物背后的故事,这样做至少有几种好处:一是可以丰富文章内容,而不显得单调乏味;其次,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 每个人都看见过日落,但似乎认真留意整个日落过程的很少,可是即便认真留意并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在作者笔下,日落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日落跳跃、颤抖 纹丝不动、颤抖两下、往下一跃 依恋、慈爱、贪恋、不愿离去 〖探讨我们会发现,这些字眼,很熟悉,甚至在脑海里能形象地呈现出来,为什么呢?原来这些词语一般都用来形容人的,但作家却在此用来形容大自然中的一个景观落日,这样处理,好吗? 〖参考至少,用拟人的手法将落日写活了,在每个人眼里都可以感受到落日的那种活力,虽然有人认为有些不切实际,但这是作者感受中的落日景象,我们还知道作者是一位热爱生命,具有崇高理想追求的写作者,在他眼中万物皆有情,将事物人格化,也是情理中的事。 〖回味高建群是一位善于用感情写作的人,他经常会写自己留下眼泪,其实,不经意中,读者也会为此感动,正符合诗人艾青的名诗《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他能够将大自然景物想象得如此充满活力,正因为他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爱,让他能够感受到万物的勃勃生机,万物同样带有人的感情,正如文中所描述的“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第二次落日地点:罗布淖尔荒原 日落前:不显明、像灰白的硬币、冷冷 大地、天空混沌、灰蒙蒙 感受: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辉煌的罗布泊落日: 血红的落日、停滞我们震撼了 脸上泛着红光像在画中 〖探讨作者为何而掉泪 〖参考之前的落日,给作者苍白荒凉之感,一切都充满了死寂,加上荒凉寸草不生的罗布泊,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是低沉的。而后来的落日突然变得血红,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那是已干涸生命的复燃,是一种活力的体现,尤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更显得重要,至少给了作者精神上的鼓励。 〖探讨文中说:“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当如何理解? 〖参考落日终归要日落西山,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死亡,任何事物都逃避不了死亡,但面对死亡,不同的过程,产生不一样的结局,有的平淡苍凉,有的却可以轰轰烈烈。正如文中,在灰白的落日之后,突然变得血红血红,虽然终归下山,但毕竟之前也曾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讨论面对死亡,假如仍有时间去做些事情,你会如何安排? 〖思考第十五段的内容是关于日出给作家罗曼罗兰带来了创作的灵感,那么写这一段与上文有联系吗? 〖参考这一段写了日出对人的影响,而上文则是日落让作者带来的人生感悟,作者通过日落,联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对的。 〖领悟可见,大自然与人类并不是割裂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一个睿智的人便是能从自然界发掘力量,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第三次落日地点:阿勒泰草原 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烧红了惊骇 第二十段作者通过火烧云所映照得地方,又一次联想到历史中,这块土地曾被称为欧亚大平原(小亚细亚),接着便想到历史中的两件大事匈奴民族西迁以及成吉思汗的誓师大会,这给全文增添了些许历史厚重之感。原来在如此平凡的土地上竟曾发生过如此惊世骇俗的一幕,而作者通过火烧云才想到这一切顿觉自己是那么的卑微那么的平庸。 第二十四段作者进行了总结,照应开头,并对“雄伟的风景”和“世间有大美”两句话的出处进行了说明。
5、全文小节: 这篇课文,指引我们通晓生活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美的所在,自然界同样不乏其美,对于此,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观察、欣赏、感悟美。本文作者高建群,便是发现了三次落日,并通过观察,领悟并欣赏到不同的美:第一次落日是一种壮烈奔放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东;第二次落日则是死亡前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悲剧感。是一种崇高的美;第三次落日带有一种历史的沧桑之感,原来在落日下,历史里竟有那么多让人惊骇的故事。 这篇课文,还启发我们要发现自然的美,必然要带着一颗感动赤诚的心,用心去感受所观察的事物,只有心中充满爱,爱生活、爱生命、爱社会中一切事物,那么你的心里才会充满感动,感动是你捕获美的利器。
四、活动设计
深情地观察一下你身边大自然中一切,并用文字把你的感受记述下来。
