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高中语文说课稿【最新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篇一: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一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囚绿记》,我说课的内容包括七个方面: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几个方面,下面一一展开: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地位:《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由于它的写景状物很有特点,表达情意含蓄蕴藉,很适合中学生朗读、赏析。人教版则将它放在高一必修Ⅱ,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一起,组成“阅读鉴赏”的第一单元。
作用:本篇课文主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景物特点,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热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永向光明,顽强抗争的精神的歌颂。
2、教材处理: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教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课程。是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教学生学语文、读语文、讲语文、用语文的课程。"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对教材的处理做了大胆的突破,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把重点放在在朗读中理清文章结构,在鉴赏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本人在反复诵读本课的过程中发现,本课的第5自然段特别适合用来开展诵读指导,因此,在诵读环节重点放在第5自然段。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圈点批注,欣赏品析,形成阅读的能力。同时,紧扣本单元“写景要抓住特征”这个写作主题,在教学过程中着重体会本课象征、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把难点放在拓展引申环节上,让学生对本课的主题作个性化解读。
二、说学生
高一的学生基本能把握课文的内容。从初中到高一他们接触了不少美文,多数对散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有所感悟。但他们有很多人没有很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农村中学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也没有阅读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用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表达。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地去相信学生。还要收放得当。同时培养学生通过优美的语言获得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再结合写作要求力图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说教法
本课试图用多媒体手段来增加我的课程容量以及课堂的美感。在指导诵读中加以音乐的伴奏,陶冶情操,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充分肯定其发现与感悟,使学生既有学习的信心又能接受理性的建议。圈点批注、讨论、点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四、说学法
“授人以鱼,仅享用一时,而授人以渔,将受用一生”。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朗读——讨论 ——欣赏——仿作。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老师先用示范引导学生圈点批注和探究问题,然后学生课堂互动交流。抓紧文本,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和问题探究,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阅读方法上的难题。这种方法的选择,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了学生交流发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情景导入
(二)、 释题
(三)、初步感知
(四)、合作探究: 1、自由发言 。2、共同研讨
(五)、主题归纳
(六)、拓展引申
(七)、作业布置:
合作探究这个环节的设计思路:
1、自由发言:
读一读你最喜欢的语段或语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重点把握: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共同研讨 :(重点把握象征、以小见大的手法以及对主题的解读)
主题思想方面的设计思路:
1、不任意发挥,不一定要想到民族气节、爱国情怀等,要做个性化解读。
2、 主题:作者通过写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通过赞美窗前一株永向光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常春藤,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对拓展引申环节的设计思路:
1、设计问题:本文给你什么样的深刻的启示?
2、设计思路:这个问题设置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一个课堂总结,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与人生启示方面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对主题的进一步个性化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人生问题,突显作品的现实意义。
六、作业设计:
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与本单元的作文训练专题“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相扣紧。
七、对板书设计的思路是:
突显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板书的设计形状上我下了一番工夫,把板书设计成一棵常春藤的样子,与本课写作对象暗合。给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的美感。
以上就是我上《囚绿记》的思路。谢谢大家!
