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毕业论文吧!范文网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最新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经济学论文:《《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篇一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际经济活动的学科,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于一体,是传统经济活动在跨国领域的运作和延伸。该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二学年上学期,是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国际类”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国际经济学》相关教材的选择
《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专业的一门传统课程,教材版本众多,选择余地大,但是由于理论发展迅速,内容庞杂,各版本教材的内容差异较大,选择不同的教材可导致学生学到的理论差异很大。比较经典的国内教材是人大版和高教版的21世纪系列教材,也是国内众多院校选择的教材,这类教材中规中矩,尽量选择的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传统理论,去掉旁枝末节,只对核心部分加以阐述,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缺陷在于这类教材一般理论性较强,知识更新速度慢,实例和练习题较少,导致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举一反三。国际上关于该课程的经典教材也比较多,像克鲁格曼和萨尔瓦多的版本,都是一版再版,受到许多国内985和211院校教师的追捧。这些教材内容全面,知识新颖,一般都配以大量实证分析和习题,并有网络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教学效果更好。但此类教材一般难度较大,计量模型类分析较多,基础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容易放弃。对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校,我们建议还是以国内学者编撰的教材为主,以国外经典教材为参考书或课外阅读书籍,做到有的放矢,深入浅出,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调整
《国际经济学》与其它课程由浅入深的内容编排不同,一开篇就是难点,关于西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难度较大,不好理解,依赖于较好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否则部分学生会觉得雾里看花,对该课程首先留下了晦涩难懂的印象。比如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不结合微观基础理论分析会觉得理论突兀,结合基础理论部分学生又无法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主张是保证课堂教学的紧凑性,只讲解核心部分内容,并提供整个理论分析的参考资料供有基础的学生课外阅读,并把相关曲线的分析编入习题中,让学生熟悉它的推导过程。
《国际经济学》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分成不同的流派,形成不同的观点,许多派系直到现在仍然在发展充实。教师在进行这几章内容的备课时,一定要注意分类整理,避免逻辑混乱,并且在同一派系中还有不同分支,观点不尽相同,一定要注意分析和比较,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问题要点。其中有几个理论,诸如贸易保护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等,在现代国家的发展中有很好的运用,所以适合结合实际来分析,避免就事论事。否则,学生也会在其它课程里面从另外的角度再次学到这些理论,那么他们就会心存疑虑,认为这些理论描述不一致,很难对理论信服和认可。我们建议教授《国际经济学》的教师和教授《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必须有集中备课的习惯,以便于知识的传承和衔接。关于国际金融理论部分的知识也在讲授中的一个难点,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是需要进行讲解的,但是该部分与《金融学》和《国际金融》的理论都有所重叠,许多教师甚至直接把备课的内容在这几门课上重复运用,没有做到严格区分,容易让学生觉得这些课程重复太多,学起来没用的假象。
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应侧重金融知识为贸易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国际经济活动是多重性的活动,实体贸易经济最终需要货币结算和资金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来配合完成,这才是《国际经济学》中编排金融知识的目的。所以金融理论知识的讲解一定要跟前面的贸易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主要贸易领域资金结算和投融资活动的分析,这样才能把《国际经济学》两部分的内容更好的融合,保持整体性和连贯性。开放经济政策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该课程的又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是宏观经济学的延伸和运用,同时也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者比较集中研究的内容。要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布置一些课堂任务,让同学们下去查询相关学者取得的成就和经济政策在不同国家的运用,让他们主动发现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有了心态上的主动认识再加上课程的讲解,对经济政策的运用和不同国家的比较就可以学得更加透彻。《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众多,需要选择和取舍,分清主次,这就需要任课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有的放失,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习题和案例分析的甄别
(一)教学习题方面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必要的练习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掌握解题思路的手段之一,国外众多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较多参考资料,但是难易程度不一,需要选择。诸如在讲解提供曲线时,许多教材都在习题中对这个问题以习题形式来分析,但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编入课堂教学中,以课堂思考题的形式直接提出并进行分析解答,可根据课堂反应来判断讲解的深入程度如何。纵观国内教材,习题编撰比较单一,一般都以简答或名词解释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新意,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习题编写,融入选择、判断以及计算分析等多种题型。比如在讲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时,往年习题集中于问答题型,但讲授时可以把中国关于自贸区的政策介绍进去,那么习题编写时就可以考虑到时事部分,把关于自贸区的内容变成填空、选择或判断题,来考察学生在课后是否认真了解了这些经济时事政策。在讲述外汇和汇率时,可从贸易角度讲述金融结算方面的知识,那么习题就可以出一些计算分析题,国际经济活动中不同情形需要用什么汇率结算,怎样计算和分析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该问题的应用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案例分析方面
《国际经济学》的案例众多,选择性大,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要分析得当,讲解有深度,而且要为理论知识服务。比如在讲解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相关内容时,关于跨国公司的案例很多,但我们可以选取世界500强公司的前三十名进行比较分析,近三年来该榜单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经济形势对跨国公司的经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该案例的分析再来讲解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课堂的教学效果就非常好,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直观。在讲解国际收支相关内容时,除了罗列国际收支平衡表让学生理解分析外,还可把这几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化列出来给学生看,让其分析原因,再结合中国的“走出去”战略,让学生在学习国际收支平衡表内容的同时也知道了当前国际经济新形势下新的战略和选择。案例分析也要与时俱进,也要注重实例分析为理论服务的特点,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为了把《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更透彻,任课老师应该充分作好各种准备工作,多阅读参考教材,将各类素材整理归纳到课堂上来讲解,多准备案例教学,让案例导入理论,从理论归纳到做法,从做法再总结出案例,循序渐进。每一章都要编写配套习题,习题内容要与课堂教学内容配套,做到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才能起到习题的训练效果。另外,国际经济的活动日新月异,跨境电商贸易和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给该门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在讲授时也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做到知识更新,才能取到更好的效果。