【巩固测评】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A.围炉煮茗(míng)别出机杼(zhù)心无旁鹜(wù)良莠(xiǔ)不齐? B.窗临远阜(fù)罄(qìng)竹难书瑕(xiá)不掩瑜冯(píng)虚御风? C.晶莹剔透(tī)度(duó)德量力焚膏继晷(guǐ)煊羊肉(xuān) D.硕大无朋(shu)奔放不羁jī时乖命蹇(jiǎn)蛰居(zhé)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莫衷一是目瞪口呆南辕北辙凭心而论 B.璞玉浑金罄竹难书谈笑风声披荆斩棘 C.探颐索隐螳臂当车铁壁铜墙童颜鹤发 D.投畀豺虎万马齐喑惟妙惟肖文质彬彬。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个比喻三层意思,需要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妙处。 ②近年来,内地作家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关于市场经济题材的好作品。 ③无权无职的平民百姓,虽然人微言轻,但他们送给为官者的外号,褒贬清楚,受憎分明,很能民意。 ④这又让我们见识到怀疑的残酷。它只需要一点借口,就可能将一个的生命顷刻间置于死地 A.包涵作客阐明灵活B.包含做客阐明鲜活 C.包含作客说明鲜活D.包涵做客说明灵活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B.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他的儿子却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归案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修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汽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 B.在审议之前,本来很看好的几项建议,就因为这一项建议,竟没被采纳 C.尽管美好的理想,然而太超前了,最终落得个“和者盖寡”的尴尬境地 D.商店公然出售盗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厉打击
6.在下文中甲、乙两处各填入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作为纪实文学之一的传记文学,也要考虑到“文”与“实”二者的有机联系。甲,而靠浮辞丽藻挥洒文篇,只能写出苍白无力的东西;缺乏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乙也不会葆有长久的感染力 甲①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的缺乏? ②缺乏真实丰富的事实材料 乙①而仅罗列人物生平事迹? ②只是人物生平事迹的罗列 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①C.甲①乙①D.甲②乙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走进罗布泊(有改动) 高建群 在人满为患的地球上,居然还有一个去处,能让人类失踪(例如彭加木),这地方就是死亡之海罗布泊;足迹踏遍中国的名山大川,无数次地与死神擦肩而过,最后,仍然没有能逃脱命运的劫数(例如余纯顺),吞没探险家的地方,也是死亡之海罗布泊。 在那遥远的年代里,中国的西部有一座大洋,它的名字叫准噶尔大洋。后来,大洋浓缩成海,叫蒲昌海。再后来,大海浓缩成湖,叫罗布泊(又称罗布淖尔)。1972年尼克松访华,拿出卫星拍摄的照片,告诉中国人,罗布泊已经完全干涸,一滴水也没有了。 我在罗布泊古湖盆的一个雅丹底下呆了13天。这13天改变了我对世界的许多看法。我感到自己经历了一次死亡和再生,好像佛家的凤凰涅一样。在罗布泊我悟觉了宗教产生的原因,即在凶险的大自然面前,人是如此渺小、卑微、软弱和无助,他需要寻找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慰藉自己,于是宗教产生了。我还明白了人类用5000年的时间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道德和秩序的大厦,其实是幼稚可笑的,是伪善的。在这里什么包装都不需要了,一切都被剥去外壳,只留下本质。罗布泊还让我重新估价一些日常的思维,例如,钱在这里毫无价值;水在这里是第一需要,水在你居住的城市里,也许是两块钱(西安)或7块钱(大连)一吨这样的概念,但是在这里,它是一切。 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东南岸。这座被考古学家称为沙埋的庞贝城的古城,在1900年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他的向导罗布人奥尔得克发现,从而揭开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楼兰热和丝绸之路热。这座2000年来只出现在史书中、传说中和浪漫诗人吟唱中的神秘的中亚古城,今天我们已经能够亲历。 在大约2500年前的时候,欧洲一个古老的种族,在经历一场残酷的战争之后,举国举族向中亚细亚迁徙。他们越过欧亚大陆桥,来到罗布泊岸边。他们发现这里的地貌和他们的故乡爱琴海很相似,于是定居下来。游牧的一支成为大月氏国,农耕渔猎的一支成为楼兰国。 在扑朔迷离的历史中,楼兰国地面发生过许多传奇。第一个传奇是张骞出使西域,第二个传奇是傅介子千里刺杀楼兰王,第三个传奇是班超在楼兰城火烧匈奴使团。 当然在这三大传奇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传奇,这就是李陵的兵败匈奴。李陵率3000疲兵归降匈奴,司马迁为之辩护,于是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失去男根的司马迁蒙羞愤而疾书,于是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华第一大书《史记》的出现。你看,楼兰竟是如此深入地切入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中。 现在的楼兰、现今的罗布泊还有几十个大谜,这些谜有待后来的探险家们揭开。 走进罗布泊,走进楼兰,走进中亚细亚的各种大神秘。走进地球的一个死角。我们的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还说,“过而知之”,意思是说经历过,你才会知道。 问题:
7.作者写第一段的目的是什么?
8.你怎样评价作者在第三段里表达的关于对世界的新看法?
9.这篇散文写了罗布泊的一些什么?
