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将相和》说课稿 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
首先,我来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将相和》这篇课文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以战国时期为大背景,以蔺相如的言行活动为主要线索,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的高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从而告诉人们 “和”的重要性。
总之,故事虽短,但教之意义深远。深究此文,语言训练有味,文化建构有道。将相不和,赵国危矣!《史记》不读,镜之何有?
其次,再来说说教法与学法。
鉴于《将相和》这篇课文的脉络和主题都很清晰,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一理论,我决定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小标题概括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理解故事情节;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探索,帮助学生理清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转变过程,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品悟“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跳板,了解中国的“和”文化。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并且体会到“和”的意义。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在课堂教学中将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采用“品读词句”“以读为主”等语文学习方法,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下面就着重来谈谈我的具体教学思路。
整堂课我分成三大环节,即“走近《将相和》”、“走进《将相和》”和“走出《将相和》”。
一、走近《将相和》,引出和的概念
为了在教学伊始就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我用《六尺巷》的故事导入,先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引出“和”的概念,然后相机板书课题“将相和”。
接下来就是把时间交给学生,首先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时,为了让他们做到读与思相结合,我布置了阅读过程中的要求:
①、疏通文中的生字和生词;
②、试着用小标题来概括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在充分朗读之后,通过词语填空的方式对学生生字词的学习进行检查,着重检查指导学生对生字音形的准确把握,如“诺”应读“nuò”,不读“ruò”;“璧”字写的时候既要注意字形,又要注意字的结构,要力求写匀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读这些词语。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我始终觉得中华文化的传承,应该且必须是从识字写字开始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可以这样说:识字写字永远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起点!
紧接着,通过交流小标题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训练。
二、走进《将相和》,三品蔺相如
以矛盾冲突为切入点,课件出示廉颇的话,学生先说说自己读了廉颇的话后,对廉颇的第一印象。然后质疑:蔺相如真的像廉颇说的那样,光靠一张嘴吗?
为了帮助学生弄明白这一问题,我将课堂充分放手交给学生,具体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蔺相如“勇敢、机智和爱国”,放手让学生去抓文中关键的语句,并通过“有感情地读”来体会蔺相如的人格特点。
1、一品蔺相如的“勇敢”
当蔺相如看到秦王并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时,他就理直气壮地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其中的“撞”字就是一个很好的抓点,这一“撞”,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
2、二品蔺相如的“机智”
可以抓住“看”体会蔺相如能察言观色,准确地揣摩人的心理,他采用“金蝉脱壳”之计将和氏璧从秦王手中拿了过来;接着紧扣“理直气壮”,让学生去读、去演,读演结合,感受蔺相如的智中有勇;接着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蔺相如相继采用“缓兵之计”明着是要秦王举行授城仪式,实际上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故意拖延时间送璧回国,从而深切地体会蔺相如勇中有谋。
3、三品蔺相如的“爱国”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了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中活跃起来,所以第9自然段我采用了师生讨论的教学方式,抛出问题: “蔺相如明知秦王不会授城,为什么不和手下人一起化装回赵国?你觉得他这样做好不好?”这一问,与学生的思维来了一个链接,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尊重学生答案的同时,联系课文第17自然段中蔺相如与手下人的对话,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感受蔺相如的不怕牺牲、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结:蔺相如屡为赵国立功,受到了重封,他本应该受到文武大臣的景仰,不料却引起了廉颇的不满。课件再次出现廉颇的话,激化矛盾。
品读将相和好。主要抓住蔺相如的话来体会他的顾大局、识大体;抓住廉颇的负荆请罪,再谈廉颇的人物形象
三、走出《将相和》,升华和的内涵
首先,回味故事,理清故事间的关系。出示一道选择题,思考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完璧归赵是渑池会见的( ),负荆请罪是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的( )
a.起因 结果 b.结果 起因
学生思考后填空,并且讲出理由,这样设计是帮助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理清三个故事间的关系,教师小结答案后板书:和——不和——和。
然后,小结全文,赵国的安定,得益于廉颇和蔺相如的“同心协力,和睦共处”。紧接着出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的“和”字的变化,结合视频介绍中国的“和”文化。
走出《将相和》,作为老师,我们没有理由不向我们的孩子推荐阅读史学巨著《史记》,这部花了司马迁毕生精力写就的史书究竟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我想:必定是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厚重文化!这样的书,这样的阅读,我们无法拒绝!况且《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学生要加强课外阅读,要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再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和→不和→和”,简简单单一条线,一目了然!它既向学生晰地呈现出了《将相和》一文的行文思路,又很好地向我们说明了“和”的重要性!我喜欢这样的板书设计,因为浓缩就是精华!更为巧妙的是整节课至此可以高度浓缩为一个“和”字。