篇二: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二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特点与本单元总的教学目标
本册第二单元是一个诗歌单元,教材主要内容为唐诗宋词。单元总的教学目标是希望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提高学生对我国古典诗词的感悟、品味、以及评价、鉴赏的能力。
(二)课文特点以及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
雨霖铃是本单元第八课《词七首》中两个教读篇目之一,另外一篇是豪放词代表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雨霖铃则是婉约词风的杰出代表。该词以“离情”为线索,描绘了情人之间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是柳永的代表作。
二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我希望通过对这首柳词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对柳永其人及其词作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理解,掌握柳词“虚实结合,点染相彰”的艺术手法(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此基础上,关键是要提高学生解读意象,品味语言的能力,进而提高对作品的评价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当然,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本词的教学,提升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将采用诵读法,讨论法,以及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尝试着设计了“诵读感知——讲解品味——评价鉴赏”三位一体的教学流程。结合授课对象已经是高二学生这一具体学情,再加之柳词本身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不再对字词作重点讲解,而是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亲临美的现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仅让他们参与课堂讨论,而且还将把词的下阕交给学生自己来解读,让他们亲自体验“细读文本,品味语言”的乐趣。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与安排,能够让学生在内化知识的同时,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
以上是我的说课。
篇三: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的一篇课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一喜一悲两个场景:第一幅场景是老人与海鸥亲人般的默契;第二幅场景是老人去世后海鸥为老人举行葬礼的场景,非常感人。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情感丰富,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情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场景图,配以音乐渲染帮助学生理解。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本课时我将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去感受老人喂海鸥亲人般的感人情景。为此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本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及“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等特殊词语。
2、能抓住文中老人神奇、动作、语言体会老人与海鸥间的亲情。
3、朗读抒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老人与海鸥间的深厚感情。
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老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品悟老人与海鸥之间浓浓亲情。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语文教学因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并力求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预设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读词句,感悟亲情;
四、设置悬念,再度激发情感。
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我的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质疑导入。
我采用直接入题让学生读题后质疑,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文本。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先让学生自由读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同时尝试解疑。整体感知符合人的阅读习惯,尝试自己质疑解疑是孩子的心理期待,同时体会文中“独脚”等特殊名词,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学生读完后,指名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读词句,感悟老人与海鸥的亲情
基于文本特点与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我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如亲人一般的情感。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老人怎样的神情给你印象最深,找找相应的句子读读体会体会,然后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我预设了如下两句话展开教学。
1、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2、老人望着高高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围绕第一句话,我作了如下预设:
首先再次让学生朗读课文,划划哪些情景最吸引你,可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根据学生交流重点出示句子“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和“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喝着什么。”,让学生自由谈谈说说体会,各抒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接着引导学生从文中这些句子——“老人喂海鸥的情景”继续来体会老人“眼睛立刻生动起来”。学生还可能会找到很多句子,交流时老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尽情让学生挖掘文本中的词句品读,如想象老人“撮起嘴向欧群呼唤”,“抑扬顿挫”,“老人得意地指给我们看”等。
另一面引导学生从海鸥的描写中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如“亲昵地说着话”,在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后让学生带着自己这份独特的情感有声有色地进行朗读,新课标也有要求,老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对文本有第一层次的感悟后,我出示老人喂海鸥的图片配乐,让学生在情境中释放自己的情感,再次来朗读句子。是呀,正因为老人与海鸥之间是如此默契,就像一位老人在喂自己的孩子一般,这一切怎能不让人感动,难怪老人一谈起海鸥,回读句子:“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十多年了,每到冬天,老人必来,每次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欧群,眼睛里带着企盼)。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那双企盼的眼睛在企盼着什么?这一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的情感再次升温,六年级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此时,学生的思维碰撞,情感澎湃,内心肯定有很多感受想说,于是我配以音乐渲染,让学生写一写,相信这一安排无疑是课堂的又一亮点。
四、设置悬念,再度激发学习情感。
在课进入尾声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出示一幅老人的画像,四周海鸥翻飞。(插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十多年来,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可没想到十多年后的今天却是这样一幅场景……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这样的结尾既让学生的情感再度升温又激发了学习的欲望,更为下节课学习打下了情感的伏笔。
最后讲讲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喂 (默契)
老人 海鸥 (亲情)
举行葬礼
篇四:精选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四
一、目的:
1、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把握诗歌的意象,体味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诗人的情感脉络。
二、说课过程:
第一部分:
第一节:“我和春天”“和你”“和更多的人”点明作者和春天融合在一起,同时照应题目“我们一起”;“海洋冰块”船开始起航告诉我们冬天渐逝;这时,我们“呼唤风”“使大地上所有的小树木都涨满绿色的帆”作者盼望春天的到来。
第二节:当丰收的“果子”被“狂风”“击落”时,也是“种子”“撒遍大地”时,种子的“沉默”是为了“今天”的“歌唱”,“今天”意指上文的春天,也点明作者盼望春天的到来。春天到底怎样呢?