10.你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11.读完此文,你对罗布泊的感受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1.A(“莠”音yǒu)? 2.D(A.凭—平;B.声—生;C.颐—赜)? 3.C? 4.B(A项“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不用来形容人专注的态度;C项“果不其然”与句意相反;D项“格格不入”形容互相抵触,不能结合在一起,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 5.D(A项主谓搭配不当;B项指代不清,句意不明;C项“尽管美好的理想”改为“尽管理想美好”)? 6.B? 二、 赏析: 文章采用概述的手法写了走进罗布泊后对罗布泊的了解及自己对罗布泊的感受,展现了我国大西北这个历经沧海桑田而又神秘奇特荒凉凶险的地方的特色,说明了经历过才会了解的道理。在表现我国大西北地方风物的特点上,本文与作者的《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是一样的,但是所描写的对象不一样,事物具体的特点也不一样。本文表现的是罗布泊的自然和人文的变迁,是罗布泊的神秘奇特和荒凉凶险,是作者对罗布泊的独特感受;而《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表现的是西地平线上的落日的悲壮的美,是与之有关的人事的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艺术上本文侧重粗线条的勾勒,展现概貌;《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则是工笔细描,穿插感受和联想,丰富和拓展文意。 答案: 7.引出描写对象——罗布泊,突出罗布泊死亡之海的特点。解析:要考虑本段和全文的关系;还要分析本段在表达上的作用。 8.这是作者在罗布泊呆了十几天之后的看法,是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的产物。他的看法的前提和基础是在罗布泊这样一个最凶险的地方,是站在人的最原始的生存层面上来看待世界的。从大自然的不可战胜的角度来看,宗教的确可起到慰藉人的作用;从人处于罗布泊这样一个连生命都难以保障的地方来看,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命,是无须什么道德和秩序的,因为道德和秩序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从对生命的重要性的角度而言,在这里钱的确是毫无价值的,而水却是最重要的。因而作者的看法有其特殊的相对性,不可看成是适用于一切的时间地点和事物。解析:要“知人论世”,辨证地联系地全面地看问题。 9.写了罗布泊现实的凶险,罗布泊的来历,个人走进罗布泊的感受,罗布泊中的楼兰王国及其变迁、传奇及其未解之谜。解析: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和概括。 10.把自己走进罗布泊后对罗布泊的了解及感受介绍出来,引起人们对罗布泊的关注。解析:结合题目及文中的个别词句解答。 11.沧海桑田,历史悠久,神秘奇特,荒凉凶险。解析:要对文章所写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体会罗布泊的特点。
《西地平线上》教案教学设计12
滕州三中 高一 孙利华
课 题
西地平线上
课 型
现代文新授课
课 时
一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手法
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文本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
教育点
审美中思考自然
重难点
1、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的能力。
2、体会几次日落内容的不同所反映的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
一、回扣专题,导入新课
学习了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了解到江南的冬景可爱迷人,而在那遥远的西北,在西地平线上,却给我们呈现了另外一种“大美”。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去了解西北的落日美景。
【PPT出示学习目标】
目标 1、 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的能力。
2、体验几次日落内容的不同所反映的精神内涵。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PPT展示)
诳语垭口勉强湖泊雾霭混沌瘴气酝酿喷薄安谧泥淖攫取
二、研读文本,整体感知
认真研读三次落日部分,完成下面的表格(PPT展示)
次数
地点
背景
落日特征(颜色形状等)
作者感受
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在学案、黑板上进行展示、点评。
明确
落日 地点 定西高原
背景 天暗淡 苍茫的远方 弧状的群山之巅
特征
颜色 像春联的红纸(柔和、美丽、安谧)血红
形状 勒勒车的轮子(较轮子大得多)
没有火焰 (没有灼热感)
感受 惊呆 奇异的风景 恍若梦境
第二次落日
地点 罗布淖尔荒原
背景 广袤混沌死气沉沉的荒原
特征
颜色 灰白(的硬币) 血红
形状 硬币
感受 走入地狱 走入鬼蜮 —— 震撼 掉下眼泪 感觉像在画中
第三次落日
地点 阿勒泰草原
特征 火烧云 (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 烤红了、烧红了 )
感受 惊骇 感到卑微、平庸
席勒说过这样的话:“真正美的东西,一定是生存于自然,另一方面,它要体现理想。” 落日固然美丽,但如果离开了我们美丽的眼睛,它便失去了光辉,如果没有了人类的文化,它便不再让人感动。
三、再读文本,品味内涵
师:作者在西部看到的落日景象,留下一种可以说共同的感受—— “震撼”;而课文记述的这三次落日景象是包含在所有给了作者“震撼”的感受之内的。
请找出文中后两次落日引出的相关文化内容
生: 第二次:萨克斯曲《我心永恒》 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
朵夫的塑造
第三次:匈奴的外迁 成吉思汗(元朝的外扩)
1.学生阅读第二次落日文字
多媒体展示影片《泰坦尼克号》最后的一段,杰克从容面对死亡的镜头。
师:结合影片,说一说作者在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这支曲子?
(写音乐,对于写落日有什么作用?)
生:衬托。 选择《泰坦尼克号》的音乐作为背景, “突然掉下泪来”,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作者是在用太阳的坠落来喻生命的终结。(这个点到这里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回答出来)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船上的一部分乘客面对死亡的那种镇静、从容、优雅:那一对相拥等死的老夫妻,那位让孩子在宁静中入眠的母亲,还有那几位用音乐给别人也给自己送出安慰的乐手,最集中的是杰克,他浸在海水中却鼓励露丝坚强地活下去……这些画面给我们一个共同的感受:死并非多数人想象的那么恐怖,反而可以充满静穆、安详,就像落日一样,安详地沉入地下。
----死亡之美(充满庄严和尊严)
师:文中为什么又提到了提到约翰克利斯多夫?
