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是一位有名的发明家,那么你知道爱迪生的发明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爱迪生的发明故事【优秀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篇一: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篇一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爱迪生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
爱迪生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在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但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
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这时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但是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后来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
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晴。但是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
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在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於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发明了电灯。后来,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1000多种。
篇二: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篇二
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个特别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篇三: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篇三
爱迪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发明大王,小时候他就喜欢问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问题,他曾经将两个泥球黏在一起,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曾为了像母鸡那样孵蛋,却被人嘲笑,视为白痴;为了好奇心玩火,却不小心酿成大火。
从小,他的所作所为都被人们嘲笑,他的爸爸也一度怀疑他是否是一个低能儿,但他的妈妈却不这么认为,她始终坚信爱迪生总有一天会成大器。因此,在老师终于受不了爱迪生无穷无尽的奇怪问题后,他的妈妈仍然没有放弃,决心自己教导他,在爱迪生最沮丧的时候,还是不断地鼓励他。爱迪生可以如此的成功,或许有一大半都要归功于他的母亲。
在他尝试各式各样的灯丝时,曾有人问他:“你已经试过一千多种却都徒劳无功,那之前做的那些有什么意义呢?”他却自信地回答道:“怎么会没有意义呢?至少我已经知道那一千多种是不能用的呀!”就因为他能抱着如此乐观的信念,最终点亮了人间不灭的灯,为人们带来永恒的光亮,他也因此家喻户晓,受人景仰。
爱迪生一生中,遭遇过许许多多的挫折,他却都展现惊人的毅力,那不屈不挠无论如何都要成功的精神,是平常人所没有的;尽管被人嘲笑,他仍不在意,将生命发挥得淋漓尽致,活得精采。
向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的人,就算跌倒了,那姿势也会很豪迈。而当成功到来时,那瞬间绽放的火花,将照亮一生的努力,并永远点亮人间。
篇四: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篇四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在漆黑的夜晚,给我们带来光明,改变我们的生活,下面就让我们步入历史的长河,回看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很不实用。因此,爱迪生就暗下决心:“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
他的实验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爱迪生面对失败,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爱迪生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突然眼睛一亮,说:“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麦肯基剪下一绺交给爱迪生。爱迪生满怀信心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在灯泡里。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麦肯基说。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爱迪生,但他明白,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爱迪生走身,准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思地帮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线,为什么不试棉线呢?”
麦肯基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爱迪生把棉线放在在U形密闭坩埚里,用高温处理。爱迪生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准备将它装在灯泡内。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手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此时,夜幕正在降临,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这灯究竟会亮多久呢?1小时,2小时,3小时6767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后来1879年10月21这一天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标志着可使用电灯的诞生。
虽然这样,爱迪生并没有满足,他没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是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45小时,还是太短了,必须把它的寿命延长到几百小时,甚至几千小时”。
有一天,天气闷热,他顺手取来桌面上的竹扇面,一边扇着,一边考虑着问题。“也许千篇竹丝炭化后效果更好。”爱迪生简直是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小时。经过进一步试验,爱迪生发现用炭化后的日本竹丝作灯丝效果最好。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电灯。他把生产的第一批灯泡安装在“佳内特号”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员有更多的工作时间。此后,电灯开始进行寻常百姓家。
后来,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用竹丝作灯丝的灯泡。几十年后,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即用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内充入隋性气体氮或氩。这样,灯泡的寿命又延长了许多。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这种灯泡。
篇五: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篇五
可用木炭做的炭条已经试过,该怎么办呢?爱迪生感到浑身燥热,顺手把脖子上的围巾扯下,看到这用棉纱织成的围脖,爱迪生脑海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
对!棉纱的纤维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这种材料?
他急忙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在炉火上烤了好长时间,棉纱变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地把这根炭丝装进玻璃泡里,一试验,效果果然很好。
爱迪生非常高兴,紧接又制造很多棉纱做成的炭丝,连续进行了多次试验。灯炮的寿命一下子延长13个小时,后来又达到45小时。
这个消息一传开,轰动了整个世界。使英国伦敦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煤气行也出现一片混乱。人们预感到,点燃煤气灯即将成为历史,未来将是电光的时代。
大家纷纷向爱迪生祝贺,可爱迪生却无丝毫高兴的样子,摇头说道:“不行,还得找其它材料!”