第三节:此节作者写了那些意象?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玉兰花(洁白的心向蓝天打开)、迎春花(繁星似的到处闪烁)、阳光(追逐着)、鸟儿(牵动着)、紫丁香(像影子一样在身后晃动)等
他们总的特征是?生机勃勃、欢快祥和、繁花似锦。
体现作者的感情是?喜爱、赞美。
“紫丁香像影子一样在身后晃动
春天正迎着我们走来,献上更多的花朵”用比喻、拟人手法进一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盼望。
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叙述主体由第一部分的“我”变为“你”,第二人称的运用拉近了叙述主体与诗中“你”的距离。由第一部分我们知道作者极力赞美春天,渴盼春天的到来。所以这一部分的“你”应该指春天。 从文中找出体现春天特点的词语、句子。
热情、开朗;像四月的阳光;善良;憎恨黑暗,甚至阴影;清澈地对待别人(即真诚的对待别人)。
“爱情的震颤,庄稼的波涛,金属的鸣响”从触觉视觉听觉表明你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你将一年又一年把这鲜红的果子挂满枝头
让善良的人们摘去”这里的“你”紧承上文,应该指“一颗鲜红的浆果”般的“清澈地对待别人”的心,“让善良的人们摘去”表达出“你”期待更多的人像你一样真诚的对待别人。
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在结构形式上与前两部分相比发生了变化,他的结构特点是?
金字塔式结构或岩石状结构,把立体派绘画技法引入诗歌创作,使诗歌从视觉上有建筑美,形成一种独特的结构。作者为什么用这样的结构?他表达什么内容?
“我们结识了”“我们相识了”点明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友情或爱情。
诗中的意象特点,如:语言如大海翡翠、“坦白得像沙滩”,水鸟如“雪花”,江河“蔚蓝”,太阳和星星“睡在我们的怀里”,白帆像“纯洁的姑娘”,一连串的比喻、拟人修辞,勾画出美好的景象,表达出友情或爱情的和谐美好。此部分之所以用这样的结构是为了暗示友情或爱情坚如磐石。 第四部分:
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
于是,山脉耸起
人说:我要生活
于是,洪水退去
河流优美地流着
无论是土地还是人都说“我要”表明“我”有既定的目标和理想,这也告诉我们应对生活树立理想或目标,只要有理想,一切困难都会被克服。
让我们和更多的人一块走吧
祖先在风中诉说着青葱的愿望
号召我们为理想奋斗,我们的祖先期待着我们这样。
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三个疑问:
我们又将给大地留下什么呢
我们的手臂又将收获什么
岁月的皱纹又将闪出什么样的光辉呢
前文中:太阳把七色的花朵投在枝条上,大海把清脆的浪花投进岩石缝中,形成壮丽的景观。暗示我们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奉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下文说到:
我不能设想,美丽的风光
不在人们脸上闪动
我们死去和诞生的地方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能设想,崛起的建筑里
不溢满普通家庭的笑声
我们的劳动、创造还有什么意义
作者连用两个“不能设想”点出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理想: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拥有生活的美丽。 根据两个“不能设想”句子的哲理,仿照句式,以“我不能设想——”为开头,另写两个句子。例: 我不能设想,青春的花环
不能结出香甜的果实
我们的生活奋斗还有什么意义
我不能设想,我们伸出的双手
不能让贫困的人们感觉到家的温馨
我们的爱心奉献还有什么意义
最后,作者发出号召:“拿起工具”“春天伴随我们一同奔腾”既点明题目又发出真切的希望。“奔腾”的含义也一目了然,即奋斗,为理想奋斗,实现生命的意义。
篇五:精选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五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卫风·氓》是选自《诗经》的一首叙事诗,它运用比兴手法和对比手法,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婚恋悲剧,揭示出男权社会中女子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氓》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教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熟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作为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首诗歌的学习中,教师要加强诗歌鉴赏的指导,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这对学生今后鉴赏诗歌起着引领作用。
(三)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2.学习通过对比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体味本诗赋、比、兴艺术手法的作用。
3.了解《诗经》中反映的古代社会的爱情的悲欢,感受人文之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本单元和课文内容要求,我将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分析,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味“赋”“比”“兴”艺术手法的作用。
二、说教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因此,我将选用诵读法、提问法来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的研究态度。”具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在激趣和质疑中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因此,教学中我将进行以下学法的指导:
默读感知法、答问法、质疑法、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主要分为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本课是一首弃妇诗,所以我以爱情为切入点,结合本文的故事情节,情境导入,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文学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氓》又是其中的名篇,所以学习中必然要讲到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包括“《诗经》六义”,其中,《氓》所涉及的比兴手法,是积累文学常识的重点。学生对 1