简单补充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多夫的资料。(PPT展示)《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写了主人公追求音乐梦想的执着而伟大的一生。“约翰克利斯多夫”这个形象是罗曼罗兰有一次看到太阳从海平面上喷薄而出时构思成功的。他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历经重重磨难而不被人理解,“约翰克利斯多夫”在弥留之际这样说:“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他的出生和死亡能否和日出日落有关联呢?
生:太阳喷薄而出,意味着新生。日落,则可以理解为旧生命的消逝,新生命的孕育,新的轮回的开始。落日即将逝去,是为了再生!生生不息,是人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第二次落日,作者不仅仅是着眼于壮丽的景色,让他震撼的是落日自然景观和人事之间的一种关联。
2.快速阅读课文第三次落日的文字
师:看到这样雄伟的惊世骇俗的落日,作者想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生:匈奴铁骑早晨或黄昏时向西地平线绝尘而去,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横扫欧洲大陆,直至多瑙河,如入无人之境。二者给人都是一种雄壮的、阔大的感觉,在这种独特的历史时空感受中,落日的背影显得分外雄壮。
这次写日落把目光投向了时间的纵深处,随着作者对落日的描绘,把目光投向了更开阔的空间和更深远的时间,投向了那段关于成吉思汗的雄壮的故事,那是一部关于民族的历史、英雄史诗。这一段曾经辉煌的历史,虽然已成陈迹,但是一旦提起依然让人神往,是民族曾经强大的见证。
在这里,个体的生命在历史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的了。这样就把落日的内涵往前推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生:火烧云可以看做是我们曾经壮阔的历史,尽管逃不脱湮灭的命运,但是绚烂的时刻能够给人足够的震撼。
---英雄的大美
三次落日,第一次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第二次是个体生命的解读,第三次则是对民族历史的赞叹。
小结:只有心中充满爱,爱生活、爱生命、爱社会中一切事物,那么你的心里才会充满感动,感动是你捕获美的利器。
课堂练习: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适当的语句,或自己写一段话,作为下列图片的解说。
(PPT展示落日图景)
板书设计:
自然之美 死亡之美
英雄之美
西地平线
教后记:《西地平线上》这篇文章初步设计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文章结构,找到三次落日的背景、特点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文本、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这部分相对简单,学生完成的情况也很好。第二部分是品味落日的精神内涵,这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课堂来看,部分学生能够说出一两点,大部分学生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脱离文本,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对文字背后的东西发掘较浅。
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展示、质疑、点评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从课堂来看,第一部分完成的很好,目标达成度高。第二部分与设想相差太远,学生的理解还不到位。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要多读一点书,要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
《西地平线上》教学反思2
《西地平线上》这篇课文主要是描写了三次日落。我把教学重点定为“领略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景象”,从而“实现由自然风光到人文内涵的转变,实现对‘大美’的理解”。
如果由我一个人把三次日落的情景讲述一遍,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我制定了一张表格,第一天的日落由我先给学生做示范,接下来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由学生来完成。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加深了印象。在学生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中的语句进行赏析,让学生领略西部的美就比较容易了。
学生其实是很喜欢在黑板上写字的,如果给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学生会很乐意配合的,这样就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了。
《西地平线上》说课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从文中学会一二点景物描写的手法;
2、学会对写景抒情散文的基本研习方法;
3、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的感知、概括和鉴赏评价等解读能力;
2、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人文情感目标:
通过落日之美的赏析引导学生树立自觉感悟自然,感悟历史,体验“世间有大美”的意识,从而陶冶情感,提升精神境界和审美品位。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文本研习,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感受壮美的审美特征。
对“世间有大美”的解读;理解想像和联想在文中的作用,对联想内容的深层思考和解读。
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研习文本、探讨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大自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无论是月涌江流还是鸟语花香。古往今来,都让人陶醉其中。
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那里对你们而言是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那里有着戈壁浩瀚、沙漠茫茫的死亡地带;那里也有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风情;也有着唐代诗人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美景;那里是我们民族的源,文化的跟。那个地方就是——我们中国的大西北。
让我们带着对它的尊重和好奇一起走进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去感受那里的雄伟风景。
二、作者介绍
高建群,创作多以西部生活为题材,是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代表作有《最后一个匈奴》、《西地平线上》、《胡马北风大漠传》等。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被称为陕北史诗,是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家,被文坛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
三、研习
(一)体会
谈一谈你认为哪一次落日写得最好或者你最喜欢哪次落日,并说说理由。
首先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有感情的朗读;再结合落日的特征和作者的感受来说说理由。
小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对三次落日的美以及为何美作个简短的总结。
(二)探讨
1、两次写到《泰坦尼克号》音乐,为什么之前作者只感到“梦幻般的死亡感觉”,之后“突然掉下泪来”,感到“死亡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明确:
因为环境背景以及落日所呈现的情景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落日之前的太阳,“灰白色”、“硬币”、“冷冷”的给作者苍白荒凉之感;罗布泊这个地方是个“死亡之海”、“无人区,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感觉走入地狱,走入鬼蜮”(补充材料)一切都充满了死寂,在这样的环境下,作者的心情是低沉的,此时听到悲凉的《泰》音乐,因而感到“死亡的感觉”。
第二次:后来的落日突然变得血红,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仿佛是大自然的回光返照,那是已干涸生命的复燃,虽然终归要消失,但之前毕竟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泰坦尼克号》演绎的是一个荡气回肠的悲剧式的爱情故事,更表现了对爱和生命的伟大赞颂,令人感伤又觉得非常悲壮。(视频)
2、罗曼?罗兰为什么对着太阳呼喊时热泪盈眶?课文作者为什么要提到罗曼?罗兰对约翰?克利斯多夫的塑造?
