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小数加法和减法【精选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范文网给您最好的朋友。
篇一: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一
教学内容:p.47、48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的板书。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课前在黑板上板书:
钢笔8元
笔记本3元4角
讲义夹4元7角5分
水笔2元6角5分
问:我们平时说价钱习惯说成几元几角几分。现在请你把它们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名说一说:8.00元,3.40元,4.75元,2.65元
这些小数哪些能化简?把它化简成最简小数。(8元,3.4元)
2、看黑板上的四样商品的价钱,请你选择两件商品并算出总价。
交流:(可能有的几种情况)
(1)钢笔和笔记本一共多少钱?
口答算式和结果,板书:8+3.4=11.4(元)
问:这个“11”哪里来?为什么8加的是3而不是4?
补充竖式说算理(略)强调:8是整数,3是整数部分的,要和它对齐。
补充一个整数加法的竖式,说说整数加法在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特点:右边对齐。
仔细观察小数加法:右边不对齐。
追问:那该对齐什么?(小数点)
补充:把8改写成8.0,体会小数点对齐。
那你做这样的题时,会不会把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0补出来?
指出:没必要补,但要注意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齐。
继续算一算:钢笔和讲义夹的总价,钢笔和水笔的总价。
(2)讲义夹和水笔的总价: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观察竖式,体会“小数点对齐,就等于相同数位对齐”。
算出结果:7.40
指出:竖式上算出的结果是两位小数,写在横式上的时候要化简成7.4
(3)笔记本和讲义夹的总价:
列竖式计算,再次体会小数点对齐。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小数加法和以前学的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
(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10进1。)
要注意那些地方?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竖式上正常计算,横式上要化简。)
3、看黑板上的信息,问:笔记本比讲义夹便宜多少钱?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略)
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完成后交流得数。
注意最后题,竖式上的计算结果是3.00,如果有横式,只要写成3
2、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再订正。
第1题,小数点没对齐。第2题,得数的小数点没点上。第3题,只写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要写0。
3、口算第50页的第1题。
指名读得数,注意能化简的要化简。
4、完成第50页的第3题。
看线段图,说说图意。看线段图分别提出加法、减法算的问题。再算一算。
三、检查预习作业。
四、学生作业:第2题
课后小记:
由于没有挂图,我就直接把情景图上的条件写在黑板上。通过改写成两位小数、化简小数,让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这些也是今天学习的基础。在学生提问题的时候,两个班的同学都先提了整数加小数的计算。基于情景图,学生都能正确算出结果。与此相对照的预习作业中,就出现了5+3.9=4.4,10.6-8=9.8。说明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讲解的。
在与整数加法竖式的对比时,有学生指出:整数加法是右边对齐,而小数加法是左边对齐(就8+3.4而言)我又补充了80+3.4做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了关键要看小数点是否对齐。
练习八的提问题,我要求先提加法算的问题,再提减法算的问题。有学生在提减法问题的时候说:小华家到少年宫比小冬家到少年宫远多少千米?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考虑问题还不够周全。
篇二: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法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
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
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教学建议: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因此,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已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主尝试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自主学习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2、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教学时应注意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如,教学例1中解答“第二轮动作完成后中国队领先多少分?”的问题时,教师不宜作任何提示,而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找到适当的解题方法。又如,教学例3、例4时,不需要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解题思路率先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解答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
篇三:再教设计: 篇三
注重板书规律性的知识点,强化学生记忆和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篇四:成功之处: 篇四
1、创设奥运会情境,提出问题。教学中选取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10米台跳水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中国队和加拿大队的第一轮和第二轮成绩,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列式,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计算对人类活动的重大意义,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沟通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通过计算53.40+58.20和53.40-49.80,由于这两道算式的数位相同,学生列竖式计算很容易,轻松的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末尾的0一般要去掉。通过强化了数位对齐,然后让学生计算7.2-6.45,让学生发现只要怎样才能相同数位对齐,从而使学生自然过渡到只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数位对齐了,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篇五: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五
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小数减法 教学内容:第48、49页的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4~6题。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小数减法。2、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验算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8+1.4,读,说说正确的计算方法。补充竖式学生说说(略)指出:小数点对齐后相加。二、学习新知:
1、课件演示书本上四种文具用品单价。 问:昨天我们利用这些信息,学会了小数的加法和简单的小数减法。说说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后加减,化简)举例较简单的减法:(1)4.75-2.65;(2)4.75-3.4分别用竖式算出上面的减法,并比较不同:第2小题小数部分缺一个数位,可以补0,算5-0=5,也可以想5不用减,直接移下来。2、继续看4件商品的单价,提出较难计算的小数减法问题。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式并板书:8-4.75竖式(略)。指竖式问:这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引导:被减数小数部分没有,要补0,变成8.00后算。8.00-4.75时,可以先不考虑小数点,当成是整数减法来算……)3、验算:这题比较难,我们还可以用小数加法来验算。补充加法验算的竖式。规范其书写格式。4、与“4.75-3.4”的竖式比较:为什么两题都出现了小数部分有缺位情况,一题可以直接算,另一题却要补0后再算?(指出:被减数有空位要补0,减数有空位可以不补0。)5、学生练习另几题较难的减法计算(做在书上)指名板书。讲评。3.4-2.65 8-2.65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1)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2)第3题,读出上的新,并依次回答两个问题。交流解法。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吗?2、完成练习八的部分题目:(1)第4题,强调做这类题的要求:对的要打“√”,不能空着;错的打“×”,然后在旁边空的地方订正。再分别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2)第6题。读题后,学生把算式写在书上,再交流。四、布置作业:第49第2题,p.50第5题
篇六:小数加法和减法 篇六
题记:唐代诗人杜牧有句名言:“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意思是说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只顾形式上热热闹闹,要寻根究底。
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计算法则在算理上也与整数保持一致,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学生由于在之前对整数加减法接触较多,通过对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回忆(即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应该能顺利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上来。所以我第一次是这样设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
初始片断描述:
1.出示 步步高文具店部分文具价格表
笔记本 钢 笔计算器三角尺油画棒彩 泥 2.6元 5.85元58.24元0.66元 15元 8元
自由读读这些信息。能提出几个简单加减法的问题,并口头列式吗?
