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数量词 篇一
课 题
16、数量词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9个,初步学习数量词的正确搭配。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词语不少于13个,句子不少于2句。
3、能在语言环境中,发现并纠正用错的数量词。
【学习重点】
学会生字,积累词语、句子。
【学习难点】
学习数量词的正确搭配。
【学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指 导
活动一:预热
1、一人读老师出示的内容。
2、各自在下面读老师出示的内容,思考相同点。
3齐读课题
活动二:感知课文
1、按要求自学课文
2、汇报自学情况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说清字音
(2)说清字形,记字方法
(3)给生字组词
(4)辨析形近字
活动三:学习第一、二节
1、轻声读读课文第一、二小节,数数每小节有几句句子。
2、多种形式读文
3、填空
(1)同桌对读
(2)男女生对读。
(3)学习生字:表、干
4、读句子
(1)指名读
(2)齐读
5、读课文第一、二节,读准“一”的音调
活动四:学习第三节
1、读第三节
2、学习生字“句”,与“包”比较
活动五:复习拓展
1、改正老师出示句中用错的量词。
2、男女生竞赛背儿歌。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大娃回来了,抱着一朵乌云。
二娃回来了,围着一条彩虹。
三娃回来了,捧着一团浓雾。
四娃回来了,采来一颗露珠。
五娃回来了,披了一层白霜。
六娃回来了,摘来一片雪花。
七娃回来了,背着一座冰山。
师:谁能为大家读一下这段文字? 这段文字,小朋友们熟悉吗?对啊,它是我们学过的课文《水妈妈的孩子》中的内容,它告诉我们:乌云、彩虹、浓雾、露珠白霜、雪花和冰山都是水妈妈的孩子。现在老师要把这段文字进行处理一下,大家看好了!
2、出示:一朵乌云
一条彩虹
一团浓雾
一颗露珠
一层白霜
一片雪花
一座冰山
师:现在,你发现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点?(第一个字都是数字)嗯,不错。老师要告诉大家:在水妈妈的这些孩子前面的第一个表示数字的词,称作“数词”,而后面的这个则称为“量词”,它们合起来就是“数量词”。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6 课,出示课题,齐读
二、自学新课,初步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出示:1、读课文,标上小节号,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圈出文中的量词,碰到生字的读一读,学一学。
2、检查自学情况。(学生说量词,师板书)
3、教学生字:件、顶、包、盒、颗、棵
A、“件”:猜字谜,一人牵一头牛。
B、“顶”:读音:后鼻音,形声字,凡是丁做声旁的字,大多数是后鼻音。(订、盯、灯、宁)
还可作名词(头顶、山顶);也可作动词(顶球)
积累页字旁的字:颗、顾……
C、“包”:去部首识字:泡、跑
D“盒”:积累皿字底的字(盘、盆),与器皿有关。
E、“颗”和“棵”读音相同,字形不同,用法也不同
F、“颗”,用于颗粒个儿较小的东西;“棵”用于植物(一棵草、一棵菜)
出示:“颗、棵”练习进行比较巩固
三、教学第一、第二小节
1、让学生读课文第一、二小节,每小节有几句句子
2、让学生多种形式读文
3、出示课文内容,学生填空:(第一、二节)
4、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老师要奖励你们一句句子,注意“一”这个字的读音
出示:“我们坐在一艘轮船上,看到一幢幢高楼,一座座大桥,还看到一群小鸟在江面上飞翔。”
5、再读课文,注意“一”的变音。
四、教学第三节
1、过渡:数量词啊可真多,而且它们还常常会在句子里被用到呢!这真是——
出示:数量词,真不少,
句子里面常用到。
数词量词在一起,
前后词语搭配好。
2、教学生字“句”(辨析:包)
五、复习拓展
1、小朋友学得真好!现在有个小弟弟也要学着说量词,你们看看他说得对吗?如果有不对的,帮着改正一下!