篇二:经济学毕业论文 篇二
【摘要】
经过3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无论是体制的转轨还是经济的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功。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大多依靠粗放型增长、贫富差距加大等诸多问题。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更好地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政治经济学”一词出现于17世纪的西方,作为一门学科则形成于18世纪七十年代,其标志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政治经济学”一词从其起源就一直含有管理、控制甚至自然规则的涵义。后来,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他写作的主旨为研究生产和分配规律的《经济学原理》中认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探寻社会现象规律的科学。而后,马克思在批判地吸取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次明确的为这门学科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斗指明了方向,并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因为马克思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以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某些原理在当前情况下无法运用,这就需要我们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的道路,适合中国的政治经济学。
一、当前中国经济宏观局势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无论在经济体制还是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功。就体制转轨而言,在资源配置方式上,无论是商品市场化,还是要素市场化,都取得了制度性的进展,市场机制已经替代计划机制成为我国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力量;在宏观调控方式上,无论是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还是金融体制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都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并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以及财政政策的公共选择性都在逐渐提高。就经济发展而言,在体现经济规模的数量指标上,1978年以来,以GDP反映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62%,27年我国真实GDP总量已达249,529.9亿元,比2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增长1.71倍;外汇储备超过1.52万亿美元。
可以说,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由于从改革初期以来一直采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改革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国际环境的动荡和不安所导致的一系列隐患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被暴露,宏观经济经过九十年代的通货膨胀,经济“软着陆”后再次面临调控,当前宏观经济失衡有着如下特点: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但同时消费需求增长乏力。
2、物价总水平低,但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值高。
3、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但同时面临严重的“通缩”威胁。
4、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但失业率继续攀升。
5、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如何实现宏观上的经济调控,保证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如何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分配问题就变得十分重要。因为只有提高处于中下收入水平的那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才能增加整体的消费边际倾向,增加消费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发展,调节通货预期,维持社会的稳定安宁。
二、政治经济学的新解释
笔者认为,政治经济学可以分别进行解释,可以就“政治”和“经济”进行具体分析。“政治”是指一个社会运用国家权力做出“谁得到什么”、“何时得到”和“如何得到”的决策,该过程是一个集体选择的过程。简而言之,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制衡”。如何就各个利益团体之间进行协调,作出使所有成员(至少是大部分成员)满意的利益分配,在各个团体之间寻找制衡点,是政治的主要目标和努力方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平”。
“经济”则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在不同的用途中进行配置,收入或社会产品如何通过分散化的过程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也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最优”。如何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寻求最优方案,实现最优的产出是经济的主要目标。也可以概括为“效率”。“公平”和“效率”两者之间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具有矛盾统一性。而政治经济学则可以认为是在保证“政治制衡点”的前提下寻求经济增长的最优解。
因此,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在当前宏观条件下如何处理分配问题,无论是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还是为宏观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依据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初,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的是效率方面,而实现共同富裕则代表了公平的想法。而关于在收入分配过程中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论界向来有不同的表述,也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深化的过程。
改革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模糊观念有:
(1)把公平错误的解释为收入平等。这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观中十分常见,主要表现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
(2)公平的“物质决定论”。这种观点认为公平的实现程度是同经济的增长、财富的增加成正比。以此观点为前提,才有了先效率后公平的主张。
(3)把公平和效率看成一组无法协调的矛盾,追求公平必然要牺牲效率,追求效率必然要牺牲公平。
该观点认为“只能有一方为主,另一方为从”,时下向效率过分倾斜的主张就是以此为前提的。这些模糊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人对公平和效率的看法,而作为国家,对这个问题也是在不断的探讨和深化中。此前,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四大报告提出“兼顾效率公平”;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坚持了这个说法;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四、当今宏观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处理