“怎么,亮了45个小时还不行?”助手吃惊地问道。“不行!我希望它能亮1000个小时,最好是16000个小时!”爱迪生答道。
大家知道,亮1000多个小时固然很好,可去找什么材料合适呢?
爱迪生这时心中已有数。他根据棉纱的性质,决定从植物纤维这方面去寻找新的材料。
于是,马拉松式的试验又开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爱迪生都做了试验,甚至连马的鬃,人的头发和胡子都拿来当灯丝试验。最后,爱迪生选择竹这种植物。他在试验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显微镜一看,高兴得跳了起来。于是,把炭化后的竹丝装进玻璃泡,通上电后,这种竹丝灯泡竟连续不断地亮了1200个小时!
这下,爱迪生终于松了口气,助手们纷纷向他祝贺,可他又认真地说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结构不尽相同,我们应认真挑选一下!”
助手深为爱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所感动,纷纷自告奋勇到各地去考察。经过比较,在日本出产的一种竹子最为合适,便大量从日本进口这种竹子。与此同时,爱迪生又开设电厂,架设电线。过了不久,美国人民便用上这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竹丝灯泡。
竹丝灯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爱迪生又改用钨丝来做,使灯泡的质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
当人们点亮电灯时,每每会想到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是他,给黑暗带来无穷无尽的光明。1979年,美国花费了几百万美元,举行长达一年之久的纪念活动,来纪念爱迪生发明电灯一百周年。
篇六: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篇六
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发明了电弧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很不实用。因此爱迪生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
他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从传统的炭条到金属钌、铬、白金等,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但爱迪生面对试验的一次次失败却没有退却,他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爱迪生尝试用炭化棉线装进灯泡,接通电源后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后来1879年10月21这一天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标志着可使用电灯的诞生。
但爱迪生没有满足,他要让灯泡的寿命延长后来他尝试用炭化后的竹丝作灯丝,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小时。于是电灯开始批量生产,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篇七: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篇七
上学不到3个月,就被学校永远地开除;10岁就拥有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始了发明创造事业;15岁被愤怒的列车长一记耳光打聋了右耳;30岁就已完成四重电报装置研究,发明了留声机……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的一生不断地给人带来惊喜,早年的艰辛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发明家的执着与坚强。被誉为公众英雄的爱迪生一生中有2000多项创造发明。仅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就有1093种。很难想象没有他发明的电灯,我们的生活会是多么黑暗;失去了他发明的电影放映机,我们的生活将失去多少欢乐。
在美国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市有一户贫寒的人家,一家人主要靠种田为生。1847年2月11日,一个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这家人平静的生活,爱迪生出生了。他从小就有个“毛病”,什么事都问,什么事都想自己亲自试一下,小脑袋里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有一次,因为他对火的强烈好奇心,他一次次地点火观察“火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引燃了邻居的粮仓。这个“毛病”给他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他打开了一扇扇向未知世界开启的大门。