总而言之,这堂课我之所以如此设计,是为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努力做《语文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严格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形成立体式的目标体系,达到在“立言”的基础上“立人”的目的。
2、努力将语文教学当作一门艺术来追求!艺术是讲究层次的,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和”字,设计了“走近《将相和》、走进《将相和》、走出《将相和》”这一递进式的教学过程。这样做,是为了逐层递进,拉近学生与秦、赵两国,与蔺相如、廉颇之间的距离,通过文本的细读,使学生深入理解矛盾冲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最后升华到一定的认知高度,从而走出文本,走进生活,了解到“和”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根源。今天的中国仍然秉承着“和为贵”的思想,“和”引领着中国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强盛。
3、努力做到“以读为主”,我觉得“读”永远是最好的语文实践。读字,读词,读句……读文化!在这一节课中,我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
最后,以一副对联结束我今天的说课:
将相和,和衷共济,文武双全,一片爱国魂
师生携,携手并进,教学相长,两颗进取心
谢谢大家!
附: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和 → 不和 → 和
篇二:《将相和》说课稿 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将相和》的第一课时。
首先,我来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将相和》这篇课文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以战国时期为大背景,以蔺相如的言行活动为主要线索,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的高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从而告诉人们“和”的重要性。
其次,再来说说教法与学法。
鉴于《将相和》这篇课文的脉络和主题都很清晰,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一理论,我决定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表演的方式,训练学生表演的能力和理解故事情节;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探索,帮助学生理清完璧归赵的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蔺相如机智勇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在引导学生抓住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充分感受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形象,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在课堂教学中将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采用“品读词句”“以读为主”等语文学习方法,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下面就着重来谈谈我的具体教学思路。
整堂课我分成四大环节,即“介绍历史背景”、“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和“品读完璧归赵”以及“课堂小结。”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让学生激发兴趣,我结合战国地图简单介绍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秦国的强大和赵国的弱小。由此引出将相和这个有名的历史故事。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借助揭示课题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检查学生预习,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情况看学生是否了解了将相和的大体内容,使学生学会预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成功的预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自觉地自学书本知识,而预习的效果如何又直接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品读蔺相如
为了帮助学生弄明白这一问题,我将课堂充分放手交给学生,具体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蔺相如“勇敢、机智”,放手让学生去抓文中关键的语句,并通过“有感情地读”来体会蔺相如的人格特点。
1、一品蔺相如的“勇敢”
当蔺相如看到秦王并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时,他就理直气壮地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其中的“撞”字就是一个很好的抓点,这一“撞”,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通过表演使学生理解作者用词准确和蔺相如的勇敢。
2、二品蔺相如的“机智”
可以抓住“看”体会蔺相如能察言观色,准确地揣摩人的心理,他采用“金蝉脱壳”之计将和氏璧从秦王手中拿了过来;接着紧扣“理直气壮”,让学生去读、去演,读演结合,感受蔺相如的智中有勇;接着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蔺相如相继采用“缓兵之计”明着是要秦王举行授城仪式,实际上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故意拖延时间送璧回国,从而深切地体会蔺相如勇中有谋。
3、总结学法,即让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和抓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的方法学习长篇文章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利用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而不会善罢甘休,还会想什么点子侮辱赵王?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而言之,这堂课我之所以如此设计,是为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努力做《语文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严格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形成立体式的目标体系,达到在“立言”的基础上“立人”的目的。
2、努力做到“以读为主”,我觉得“读”永远是最好的语文实践。读字,读词,读句……读文化!在这一节课中,我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这就是我的设计思路,谢谢大家!