出示:河里有一只鱼,四只鸭;草地上有一只牛,三只马;天空中有两只蜻蜓,还有一只飞机。
2、拓展儿歌:
出示:
小猴子开铺子
小猴子,开铺子,
东西摆满小屋子:
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
三顶小帽子,四条小裤子,
五粒小扣子,六双小鞋子,
七根小绳子,八本小簿子,
九只小碟子,十个小果子。
作业
布置
1、抄、默生字新词。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16数量词
件、顶、包
盒、棵、颗
篇二:数量词 篇二
二、填写 数量词
一( )姑娘、一( )衣服、一( )竹子、一( )玫瑰、一( )微风、一( )清泉、一( )水塔、一( )镜子、一( )周末、一( )空地、一( )雨点、一( )叔叔、一( )龙船、一( )花炮、一( )头巾、一( )灯光、一( )问题、一( )金鱼、一( )先生、一( )邮票、一( )别针、一( )机器、一( )旗杆、一( )小树、一( )乌云、几( )雨丝、一( )春雷、一( )花伞、一( )东西、一( )白鹭、一( )大风、一( )蜘蛛、一( )彩虹、一( )石头、一( )陆地、一( )画家、一( )商人、一( )牧童、一( )下午、一( )便条、一( )信封、一( )园子、一( )房子、一( )禾苗、一( )天鹅、一( )农夫、一( )影子、一( )星星、一( )勺子、一( )说法、一( )时间、一( )黑暗、一( )蔷薇 、一( )窗
一( )观察 、一( )作业、一( )眼睛、 一( )马戏、一( )哄笑、一( )灯、一( )画、一( )象脚鼓、一( )湖、一( )书、一( )发明家、 一( )立交桥、三( )花骨朵
aabb词语积累:
丁丁冬冬 滴滴答答 冷冷清清 隐隐约约 大大小小 多多少少 深深浅浅
高高低低 长长短短 粗粗细细 叽叽喳喳 走走停停 风风雨雨 山山水水
abb词语积累:
丁零零 黑沉沉 懒洋洋 乐滋滋 沉甸甸 暖烘烘 明晃晃 绿油油 胖乎乎
红彤彤 金灿灿 亮晶晶 光秃秃 白茫茫 喜洋洋 兴冲冲 气呼呼
abac词语积累:
越来越亮 转来转去 自言自语 又肥又大 又急又气 越来越冷
量词搭配:
一股清泉/气味/力量 一阵风/雨 一束鲜花/灯光/头发 一声春雷/呼唤
篇三:数量词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掌握“顶”、“颗”、“件”、“棵”的字形和书写要点,认识“页字旁”。
2、正确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词语和词组。
3、知道什么是数量词。初步学习数量词的正确搭配,了解并掌握“一”在语言环境中的变调。
4、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数量词,从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词语和词组。
2、初步学习数量词的正确搭配,了解并掌握“一”在语言环境中的变调。
教学难点: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数量词,从中感受到乐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PPT、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课堂练习纸(小弟弟的信)、课前准备板书(数词、量词、课文末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积累,揭题。
1、出示图片,读词语:
领带、表、衣服、帽、牛奶、茶、饼干、糕
明月、星、大树、鸟、飞机、云、轮船、桥
(1) 自己读
(2) 开火车请学生领读。
(3) 学习生字“表”、“干”
拓展:手表、怀表、秒表、水表、电表。
2、出示词组,请学生读,注意“一”的读音。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总结:在第四声的字的前面,“一”就读第二声;其它情况下读第四声。
(4)分组读。
3、了解什么是数词,板书。了解什么是量词,板书。
合起来称为数量词。(合并板书,齐读)
4、揭题,再读课题:16 数量词。
二、学文,识字,提炼。
1、请3个小朋友分节读课文,做到字字音准。
2、找出读音相同的生字:“颗”和“棵”。自主辨析,交流不同之处:
(1) 部首不同。认识“页字旁”。
(2) “果”的最后一笔不同。
(3) 表示的东西不同:“颗”表示颗粒状的小小的东西,如一颗珍珠。“棵”是表示植物的,所以是“木字旁”的。
(4) 辨析:
一( )青菜 一( )花籽儿
(5)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习“顶”。
(强调后鼻音,了解“顶”的意思,拓展:头顶、山顶、屋顶、塔顶)
老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习生字:件、盒、包,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区别“包”和“句”。
5、师生合作读课文。
6、学生读课文,思考:学习数量词的小窍门是什么?