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依靠产业结构变化带动要素投入扩大,进而拉动总量的扩张。同时,由于市场体制改革导致要素效率特别是资本效率显著上升,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长久增长,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个突出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制变化势必影响要素的效率,但对劳动和资本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资本效率的提升是对劳动效率提升的9多倍。这样,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中下收入人群相对收入减少,高收入人群更倾向于投资,从而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固定投资过热。过热的投资导致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过快、过猛发展,从而拉动日常消费品物价水平的上扬,人们则将更多的钱用于防止通货膨胀,减少了其他物品的消费,从而导致高的通货预期。
(一)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分配的公平。针对劳动者因客观条件不同而出现的收入分配中的事实上不公平,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经济调节、缩小按劳分配实施对象客观条件的差异,弱化由此而导致的收入分配中事实上的不公平。
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持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是缩小收入差距、形成公平收入分配格局的基本条件;促进包括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的形成。
二是打破不合理的垄断。深化电信、电力、石油、民航、金融、铁路等行业改革,进一步引进竞争机制,防止其凭借垄断地位为其从业人员谋取高工资、高福利,为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应进一步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普通劳动者工资增长机制,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二)通过完善整个社会制度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改革至今,虽然在社会制度上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但仍然存在着阻碍经济增长和分配公平的地方。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社会制度,特别是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在分配途径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随经济发展能够切实得到逐步提高;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政府则更多地注重社会体系和自身体系的完善,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一是加强政府反腐力度和制度建设,制止权钱交易。保证政府作为一个规则制定者的角色,防止政府人员运用职权参与分配,从而损害劳动和资本要素的效率。
二是加强法制建设。要保护劳动者应有的经济地位、精神尊严和合法权益,将劳动者权益纳入法制轨道,放到重要的分配平台。
三是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强调“信用”准则的弘扬,加大诚信经商的宣传力度。政府机关规范执法行为,提倡“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承认按贡献、按市场效率大小实现经济收入是道德的,而通过欺诈、贪占等手段获得收入是不道德的。
无论是何种经济情况都是诸多因素互相作用而形成的,现象的背面往往拥有着极其复杂的成因,只有将经济理论的原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出经济现象的真正成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维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篇三:经济学论文:《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篇三
一、引言
如今我国各地区的贫富差距仍然较大,一些农村可能还在温饱阶段,而我们的社会已经不满足于小康社会,已经逐步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型,这样发展的严重不均衡,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加落后。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农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民对于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农村实施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缩小贫富差距,而且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推动力。中国农业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
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为了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农业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促进农业增效,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还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推进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
农业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促使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方式的改变。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农民可以利用网络了解关于农业生产的各种信息与技术。农业信息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丰富了农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使他们不再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抵制消费,而是由注重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向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转移。
(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捕捉信息的渠道很多,信息化的建设就是信息来源的渠道之一,没有信息化的建设,到达农村的信息就是迟缓的、过时的,农民就无法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就无法掌握经济市场,和生产经营的主动权。如此农民就会丧失机遇,陷于被动,从而遭受经济损失。如果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就能快速抓住有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农业生产创造条件。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以及为他们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四)有助于促进农民走进社会市场
以前农村的生产基本上是自产自销,没有与社会市场连接,缺乏市场信息观念。对于社会市场信息不灵通,导致价格制定不合理,造成农副产品的生产大起大落。但是随着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民不再盲目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管理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加快了农业的全面发展。
(五)有利于推动农村农业的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现在农业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农业信息化也被普遍运用于农业生产。农业信息技术的出现,带给了农民一种新的体验,这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使农民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弥补了原先农民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的缺乏。它促进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
三、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阻碍
(一)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本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我国一些农村经济发展之所以缓慢,就是因为基本物质条件太差,比如道路交通不完善,交通网络结构单一,水、电、通讯不健全等,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低下,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进入农村之前,不少地方的农民都是依靠传统的耕耘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也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传统工具,农村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三)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农村具有较强的潜在资源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的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因此造成了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从而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
