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集锦15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八上《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 推荐度: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推荐度: 《感动中国》观后感 推荐度: 中国骄傲观后感 推荐度: 中国骄傲的观后感 推荐度: 相关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集锦1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

  每逢周五,对于“吃货们”来说,必不肯错过21点准时端坐在电视机前守候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这个一档关于吃的记录片,最近特别的“热“特别的”火”,要是谁没有看过的话,哈,一定会被人笑话“out”了。

  对于“小吃货”的我来说,怎好错过,如此“饕餮盛宴”呢,为了更好地收看《舌尖上的中国2》,我还特意温故了一遍《舌尖上的中国1》。我记得有一集是介绍杭州的一道名菜———西湖醋鱼,让我对西湖醋鱼有了深入的了解:西湖醋鱼作为杭州派别中的代表菜,要选用西湖的鲲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让鱼儿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厨师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三四分钟是烧得恰到好处的时间。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道鲜嫩酸甜。肉滋别具特色。仿佛透过屏幕,我已经闻到了它的酸中带甜,外焦里嫩,肉质鲜美,恨不能马上咬上一口尝尝,……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的流下口水来。作为一部“高,大,尚”的美食纪录片,搜罗到中国从南到北的万种美食,不仅仅是美食,还有感动的瞬间,总有触动泪点的瞬间。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在介绍中国传统的美食,还是在介绍美食所承载的文化:不仅是美食的视觉盛宴,而且还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最有感触的是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追逐花期的养蜂人:跋山涉水采集野生香菇的老汉:特别是一个叫白马占堆爬上高高的树上取蜂蜜的那一段,看着取到蜂蜜时品尝时的甜,更多让我感受的是苦涩,他们的辛苦:还有那些手工割麦的麦客们……舌尖上的中国,不仅牵挂着我们的味蕾,也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的泪腺,我原来还对《舌尖上的中国2》的广告词有所怀疑,不甚理解,为什么要准备好纸巾擦口水和泪水。直到看了以后,才有所明白……

  感动和幸福其实是一体的,有过感动我们才会发现,幸福弥足可贵:简单而淳朴,真实也感动。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2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美食类纪录片,由中国各色美食铺陈开来,把空间和时间,将地理、历史、人文等内容融为一体,用味觉享受与视觉审美展现东方价值观与地理文化,既具浓厚的科普色彩,又有较强的可看性,并在浑然天成的讲述中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的每一集都是以一个家庭的故事来进行展开的,要表现的就是隐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关怀。身为江南水乡养育的南方人,我为自家的美食而自豪;当看到陌生却充满诱惑的北方美食,我也忍不住吞吞口水浮想联翩。同时,各地不同的日常生活场景也使我惊叹连连,大开眼界。不得不说,这部美食片不仅是我国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缩影,也是对我国广阔疆土各异的地理人文的掠影。它将差异的地域和多样的美食协调地组合在一起,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不同食材在采集与加工中的独特的魅力,也让人们领略到了不同地理环境造就的不同文化。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实地向大家讲述了食材最返璞归真的做法,同时也折射出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习俗。它把美食当做文化来写,不仅仅停留在‘吃’这一表面现象上,更多的是揭示这方水土、这方人情,把它引伸到文化传承的意义上来。

  一番水土养一番人,东辣西酸,南甜北咸。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带来视觉的美味享受,让我们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生活气息,更展现人们利用不同自然条件,创造出各种美食所展现的智慧,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地理学科的神秘与人文自然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3

  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说的话就是:“吃饭没呀?”这让外国人惊讶不已,中国人怎么就对吃如此情有独钟?确实,“民以食为天。”从人们的餐桌上便可看出人们的物质文化等信息。不同的时代,人们吃的东西也是不同。人们说:“一粒米中看世界”可真不假。今天,就让我带你们从舌尖上去看中国。