补充材料:
罗曼罗兰,世界著名文学家,在音乐评论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都有突出成就。1912年完成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斐声文坛,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写了主人公追求音乐梦想的执着而伟大的一生。“约”这个形象正是罗曼罗兰有一次看到太阳从海平面上喷薄而出时构思成功的,“约”有着和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是一个太阳式的英雄人物。同时他又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历经重重磨难而不被人理解,“约”在弥留之际这样说:“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让我在你的怀抱中歇歇吧。有一天,我将为新的战斗而再生!” 他身上既有日出的辉煌,又有日落的悲剧感。
明确:
1、因为焦躁不安半年一朝得到而激动,也为发现约翰?克利斯多夫与太阳的共同点而激动。约翰?克利斯多夫是一位英雄式的人物,音乐家,剧作家,名满欧洲,经历了多重灾难,有着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
2、本文写的是落日带给作者的人生感悟,作者通过落日,联想到日出给人的影响。“约”产生于日出,却包含了落日的大悲情怀。作者用这个具有太阳精神的人来旁衬落日,也使落日具有了英雄情感。落日即将逝去,是为了再生,它与日出紧密相联,日出日落正如人类的生生不息,是人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3、作者在写第三次落日时,为什么要提及匈奴和成吉思汗这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补充材料: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蒙古族。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1206年,进位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
明确:
——这些在西部土地上演绎的历史,因为落日一一再现出来,让我们感受到了华夏民族在繁衍生息过程中经历的斗争。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具有同样的精神:不屈、执着地追求,哪怕会像落日一样终将逝去,也曾英雄般地存在过。——这是一种英雄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落日精神。
作用:①更凸显落日的雄壮阔大 ②增加了文化韵味和历史厚重感
(三)小结:三次落日描写
第一次:表现了落日柔和、静谧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动;
第二次:落日是死亡前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体现一种悲剧美;
第三次:通过火烧云表现了落日的热烈与壮美,渗透着一种历史的沧桑、厚重之美。
四、拓展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请同学们谈一谈,你曾否像作者一样被自然深深地感动过呢?
五、小结
席勒说:“真正美的东西,一定是生存于自然,另一方面,它要体现理想。”作者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文学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仅是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对世间有大美”之深刻诠释。
美丽的事物永远都是存在的,缺少的只是一双善于发现美丽的眼睛。其实,我们可能每天都跟美丽擦肩而过。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体悟自然和生活赋予我们人类的种种美好。愿所有的人每天都能感受到身边的最美。
【反思】
《西地平线上》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二篇学习材料。第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但由于文中运用了联想的方法,在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文学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仅是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对世间有大美”之深刻诠释。因此从自然又升华到了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故也要培养学生欣赏与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我一开始对于设计这堂课有三点想法:
(1)要学生重视预习:由于本篇文章脉络较为清晰,但内容和深层挖掘的东西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较充分的预习工作,并给他们提出具体的预习内容,这样,上课时就可细可深,上出语文味。因此,我选择忽略文本的结构,直接切入落日,重点放在对落日的描写和思考上。
(2)重视研习:本专题的教学呈现方式全部为“文本研习”,所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因此我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赏析环节,让学生谈一谈哪一次落日写得最好或者他们最喜欢哪次落日,并说说理由。在此基础上加强朗读和赏析的能力。
(3)适当探讨:本文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倾听,还有就是从对大自然的感悟引发开了对生命对历史等的思考,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行思考领悟。因此,我又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讨。
上好课后,我又深思了这几个环节。
(1)在第一个赏析环节虽然有加强学生朗诵和感悟的意识,但对语言的赏析和写作手法的表达上并没有很透彻的深入。最后只能让学生个人读集体读去体会自然之美。对于为什么美即描写手法的妙处只是让一个同学总结了下而已。