我国农村普遍现象是农村较为封闭,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也难以引入,农村市场无法与外部市场接触,农村产生的经济难以推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
这些问题使得农村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而农业信息化的到来,解决了这些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加快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四、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农业信息化可以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在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情况下,我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如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重点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所以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的实施不可避免。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农业生产各方面的条件和机制都不够完善,而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逐渐缩小贫富差距,让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步步走上正轨,改善农民生活,从而逐渐实现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二)农业信息化可以提高农民收入
我国的传统农业模式正在慢慢转向信息化农业模式。以往农村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落后,使得自然灾害容易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农业信息化的引入,改善了农业就业结构。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效的避免了自然灾害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在农业信息化的带动下,农村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另一方面,从整个社会来说,农业信息化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效率提高了,所得到的回报也就更多。 农民收入的提高也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信息化减少了市场交易的风险。农业信息化结合了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方面,它连接了买卖市场,减少了流通环节,节约了交易费用,也避免了消费过程中的各种纠纷,从而提高了农民收入。二是促进了农业经营模式的改善。以前农民都是通过自身的经验来生产产品,经营管理也没有系统的方式。然而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向农民传输科学知识以及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使他们的经营管理规范化,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信息落后的问题,信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业生产技术传递给农民,使农业生产科技得到发展和推广。
(三)农业信息化可以发展农村的市场经济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成本高,投入大,效率低,科技含量低,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消费观念低下,相对落后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制约着农村市场的经济发展。农村生产的产品量大时,即使低于城市多倍的价格销售,仍然解决不了大量积压产品,农村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使得产品没有销路是农村市场经济难以发展的原因之一。我国在几十年的农村改革中,农村市场经济通过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让农民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的需求,供求走势,价格行情等,有效促进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四)农业信息化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信息化有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让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逐渐拉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以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 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一)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资金支持,农民对农业信息化难以信服,特别是一些思想封闭,技术落后的农村。没有政府扶持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就会像一盘散沙,没有企业化经营的管理人员,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农业信息化要真正地走进农村并被作用于农业生产等方面是很难的。
(二)需要培养农村信息人才,以此来推广农业信息化的应用
原本农民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他们因为农村的落后、种种因素和不利条件而无法接收良好的教育,这些原因使得农村人才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农业信息化对农民生活有诸多的好处,农民无法把它运用到生产农业事业中,那么农业信息化只是一场空谈。所以培养农村信息人才极其重要,有了这些专业的信息人才,农业信息化才能发挥它最大作用,农民也才会因此而受益。培养农村信息人才不仅是为了传播农业信息化的功能,也是为了激励农民工提高信息意识,自觉的关注信息和利用信息,培养他们使用信息的习惯和调动他们依靠信息的积极性。
六、结语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实行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但是只有坚定不移的走农业信息化的道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才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相信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下一定会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篇四: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 篇四
经济学基础在当前经济管理类型专业中属于非常核心的课程,在其相关专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关键重要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处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对于经管类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必须加大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经济学基础的教学水平。[1]同时经济基础课程教学目的重在实践,但是其内容体系过于庞杂、知识偏重理论,但是日常的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教学环境发展较为滞后难以满足新时代对经济学基础教学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实施,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不利于实用性经管人才的培养。
1“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发展现状
1.1“经济学基础”教学课程的安排偏重理论