  奶奶——麻烦的粮票时代

  在我奶奶的那个时代,资源紧缺。什么东西都要靠相应得票(比如:粮票、布票、油票……。)才能换取物资,并且要到供应站才能领到。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据奶奶回忆:一次过年,奶奶和我的曾祖母去供应站换些粮食。这时,正值排队高峰,供应站门口排起了长龙,人山人海。奶奶和曾祖母盼星星、盼月亮,终于领到了。可这个时间别说是午饭了,就连这年夜饭也不一定吃的上了。紧赶慢赶,总算是赶上了。而这年夜饭吃的又是什么呢?腌萝卜、腌白菜,几碗稀粥,中间放一个盐罐子,就凑成了一桌“别具一格”的年夜饭。“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过上好日子,不用再忍饥挨饿了!”说到这儿奶奶发出了感概。

  妈妈——“奢侈”的小康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粮票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人们的菜篮子,米袋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腌菜被土豆、木耳、蘑菇等菜取而代之。那一锅清粥也被一粒粒饱满的米饭所替代。我听妈妈说:到了80年代后期,在“饮食大舞台”上粗粮“退了休”,细粮成了“配角”,人们从未吃过的山珍海味晋升“主角”。还有更另类的:什么蛇、鼠、果子狸纷纷出笼……

  我们——饕餮的营养时代

  到了我们这一辈,鲍鱼、鲈鱼等“土豪式”食物已举行了“闭幕式”。人们对养生又多了一重认识,个个都追求起“纯天然,无公害”的食物来。粗粮重新“上岗”,颇受人们青睐。乳业更是进入了一个巅峰!怎么防衰老,抗氧化,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在今天,人们吃着并选择着。人们的健康观念在21世纪清醒而大步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光,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的落泪,多可爱的中国”。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的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可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与其说事在介绍中国美食,不如更准确地说是在介绍中国文化,把文化通过味蕾传给大脑。舌尖上舞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或珍贵或平常,或鲜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5

  这天,我打开电脑,看了叫《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我看了第一集,叫做《自然的馈赠》,看完以后,令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我一开始猜想,这不会是介绍一些山珍海味的纪录片吧,结果真是如此。我对于那些美味佳肴并不感兴趣,但我却完完整整的把这集纪录片给看完了,原因在于我看到了美味佳肴背后农民们付出的艰辛,那些镜头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片子开头介绍的是山茸,这是一种野生菌,实在很稀少,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每一天早上凌晨三点就要起床走山路,找山茸,在挖山茸的时候不能破坏山茸的根,留意翼翼地将山茸取出,之后还要将土填上,让珍贵的山茸再度生长。那个小女孩说:“务必凌晨三点就起来去找山茸,此刻是雨季,山茸长比较好,个性多人去挖,晚了就都被别人抢光了。”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艰苦的农民,据说在市场上一份碳烤山茸能卖到1600元左右,想一想,当你拿起菜单,一挥手,财大气粗的喊道:“把最贵的都给我点上。”有没有想过美味背后是农民们起早贪黑的工作。当你要走时看到桌上还有剩菜时,你是否想过这都是农民们每一滴汗水换来的成果。当你在酒店里暴殄天物时,你是否理解农民找不到山茸时那份绝望的情绪。你们无视的剩菜是农民们视如珍宝的食品,你们视如珍宝的金钱让农民们视如粪土。浪费是可耻的,浪费农民们辛勤的汗水更为可耻,更为可耻的是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别人在电视上看到这些美食或许仅仅只是欣赏,而每个农民看到自己家乡的产物被播出来,那就不仅仅仅是一种欣赏,更多的是自豪,这绝不亚于汪曾祺应对别人说起自己故乡的鸭蛋,因为纪录片记述的是他们的辛苦,是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的是美味佳肴,更是中国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6

  《舌尖上的中国》以其独特的视觉,浓浓的生活气息和草根气息,是它在众多的美食节目中脱颖而出。不同以往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是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和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节目夹杂着劳动者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

