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 篇一
何谓家风?这确实是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与元素的概念,虽短短的两个字,却饱含中华传统文化漫漫承袭中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历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齐家即饱含着家风的规范,养成和浸润。因此,家风是社会历史发展下的文化积淀,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具历史传统的核心气质。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皆衍生出无数的新鲜事物,人们的生活与心灵无不承接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冲击,一切仿佛都在与历史告别。快节奏和高强度的行进中,急功近利,唯利为止,潦草盲目,信仰缺失,世俗淡薄,责任殆尽等速朽的生活姿态,消解着国人沉积了几千年的传统观念,面对世态万象,现实中的人们不由重新对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深入认知与思考,并再次回返其深处,以一种全新而弥足的深刻,走向对民族精神的深沉敬意,而这种对传统的回返本身,无疑更具有特殊意义。如何让每个人成为一个正大光明,知书达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成为一个有情怀有情操的人,并构建美满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当下中国所面临的庄严追求。
托尔斯泰的《复活》中一句经典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为什么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为什么又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细究起来,除了人的机缘与命运差异,最重要的恐怕要从家风中寻找原因。
人诞生与家庭,成长与家庭。家庭是人生幸福之源,也是生命中遮风避雨的港湾。任何人的幸福都不可能离开家庭的生息,呵护与滋养。我自幼接受良好的家风的熏陶和父母的教诲:家和万事兴,但“和”的前提在于家风,在于“大有大样,小有小相”,就是说大人凡是要以身作则,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否则就将是“大无大样,小无好相”,意即“上梁不正下梁歪”。父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子女的我们,自然也是何苗逢春,日复一日,长年累月潜移默化的接受着这样的熏陶,可见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品德的培养是多么重要。
很难想象,一个品行恶劣的父亲,如何能让耳濡目染其言行的孩子不沾染恶习?也很难想象,一个粗俗不堪,出言不逊的母亲,如何能培养出知书达理的子女?同样,一个家庭如果夫妻终日冷眼相对,抑或大吵大闹,孩子纯洁的心灵能不留下抑郁的阴影吗?
曾经,我看到一些父母,贪图享乐,自私自利,动辄恶言相对,甚至大打出手。上行下效,他们的子女自然也自私自利,你争我夺,混不讲理,更多的一些父母,平日里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只知道怨天尤人,却要求自己的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要实现父母此生未曾实现的理想。此种要求,未尝不可,可若当自己的孩子正学习时,做父母的却当着孩子的面要么沉醉于打牌娱乐,大声喧哗,要么痴迷于电视节目,在孩子面前大呼小叫。如此言传身教,全然不顾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从小,父母教导我,要踏实劳动,要忠诚老实,要尊老爱幼,要谦恭礼让,要助人为乐,有了种种日积月累的熏陶,自小就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也在互助友爱中,一步步健康成长,终于成为知书达理,团结友爱,孝敬父母,热爱生活,爱岗爱家,努力工作并自立于社会的有用之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国家是一个由千百万个小家庭组成的社会大家庭。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从每个家庭中形成,更需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才会健康快乐,我们每个家庭才会幸福温馨,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而又充满活力。
篇二:时代与家庭 篇二
在这个繁华发展的时代,科技和人文都在进步。当我们停下匆忙脚步时,总是想起了那个曾经带给我们温馨的地方——家庭。
或是繁忙的学习,或是辛苦的工作,结束它们回到家时会闻到一股温馨的味儿,这味道里包括轻松、满足以及家庭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我印象中最深的家的味道,便是幼儿园时,晚餐的饭菜味了。年幼时,妈妈为了抽取更多时间陪我,辞去了工作。于是,妈妈每天都早早地便在幼儿园门口等候了。放学时,我总能在人群中望见那努力找寻的目光,看到我,她便惊喜地叫着我,过来拉我的小手。电瓶车像一只瘦弱的小马,天冷了,妈妈便天天接我前不忘带一件小外套,虽然冷风扑面,但那时的温暖感觉一直埋藏于心,路上唱着幼儿园老师教的儿歌,妈妈像复读机似的总说好听。
一到家,她便开始烧饭,我总是跑进厨房,看看当天的晚饭,然后在厨房陪妈妈烧饭,还给她讲着那天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儿,妈妈很乐地听着。当熟满分作文网悉的饭菜味儿散漫餐厅的时候,爸爸便回到了家,一家人开始了丰盛的晚餐。
而如今,我结束一天的学习后,爸爸便开着汽车来接我了。一到家,我便扔下书包,将自己锁到房间,开始一天的家庭作业,爸爸在厨房做饭,等妈妈工作完回来后,饭差不多烧好了,一家人差不多都饿了,便急急忙忙地吃着晚饭。每天晚上我都是十点钟睡觉,妈妈耐不住,先回房间睡去了,爸爸在客厅等我,客厅被灯光照的格外的亮……
有时,爸爸妈妈总是告诉我我小时候的趣事,谈的不亦乐乎。有时再叫我唱歌,他们要听,我便再不唱了,和他们聊得也少了,有时还觉得他们烦,但当我再次打开爸爸妈妈给我收集的相册时,会发现小时候的我,真的很可爱,而他们的面容也像迎着太阳的花朵似的,比现在容光焕发,比现在要年轻。
时间带走了许多,也留下了许多。当我合上相册时,那一张张欢喜的面孔浮现在脑海,我才发现,幸福藏在角落,藏在我心里。
篇三:时代·家庭·我 篇三
现在的我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大都市里,很多的电子产品代替了父母、祖辈们的玩具。
听爷爷说,他们小时候从五岁就开始做事,可以自己烧饭、洗碗,再大一点就要下地干活了。所有的童年时代都在干活的汗水中度过的。
而听爸爸说,他们小时候比爷爷奶奶好一些了。在五、六岁时,可以和同村的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钓龙虾、采莲子……有时,还能自己做风筝,毽子玩。但是,十几岁也要干家务了。
但是,看现在的我,在四、五岁就是家里的公主呀!要什么有什么,我一个人哭,一家人急;长大一点,也一直让父母操心,一会儿剪纸弄伤了手,一会儿吃东西洒了一地;到了现在这么大,还是不能自立,连梳头发都要奶奶帮忙。自然,玩的也不同,很多网络游戏代替了父母那时的游戏,也同时人与人之间有了生疏感,甚至可能邻居几年,没说过几句话的,也是举不胜举。
再说说教育水平,爷满分作文网爷奶奶辈,大部分不读书,识点字就是个才子了,如果有大学生就已经是特别厉害了。到了爸爸妈妈那儿,一般都能读到初中、中专、大学生也已经非常好了。而到了我们这儿,大学生都成了基本,研究生、博士生也不少了。
时代在向前,家庭在变化,我也在改变。不仅是童年和文化水平,通讯工具也在改变。
爷爷奶奶是用写信,让人捎话来通讯的,纯人力十分辛苦和累。但是人与人之间更有沟通,更有紧密的关系。
爸爸妈妈那时已经有电话机了,但是非常贵,所以一般每村只有一个,所以有谁的电话要挨家挨户找、叫的。虽然方便了,但是仍然不方便,快捷。
而现在,我们接近人手一部手机,有什么事,随时拿出来打一个电话,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远了。
时代在进步,是越来越方便了,但家庭,社会与我的关系也远了,我在一个繁华的城市,而生活在一个平淡、黑白社会的时代里。
上一篇:大学职业规划【最新5篇】
下一篇:《烈火英雄》观后感【优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