7岁时,爱迪生上学了。在学校里,爱迪生仍然像在家里那样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这些古怪的问题是老师无法解答的,例如“为什么2加2等于4”等等。学校的老师并不像爱迪生父母一样因为理解他的天性而不去严厉惩罚他,相反,老师认为爱迪生不是低能儿就是捣蛋鬼,所以在爱迪生上学还不到3个月的时候,就被迫永远地离开了学校。
幸运的是爱迪生的母亲南希当过小学教师,她不仅耐心地回答儿子提出的一切问题,而且还会给他讲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推荐很多书让他看。她推荐的《自然读本》是爱迪生最喜欢的一本书,因为里面介绍了许多物理和化学实验,而这本书也是当时不到10岁的爱迪生第一次读到的科学书籍。
因为家里的生活日益贫困,11岁的爱迪生就走向社会,开始自谋生路。他先是帮别人卖花,后来又当上了报童。他挣的钱大部分用来补贴家用,只有少部分留下来买书籍和化学药品。
爱迪生卖报的那列火车的终点有个图书馆,爱迪生总是会在火车停留在车站的时候去那里看书。那时候12岁的他就已经读过英网历史学家吉本写的《罗马帝国兴衰史》和休谟写的《英国史》。“书籍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你要选定一个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这番话让小爱迪生知道了该怎样看书。
爱迪生再欢实验的“毛病”并没有因为走上社会而改变,反而变本加厉了。他央求列车长,允许他在卖完报之后在行李车的一角做实验。列车长答应了。当爱迪生沉浸在可以在空闲时间做实验的幸福中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天,爱迪生装黄播的瓶子因为火车的颠艇倒了,黄破撒了出来并引起了自燃。在爱迪生和列车员的合力下,火被扑灭了。虽然没有酿成火灾,但是列车长的一记耳光把当时15岁的爱迪生打成了右耳终生失聪,爱迪生也结束了他的卖报生涯。
天无绝人之路,后来爱迪生因为救了火车站站长的儿子,而得到了站长的感激。为了报答爱迪生对他儿子的救命之恩,当过电报员的站长教会了爱迪生收发报技术,仅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爱迪生就可以出色地完成这一工作了。铁路电报员的工作每班12小时,而隔两天就有一个夜班。对实验的热爱,让爱迪生总是不舍得把休班的时间浪费在休息上,因此,上班的时候他就经常打睦睡。当时,铁路局规定,夜班电报员必须每隔一小时向局里发一次信号,这是为了避免值班人员睡觉误事而规定的。爱迪生经过反复试验,最终他把电报机同报时钟连在了一起,这样当报时钟打点时就会带动电报机向局里发信号。但是好景不长,局里发现了爱迪生的这种"偷懒”行为,这个天才的发明让爱迪生失去了这份工作。
失去工作的爱迪生来回穿梭在各个车站之间,因为尽管他的收发报技术无可挑剔,可他还是因为“不务正业"经常受到车站的解雇。因为爱迪生曾经用过的工作台,摆满了他的工作用具。
他总是为了把脑子冒出的灵感火花记录在小本上,而让对方中断发报或者直接把该发的电报抛到了脑后,所以他一次又一次被车站解雇。其中还有一次,他把实验用的硫酸洒在了站长室贵重的地毯上。站长非常恼火,当即解雇了他。
虽然经常被解雇,但是爱迪生总是在琢磨和练习该怎样收发电报,他的技术越来越精、越来越有名了。他经常被派去收发速度更快的新闻电报。他被朋友推荐到波士顿当时有名的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工作。爱迪生刚一报到就被叫去接收纽约发来的重大新闻电报。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看一下这个小伙子的技术到底怎么样。爱迪生从容应对,处变不惊地应付发报人的故意刁难——在对方放送电报的过程中,夹杂着一串含混不淸的数字信号。当爱迪生交上电译稿时,同事们吃惊地看到,那串含混不清的数字居然也被清晰准确地译了出来,由此“敏捷而准确的电报员”成为了同行们对这个“不务正业”的人的称呼。
读书和做实验是爱迪生无论如何都丢不了的两大嗜好,即使生活再艰苦,即使是在流浪,即使是向朋友借钱度日,他仍旧坚持做实验。他对读书和做实验之外的事是非常吝啬的,他不舍得把钱花在读书和实验之外的地方,总是把宵下来的钱全部用在买原料和书箱上。爱迪生从不舍得为自己添置衣服,“上帝不允许我花费这么多钱在穿衣上",这是他在硫酸把他身上花30元刚买的衣服烧坏的时候说出的话。对于买衣服爱迪生是非常吝啬的,但是对于花钱去看书和做实验他却又是非常慷慨的。他每天用来睡觉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当他得到了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书——《法拉第电学研究》时,更是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了这本书上。几年之后,他的汗水也最终浇开了成功的花朵。
21岁时,爱迪生发明了投票记录机,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发明。虽然为了这项发明,他已负债累累,但是却没有人买这项发明的专利。穷困潦倒的他总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绕着那架报告股票行情的机器转。有一天,这台机器突然出现了故障,正当弄不明白问题所在的管理人员急得直冒汗时,爱迪生出现了。一句“让我来看看”引起了人们对他的注意。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爱迪生让这台机器重新正常工作了,周围的人对他赞叹不已。第二天,经过严格的考核,他当上了拿着较高月薪的交易所机械室主任,没过多久,他的新式“股票报价机”问世了,并且以4万元的价格把这项发明卖给了该交易所。有了这些钱,爱迪生终于可以结束赤贫的生活,也可以更好地投身于发明创造的事业了。