《诗经》知之甚少,介绍这些常识性的东西能很好的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另外,对学习本课也不无裨益。
(三)检查预习情况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我在课前布置了预习,课堂上先让学生把不能明确的读音和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教师再进行解答。通过预习和释疑,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古代文学的学习,特别是诗歌的学习,不读难成其学,尤其是对于此篇诗歌,阅读是主要手段,所以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个别朗读等方式,旨在让学生了解四言诗的朗读节奏,理解诗句,弄清诗歌的故事情节,使学生逐步养成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五)研读诗歌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设计品读讨论活动,以故事情节为线索,指导学生研讨诗歌内容,分段解读诗歌,学生参与交流讨论,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个性评价,分析诗中比兴手法,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寓于其中,从而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
(六)探究写法
本文在塑造人物方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氓的薄情寡义和女子的坚贞忠诚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我将引导学生对诗中的对比手法进行探究,完成教学目标。
(七)体验拓展
在这个环节,我组织同学们讨论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同学们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培养学生善思、善言的能力,让同学对诗中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原因有更深、更广的认识,拓展学生思维。
(八)课堂小结
我将以主旨解读作为本课的小结,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借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九)作业 布置
背诵全篇,积累诗歌。
(十)板书设计
( 情节) (章句) (手法) (基调) 恋爱 ( 1—2章 ) 赋 热情、幸福 氓婚变 ( 3—5章) 比、兴 怨恨、沉痛 决绝 ( 6章 ) 赋比兴、对比 清醒、刚烈 此板书直观明了,既展示了诗歌的内容要点,也展示了诗歌的最主要的写法特点,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篇六: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六
一、教材地位分析
《想北平》是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上的一篇散文,与之相对应的是课内文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同属写北平的写景抒情散文。所以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将二者比较。本文的老舍先生的抒情之作,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平文人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与热爱在问中尽情展现,这里有动情的追忆,有对故都风物的信手描摹,抒发一个平民知识分子的乡土之恋。文章篇幅不长,行文脉络清晰,文字平实生动。高二学生完全可以在一课时披文入情,用已掌握的方法解读文章。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对散文的要求——在诵读、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感情,品味艺术化的语言及感受人文精神。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与学生的能力等级,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把握大意,理解主旨;
(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和对比手法;
(3)品味本文平实生动的语言。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美读和感悟的能力;
(2)训练学生找关键语句和领悟情感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作家对故都的深切眷恋之情。
德育目标:
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文章通篇写的都是对北平的思念与眷恋。无论直抒胸臆,还是以情驭景,用动情的眼光看故都风物,处处闪耀着一个“情”字,处处可见绚丽动人的光彩。所以,深入领悟作者对北平的热爱之情,学习作者以情驭景的写作手法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更好的凸现老舍这篇散文的个性色彩,在教学中可以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比较阅读。因此,分析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异同,也应该设置为又一个教学重点。
四、重点难点的突破办法
1、指导美读。入情入境的朗读有利于深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鉴赏散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整体感知时要朗读,品味语言,分析艺术手法时也要朗读。
2、对比分析。与课内散文《故都的秋》作情感上和手法上比较分析,是鉴赏本文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更能见出本文的特色。既巩固了以往的知识,又训练了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的运用。
3、课堂协作讨论。这一方法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其积极思考,探讨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情感和艺术手法的讨论,训练了思维能力,也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程序
课前布置预习:
1、课前诵读全文,自行解决字词障碍,为课堂教学作准备;
2、思考: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写了哪些景物,突出了北平怎样的特征?