(2)第二个探讨环节,问题设计的太多了,难以深入,而学生发言又比较浅,此时应该加入自己的看法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到深层次的思考。但在上课过程中引导性语言和意识不足;探讨时加入一些补充材料,但没有很好的运用起来,材料出现得太迟了,没有时间让学生讨论;而最后本来设计好的从“自然之大美”引发到“生命之大美”和“历史之大美”的一个升华的小结被遗忘了,没有对“世间有大美”进行层层诠释,非常可惜。
这堂课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对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感悟自然和鉴赏语言的能力有一定的点拨。课上充分运用了学生讨论和朗诵的这两个重点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很可惜问题探讨时升华不够。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西地平线上》教案11(苏教版必修1)
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雕像》、《大顺店》等19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白房子》5部,散文集《新千字散文》、《东方金蔷薇》《匈奴和匈奴以外》、《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西地平线》、《胡马北风大漠传》等8部。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陕北史诗、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作者新近出版的《胡马北风大漠传》,亦被认为是一部重要著作。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
《西地平线》这本散文集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本书分三辑: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西地平线上》是第一辑的第二篇。
此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抒发他对“世间有大美”感受。
标志文脉的`语句是:第一段“我见过许多次的落日,这里只简约地记述三次”, 第七段“第二个带给我巨大影响和深刻记忆的是在罗布淖尔荒原上看日落”, 第十九段“我要告诉你的底三次日落,是我在阿勒泰草原遇到的”,最后一段“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由此给文章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段,是全文总起,作者采用由大背景投放到局部特写的层层推进的方法,由中亚西亚的所有雄伟的风景,推出令我震撼的落日,再推出其中印象最深的三次。
第二段至第二十五段,是文章的主体,记叙了作者在三个不同的地点欣赏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
第一层,第二段到第六段,描写了在甘肃的定西高原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这是一次近于静态的描写,落日给人的感觉是柔和、美丽、安谧的,落日的消逝过程呈现出一种梦幻的美。在写落日的过程中,作者由做落日背景的树引出清末洋务派首领左宗棠的故事,叙写他开发边疆所立下的功绩。
第二层,第七段到第十八段,描写了罗布淖尔荒原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这是一次先抑后扬的描写,作者先极写了不死不活的停驻在西边天空的太阳,对应的是西域荒凉空旷的无人区,给人的是压抑的梦幻般的感觉。然后,作者笔锋突转,由不经意间的回头,引发了辉煌的一幕:在辽阔的大背景下,一轮血红的落日鲜艳、温柔的停驻着,让人们有了身在画中的感觉。边欣赏壮观的落日,边听着萨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号》的音乐,作者联想起了罗曼罗兰所见到的日出景象,从而顿悟: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
第三层,第十九段到第二十五段,描写了在阿勒泰草原上欣赏到的落日景象。这是一次对落日的虚写,文中落日并没有直接出现,人们见到的只是落日制造出来的火烧云。它的气氛和前两次完全不同,它是那样的灿烂、热列。作者在这一层中也不忘引出一个英雄人物,成吉思汗的历史壮举,使作者感受到了惊世骇俗的一幕。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总结了三次见到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景象,呼应开头,再次点出“世间有大美”感受。
此文的艺术特点:
(1)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且在每个大的部分和小的层次之间使用标志文脉的语句,使得行文的脉络清晰。
(2)写景能突出地域特征。作者对落日的描写,能结合西域的风情,比如,用勒勒车的轮子、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来比喻落日。
(3)在写景中穿插历史史实的记叙。文中有左宗棠栽柳的回顾,有罗曼罗兰文学创作的联想,也有成吉思汗西进的远望。
江苏省淮安中学《西地平线上》教案10(苏教版必修一)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描写的三次落日,感受自然之美。
2、理解联想的作用,体会文中的历史、文化意蕴。
3、学习散文构文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进行赏析。
教学的重、难点:
1、品味语言,感受自然美
2、理解文中联想的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研习、讨论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
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真切生动地描绘了西北塞上的独特风景:孤烟直上,落日浑圆。时至当代,也有一位作家为西部落日的雄伟景象而深深震撼,并用自己深情而有力的笔调为读者描绘了这一世间之大美。今天,我们就跟随高建群一起走向《西地平线上》去感受这雄伟的风景。
二、感知探究
1、请大家快速阅读文章,思考:文中写了三次落日,每次落日都给作者带来怎样的感受?