现阶段,多数学校的“经济学基础”的课程安排偏重理论性知识,而经济学基础的课程本身内容体系庞杂,相关观念和理论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纯理论性讲解无法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清晰的理解,甚至适得其反,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这也极大地削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长久以来,院校使用的考评系统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理论水准,没有重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查评估。这些年,各院校致力于知识理论的研究,院校教师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以及论文的发表方面,忽略了对经济学基础中应用性教学的研究,而此类学科对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同时,现在大多数教学只是单纯掌握了理论性知识,基本没有从事任何经济学实践活动,也没有开展过任何经济业务。如此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无法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经济学案例,课程内容空洞无趣、枯燥无味,不仅不能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课程的内容知识,甚至极大消磨了学生的耐心,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之实践性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1.2教学案例的使用水平偏低
众所周知,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论性太强,单纯照本宣科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内涵,加之该学科对实践性还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课程中增加教学案例分量既是学科本身的要求,也是众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需求。[3]但是,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案例分析课程安排较少,案例内容质量不高,脱离实际生活,案例分析不到位、不合理,使得最终案例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涉及方方面面。其一,一般情况下,案例教学具有一定的人数限制,理想的授课人数大约为30人,但是各大院校实行扩招,学生规模持续壮大,然而与学生对应的教学资源并没有都得到很好的满足,班级人数不断增加,加大了授课压力,普通教学班人数扩大到60人左右,甚至部分学校由于人数过多组织合班授课,班级人数超过百人,这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效果。其二,教师普遍缺乏较强的案例教学能力。较之传统的教学,案例教学在教学能力等方面对授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没有开展案例教学的相关培训,教师也普遍缺乏案例教学的学习,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往往不得要领,使得案例法的教学成效大打折扣,没有很好地发挥该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其三,学校经济学授课教师大都没有参与过专业相关的工作实践,经济学管理真实的工作情况根本不了解,在案例讨论环节无法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指导,使得教学最终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4]
1.3缺乏完善的教学实践基地
当前阶段,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基本不存在实践课程,多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门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而且这类专业对实践具有很高的要求,在课堂上开展简单的实践活动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广泛实行,经济现代化趋势明显,具有现代经济意识和经管能力的人才极度匮乏。[5]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也要求各个院校建立经济教学实践基地,实践基地必须对经济管理环境进行尽可能的模拟,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相关问题的体验和学习。
2“经济学基础”教学环境的革新措施
2.1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院校的经济学专业的授课教师都具有相对高的学历,其专业的理论知识储备比较丰富,然而受制于种种条件,授课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极为匮乏,甚至完全不了实际的企业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程序。这也是长时间以来造成经济学课程枯燥、空洞非常关键因素。[5]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仅需要关注教学质量的提升,更要加强教师实践水平的提升。对于该专业的教师增强工作审核,要求授课老师适当压缩课程教学时间。首先,要求教师从事专业对应的实务工作,增强对相应职业具体工作的了解,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和企业等单位,参与其经济管理工作,掌握经济管理工作的最直接的资料,根据自身实践,对教学案例资源进行完善、充实,使之更加贴合生活,更便于学生理解。其次,激励授课老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经济学专业资格考试,充实教师各层次的知识,有助于教师水准的提升。最后,从校外邀请经验丰富的经济学基础教学经济学专家或者企业经济管理者组织专题讲座,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很好的补充,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和眼界。 2.2提高案例教学水准
经济学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效的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还可以实现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共同都得到提高。同时,在案例教学涉及的相关考试可以鼓励学生尽可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无须顾及试卷的限制。授课老师可以学生实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对案例教学进展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注意学生对案例的反映及其观点,站在客观的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还可以把该项评估情况加入学生的最终的成绩中,作为学生成绩评价的一个有效参考。
2.3经济学基础实践基地建设
现阶段,多数企业并不乐于接收实习学生,然而学生可以进入的银行、事务所、咨询公司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进入之后也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甚至是劳力工作,无法真正涉及非常专业经济管理工作。因此,学校建立经济学专业实验室更加科学,效果更加显著。在实践基地,可以对企业的经济管理进行模拟,利用模拟情境,学生进行相关操作,处理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而更加深刻地掌握,改善教学状况,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高效模拟,尽可能再现企业发展情况,综合各类专业知识,一方面,有效帮助学生系统巩固教材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符合当前复合型人才的发展要求。
3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经济学基础教学存在较多问题,教学模式刻板,教学环境封闭,无法满足实践性经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无法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文中笔者从增强教学的实践性、改善案例教学质量、建立实践基地三个方面革新“经济学基础”的教学环境,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满足现代企业经济人才需求。
篇五:经济学毕业论文 篇五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学对于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在许多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数学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运用好经济学,就要对数学知识进行认真地研究。
关键词
数学;经济学;融合;作用
数学是研究许多专业学科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拥有自己的符号和语言,用其特有的抽象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对很多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学也在其中。数学对经济学的思维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前些年的经济理论公理化趋势,这种理论明显就是受到数学的公理化的影响。由此可见,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想在经济学中取得不错的成绩非常困难。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数学在现代经济学中的作用呢?