课前预习的布置除了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完成作好准备,也让学生明白本文学习的重点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课堂的讨论,归纳才会更有效果。
(一)导入
情境导入法——“乡情是一颗由甜蜜、温馨、哀愁凝结成的珍宝。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颦一笑,一离一合,总是那么让人牵肠挂肚,让人心底流过一股莫名的泉涌!”那么,老舍先生的《想北平》就是对故国之恋的最好诠释。
这种导入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快速入境,身临其境地那股浓浓的眷恋之情,激起情感共鸣,引发学习兴趣。这是感悟散文意境的第一步。
(二)指导美读
诵读的散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加强诵读习惯的培养,也是对散文意境的体会的需要。在朗读中投入感情,对后面领悟作者感情,品味语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读得抑扬顿挫,入情入境。安排两名朗诵较好的学生完成。要求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完成对文章主体的把握,布置以下思考题:
1、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北平人,写作此文时正羁旅青岛,想念北平却不得相见,这种“想”是一种动情带泪的思念。文章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2、老舍心中最美的景物有很多,可他的笔下选取了哪些景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特点,并思考为什么选取这些?
诵读过后,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举荐一两名学生回答。
学生很容易找到表达感情的句子,集中在2、3、8节,如“我真爱北平”“真愿成为诗人……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等等。这种情感是直抒胸臆,浓烈,一泻而出,无须掩饰。这是游子对故乡的挚着眷恋。
学生还可以在4——7节中概括写景的重要内容,如通过与“四大历史故都”(特别是巴黎)的对比,写出北平整体环境的“复杂又有边际”,院落布置的“匀调”,“花多菜多果子多”及接近大自然的特征。
这一步骤让学生充分活动,自渎自答,相互间协作讨论,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积极探讨的学习能力。这样就完成了教学目标中把握大意与初步感知作者感情。而且文章的层次也已经明确无疑。
(三)与《故都的秋》对比阅读,分析情感与写法上的异同。《想北平》属读本上的延伸性阅读,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一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利用课内学习的方法独立解决同题材文章;二开拓学生视野,增加文字积累。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明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也使本文的特点在比较中更加鲜明。
这一环节灵活,可让学生充分独立展示的思维过程,培养其思辩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化形象的感知为抽象的理性分析。这一过程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其学会归纳。
讨论要点如下:
相同点:
(1)都选取寻常景物,抛开风景名胜,表达一个文人的平民意识;
(2)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烘托故都风物;
(3)都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
不同点:
(1)对故都的热爱程度不同,本文情更深。一个是地地道道的老北平,一个是南方人。一个是从血脉中流出的充满血泪的“骨肉情”,一个是凄凉之景与凄清之情相吻合。
(2)切入点不同。《故都的秋》选取具有“清”“静”“悲凉”特征的秋槐、秋蝉、秋果、秋雨等来写,欣赏秋的姿态与色彩;本文则是信手拈来,选取“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及它们承载的情感。”所有景致“都积凑到一块儿,每一件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这一过程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中艺术手法的分析,而且对于作者对北平的情感的体悟也更深厚了。“心有感于事物,叙事状物以表心意。”这是散文创作的一般原理,在解读语言文字中来感悟作者的情感。
(四)品味语言
鉴赏抒情散文,品味语言是基础。体会情感,赏析艺术手法都要与品味语言始终相随。在上步骤的分析中其实已经完成了部分语句的感悟。这里再单提出来,以使语言特色更加鲜明。
散文的美未必来自美景美物,重要的是要用动情的眼光看世界,于平淡细微处见绚丽动人的光彩。你认为本文哪几处写的具有“动人光彩”,找出来,品味其语言。
估计语段:
第2节——“我爱我的母亲……”与北平之爱作类比;
第6节——“花多菜多果子多……韭菜叶上的泥点……进了城还带一层白霜。”
第8节——“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这样的文字鼓舞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感悟,甚至背诵下来。学生大致可得出平实、生动,看似平常语却那样贴切、形象。这与作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关心苍生,为民请命的历史使命密不可分的。所以,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五)总结与拓展
回顾教学主要内容(情感、艺术手法与语言特色),再次突出重点难点。
结语:乡情是一杯略带苦味的“乡色酒”,让你忍不住呷啜又不能痛饮。久在异乡,身在旅途之人常常为一句熟悉的家乡话,一阵扑鼻的红枣粥的香气,一抹长满了乡思的老槐树催得潸然泪下。无论在何时何地,一个人的心灵归宿总是生你养你的那片热土!