出示句子:数词量词在一起,前后词语搭配好。(板书)
男生读,女生读。
三、练习,激趣,延伸。
1、完成课后练习。请小组长发信,要求:
(1) 先请一位小朋友读,有什么问题?
(2) 自己一边读,一边把他用错的量词圈出来。
(3) 想想应该怎么说?
(4) 指名交流,老师媒体演示修改,学生齐读。
(5)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告诉小弟弟,他的问题出在哪儿。
(6)一起来告诉小弟弟数量词的小秘密,再读句子。
2、读第二封信,完成课后练习。
(1)注意“一”的声调。
(2)了解“一幢幢”“一座座”“一群”的含义。
3、拓展:
(1)趣味乐园:猜一猜、读一读。媒体出示:
一朵花、一束花、一捧花、一篮花、一丛花、一车花
(2)总结:东西的形态、数量不一样了,量词也会变化。
再读句子:数词量词在一起,前后词语搭配好。
4、总结:今天的课上,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数量词”,还知道了数词“一”在不同的字前面会变调,还知道了“数词量词在一起,前后词语搭配好”。(齐读)
下节课,我们把新学到的字认认真真地写到田字格里。
板书:
16 数量词
数词量词在一起,
前后词语搭配好。
篇四:数量词 篇四
育才一小 夏桂芬
在语文第三册第五、六单元等级达标试题中,有一道“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习题,这道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数量词的掌握情况。下面,是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的评讲实录─—
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数量词处处都有,远远不止这几个。不信,大家在教室里找找,看谁找得多。
生:一间教室、一面五星红旗、两扇门。
师:不错,一下子找了三个。不过,为了不让数量词漏掉,请大家按一定的顺序找。另外,别人说过的不要重复。
生:四扇窗户、两块黑板、五行字、四幅画、一个灯笼。
生:两个插座、一台电脑、一台投影仪、一个实物展示台、一个大屏幕。
生:一个书柜、四台吊扇、六盏日光灯。
生:一个讲台、一盒粉笔、一根教鞭、一个黑板擦。
生:四十四张桌子、四十四把椅子、四十四个书包、四十四个笔盒、四十四本书、四十四支笔、四十四个本子、四十四本作业 、十五次练习。
师:你真行!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同学们,教室里除了物以外,还有什么?
生:四十四个同学、一位老师。
师:进一步观察。
生:四十五个人、四十五颗脑袋、四十五双眼睛、四十五个鼻子、四十五张嘴、四十五对耳朵、四十五双手、四十五双脚。
师:(伸出大拇指)你真是太棒了!表扬他!
生:(一齐伸出大拇指对着他)good,good,very good!
师:在一间教室里,大家就能找出那么多的数量词,可见,在我们身边的数量词真是太多了。老师建议大家利用课余时间,找找校园里的数量词,说给同学听;找找家里的数量词、商场里的数量词说给家长听。总之,你无论走到哪儿,你都做一个有心人,去观察,去发现,把自己身边的数量词都说出来,说过之后,再把它写下来,办一张数量词小报,看谁搜集的数量词多。然后,大家再进行交流评比,好吗?
生(兴奋地):好!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颇为成功的教学案例。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首先应该是教师的角色定位十分恰当。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教师扮演的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课堂内)的数量词,组织学生去发现身边(课堂外)的数量词,这一点非常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求。在“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上,这位教师引导组织得很好。
其次,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还在于教师在评讲试题时,不是就题讲题,仅仅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以试题为凭借,将数量词的教学与周围环境和生活实际联系了起来,这说明这位教师潜意识里就有一种不拘泥于“教材”,敢于超越“教材”,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观念。通过这种“大语文观”指导下的教学训练,学生才会受益匪浅,他们在掌握数量词、积累词语的同时,不仅会产生“生活即课堂”、“数量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必须学好”的意识,而且还会在观察事物、学会表达、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上得到锻炼,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