明确:第一次,惊呆了,恍若一场梦境;第二次:震撼,掉下泪来;第三次,惊骇,卑微和平庸。
2、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明确:
第一次,落日时的环境描写为这种感受作了很好的铺垫。让汽车在茫茫高原上百无聊赖地行走,然后突然出现一轮“血红的”、“柔和,美丽,安谧”的落日,静静地停驻在远方弧状的群山之巅,与环境形成鲜明的比照,所以给作者“惊呆了”的感受。而从作者对日落的动态描写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落日的速度之快。而在那一特定的环境下,作者极想留住这奇异的景观,因此,落日的消失对作者来说“恍若一场梦境”。
第二次,罗布泊压抑的气息,死亡氛围及先前太阳的灰白色调使人感到死亡的感觉,而当黄昏时一轮血红的落日悬挂天空,红光罩着一切,使人感到处在一片回光返照当中,落日变得具有生命的鲜活感和震撼力,让人落泪。
第三次,在广阔的阿泰勒草原上,这样的火烧云使大地和天空呈现一片火红,因此让人感到惊骇;而当作者联想到曾在这片草原上发生的历史事件,便觉得在大自然和历史面前自己是多么卑微和平庸。
3、这种特定环境下的感受让作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
明确:
第二次,联想到罗曼罗兰创作约翰克利斯多朵夫
约翰克利斯多朵夫是作者看到太阳喷薄而出时才构思成功的,他有着和太阳一样的性格和精神,是一个太阳式的英雄人物,同时他又终其一生一无所获,不被他人理解和接受,是个悲剧式的人物。因此约翰身上既有日出的辉煌,又有日落的悲剧感。
作者说:“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日出是一个开始,是一个新的生命,虽然它出现的场面也很壮观,但相对于落日的雄壮来说,它缺少了死亡之前回光返照的震撼力和悲剧感。
作者在那种特定的环境下看到落日,想到日出进而想到约翰克利斯多朵夫的形象,这样的联想是顺理成章的。
第三次,想到了匈奴向地平线绝尘而去,和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
这二者给人的都是一种雄壮的、阔大的感觉,在这种独特的时空感受中,落日的背影显得分外雄壮,历史的幻想和现实景象的相互辉映使作者感受到了一种渺小和平庸,落日所具有的丰厚的美学蕴涵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
4、理解重要语句
作者在文中两次提到《泰坦尼克号》的音乐,第一次说“这种音乐更给人带来一种梦幻般的死亡感觉”,而第二次却说“这时候适当其时地放着。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地事情!”。为什么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明确:
第一次是在中午的时候,太阳是灰白色的给人以苍白荒凉之感,“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混沌一片,灰蒙蒙的,那枚硬币的边缘也不太清晰”,一切都充满了死寂。加上荒凉的、寸草不生的罗布泊,“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荒凉空旷。四周瘴气雾霭弥漫,,我们感到了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而《泰坦尼克号》的音乐是低沉而哀婉的,更增加了这种恐怖的氛围,所以作者说“这种音乐更给人带来一种梦幻般的死亡感觉”。
而第二次是在黄昏,虽然还是在死寂的罗布泊,但落日是“血红的”,停滞在“空旷的西地平线上”,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那是干涸生命的复燃,是一种活力的体现。灰白的太阳在最后时刻辉煌了那么一刹那,虽最终免不了日落西山,但这是一种悲壮的死亡。同时《泰坦尼克号》的音乐使作者想起影片中那悲壮的死亡场景和主人公对爱情的不懈追求,及最后时刻的死与爱的斗争,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使他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地事情”。
5、小结:
作者以其深情有力的笔调为读者介绍了他所见的三次落日,写出了西部落日三种不同的美:第一次是壮烈奔放的自然美;第二次是庄严神圣的被拒美;第三次是沧桑厚重的历史美,展现了西部落日的雄伟景象,正如作者所言:“世间有大美”。
三、自我发现
西地平线上的落日给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并产生不同的联想,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种令你产生心灵触动的自然景观呢?(请学生谈,老师稍作总结)
四、总结
这一专题是“像山那样思考”,也就是我们在感受、欣赏自然是要学会像山那样沉思,从思考中体会、感悟世间的大美。正如席勒所言:“真正美的东西,一定是生存于自然,另一方面,它要体现理想。”带着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去感受自然,才能从中体会更深一层的含义。作者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历史文化事件,这是他当时的独特感受,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大美”之本质面貌的还原,真正展现了“世间有大美”。
五、作业:描写观看一处自然景观后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西地平线上
高建群
惊呆壮烈奔放的自然美
震撼庄严神圣的悲剧美
惊骇沧桑厚重的历史美
《西地平线上》导学案4(教师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能够热爱自然,感受自然美,提升审美品位。
2、能够把握散文写作的要领,学会观察和发现自然景物的特点,尝试用恰当的形式和情感描写出来。
3、通过文本研习,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感受壮美的审美特征,理解想像和联想在文中的作用。
二、背景介绍
文学常识
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部小说家,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等19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等5部,散文集《西地平线》、《胡马北风大漠传》等8部。其中,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陕北史诗、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作者新近出版的《胡马北风大漠传》,亦被认为是一部重要著作。批评家认为,高建群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是中国文坛罕见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
三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混沌(hùn dùn ) 安谧(mì ) 攫取(jué ) 雾霭( ǎi )湖泊(pō )
瘴气( zhāng ) 泥淖(nào ) 眼眶(kuàng) 惊骇(hài )阴霾(mái )
四、质疑探讨