附:板书设计
脉络感情手法
引子:我的北平(1)整体感觉:安适热烈类比
我爱北平(2-3)城市布置:匀调眷恋以情驭景
想北平
老舍故都风俗画(4-7)花多菜多果子多闲雅对比烘托
结句:真想北平(8)
接近大自然思念
板书设计理由:重点难点清楚,让学生明白文章脉络,写景特点,感情主旨。
篇七: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七
一、说课部分
老师好,同学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咏怀古迹》(其三)
(一)、说教材
《咏怀古迹》(其三),选自《杜诗洋注》,这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是咏叹昭君的出塞之作。诗人杜甫游历昭君村时,观古迹而抒己怀,咏叹自己同昭君一样,不被赏识,远离家乡的悲苦。
《咏怀古迹》(其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二课。这个单元学习唐诗,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学习这个单元,需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的独特审美情趣;要注意联系不同的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的创作风格解读,注意在朗读背诵中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学生们在初中已经学过杜甫的诗歌,对杜甫的生平以及杜诗的风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将文本设置为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象,体味诗歌的情感。
2、掌握诗中所用的艺术手法,理解诗人借咏古迹、古人所抒发的深沉怨恨。
再结合本诗的特点以及学生学情,古诗鉴赏是高二学生的薄弱环节,很多同学在做题时无法准确理解诗歌情感;因此,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品味本诗的语言和意象,体味诗歌的情感;教学难点设置为掌握诗中所用的艺术手法,理解诗人的深沉怨恨。
(三)、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纪念很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这个理念,再结合本篇课文的文本特点,我确定了本课堂的教学指导思想: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
具体做法:一、朗读法,学生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并配以PPT图画展示启迪学生。
二、以提问法为主,启发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三、以讲授法、讨论法为辅,让学生理解领悟诗歌情感,完成教学。
我的说课到处结束,下面正式进入模拟授课环节。
二、授课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向学PPT展示与昭君有关的图片引出昭君出塞的故事,进入课文《咏怀古迹》(其三)。
首先让同学们欣赏昭君图,引出典故“沉鱼落雁”中的“落雁”。
王昭君是古代著名的美女,人们多用沉鱼落雁来作为美女的代称。其中的落雁一词即指的是王昭君,再从昭君出塞图引出“昭君出塞”的典故。
昭君出塞: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
《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后来也有根据这个故事创作的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
问题,昭君为什么愿意离开汉宫去遥远的匈奴?
《西京杂记》载:汉元帝因宫女太多,不得常见,就让画工为宫女画像,便于随其临幸。宫女们争相贿赂画工,而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画工就故意把她画得很丑。后元帝实行和亲政策,匈奴入朝,求美人,元帝凭画像派昭君去匈奴,等到临行时,才发现她青春貌美,闲雅大方。元帝追悔莫及,命令将画工处以死刑。
可见,昭君因画工毛延寿从中作梗不被君王赏识,然而根源还是汉元帝昏庸——只凭画像宠幸宫女,不见真人。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2、从标题“咏怀古迹”中的“咏怀”二字确定诗歌类型。
咏史诗:大多是诗人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而作,凡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诗歌,都可以称做咏史诗。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提问:作者是对哪个历史人物进行叙述从而寄托情感的?
答:王昭君(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中的“明妃“得出)。
3、提问:既然这首诗是咏史诗,请同学们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情感的那个词语?
答:主旨落在"怨恨"二字。(尾联“分明怨恨曲中论”中的“怨恨”得出)。
理解诗人如何借咏叹昭君的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深沉怨恨?带着这个问题鉴赏诗歌,品味诗歌语言和意象,理解诗歌情感,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
(三)、赏析诗歌
1、首联赏析,理解诗人如何引入歌咏对象昭君。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提问:请同学们描述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
提问: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
2、鉴赏颔联,说说它们寄托了那些情感?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出自唐代李白的《王昭君二首》
李白的诗,对王昭君的不幸充满着惋惜、同情。
提问:接下来同学们找意象,悟情感。体会王昭君是如何的不幸,她的怨恨具体指什么情感?