2.随机挑选两道“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如:58.24+0.66 58.24-0.66
独立用竖式计算;同桌交流计算过程;反馈:指名上台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评价
(意图:这是第一层次的感悟,小数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在尝试中学生不大会出错,重在说明这样对位的理由,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3.随机挑选两道“小数数位不同的加减法”如:2.6+58.24 2.6-0.66
独立用竖式计算,师巡视;叫多名学生板演(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讨论:对板演竖式有意见的请发表,并说明理由(可能有的错误:数位没对齐、进位错误、倒减、退位错误)
(意图:这是第二层次的感悟,小数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视巡视中发现的错误为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借助错误资源,使学生在纠错、说理、争辩、比较中再次感受数位对齐,并发现只要小数点对齐就实现了数位对齐。)
指名说说正确完整的计算过程,再次强调数位对齐
4.小结:说说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什么地方该特别注意?
反思:
刚上完课,我就听见一个平时从来不举手、学习基础不很从好的学生在对同伴说:“今天这节数学课最有趣了!”我的心动了一下,回顾整节课,有几个地方是比较成功的:1. 创设生活情境,重组教材。选择学生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文具店情境,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实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2. 充分预设,在交流中生成。我视巡视中发现的错误为教学中的宝贵资源,借助错误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相互纠错、说理、争辩,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进程,在听取同伴意见的同时进行反思、取长补短,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结构,使每位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但是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这样的教学学生除了获取知识以外,还获取了什么?学生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这样做?”“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否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正确吗?”等这几个涉及数学思维方面的问题?比如在第一次的感悟中由于小数数位相同,绝大多数学生很自然会把小数点对齐进行计算,结果自然是正确的。我在教学中好像无条件地认可了这种算法,至于这种算法成立的前提条件我未提及,学生也毫不怀疑地顺着我的思路下去,第二次感悟(小数数位不同的加减法)就这么顺其自然地判相同数位对齐的算法为对,其他的算法为错。这不免使我想到课堂上存在的一种现状:在表面上情境创设、算法多样化、交流互动等“美丽光环”的掩盖下,学生的学习其实是肤浅、浮躁的。“如何帮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如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几个问题摆到了我的面前,于是我对本课进行了重大改变并进行了实践:
改进片断描述:
一、提供材料提出问题
品 名
重量(千克)
金额(元)
苹 果
1.37
5.2
雪 梨
2.465
7.5
请你提出几个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并口头列式
2.465-1.37 2.465+1.37 7.5-5.2 7.5+5.2
揭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设计意图:考虑到第一次提供的材料只涉及到货币单位,为了使接下来的“验证”更丰富,我改变了材料的提供,把重量单位也纳入其中。数据有一位小数和三位小数之分,意在把小数口算和笔算揉在一起。)
二、探究算法
1.尝试计算
①师:你打算怎么来算这几道题?可以选一题说说
生1:我用口算,7.5+5.2等于12.7。生2:7.5-5.2也可以口算,是2.3。生3:2.465-1.37和2.465+1.37数位比较多可以用摆竖式的方法。生4:我也能口算的
师:你的口算能力很强!摆竖式也是一种计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重点掌握竖式这种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在实践中我们也经常可以发现学生非常喜欢看着横式直接写出得数,其实这样写的本质也是运用笔算方法的,这在计算达到熟练后是非常好的,也是我们的目标。但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所以不得不强调一下。)
②生尝试笔算,做完后同桌交流计算过程(师巡视,关注出现的各种错误情况)
③反馈:指名板演(巡视中发现的各种错误情况以及正确做法)不判定对错(有小数点对齐、末尾对齐两种情况,也有进退位错误)
2.验证结果
①说理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原来经验对这几道题进行了尝试计算,到底哪种情况是正确的呢?你们可以先对自己所用的方法进行说理。
生5:我是象整数笔算方法那样把最后一位对齐再算的。生6:这样不行的,整数笔算的时候我们都说相同数位对齐的,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所以我先把小数点对齐,只要把小数点对齐,每个数位上的数就都对齐了(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支持)。生5:(望着老师,等待判决)
②验证
师:两个小朋友各自说出了这样做的理由,到底谁说得对?整数加减法中把最后一位对齐再算、整数加减法中相同数位对齐后相加减是否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呢?我们不妨把答案进行验证一下?可以选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四人小组讨论)
生7:我们验算一下好了(大部分学生说:“我也是这样想的。”)(学生把验证和验算混淆了)
师:验算行吗?(有反对的,但说不出所以然)在计算方法正确的情况下,验算可以帮助检验计算结果正确与否,但现在我们还未确定哪种计算方法正确,用验算是不适合的,没有意义的。(学生一时想不出怎样验证,计算教学中第一次用到验证,大概不适应吧!看来教师该做些适当的引导了。)
师:我们一般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验证新知识解决得是否正确。小数加减法就可以用整数加减法来验证,如何把小数加减法转化为整数加减法?