1、用数学方法解答经济现象
解决经济问题是数学方法应用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中最为常见的有:经济计量学方法、线性规划方法和投入产出法等。
1.1经济计量学
这种方法是以定性分析为基础,探讨如何使用数学模型方法,计算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活动规律与经济变量关系的经济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当时主要用于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的创始人是丁伯根曾。之后由于克莱茵等许多经济学家的努力,经济计量学迅速发展起来。经济计量学所研究的是:
(1)在确定任务的情况下,怎样统筹安排,使人力与物力消耗最小化,从而降低成本。
(2)在人力与物力确定的条件下,怎样发挥经济计量学的最大功效,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总的来说,就是怎样以更小的消耗取得更大的回报。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在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管理会计、计划统筹与工农业生产等方面。
1.2线性规划方法
在经济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财力或人力等方面的制约,怎样利用现有条件,更理想地达成目标是线性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如果单单从数学角度上看,就是在一组等式和不等式的约束之下求使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值的自变量取值问题。线性规划不单单应用于经济领域,还适用于很多领域比如:下料、运输、消费的合理性等,甚至应用于军事、科研等领域。如今人们仍正在研究怎样将其应用于更多领域。
1.3投入产出法
它是一门集和统计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于一体的系统科学。其主要研究各部门生产关系。如今社会生产中,各部门首先考虑怎样使用其它部门的产品从而满足生产消费的需求,其次则是将自己的产品供给其它部门去消耗。各种生产活动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依存的关系,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分析就是需要于这种生产的依存性,研究在生存技术与可用资源的情况下,怎样更好的满足最终需求与生产数量等问题。可以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对社会需求与供给、产业结构、和消费等经济的重要比例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做出抉择,且能够模拟各种政策运行。投入产出法已经得到发达国家的认可,且研究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比如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降低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问题和货币兑换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问题等。怎样将这两种生产要素组织得更好,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2、数学方法对经济理论的证明起到很大帮助
数学方法能对经济学所提出理论给予理性的证明,采用数学逻辑所得出的结论用文字语言很难征明。经济学家布留明曾经指出;“数学方法是在经济学家心中最重要的方法,它是唯一能够给予经济学理论充分的科学性的方法。经济理论需要数学方法来判定,只有数学才能对经济学定理进行完备的证明。”在历史中运用数学方法来证明经济学定理的事是不乏其例的。
3、数学语言与经济学语言的融合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是一种自然语言。它可以将微妙的事物叙述得十分详细,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但是自然语言却有着语词的多义性的缺点,所以数学语言从开始就是由数学家严格做出定义。并确定了它的功能与涵义。可以完美弥补自然语言词语多义性的缺陷。只要正确使用,它的结论总是可以信赖的。可以说数学的诞生就是为科学服务的,同时它也是科学理论的载体。数学语言的概括性非常高。某些看似不同,表现形式更是上千差万别的经济问题,有时可以用一个简练的数学语言式表达出来。同样经济学也有自身的语言。但是每一个经济结论的产生都是通过提出问题——建立模型——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数学与经济两种语言相互交融。首先提出问题,是理论技术创新的发源地。其次,建立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的。将数学语言和论断用通俗的语言来叙述出来,使普通人也能够理解。这是经济学中必须需要解决的一项任务。
4、结语
现代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是分不开的,虽然每一个数学家未必是经济学家。但是经济学家在数学上一定应具有相当的造诣。数学具有文字性表述所无法比拟的精确性与逻辑性。运用数学模型结合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篇六:经济学毕业论文 篇六
我国经济复苏始于金融危机之后,2012年我国经济开始了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进而我国进入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现状,在此形势影响下,我国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经济活力得到了增强。
因此,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适当的进行政策调整。
由此可见,本文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展开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存在的问题
(一)后发型优势得不到发挥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受传统经济理念和模式影响较大,进而在新型经济视角中,后发型优势未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进而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经济上升空间较小。
如果在此期间我国不能及时开发新的经济热点,那么经济就会陷入一蹶不振的恶性循环中来。
(二)财政风险隐患较大
在经济新常态尚未到来之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社会需要间呈正比例的发展关系,此时矛盾与风险未能被及时揭露。
现如今,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中,虽然阶段性经济呈增长态势,但是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较缓慢,经济发展进入了优化协调阶段,然而此阶段的经济矛盾以及风险正逐渐显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三)宏观经济运行失衡
新型经济视角中,宏观经济发展状态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宏观调控的难度系数也明显提高。
首先,物价压力过大,平衡作用较小。
其次,经济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的平衡难度较大。
新视角下经济收入的增长幅度较小,一定程度上会间接影响经济的整体增长速度。
最后,就业问题与社会生产间的矛盾较显著。
网络信息化时代中,高科技设备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但是失业人员数量逐渐增多;我国创新型人才和创造性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数量较少,进而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国的市场竞争实力。
二、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分析
(一)优化经济增长质量
在传统经济发展观念和形式的影响下,经济增长数量是当时市场关注的焦点,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数量能够更好的迎合市场发展需要,但是,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之后,经济增长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
由原来的数量型经济增长转向质量型经济增长,宏观调控政策进而要相应的进行目标转化,即以市场需要为发展导向。