(1)作者所描绘的三次落日各有什么特征?它们给作者哪些截然不同的感受?第一次:具有人性化,慈爱。 惊呆,恍若一场梦境。第二次:辉煌、庄严、神圣、具有悲剧感。 震憾,自己像在画中。第三次:雄壮、惊世骇俗。 惊骇,自感卑微、平庸。
(2)作者三次看落日,分别联想到左公柳、罗曼罗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这些联想与文章有什么联系?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①左公柳 空间背景——西部风情的美,时间背景——西部人文与历史的美
②写了罗曼·罗兰眼中的日出,来烘托落日的悲剧感。
③这给全文增添了些许历史厚重之感。原来在如此平凡的土地上竟曾发生过如此惊世骇俗的一幕,而作者通过火烧云才想到这一切,顿觉自己是那么的卑微、那么的平庸。
五、 完成作业所需时间:20分钟 完成日期:x月x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走进罗布泊
高建群
在人满为患的地球上,居然还有一个去处,能让人类失踪(例如彭加木),这地方就是死亡之海罗布泊;足迹踏遍中国的名山大川,无数次地与死神擦肩而过,最后,仍然没有能逃脱命运的劫数(例如余纯顺),吞没探险家的地方,也是死亡之海罗布泊。
在那遥远的年代里,中国的西部有一座大洋,它的名字叫准噶尔大洋。后来,大洋浓缩成海,叫蒲昌海。再后来,大海浓缩成湖,叫罗布泊(又称罗布淖尔)。1972年尼克松访华,拿出卫星拍摄的照片,告诉中国人,罗布泊已经完全干涸,一滴水也没有了。
我在罗布泊古湖盆的一个雅丹底下呆了13天。这13天改变了我对世界的许多看法。我感到自己经历了一次死亡和再生,好像佛家的凤凰涅槃木一样。在罗布泊我悟觉了宗教产生的原因,即在凶险的大自然面前,人是如此渺小、卑微、软弱和无助,他需要寻找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慰藉自己,于是宗教产生了。我还明白了人类用5000年的时间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道德和秩序的大厦,其实是幼稚可笑的,是伪善的。在这里什么包装都不需要了,一切都被剥去外壳,只留下本质。罗布泊还让我重新估价一些日常的思维,例如,钱在这里毫无价值;水在这里是第一需要,水在你居住的城市里,也许是两块钱(西安)或7块钱(大连)一吨这样的概念,但是在这里,它是一切。
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东南岸。这座被考古学家称为沙埋的庞贝城的古城,在1900年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他的向导罗布人奥尔得克发现,从而揭开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楼兰热和丝绸之路热。这座2000年来只出现在史书中、传说中和浪漫诗人吟唱中的神秘的中亚古城,今天我们已经能够亲历。
在大约2500年前的时候,欧洲一个古老的种族,在经历一场残酷的战争之后,举国举族向中亚细亚迁徙。他们越过欧亚大陆桥,来到罗布泊岸边。他们发现这里的地貌和他们的故乡爱琴海很相似,于是定居下来。游牧的一支成为大月氏国,农耕渔猎的一支成为楼兰国。
在扑朔迷离的历史中,楼兰国地面发生过许多传奇。第一个传奇是张骞出使西域,第二个传奇是傅介子千里刺杀楼兰王,第三个传奇是班超在楼兰城火烧匈奴使团。
当然在这三大传奇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传奇,这就是李陵的兵败匈奴。李陵率3000疲兵归降匈奴,司马迁为之辩护,于是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失去男根的司马迁蒙羞愤而疾书,于是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华第一大书《史记》的出现。你看,楼兰竟是如此深入地切入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中。
现在的楼兰、现今的罗布泊还有几十个大谜,这些谜有待后来的探险家们揭开。
走进罗布泊,走进楼兰,走进中亚细亚的各种大神秘。走进地球的一个死角。我们的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还说,“过而知之”,意思是说经历过,你才会知道。
1、作者写第一段的目的是什么?(4′)
引出描写对象——罗布泊(2′)突出罗布泊死亡之海的特点(2′)
2、你怎样评价作者在第三段里表达的关于对世界的新看法?(6′)
这是作者在罗布泊呆了十几天之后的看法,是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的产物。他的看法的前提和基础是在罗布泊这样一个最凶险的地方,是站在人的最原始的生存层面上来看待世界的。(2′)
从大自然的不可战胜的角度来看,宗教的确可起到慰藉人的作用;(1′)
从人处于罗布泊这样一个连生命都难以保障的地方来看,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命,是无须什么道德和秩序的,因为道德和秩序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意义的;(1′)
从对生命的重要性角度而言,在这里钱的确是毫无价值的,而水却是最重要的。(1′)
因而作者的看法有其特殊的相对性,不可看成是适用于一切的时间地点和事物。(1′)
3、这篇散文写了罗布泊的一些什么?(4′)
写了罗布泊现实的凶险,罗布泊的来历,个人走进罗布泊的感受,罗布泊中的楼兰王国及其变迁、传奇及其未解之谜。
4、你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4′)
把自己走进罗布泊后对罗布泊的了解及感受介绍出来,引起人们对罗布泊的关注。
5、读完此文,你对罗布泊的感受是什么?(4′)
沧海桑田,历史悠久,神秘奇特,荒凉凶险。
课文《西地平线上》的教案
课文《西地平线上》的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课......
西地平线上(课文鉴赏)
【语篇结构分析】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明主题:落日是新疆所有雄伟的风景中最令“我”震撼的。第二部分(第2-27自然段)具体写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这部分......
《西地平线上》教案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与作品,掌握散文的结构及语言特点。2.从文章内容、风格等方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学方法文本研习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高建群,新时期重要的西......
关于地平线上的教案
关于地平线上的教案关于地平线上的教案一,学案导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高建群的创作及其风格。能力目标:学习写景叙事交融的写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情感目标:体味文中所描绘的......
《西地平线上》教案
《西地平线上》教案《西地平线上》教案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描写的三次落日,感受自然之美。2、理解联想的作用,体会文中的历史、文化意蕴。3、学习散文构文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