一别汉宫便与北方的荒漠连在一起,最后只留下孤独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紫台”与“朔漠”形成对比。“紫台”指宫廷,“朔漠”即北方的大漠。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
“青冢”“黄昏”,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黄昏时广阔的天空连着大漠,却独有一个青冢,何等空旷凄清。
“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
“一去”与“独留”形成对比,“一”与“独”同义互文,将生前昭君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
“连”与 “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
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3、鉴赏颔联,说说它们寄托了那些情感?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明妃曲(其一) 宋·王安石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白居易 《琴曲歌辞·昭君怨》
提问:同学们从这两首诗中体味诗人对昭君不幸根源的看法。
在王安石、白居易的诗中把怨恨指向了昏庸的皇帝。
提问: 接下来请同学们找意象,悟情感。
“画图”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丑化昭君,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4、尾联直抒胸臆,升华情感。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刘长卿《王昭君歌》
千载以来,琵琶弹出的都是胡地之音;昭君虽死,其怨难平,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 故诗人称其乐曲为“胡语”。传说汉武帝嫁公主(实为江都王女)于西域乌孙王,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后人把这些与昭君的故事搀合起来,写出《昭君怨》等琴曲,于是,就有王昭君惯弹琵琶的说法。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昭君之怨,主要是一个远嫁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杜甫当时身处异地、远离故乡的处境和昭君相似,从诗题《咏怀古迹》可知,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
(四)、结合创作背景,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
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板书设计
咏怀古迹。(其三)
昭君 杜甫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远离汉宫,身死异国怨无辜遭贬,漂泊西南
画图省识,环珮空归 不分忠佞,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
(六)、课 m.niubb.net 堂总结与课后作业布置
1、总结诗中所用的艺术手法,理解诗人借咏古迹、古人所抒发的深沉怨恨。
借古讽今,怀古伤己;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2、作业布置
背诵及默写这首诗歌。
完成相关练习。
预习下一首诗歌。
篇八: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八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林黛玉进贾府》。
下面,我将从说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小说,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作者曹雪芹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借林黛玉的眼睛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的描写,交代了贾府的典型环境,塑造了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经典人物形象。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高中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概括和归纳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本文是一篇小说,因而重心在分析人物性格和情节主题上。我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着重采用默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概括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主要手法。
3、准确解读古典小说的人物个性,培养文学审美能力及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情节结构,了解林黛玉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等主要手法。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我的导入将会设置情境,引导同学观看《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吗?没错就是《红楼梦》。那林黛玉进贾府看到的是怎样的豪门家族呢?今天我们就随着这个美丽的女子走进贾府,走进《红楼梦》,进而走进林妹妹的内心。这样的导入能够使学生更易于了解小说,并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让分享课前收集的曹雪芹和《红楼梦》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文章背景。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并结合题目概括文章大意。
(三)深入研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为此,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情节发展,提问学生:文章的情节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能不能尝试概括每部分的内容?这些问题设置,能够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也能够借此梳理出本文的情节脉络为序幕:我们知道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以及所见到的人物:她先到贾母院,见到了三春、大舅母、二舅母,然后去贾赦院,但没见着,又去贾政院,也没得见,最后回到贾母院,见到了一生中的知己——宝玉。
接下来是对课文更为细致地品读,主要让学生来理解林黛玉的人物形象。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我将用大屏幕展示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放手给学生,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自己思考并借助小组讨论以及老师的引导来解决问题,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黛玉外貌的句子,分析黛玉人物形象。
②从课文中找出黛玉的行为、细节描写的句子,分析黛玉的性格特点。
③从课文中找出黛玉的语言描写的句子,分析黛玉的性格特点。
④“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林黛玉进贾府的生活信条,小说中是怎样表现的?她为什么这样要求自己呢?