(二)推动市场改革
一方面,通过市场改革强化内需。
现阶段,由于我国民间资金储备力量庞大、人才资源丰富,要想将民间资本的发展优势巧妙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就要积极推动市场改革,通过市场改革创造新型的发展契机,此外,这能够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另一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国家生命力延续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要为创新型项目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并给予创新型人才应有的鼓励和尊重,同时,营造良好的创新型环境,彰显后发型经济特点和优势。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下岗再就业问题,我国政府要格外重视,在提高重视程度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对失业人员妥善安排,同时,政府要为下岗失业人员组织系统性的培训,
促使失业人员通过培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这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除此之外,我国还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由于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能够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实力,能够实现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够科学、合理的规划岗位布局,而且能够将就职人员有效调整,进而充分发挥人员的劳动价值,激发劳动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中,要想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健运行,就要在明确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的基础上抓住发展机遇,通过优化经济增长质量、推动市场改革以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式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七:经济学毕业论文 篇七
[摘要]
行为经济学由于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提出了挑战,在兴起之后就一直受到关注,频频被用于解释相关的现实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就从介绍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出发,进而论述行为经济学的相关延伸理论,并展示了行为经济学被借鉴来解释现实中一些传统经济无法合理解释的问题。
[关键词]
行为经济学理论延伸行为金融
一、行为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回顾及其主要观点综述
行为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对传统经济学的基础,即假设人的行为准则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我利益,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人类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是清澈了,但是把人、人的行为、人的精神等非理性方面则舍弃了,并把其简化为一个个的点或一条条的线。人也成为了“扁平的人”。但是,不少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以完全理性人假定搭起的优美的理论大厦无法通过检验科学的方法来检验与研究人的内在本性,也无法观察到现实中人的经济行为,因此更无法来解释许多人的经济行为之谜。这种局面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以转变。莱布森等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种名为“行为经济学”的经济理论新流派思想,向主流经济学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试图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标准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行为经济学尝试对非理性行为进行研究,打破了主流经济学的界限及视域,在现实人的基础上发展了主流学派的经济人概念。行为论者并没有抛弃主流理论,而是赞同其注重理性的,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但是,他们坚持对这一理论加以修正。他们认为,经济人也对具有偏见的推理,自我沉溺、自我毁灭的行为和种种其它人类缺陷和长处做出反应。行为经济学理论还关注公平、互惠和社会地位等许多其他方面,因此,行为经济学试图对传统假定进行修正。丹尼尔卡尼曼、理查德塞勒、马修拉宾及已故著名行为经济学家阿莫斯特维尔斯基是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富有创见,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概括来讲,行为经济学主要就是:预期效用理论;偏好的一些典型特征;偏离理性的特征分析这三类代表性观点。
二、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延伸范围及领域
行为经济学之所以盛行,不是因为其敢于对传统经济学提出挑战,更因为是行为经济学能够自圆其说,其一些假设和理论观点能够更好地解释现实,能让大多数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行为经济学在现实中的理论主要延伸到以下领域:
1、当今市场竞争行为的心理特征
标准经济理论描绘的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需求规律的适应条件非常有限和严格。而向当今全球市场新格局和竞争合作新特点,许多高新技术产品、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产品、符合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以及电信市场、网络产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和文化产业等,引起了消费选择行为新的变化,频频表现出明显的偏离价格需求规律的现象:降低价格未必能保住市场占有率,屡屡奏效的一些非价格竞争策略和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供应和秩序、收入和社会则富分布、消费观念和习性、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水平处于相对落后和低下的情况下,消费选择行为与标准的理论描述相距就史远。无论是消费行为、企业经营行为和投资行为等,市场竞争行为选择中心理因素的影响特征非常明显。
2、劳动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非自愿失业——为什么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不包括自然失业率和工作变动时的摩擦失业)?原有理论对此给出了一个“公认”的理由,假定工资是在市场出清水平上预先给定的,以此为标准若劳动力过量供应,就会造成失业。但工资为什么要定那么高,而且还是刚性的呢?为什么有人频频跳槽,而另一些人则愿意终生厮守一个单位?这些不是能用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简单解释的。“有效工资理论”、阿克洛夫(2001)的“交换礼物”等都试图给出合理的解释。理论和实践似乎证明了在工资和努力水平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并且在长期内是很稳定的。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现实中劳动力市场并不是简单地遵从工资水平提高、劳动力供应增加这一规律。如出租汽车司机并不只是由每人收入的高低来决定工作时间的长短;老师让一些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学生们不会仅根据报酬或津贴的高低做决定;幼儿园制定罚款制度是为了让父母亲及时地接孩子,但结果是适得其反。这些是因为当工资与价格变化的行为中包含道德和情感成分时,标准经济理论中的价格交换效应就应予以修正。因为劳动者对劳动与休闲的价值判断是因人、因行业、因时点不同而异的。另外,行为经济学还研究指出,承担风险、经营管理等活动也是一种类型的付出和劳动。
3、行为金融学