  带着好奇,我今晚观看了这个节目的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在享用自然馈赠的同时,仍然想着留着后续使用,卓玛挖掘松茸后,都会用土把菌种埋起来,阿亮挖笋时,会小心翼翼,不破坏竹子的根茎,石老头捕鱼总是会补五年以上的鱼,他们自制的网会人为的放生小鱼,从而确保年年有鱼。他们的淳朴和对自然的感恩是我们该学习的。物以稀为贵,他们并没有为昂贵的价格而心动,他们依然遵循着自然的规律。

  这和身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的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无限制的采掘自然资源,为了一己私利,乱砍滥伐。现在甚至很多人,在人们常用的药品,实物加入化学药品,严重危害人来健康的东西,前段时间的毒胶囊、红烧肉添加剂、橡胶猪耳朵、工业盐充当食用盐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让广大民众汗颜。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人们的良知何在?

  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美食节目,它应该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节目中的劳动者的淳朴和勤劳村托了现在社会中那些为了私利而违背良心的人无耻,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大家应该思考的,为什么这些违法的东西会频频出现?除了人们的道德需要提升以外,相关监管部门是否也要真正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呢,把民众的健康放在心上?

  希望这个节目能给现在的人们敲响警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7

  最近央视热映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也赶着热闹把它看完了。

  看了一些网友的评论都是清一色的褒扬,确实,这部片子从题材到拍摄,再到后期的制作都是非常出色的,其实我觉得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给这个浮躁的影视电视圈子带去了一种新的感受,他告诉观众原来这才是能够打动人心的真正的朴素的好电视,这才是能给人以良好教化的好作品。

  看到大家谈论更多的是这部片子给人们带来的味觉上的刺激和心头上的乡愁,我的感受想必和大家都是一样的:当看到那熟悉的家乡菜时,必然会欣然点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不禁内心澎湃,甚至想要高喊出来,让周围的人都过来和我感受同样的发现和惊喜;当看到不熟悉的其他地区的美味时,心中为这种智慧佩服不已,且不自觉地流出哈喇子,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到这个地方去感受这种原汁原味的精彩。这是应该的,一部以食物为基础的片子,如果不能激起食欲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我不在这上面多说了,倒是说一些联想之外的想法。

  七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菜品,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坚韧乐观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是想借饮食这种人人都有感触体会人人都有的说的题材,来窥探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劳作方式和处事态度。它并不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传地方特色的噱头,而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想来这些制作者们不单跑遍天南地北,还要面对各种复杂环境,甚至连过年的时候都留守拍摄记录,支撑的动力已不单单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种渴求探索发现中国民众精神气质的热切愿望。不禁肃然起敬。

  中国的劳动人民是中国社会的基石,十三亿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来养活。无论现今的工业科技如何进步,中国社会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农民,离不开朴素的精神和愿望。小到个人来看,他的想法不过是努力劳作有个好收成,全家能够团圆幸福;大到国家来看,正是这亿万个普通的愿望撑起了中国社会的脊梁。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8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现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魅力,让我对吃有了新的定义,其中提到的中国传统五味,还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奇妙的联想。

  酸、甘、苦、辛、咸是传统中医对五味所下的定义,这五味与中国人传统的幸福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烹饪词典里,咸是百味之首。咸味带给人许多联想,汗水是咸的,泪水也是咸的。老人在教训晚辈时也总喜欢语重心长地说: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咸味是食物入味的基础,就如同人生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在光阴的流逝中沉淀为了人生的底色。奋斗的汗水最终会酝酿为幸福的眼泪,开心喜悦,这份咸始终伴随于人的左右,在阅尽沧桑后让人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是关于幸福最朴素的解释。