这样的教学环节设置,有助于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四)延伸作业
让同学们找找文中是怎样描写黛玉的服饰的?那是不是曹先生忘记写黛玉的服饰了?在此环节主要通过细节式的问题来引发对林黛玉服饰的思考。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我会带领学生一起来回顾本节课所学写的知识点。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的作业是:林妹妹不仅仅美在外表,美在气质,其实她还是一个才女。大家课后搜集林黛玉的诗词,这些诗句都很契合她的实际,细细品读,进一步了解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下节课我们就“我看林黛玉”这个话题再来讨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复习文章内容,又能够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以及实现对人文性的实践。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
篇九: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九
说教材
(一)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五本书中,仅设有2个单元的现当代散文。必修一的第三个单元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必修2第一单元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共有6篇文章。《纪念刘和珍君》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篇写人记事散文。
本课是散文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通过学习本文,将使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因此,以开放的思维,以现代的教育模式来学习本文,将对散文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 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课文七部分之间的关系。2、 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体会作者其中的情感。3、 局部探讨课文,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4、 学习爱国青年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敢精神,感受鲁迅刚正不阿的性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难点是夹叙夹议的方法;
3、关键语句的理解。
说教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
⑴从学情出发,注重“高视角,低起点”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分解重难点,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第二课时“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以确保学生一课一得。
⑵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安排阅读三步骤(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⑶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迁,同时加大随堂训练的容量,以适应高考的分量
⑷依据“归真、求美、移情”的心理过程,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说学法
对于高一的学生对于散文的文章形式,不宜接受。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先理顺文章内容,由浅入深,透过文章对人和事的描写,揭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成为一个难点。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名人名篇,强化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高考作好准备。
说教学过程
课文有七节构成,学生在理解过程的时候,难免理不清头绪。因此我依照我们认识的基本规律,采用“挈领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提问:课文的题目是《纪念刘和珍君》,那么请阅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哪些部分是写刘和珍的?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就会把文章中的信息从新组合,把有关人物点点滴滴总结在一起。从而把人物形象丰富话。
(二)局部探讨,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如果说通过梳理,对文章整理的理解不难的话,对于文章个别语句的理解,确是难的。品读下面的例子:“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通过阅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还不理解的内容,并且通过小组讨论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 在整体加局部理解之后,拓展练习:
1、假如给刘和珍君烈士塑像,你会有哪些设想?这个练习充分说明了通过学习,学生对人物塑造的理解,便于学生巩固叙事,议论,抒情等表达方法的运用。
(四) 拓展练习,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2,4部分。再次通读课文,并且阅读鲁迅部分散文和《纪念刘和珍君》作对比。
篇十:高中语文说课稿 篇十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通过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抒发了对荆轲的赞美。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和正义行为。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 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②、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使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刻骨铭心在自己的脑海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依据:“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论的要求: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从对话、动作、神态的角度入手,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依据: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依据: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很可能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失之偏颇,无法认识到刺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影视资源,通过多媒体进行文稿演示。尤其是“易水送别”和“刺秦”两个精彩片段。展示历代文人对荆轲刺秦或褒或贬的诗词。
语文新课程认为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最主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要能利用教科书,进行再创造,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老师应创设一种情景,点拨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由于本文主人公所置深的"特定时代背景,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甚至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作为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形成个性化的认识。
(二)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往往视为畏途。老师应该少作一些脱离语文语境的、所谓梳理规律的、机械操练性的客观化、标准化练习,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重在提高学生古文能力。学习最好的动机是来自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三)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设计了: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本节课,我以语文学习普遍规律“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为指导而设计教学,以教给学生现代诗歌赏读方法为目的而推进教学,以“情”为突破口,以“读”贯穿始终,期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依据: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点拨是重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我将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运用朗读法,启发探究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上新课《荆轲刺秦王》,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相信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也会对荆轲有更深入的了解。(用多媒体展示上边内容)
同学们已经做过预习工作了,那该文选自哪里?
1、交流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了解《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本文的背景。可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战国末期,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秦灭韩,又破赵,统一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行刺秦王。为此,他找来了荆轲,精心侍奉。(肯定学生的预习)
二、研读课文
(一)。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要求划出疑难词句。整体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板书)
1、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2、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3、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4、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二)。提问:
1、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2、“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那个侧面?
3、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问题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文本从对话、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悲剧人物形象,认识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的精神和正义行为。
4、如果荆轲把秦始王刺死呢,那将会怎样,中国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问题设计意图:以往的课堂,总是老师预设好课堂教学流程,预设好问题,甚至预设好问题的答案。本课教学既有预设的内容和流程,同时也注意课堂的生成。如学生会提出类似的质疑:这是笔者在预设内容里没有的,然而,一发现问题,老师便即时对问题进行整理,把问题摆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何能让人人都“动”起来,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三)讨论并小结: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但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四)布置作业
把你对“荆轲刺秦王 ”的看法整理成一篇文章。
上一篇: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优秀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