行为经济学在金融投资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金融学中,有效市场假设的作用是奠基性和举足轻重的。资产定价的标准均衡模型假定投资者仅仅关心资产风险,并利用公共信息尽可能准确地预测股票收益。这些假设在某些时候确实能做出确切的预测,但当价格变化的自相关性近似为0时,证券市场上却出现大量异常现象。这些不规则现象促使研究具有有限理性假设的资产投资者的“行为金融”(behavioral finance)论应运而生。金融学中一个重要的异常现象是“股票收益之谜”:股票的平均回报要比债券收益高得多,为什么高收益对应高风险,并没有令人信服的实证研究支持这一理论。为了说明其中的缘由,行为经济学假定投资者具有损失规避的行为偏好,这能更合理解释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对应关系。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还发现经验不足的经纪人的反应如何迟滞,而长期操盘手的反应为何又过于敏感。行为经济学还通过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的年成交率的实例来研究资本市场规模问题,关于个体股票交易行为的数据表明,部分投资者的盲目自信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股票市场规模的极度膨胀,股票市场上的许多现象都与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行为金融学的迅速发展,是由于金融理论把“宝”都压在“有效市场假设”上了:投资者有充足的理性以至能够观察和利用历史资料。有人曾将有效市场假设美誉为:社会科学中认识最完善的一种规律性,然而,股票价格波动太捉摸不定了,以至不能反映内在的真实情况。行为经济学发现了一种基于代理人心理活动的过度反应效应,客观、深入地研究一系列异常现象,有助于用事实更精确地检验市场有效性假设。当然,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行为经济学也迫切希望尽可能地减少心理学的内容,正在努力探讨用一种统一的方式来解释金融市场上的异常现象。
三、行为经济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民工短缺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沿海地区的“民工荒”打破了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引起了企业界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理论界纷纷对此问题发表看法,并对民工短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综观这些分析,人多是运用市场、结构、信息、制度等分析力一法,基本没有涉及民工的心理与理性,民工是该劳动力市场的主体,在分析民工短缺的成因时,不能完全不考虑主体对劳动力市场的相关要素以及劳动环境的认知而采取的相应的经济行为。
篇八:经济学毕业论文 篇八
“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
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不仅是极好的发展机遇,更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但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重专业/职业技能的训练、轻素质的培养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德国,高职教育不仅有专科、本科和硕士层面,甚至联合培养博士;也不单单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和技术开发能力,能够进行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研发、优化等。
发达的高职教育成就了德国的制造强国,一点也不夸张!因此,高职院校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既要抓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抓专业理论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要满足当前就业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持续提升和全面发展。
显而易见,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全面素养是不可或缺的。
西方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专业理论基础的构建,以及专业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在专业基础理论的支持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在专业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教学定位模糊、课程地位和作用不被重视,西方经济学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作用也显得无足轻重。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探讨高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定位不准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对高职人才培养特色的准确理解,致使高职西方经济学课程定位偏低,其地位和作用被弱化
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基本沿用理论和推理的一套做法,授课方式以讲授和练习为主。
而高职课程设置标准是根据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
显然,目前的高职西方经济学课程目标和所培养的能力,在职业岗位上难以体现,其地位和作用很容易被忽视。
与其同时,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上非常重视基本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尽力把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岗位标准匹配起来,主动满足行业和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但是,作为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很难简单地与职业岗位的技能相匹配,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经常遭遇“课程可有可无,课时可多可少”的尴尬。
此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采用模块化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但高职西方经济学很难进入模块化教学的设计之中,课时被压缩很难避免,这必然影响到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质量,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缺乏对高职学生基本情况的准确把握,因材施教没有落到实处,致使高职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欠佳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向是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理论性强,加之有大量的数学推导、计算以及配合模型的解释和应用,课程内容较难理解。
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属于专科层次,数理基础较弱,逻辑推理和分析思考能力远不及本科学生。
尽管他们对于该课程的重要性深信不疑,但面对数理分析和模型,常有畏难情绪,得过且过,不求甚解。
此外,西方经济学知识点多、涉及面广,需要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据笔者的抽样调查,清楚表明,高职学生习惯选择记笔记并课后整理、认真观察和思考记忆、认真做作业等学习方法。
而课前预习、使用工具书、自学、寻求新旧知识的联系、关注专业咨询等,很少被采用,而这些方法恰恰有利于自主学习和研究的。
可见,高职学生仍以被动型学习为主。
西方经济学课程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学习悟性、举一反三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被动型学习方式致使他们不善于总结,缺乏独立思考以及学习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更谈不上触类旁通,因此,在理解经济原理、
下一篇:售房委托书实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