  辛与酸在中国菜谱中是互补的味道。中国人喜欢用“酸”字来形容某种疼痛、某种妒嫉、某种不堪以及某种难以言说的苦难,而辣则代表着开朗、坚韧、果断的个性。一个纠结,一个果敢;一个隐晦,一个奔放。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中庸,倡导和谐。中国人性格中的这种对立的相互融合转化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中国菜中的酸辣融合能调出鲜,中国人外圆内方的性格则能调剂出和谐。懂得包容也讲究原则,心胸宽广也是非分明。酸与辣的结合就如同这种刚与柔的互补,在转化中煅造出和谐的'“太极八卦”,幸福也在这种包容中历久弥新。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品味和回味各自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舌尖上的传统文化便如同这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要让五味在调和以及平衡中散发永恒的醇香。这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人在为人处世、追求幸福甚至在经世治国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9

  前几天,我们全家去大西北旅游,那里的饮食习惯和苏州有好大的差异,比如说,每顿都会有白馒头,有老酸奶,还有西北人喜欢吃的酿皮、甜醅……,我这个江南人还真是吃不习惯呢。为什么不同地方的人吃的东西不一样呢?妈妈告诉我,这就叫做饮食文化。

  回到家,妈妈打开电视机,让我看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总共7集的纪录片,我竟然一口气看完了!在厨师们的那双“魔手”上,酸、甜、苦、辣、咸等味道已经一一呈现在我面前,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仿佛听见了那些美食对我的召唤,真希望电视机里的食物能马上飞到我的面前。

  之后,我的心难以平静。我问过所有看过这部纪录片的朋友,他们都说看了之后很饿,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但是静下心来想想,播出这部片子,真的纯粹是让我们了解美食吗?恐怕不是吧!就像那些在烈日炎炎下工作的农民们,也许,他们没有读过书;也许,他们的条件没有我们优越;也许,他们没有英俊的外表……但是,他们有的是勤劳朴实的面庞,坚韧能干的手和善良乐观的心!其实,播出这部片子真正的原因是要弘扬中国人勤劳而又坚韧的性格,是这些,成就了我们大中国的各色饮食文化。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小谁都会背诵,但是,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了它的含义?我每看完一集后,静心回想一下内容,再看看碗里桌上剩下的米粒,总会十分羞愧。

  我们要感谢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美食,也要感谢那些把食物搬上餐桌的人们,我们要珍惜碗中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让美味不仅留存在舌尖,更要渗透到我们的内心!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0

  我觉得《舌尖上的中国》是拍给大多数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看的纪录片,它表达的是在中国传统美食和人民生活之间温情和朴实的传递。

  就我个人而言是从中看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在每个地区城镇,最当地的美食貌似在城市中难以吃到,那些最自然和淳朴的美味都隐藏在小地方中。目前我只看了三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可能在山中或偏僻处只存在短暂时期的食材,如果你不是当地人并且生活在城市中,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吃不到那种美味。

  描述养蜂人的那个,养蜂夫妇一年有十一个月在外游荡,为了养家糊口,但在他们看来,这也算是一种不需要受人束缚的自由,很佩服。离乡背井的苗家父母,半年回家团聚半个月伴随家乡美食的饱腹和与家人团聚的温暖后,又要踏上南下的打工路程。

  其中有一段是说中国古老的麦客,也就是割麦人,工业化的进步人工劳动力已日渐消失,一天下来两双手在稻田里的挥舞和大汗淋漓的呼吸,在东家吃顿朴实鲜辣的晚饭补充能量。出来一趟十几天四个人赚不上一千。

  就中国这么多的人口来说,大多数人的追求真的不是那什么生活品质,豪车名牌,旅游散心,老百姓们没看过什么外国纪录片,看美剧英剧就算有字幕恐怕都看不懂。

  在他们看来,这个纪录片有触动到内心,描述的是朴实的美食令当地人感叹对就是这样。这样,就是对他们口味的纪录片了。

  对于大多数人就想活着过日子生活温饱的中国社会,希望我们这些不过是念了些书看了点东西肚子里有点文化的会注册豆瓣的人,不要非去钻那个牛角尖。美食纪录片嘛,看着是那么回事就好。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1