篇三:《将相和》说课稿 篇三
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课《将相和》的第一课时的教学设想。
首先,我来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战国时期为大背景,以蔺相如的言行活动为主要线索,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爱国的高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从而告诉人们“和”的重要性。
其次,再来说说教法与学法。
鉴于《将相和》这篇课文的脉络和主题都很清晰,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应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这一理论,我决定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小标题概括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并理解故事情节;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探索,帮助学生理清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转变过程,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品悟“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跳板,了解中国的“和”文化。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在课堂教学中将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采用“品读词句”“以读为主”等语文学习方法,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下面就着重来谈谈我的具体教学思路。
整堂课我分成二大环节,即“走近《将相和》”、“走进《将相和》
一、走近《将相和》,引出和的概念
为了在教学伊始就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我用前面学过的《晏子使楚》的故事背景导入课文,先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引出“和”的概念,然后相机板书课题“将相和”。
接下来就是把时间交给学生,首先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在学生初读课文时,为了让他们做到读与思相结合,我布置了阅读过程中的要求:
①、疏通文中的生字和生词;
②、试着用小标题来概括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在充分朗读之后,通过词语填空的方式对学生生字词的学习进行检查,着重检查指导学生对生字音形的准确把握,如“璧”字写的时候既要注意字形,又要注意字的结构,要力求写匀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读这些词语。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我始终觉得中华文化的传承,应该且必须是从识字写字开始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所以可以这样说:识字写字永远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起点!
紧接着,通过交流小标题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训练。
二、走进《将相和》
以矛盾冲突为切入点,即抓住“和”字组织教学。
《将相和》的题眼在“和”字上,作者的思路是将相由不和到和好。教学时,我首先用逆推式方法提问,揭示矛盾,直奔中心。“将相为什么不和”一问,把学生的思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打破了从头学起的老框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廉颇对蔺相如的错误评价上。课件出示廉颇的话,然后质疑:蔺相如真的像廉颇说的那样,光靠一张嘴吗?自然导入第一、二个故事的学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前两个故事的学习带上了问题,有了明确的目的性。然后再通过一、二个故事的读议把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树立起来,廉颇的错误说法不批自倒。
为了帮助学生弄明白这一问题,我将课堂充分放手交给学生,具体通过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蔺相如“勇敢、机智和爱国”,放手让学生去抓文中关键的语句,并通过“有感情地读”来体会蔺相如的人格特点。
1、体会蔺相如的“勇敢机智”
当蔺相如看到秦王并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时,他就理直气壮地说了这么一段话:“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其中的“撞”字就是一个很好的抓点,这一“撞”,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无畏!机智过人!
2、领悟蔺相如的“爱国”
为了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中活跃起来,所以第9自然段我采用了师生讨论的教学方式,抛出问题。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尊重学生答案的同时,联系课文第17自然段中蔺相如与秦王的对话,在此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感受蔺相如的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结:蔺相如屡为赵国立功,受到了重封,他本应该受到文武大臣的敬仰,不料却引起了廉颇的不满。课件再次出现廉颇的话,激化矛盾。
三、再来说说我的板书设计,“不和→和”,简简单单一条线,一目了然!它既向学生晰地呈现出了《将相和》一文的行文思路,这样做,是为了逐层递进,拉近学生与秦、赵两国,与蔺相如、廉颇之间的距离,通过文本的细读,使学生深入理解矛盾冲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最后升华到一定的认知高度。
四、最后,有必要说一下,由于是第一课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不太熟悉,因此我努力做到“以读为主”,课堂中我两次让学生读课文,并给足充分的时间。我觉得“读”永远是最好的语文实践。读字,读词,读句……读文化!在这一节课中,我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
附: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完璧归赵
不和
渑池之会
和&nbsx范文网 xp; 负荆请罪 (为了赵国的利益)
篇四:《将相和》说课稿 篇四
【说教材】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10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个历史故事,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博大胸怀。文中的三个小故事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且各有中心,又密切联系,合起来又成来一个完整的故事。文章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思想广博深刻,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文字感染力。
本课是安排在讲读课文《草船借箭》之后,学生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拘于本课教材的结构安排别具匠心,比上一课复杂了一点,所以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深入,为下单元“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作铺垫。以至我仍把“抓住重点练习段,理解课文内容,疏理条理,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立足“教材特点”及新大纲精神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弄懂每个故事各自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文章的感情,培养学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品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一教学目标,把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有机融合,既体现词句训练(理论依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补充。)
【说教法】
(变序导读法、举一反三法、引探法。)
根据本文篇幅长,结构独特,但故事趣味性强等特点,我决定在强调预习的基础上采用“变序导读法”、“举一反三法”和“引探法”有机结合。
变序导读法,即不按照文章结构的顺序去逐段进行讲读与分析,而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维支撑点,(本文便是造成将相不和的根源点,造成将相和好的是“爱国主义思想”),并以此入手,追根溯源,寻清前因,达到读懂课文进行语文训练的目的。
举一反三法,既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迁移方法,因为这三个小故事独立成段,结合相似,可以“举一隅”而使学生“以三隅反”,省时高效。
(如果一个个都讲出来,不仅影响进度,浪费时间,还会使学生养成学习不假思索的习惯,丧失独立工作的能力。)
引探法,教师根据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生在探究中提出的疑难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比如对蔺相如品质的探讨文章更强调哪一种品质?你认为廉颇的品质好不好?好在哪里?