不久,热爱实验的爱迪生辞去了交易所的职务,先开了专门搞发明的小工厂,后来又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型“发明工厂”——工业实验室。工业实验室的创办,可以让很多人共同致力于一项发明,而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任务,打破了以往科学家单枪匹马搞科研的局面。这个创举也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1873年的夏天,爱迪生结婚了。这一天清晨,他穿戴一新,匆匆地走出了房门,后来又迟疑地返回屋里,在屋里心神不宁地走来走去。当他的朋友登门来催他时,他才想起原来他是要去参加自己的婚礼的。这时候的爱迪生,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以上的他,精神非常专注,因此,忘记自己结婚的事,也是情有可原的。
爱迪生在30岁之前就完成了四重电报装置的研究,并且克服重重障碍,终于研制出了髙音响质量的送话器,发明了留声机——这个“会说话的机器"让所有人都觉得耳目一新。
爱迪生一生中有2000多项创造发明,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但是因为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所以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弯路。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有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曾说爱迪生的实验方法是“草垛里寻针”。但是爱迪生的发明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他的发明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欢乐。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发明大王”。
篇八: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篇八
1877年秋天的一个清晨,爱迪生从美国一个叫梅罗国的地方,来到纽约一家杂志编辑部办公室。他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奇形怪状的小东西。这小东西上面有一根长长的金属杠,一端有一个大点的轮子,另一端有个小把手。爱迪生把摇手摇转,然后把一小张锡纸裹上圆筒,再装上一根小针,对着圆筒唱了一句婴儿催眠歌。动作完毕,机器又重新转动起来,它竟一字不漏地把催眠歌重新唱了出来。形容当时在场的人的第一个感想,仅仅说惊异是不够的了。人们大乐不支,所有编辑部的人都互相大声传告,说爱迪生带来了一架会说话的怪物。在短时间内,市内各家报馆的新闻记者象潮水般地涌来,都争着要看一看这个在世界上最新奇的机器,一时把报馆挤得水泄不通
这个发明一经传出,激起当时社会急速而巨大的狂热达数月之久。铁路特开专车去参观。许多人开始不相信这个发明,疑心他是先在里面藏个什么会说话的东西骗人的。有个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对着收音盘背诵圣经中的一串专门名词,当这些名词一字不漏地从机器中重复发出来时,他们才相信这东西没有半点虚假。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架留声机问世时的情景。人们在赞叹之余,都称发明者爱迪生是个“妖魔”。其实,“妖魔”这个雅号远不是从留声机这一件发明才有的,而是伴随他的整个一生的。因为他的发明创造实在太多了。电灯、电话、电影、电报机、发电机、蓄电池、打字机、磁铁矿分离机、压力表等等,都是他的发明。据不完全统计,自从他发明第一台自动数票机的1869年至1910年,他一共领得1328种发明专利权,约计在此时期,每11天他就有一个发明。正因为这样,他被人们称为“妖魔”是理所当然的了。
可是,这个“妖魔”人物的真正魔力究竟出自哪里呢?他自己这样说:“一分灵感,九十九分血汗”。“顽强的毅力、惊人的勤奋,正是他真正的‘魔力’所在。”
篇九: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篇九
汤姆斯。爱迪生,生于1847年美国的渥海渥州。他只念过三个月的小学。学校老师说他"愚呆",亲友们也都这样称呼他。而他的母亲并不相信这一点,亲自做他的教师,引导他去读一些书。不到12岁,他就读完了不少难读的书,他的父亲还引导他攻读过牛顿原理。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的精神和惊人的毅力。
爱迪生从小就很喜欢科学。他很小就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储存了几百个各种试验用的瓶子,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他把平时省吃俭用的钱,全部花在购买化学用品和化学仪器上。但光靠这个钱是不能满足试验需要的、于是,他就到火车上当卖报童。他每天清晨登车,晚上9时后回家,搞完试验常常到深夜才能休息。后来,他发现火车上行李车厢中有一间吸烟室未用,他就把家中地窖里的试验品搬到这上来,坚持做化学试验。在这里,他还学会使用陈设在这儿的一台印字机,并能用电报号码记录当地新闻,办了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大受欢迎,销路可观,此时他才12岁。有一天,火车摇晃,行李滑下来,把他试验用的一支磷杆摔到地下,车厢立即着火。火被赶到现场的人扑灭了,可是车长却打聋了他的耳朵,造成终身残废。车长还把他的“四轮实验室”和“旅行印刷房”里的东西统统踢到车下。