  舌尖上的故味,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和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承几千年的信仰,朴素而有力量。使人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几千年来,中国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那就是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它使我们兴奋,流下口水,还是因为我们从各地的饮食中“看”到了家里的味道。在现在的中国,很多人都远离故土成为异乡之人,拥有几千个味蕾的舌头,却顽强保存着来自儿时、来自故土的味觉记忆。这些记忆,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家人那里却煮成了饭,炒成了菜。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全都藏在了那一锅汤,一碗面条,一片肉里。

  在日益剧烈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背景下,人类以及负责人类生存的食物在加速流转。片中徐徐展现的一幕幕画面,则让我们的心灵舒缓了下来,也唤醒了我们对儿时生活的记忆。与口水一起流出来的,是泪水,还有对儿时生活的深深眷恋。无论人们走多远,在脑海里,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

  看着那些辛苦勤劳又朴实无华的国人为了生计奔波,远走他乡,背着行囊渐渐离去,竟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悲伤和凄凉涌上了心头。

  或愁或喜或怒,对于感情的认知人类与生俱来;或咸或甜或辣,对于滋味的感觉人类也从未忘记。它就像是春日里一场小雨,温凉适度,沁人心脾,让人顿时冷静,也让人回味无穷。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下一次脚步会走到哪里,也不知道下一站食物的脚步会走到哪里。美食离我们的距离究竟是远了,还是近了?没有人知道。但不可否认的是,家的味道永远都是一种羁绊,一种力量,这便是舌尖上的中国啊。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2

  经过漫长的等待,继《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之后,续集《舌尖上的中国2》也终于播出了。作为它忠实的观众,我和爸爸每周都会收看。

  顾名思义,《舌尖上的中国》描述的是食物,并且,是中国的食物。

  所有人都知道,中华文明悠悠5000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然而,从人类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从人气火热的重庆麻辣火锅,到金灿灿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没有哪一种美味,是可以简简单单地获得的。

  当人们热火朝天地吃着火锅,享受着团圆的喜悦与火锅的温暖,火锅店的老板耗费一个通宵与无数晶粒翻炒三大锅辣椒,作为火锅店五天的底料。

  当村民们从油坊买取菜籽油,炒出香气扑鼻的菜,菜籽油经过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尽全身的力气,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压榨。

  当我们闲来无事,泡一杯蜂蜜,独坐一隅,享受这清香甘甜的滋味时,千里外的一名青年正爬上相当于10层楼高的大树,取得最自然、最甜美的蜜。

  食物,是大自然的馈赠,也需要人们去发觉,去寻找,去加工。“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了努力,才会获得汇报,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浇灌。

  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努力,去获取自己的食物,维持自己的生命,这种坚毅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土地上的人们一直所坚信的,一直在发扬的吗?

  《舌尖上的中国》讲的不仅仅是食物,更多的,是食物中体现的中国,食物中体现的中华民族坚毅的品格。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传承的文化,需要锻炼的品质。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3

  这是一部不寻常的纪录片,从饮食的角度启迪人生。大学毕业前,听说这部纪录片在网上很火,但真正让我看下去的是听朋友说“片中几乎一半内容都与云南有关”,不由决定在异国他乡一饱眼福。

  看完《自然的馈赠》第一集,我就想到一句话:永远心存感激。

  感激家乡。作为一个云南人,我有幸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食物供应的包围中长大。高中毕业后离家去上海读大学,每年只有两次回家的机会。现在工作,离家更远,大概一年要回家一次。在很多人眼里,云南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自然风光优美,毒枭可怕。曾经因为来自云南而自卑,曾经不喜欢家乡经济落后。随着思想的成熟,我为自己对家乡的偏见感到羞愧。我知道:我的家乡云南,不应该和其他经济发达的省市争夺GDP。它永远不会因为地理环境和国家宏观部署而成为经济强省。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更好地保存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俗风情,这是当代社会最稀缺的!看到电影里卓玛在找松茸,我就想起了在农村工作了一辈子的爷爷奶奶。没有他们的努力,我就不会有今天。无论走到哪里,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别人知道我是云南人时惊讶的表情。“你普通话怎么说得这么好?”你英语说得这么好;你走了这么远.“是的,我来自云南。我离开家乡不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落后,而是我在那里的生活太安逸了。年轻的时候就想追求挑战和超越,想让云南人的名字传遍中国,传遍海外。总有一天,“蔡赟孩子”会回家.