【说学法】
学生到了高年级,大纲对他们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所以,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巩固“圈点批注法”和“浏览法”,着重学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方法。
【说教学程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的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这节课我尽量减少提问,把腾出来的时间用在指导读书、感情和积累之上”。我是这样安排课时的:
第一课时:从题入手,初读课文,找出将相不和的思想根源及外部原因,重点导读“完璧归赵”,并小结学法。
第二课时:
1、通过学法的迁移引导自学“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继续探讨将相不和的外部原因。
2、通过总结概括人物品质,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现以第一课时为例说说教学程序。
一、从题入手,提契全文
揭题:将相和。(板书)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课题中的“将”、“相”分别指出谁?“和”又是什么意思。本提问的目的是:
1、检查学生的预习。
2、突出“ 题眼”和“字”,因为“和”字是本文的神之所在,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和”字的意思可借助体态语言,用手由外向内合拢的姿势助解,既避免了生硬的定义,又为故事的结局作象征性的提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是“和”就必有“不和”,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文中哪能个段落、哪个地方写到了造成两人“不和”的思想方面的原因。
(从课文题目迅速切入课文内容,以达到长课短教的目的,用浏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了解课文内含的矛盾冲突。为下面将围绕“廉颇的话说得是不是有道理,蔺相如该不该升官”这一问题的展开找到了“思维点”。)
2、轻声快速地再读课文,看课文的哪些部分写了造成两人不和的外部原因。
(第二次读书,理清了课文的思路,将课文的三个故事作为一个事件来对待。)
板书: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三、导读“完璧归赵”,归纳学法
1、幻灯出示导读提纲:
⑴ “完”故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当时赵王和大臣们表现怎样?(了解当时的情况)
⑵ 蔺相如是怎样接受任务的?他是怎样同秦王作斗争的?结果怎样?(边读边想边动笔图画,并定上自己的看法)
⑶ 廉颇说得有无道理?蔺相如该不该升官?
2、学生讨论交流(要求画出词句,写上自己的体会)。
3、师生交流:
第2个问题:
⑴ 接受任务采用对比法,既把赵王的着急与大臣的为难失态与蔺相如的坚定勇敢的句子拿出来读。(指导朗读)
⑵ 秦王捧壁细节我采用了设计“替换词语”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秦王的失信。
例:秦王双手捧住壁,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请把这里的“绝口不提”换上别的同义词。)
⑶ 蔺相如临危不惧,欲人壁同毁的对话,组织学生讨论朗读→评议朗读→组织试读,在读中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这样教学过程着眼于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也使人物的形象鲜活起来。
第三个问题是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教师又抓紧主线,紧紧围绕“和”与“不和”展开教学。做到有张有弛。
4、引导学生领悟:
刚才我们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了蔺相如凭自己的机智勇敢,(板书)做到完璧归赵,我们是怎么学习这一段?(归纳出三个步骤──即导读提纲)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用学过的方法,自学“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在教学方法上,我特别强调抓住“和”字提契全文。这样,前两个故事就不再是孤立的而应看作造成“不和”的外部原因。三个故事不再各自为政,而是前后联系,环环相扣。这一教学过程对基本功进行扎实的训练。突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同时渗透学习方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式。
【说板书】
这一板书与教学过程抓住“和”与“不和”探究相一致,暗示前因后果,突出教学的重点,又为下一节的总结作铺垫。
将 相和
↓
蔺相如 →完璧归赵→ 不和
(机智勇敢)
↑爱 渑池之会
↓国 ↓
廉颇 →负荆请罪(知错就改)→和
上一篇:教师教学计划【优秀10篇】
下一篇: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优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