困难和挫折没有影响爱迪生搞科学实验的决心,他又在家中建起了试验室。遭电打、烧毁衣服,在试验中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他的脸部被硝酸烧得不成模样了。既使这样他也从不灰心。爱迪生最早所作的努力,大大有助于他以后的发明创造。但是,和其他伟大的发明家一样,爱迪生所走过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他当过夜班电报生。在书摊和图书馆消磨很多精力。但由于几次失业,最后不得不到纽约投奔朋友。
爱迪生不辞辛苦来到了纽约。这个时候,他口袋里连一个小钱也没有。他饿急了,只好向人讨了点茶水喝,这是他到纽约后的第一顿饭。在这里,他好久才找到朋友,但他的朋友也处在失业之中。饥因交加的爱迪生,容仪拙陋,衣着褴褛,被人看不起。后来,他被允许夜宿在一家电池室里。正好室内设置一台发布市价的通信机器,在他到来的第三天早上,这部机器出了故障,由于他留心钻研,很快帮助人家修好了这台机器,而被留下来,这才找到了工作。从这以后,他奋发努力,与人合作改革,市价通信机而崭露头角。不久,他开设了一个生产这种通信机的小工厂,逐步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篇十:爱迪生的发明故事 篇十
美国大工业城市底特律,距离休伦镇70多公里。爱迪生12岁时,由美国中部延伸过来的。铁路穿过休伦镇,通到了底特律。
一天,爱迪生听说从休伦到底特律的列车需要一个男孩在火车上当报童,兼卖水果和食品。爱迪生觉得,这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晚上,爱迪生对南希说:“妈妈,我想到火车上卖报。”
“你说什么?”妈妈十分诧异。
“我想独立生活,自己赚钱后,买实验材料,搞发明。”
“这不行,”妈妈摇着头,“等你再长大点儿,我会答应的。”
“妈妈,我已经不小了,都12岁了,您很早就说过,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非常可贵,我想就从现在开始锻炼自己。”
妈妈沉默了许久,才抬起头,说道:“你真的想好了吗?”
爱迪生说:“想好了。妈妈,我如果是一麻袋小麦,这袋小麦已经有80磅重啦!”
妈妈点头说:“既然如此,就试一试吧。祝你成功。”
第二天早晨,爱迪生如愿以偿,顺利地拿到了铁路公司的工作许可证。从此,爱迪生每天早晨7点钟上火车,10点钟火车到达底特律后,就到报社去购买报纸,在火车返回休伦的途中,将报纸卖完。如果没卖完,就到休伦镇再接着卖。这样,加上他去底特律时卖水果、食品赚的钱,除了买书和实验材料外,还可补贴家里的部分开支。
虽然是个报童,爱迪生却一点儿也没有忘记当发明家的理想。每当看见新鲜的东西,他总要反复观察、琢磨,直到搞清楚为止。
一天,爱迪生在底特律的一家杂货店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台印刷机。他马上被印刷机吸引住了。由于每天都要到报社,他对报纸的采编、印刷等工序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一个大胆的念头出现在他脑子里。
爱迪生向店主说:“大叔,请您把这台印刷机卖给我吧!”
“你买印刷机干什么?”
是呀,买来干啥呢?真要自己办报吗?《底特律时报》的记者、编辑、工人共有一百多人,而一个人办报纸,就算一周出一期,能行吗?
那天夜里,爱迪生想了很久。
最终,他买下了那台印刷机。
爱迪生为自己要办的报纸确定了方向:采编铁路沿线工作的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所发生的事情。他把各地所发生的事情收集起来,每周一期,还给报纸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先锋周报》。《先锋周报》的报头下面,正规地印着:主编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报纸篇幅虽小,内容却很丰富,很受读者欢迎。爱迪生每份报纸卖8美分,每期大约卖出四百多份。
一天,一位来自英国伦敦的工程师在火车上买了一份《先锋周报》后,便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当他看到报童从车厢前部折返路过时,便问道:“《先锋周报》的主编爱迪生是怎样一个人?”报童答道:“我就是。”工程师简直不敢相信:“就是你?如果真是你,总编还要出来卖报?”爱迪生笑道:“实际上,从采编到排版,从校对到印刷,都是我一个人。”工程师惊讶不已:“如果真是这样……实在不可思议!一个人承担一种报纸的全部工作,这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你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先锋啊!”说完,工程师向爱迪生订了1000份《先锋周报》。
不久,世界第一流的《伦敦泰晤士报》登出了介绍和赞美《先锋周报》的文章。爱迪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了大西洋彼岸。
下一篇:欢庆六一儿童节作文(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