  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无论是卓玛采松茸,林红旗出海打鱼,老鱼头,兄弟们挖藕,老鲍和阿良种竹笋,诺登和他的儿子发展火腿.都是普通人,为了生活做着普通的工作。但正是这些淳朴的中国人的辛勤劳动,让我们享受到了人间的美味。

  感恩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用“皮不存在,毛就附着”来形容。大自然给了我们生命,大自然是人类真正的母亲。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4

  美味的豆腐,鲜香的鱼肉,风干的火腿,清凉的竹笋……摆在我的面前,口水早已垂涎三尺……

  古往今来,没人不被美食所诱惑。仿佛一看到它,心中就会有一种满足感。无论有多劳累,那都是值得的。

  春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有菜馅的,也有肉馅的。无论是哪种,我都爱吃。元宵,元宵可好了,虽然很小,可这也正好:因为满足不了我们的肚子,所以就得多吃。端午,端午的粽子更是诱人。尤其是红枣馅的,别提有多美味了。传说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人们就都在端午节这天,把美味的粽子扔进河里。哈哈!屈原有福了!中秋,提到中秋,我都觉得我三生有幸,因为我刚好是月圆之夜降临人世的。这天,可以欣赏美丽的圆月,还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月饼,真是妙极了。

  除夕,除夕最棒。因为这天,可以品尝到许多美食:无论是蔬菜还是鱼肉,我都不会拒绝。只要吃到我妈妈亲手做的酸辣土豆丝、美味透心的豆腐、香喷喷的鸡腿、诱人的鱼肉、清甜可口的磨菇汤……哪怕让我连干三天家务都行。现在一想到,心里早已飞回家去了。糟了,还是别想了,口水都流出来了。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我国的食品那都是有名的。如:四川的辣子鸡丁,若是你吃了,准回味无穷。我现在都还记着那辣子鸡丁的味道,虽然辣,但却吸引人。还有广东的铁板鸭,别提有多美味了。那鸭肉与众不同,香香的,脆脆的,而且那肉汁,有些辣味,品尝起来感觉独一无二,细细的品尝,像是到了天堂。心中再无其他杂念。我可不是吹哦!

  现在,眼前摆着美味的豆腐,鲜香的鱼肉,风干的火腿,清凉的竹笋……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立马全吃了。啊!好美味!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5

  中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变革体,是世界上最注重家庭观念的国度,食物背后的道理和故事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各个地域的人们在穿、住、用、行上愈发的相似,似乎当下的中国食物是最能区分一个地域特点的了。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长期日常生活中饮食行为习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时空相互作用的产物。

  自然环境对人们获得的食物种类起到很大的影响,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次,自然环境使得人们为了生存而对饮食结构和食物做出选择。贮存、腌渍、晾晒、冷冻等诸多方式被使用来保存食物,在保存食物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同风味的食物。

  舌尖2中说“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白马占堆爬上四十米的高树为弟弟获取蜂蜜,归乡华侨的一顿萝卜饭,为女儿苦练抓跳跳鱼技巧的父亲,养蜂父亲颠簸路途中的患难与共等等,通过食物所承载的那份亲情,是更重要的。

  这世间最好的厨师,最好的食物永远都是父母和爱着的人。这不仅在于食物,更是那份亲情。

  因为中年人外出务工而造成的“乡村空心化”而形成的“613899”部队,麦客们低下的效率与现代化社会的格格不入,城市化的不断进程,裹挟着一些人们走进城市,进入高楼,而他们是否能够适应?市场化的大潮,是否会让那些记忆中的味道不复存在?

  所以中国这辆列车,请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每一个人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