生8:(非常开心的)可以加上单位名称呀!把2.465千克和1.37千克都化作克,不是变成整数了嘛(其他学生恍然大悟,受到了启发)
师:(微笑着看着学生)选一道进行验证
反馈:2.465千克+1.37千克=2465克+1370克=3835克=3.835千克
2.465千克-1.37千克=2465克-1370克=1095克=1.095千克
3.结论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哪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感悟: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质,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如果将学生的数学素质看作一个坐标系,那么数学知识、技能就好比横轴上的因素,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纵轴的内容。淡化或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从纵横两个维度上把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结构,也必将影响其能力的发展和数学素质的提高。值得欣喜的是,新课程改革来了,她提出了应在教学中渗透适当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的很多教师如今已意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尝试着、反思着,以“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铺设一条可操作的、能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目标,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篇七: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小数加减法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2、掌握先把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算起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提高推理和归纳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基础,而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识迁移类推,总结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课前调研,大部分同学不难掌握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的基本方法,但对于为什么这么算的道理,即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道理还不是很清楚,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明晰算理,进而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第一阶段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创设情境
出示四本图书的图片及价格信息。
问:你能就这些信息,提出一个能一步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解答吗?
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4.17+3.92
3.92+4.6
2.13+4.17
4.6-4.17
……
2、引入课题
问:请认真观察,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小数的加减法)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
①购买《百科全书》和《睡前故事》一共要花多少钱?
②购买《睡前故事》和《丁丁上学记》一共要花多少钱?
③购买《游戏力》和《百科全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④《丁丁上学记》比《百科全书》贵多少钱?
……
学生观察发现:是关于小数的加、减法。
白板课件
二、第二阶段
教学新课,探究新知
1、整、小对比,初步体会。
探究小数加法2.13+4.6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对比思考: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一样吗?
2、对比分析,总结方法。
探究小数加法3.92+4.6的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在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将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板书: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1)利用反馈器做学情调查
问: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也就将相同数位对齐?
利用反馈器反应此刻的想法:知道的选1,不知道或还不太清楚的选2。
教师通过反馈情况和询问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活动建议。
(2)出示活动建议,开展小组探究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明晰算理:相同数位对齐是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的计数单位相同,而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
(4)在明晰算理的基础上,总结算法。
问:在笔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怎么做呢?
3、迁移类推,学习笔算小数的减法。
要求:列竖式计算
4.6-4.17 并验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指导。
说明:为了计算方便,要将被减数补齐数位后,再计算。
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4、总结归纳算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器选择正确的解法。并说明解法①的错误原因:满十没有向前进一。
学生回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个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思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减法的笔算方法是否相同。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器选择正确的解法。不同意见双方说明各自的理由。
学生利用互动反馈器反应自己对小数加减法算理的认知情况。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并在班内进行讨论。对不同的做法进行自评和互评。
学生总结方法: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学生列竖式计算。
2.13+4.17
一名学生板演。
学生列竖式计算。
4.6-4.17
并演算,一名学生板演。
学生总结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结果要化简;为了计算方便要补齐数位;要善于演算……
第三阶段
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1、我会计算:(比比谁最厉害)
12.44+24.36= 7.8-3.74=
2、一串小银片的单价是4.85元,一个毛线球的单价是0.68元,买一串小银片和一个毛线球一共要花多少钱?买一串小银片比一个毛线球多多少钱?
第四阶段
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知识上的或学习方法上的收获)
……
篇八: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能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加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教学内容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3、比较: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小华一共用的钱数,请同学们比较这些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更简便些?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4、 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4、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5、完成练习九的3~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教后记
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上一篇:《丑小鸭》(10篇)
下一篇:大班数学教案优秀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