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篇一: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情景设置:

同学们,现在我们家里都有电视机,大家都知道电视机的横切面是个长方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将几台型号相同的电视机叠放在一起组成“电视墙” ,计算图中这些电视墙的面积。

(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

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墙”是一个长方形,由9个小长方形组成。

从整体上看,“电视墙”的面积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积:3a·3b;

从局部看,“电视墙”中的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都是ab,“电视墙”的面积是这些小长方形的面积和:9ab。

于是,我们有:3a·3b = 9ab.

新课讲解:

1.探索研究

一起来观察上面这个等式:3a·3b = 9ab,根据上学期的学习,同学们知道,3a、3b都是单项式,9ab也是个单项式,那么计算时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性?4ab·5b这两个单项式的积是20ab吗?

请学生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归纳:

两个单项式3a与3b相乘,只要把两个单项式的"系数3与3相乘,再把这两个单项式的字母a与b相乘,即3a·3b =(3×3)·(a·b)= 9ab.

4ab·5b这两个单项式的积是20ab。

同学们回答的太棒了,两个单项式相乘,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们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例题

计算:(1)a·(6ab);

(2)(2x)·(-3xy).

解: (1)a·(6ab)

= (×6)·(a·a)·b

= 2ab;(教师规范格式)

(2)(2x)·(-3xy).

= 8x·(-3xy)

= 【8×(-3)】(x·x)y

= -24xy.

篇二: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篇三: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轴的概念,能用数轴上的点准确地表示有理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数与形结合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通过实例温度计上数字的意义,引出数学中也有像温度计一样可以用来表示数的轴,它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数轴。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用画图的形式表示东西向马路上杨树,柳树,汽车站牌三者之间的关系:

提问1: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那么,如何用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呢?

学生活动:画图表示后提问。

提问2:“0”代表什么?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对照体温计进行解答。

教师给出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代表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合适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提问3:你是如何理解数轴三要素的?

师生共同总结:“原点”是数轴的“基准”,表示0,是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正方向是人为规定的,要依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单位长度。

(三)课堂练习

如图,写出数轴上点A,B,C,D,E表示的数。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表示数。

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思考: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有什么特点?

篇四: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教具模式的演示和通过画图等操作,交流归纳与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知道平行公理以及平行公理的推论、

3、会用符号语方表示平行公理推论,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重点:

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难点:

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复习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把教具中木条b与c重合在一起,转动木条a确认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问:在平面内,两条直线除了相交外,还有别的位置关系吗?

2、教师演示教具、

顺时针转动木条b两圈,让学生思考:把a、b想像成两端可以无限延伸的两条直线,顺时针转动b时,直线b与直线a的交点位置将发生什么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b与c木相交的位置?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形成共识、

转动b时,直线b与c的交点从在直线a上A点向左边距离A点很远的点逐步接近A点,并垂合于A点,然后交点变为在A点的右边,逐步远离A点、继续转动下去,b与a的交点就会从A点的左边又转动A点的左边……可以想象一定存在一个直线b的"位置,它与直线a左右两旁都没有交点、

二、平行线定义表示法

1、结合演示的结论,师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平行定义:同一平面内,存在一条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位置,这时直线a与b互相平行、换言之,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直线a与b是平行线,记作“∥”,这里“∥”是平行符号、

教师应强调平行线定义的本质属性,第一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第二是设有交点的两条直线、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从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交点情况去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两者必居其一、即两条直线不相交就是平行,或者不平行就是相交、

三、画图、观察、归纳概括平行公理及平行公理推论

1、在转动教具木条b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b与a平行?

本问题是学生直觉直线b绕直线a外一点B转动时,有并且只有一个位置使a与b平行、

2、用直线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已知:直线a,点B,点C、

(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

(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

3、通过观察画图、归纳平行公理及推论、

(1)由学生对照垂线的第一性质说出画图所得的结论、

(2)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板书、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比较平行公理和垂线的第一条性质、

共同点:都是“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这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直线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不同点:平行公理中所过的“一点”要在已知直线外,两垂线性质中对“一点”没有限制,可在直线上,也可在直线外、

4、归纳平行公理推论、

(1)学生直观判定过B点、C点的a的平行线b、c是互相平行、

(2)从直线b、c产生的过程说明直线b∥直线c、

(3)学生用三角尺与直尺用平推方验证b∥c、

(4)师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结论,教师板书、

结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结合图形,教师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表达平行公理推论:

如果b∥a,c∥a,那么b∥c、

(5)简单应用、

练习:如果多于两条直线,比如三条直线a、b、c与直线L都平行,那么这三条直线互相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本练习是让学生在反复运用平行公理推论中掌握平行公理推论以及说理规范、

四、作业:课本P16、7,P17、11、

篇五: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复习巩固解下列不等式:

①5_+54<_-1②2(1一3_)3_+20< p="">

③2(一3+_)<3(_+2)

④(_+5)3(_-5)-6

先让学生板演、练习,然后师生共同点评、订正,指出解题中应注意的地方,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目的地思考,既可巩固已学内容,又为下面的新课做好铺垫。

提出问题20__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达到55%。若到20__年这样的比值要超过70%,那么,20__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二级以上)的天数至少要增加多少天?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此题既承上启下,又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1、20__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是多少?

2、用_表示20__年增加的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则20__年北京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是多少?

3、20__年共有多少天?与_有关的哪个式子的值应超过70%?这个式子表示什么?

4、怎样解不等式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做解题过程示范。

5、比较解这个不等式与解方程的步骤,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只是不等式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时,要注意不等号的方向。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据等式的性质,将方程逐步化为_-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则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_a或_a)的形式。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阵阵思考。

展示整个解题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初步感知实际问题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

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即可渗透类比思想,又能掌握注意点。

巩固新知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2)2、。当_或y满足什么条件时,下列关系成立?

(1)2(_+1)大于或等于1;

(2)4_与7的和不小于6;

(3)y与1的差不大于2y与3的差;

(4)3y与7的和的小于-2.学会举一反三,巩固已学知识。a)的形式。一连串的问题引发学生阵阵思考。展示整个解题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初步感知实际问题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即可渗透类比思想,又能掌握注意点。巩固新知1、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1)(2)2、。当_或y满足什么条件时,下列关系成立?(1)2(_+1)大于或等于1;(2)4_与7的和不小于6;(3)y与1的差不大于2y与3的差;(4)3y与7的和的小于-2.学会举一反三,巩固已学知识

篇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六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1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1. 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 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 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 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